第137章 流水線的構思
大明:我朱祁鈺不是代班皇帝! 作者:張開雙眼做場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你們這裏的飯菜不錯啊!”
“陛下說笑了,臣也知道這些工匠師傅們不容易,為咱大明出了力,這俸祿上沒有多的,但是吃好喝好還是要管的。”
吳珂靦腆衝著朱祁鈺笑著說道。
“剛才朕巡視了一圈,有一個想法,你且聽著。”
“陛下盡管吩咐,臣一定照辦。”
飯桌上,朱祁鈺坐在主位,其他兵仗局的各個管事和官員陪著朱祁鈺,成敬作為司禮秉筆太監,也破天荒的入了座,但是他一句話也沒有說。
皇帝在的時候我就是奴婢,嗯,皇帝不在的時候,咱家,代表皇帝。
吳珂作為和自己同級別的秉筆太監,他隻能一邊聽著朱祁鈺的意思,一邊給吳珂使眼色。
“也談不上什麽吩咐,朕身為五軍都督府大都督,對將士們的器械裝具也得上上心,朕認為,你們這裏可以改造成一個流水線作業的模式,這樣下來,每個月的產量朕不說多了,至少可以翻一倍!”
朱祁鈺這一句,直接讓吳珂剛剛吃了一口飯噴了出來,連忙漲紅著臉下跪:
“陛下,臣失態了,對不起,還請陛下恕罪!”
在皇帝麵前失態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追究起來少不了一頓板子。
“沒事,你先起來,朕沒有這些計較。”
朱祁鈺也有些懵圈,自己是說了什麽驚天動地的話嗎,你小子反應這麽大。
吳珂聽到了朱祁鈺沒有怪罪自己,連忙起來解釋。
“剛才臣失態實在是因為陛下說可以讓咱們兵仗局一個月的產量翻倍,臣聽得有些驚駭,不知道陛下說的流水線是什麽意思?”
他確實很驚訝,一個月如果他們產量能夠翻一倍,別的不說,他的地位一定水漲船高。
“原來是這樣啊,沒事,吳大人但可不必這麽驚訝,你先別急,朕等下就給你說說流水線這個東西。”
朱祁鈺寬慰了他一番,繼續幹飯。
吳珂現在很急,但是麵對朱祁鈺又不能說,隻能夠苦笑一番,陪著朱祁鈺幹飯。
這絕對是吳珂吃過的最漫長的一次飯。
酒足飯飽,朱祁鈺剔了剔牙,一旁的吳珂忍不住問道:
“陛下你看....”
朱祁鈺瞥了一眼吳珂:“你看,又急,朕剛吃完你急啥,還會不跟你說了?”
任何一個人,聽到了自己畢生所做的事情居然還能提高一倍的效率,都會心裏跟貓撓了一樣。
幾人晃晃悠悠的又迴到生產的場地。
此刻是中午休息的時候,工匠們都不在,整個場地空曠,隻有火爐轟隆隆的聲音在迴響著。
“吳大人,你看,這個場地這麽大,每個工匠師傅都要在這裏來來迴迴製造火繩槍,每條火繩槍質量都不一樣,這點你認吧。”
古代製造槍械都是一條龍服務的工藝,每個鐵匠製造的水平都有些不同,因此槍支製造上麵有些差異,雖然現在已經有了模型,但在報廢上麵還是有很大的空間。
他認為朱祁鈺是要改進報廢的東西,除此之外,他實在是想不到有什麽方法能夠讓一個月的產量達到翻倍的水平。
“是的陛下,臣知道,是這樣的,咱們也不能保證每一個大師每次都有狀態,這個質量過關,有一些報廢的,但是臣絕對沒有貪墨,都返迴重造了啊!”
眼看著吳珂慌忙辯解,說自己沒有貪墨,朱祁鈺忍不住笑了起來。
他當然知道吳珂是沒有這個膽子貪墨,別的不說,鐵這個東西雖然管控不嚴,但也不是能夠隨便流出的東西。
錦衣衛可是無處不在。
所以朱祁鈺並沒有認為這是什麽大事情。
“別著急,朕從來沒說你貪墨了什麽東西,朕來給你講講什麽叫做流水線,咱們可以把製造槍械的每一個流程分出來,然後分別讓每個人去做一個工序,做完了就交給下一個人,如此一來,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每個人的熟練程度,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確保質量和迴爐的風險。”
緊接著,朱祁鈺又絮絮叨叨說了一堆流水線要注重的東西,比如哪些的工序要多安排一些人,哪些工序可以少安排一點人。
一番說教下來,吳珂總算是聽明白了,不禁嘖嘖稱奇,自己這個陛下簡直是一個妙人。
“原來陛下早有打算,這個方法確實可以一試,隻是這工藝若是分開以後,長此以往,日後沒有人會做了怎麽辦?”
他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畢竟種花家有一個很差的缺點就是敝帚自珍,尤其是這些工匠師傅。
生怕教會了徒弟餓死師父。
“放心,朕會成立一個研究部,這件差事就交給你辦了,到時候你把你們這裏技術好的大師給工部一個名單,朕會讓工部著手此事!”
聽到讓工部著手,吳珂頓時臉上有些不開心,兵仗局一直以來都是獨立於工部之外的部門。
而現在卻讓工部接手自己這邊的人,怎麽聽著都覺得不靠譜。
“陛下,工部那邊負責的主要是兵器等方麵的製造,把槍械這個東西交給工部是否有些不妥?”
聽到吳珂有些憂慮的話,朱祁鈺點了點頭:
“嗯,你的考慮朕知道,這點你不用管,從今天起,你們兵仗局就負責將槍械的流水線造好就行,其他的東西不是你們考慮的,給你三個月的時間,若是產量翻倍,朕給你升從四品提督太監。”
一般來說,他們這些秉筆太監一律都是正五品,哪怕成敬這樣的十二監第一太監,官職上麵也隻是正五品!
而現在朱祁鈺直接告訴自己,隻要做好他交代的事情,居然給自己升從四品大員。
雖然他沒有後代,但是他也有家人,升官發財對他來說就是人生大事。
哪還會管什麽妥和不妥,正好這件事情交給工部辦也不錯。
“臣謝陛下隆恩,必定不負陛下所托,還請陛下放心,不用三個月,今年過年前,臣必將按照陛下的意思將生產場地改建完畢!”
他當場立下了軍令狀。
“陛下說笑了,臣也知道這些工匠師傅們不容易,為咱大明出了力,這俸祿上沒有多的,但是吃好喝好還是要管的。”
吳珂靦腆衝著朱祁鈺笑著說道。
“剛才朕巡視了一圈,有一個想法,你且聽著。”
“陛下盡管吩咐,臣一定照辦。”
飯桌上,朱祁鈺坐在主位,其他兵仗局的各個管事和官員陪著朱祁鈺,成敬作為司禮秉筆太監,也破天荒的入了座,但是他一句話也沒有說。
皇帝在的時候我就是奴婢,嗯,皇帝不在的時候,咱家,代表皇帝。
吳珂作為和自己同級別的秉筆太監,他隻能一邊聽著朱祁鈺的意思,一邊給吳珂使眼色。
“也談不上什麽吩咐,朕身為五軍都督府大都督,對將士們的器械裝具也得上上心,朕認為,你們這裏可以改造成一個流水線作業的模式,這樣下來,每個月的產量朕不說多了,至少可以翻一倍!”
朱祁鈺這一句,直接讓吳珂剛剛吃了一口飯噴了出來,連忙漲紅著臉下跪:
“陛下,臣失態了,對不起,還請陛下恕罪!”
在皇帝麵前失態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追究起來少不了一頓板子。
“沒事,你先起來,朕沒有這些計較。”
朱祁鈺也有些懵圈,自己是說了什麽驚天動地的話嗎,你小子反應這麽大。
吳珂聽到了朱祁鈺沒有怪罪自己,連忙起來解釋。
“剛才臣失態實在是因為陛下說可以讓咱們兵仗局一個月的產量翻倍,臣聽得有些驚駭,不知道陛下說的流水線是什麽意思?”
他確實很驚訝,一個月如果他們產量能夠翻一倍,別的不說,他的地位一定水漲船高。
“原來是這樣啊,沒事,吳大人但可不必這麽驚訝,你先別急,朕等下就給你說說流水線這個東西。”
朱祁鈺寬慰了他一番,繼續幹飯。
吳珂現在很急,但是麵對朱祁鈺又不能說,隻能夠苦笑一番,陪著朱祁鈺幹飯。
這絕對是吳珂吃過的最漫長的一次飯。
酒足飯飽,朱祁鈺剔了剔牙,一旁的吳珂忍不住問道:
“陛下你看....”
朱祁鈺瞥了一眼吳珂:“你看,又急,朕剛吃完你急啥,還會不跟你說了?”
任何一個人,聽到了自己畢生所做的事情居然還能提高一倍的效率,都會心裏跟貓撓了一樣。
幾人晃晃悠悠的又迴到生產的場地。
此刻是中午休息的時候,工匠們都不在,整個場地空曠,隻有火爐轟隆隆的聲音在迴響著。
“吳大人,你看,這個場地這麽大,每個工匠師傅都要在這裏來來迴迴製造火繩槍,每條火繩槍質量都不一樣,這點你認吧。”
古代製造槍械都是一條龍服務的工藝,每個鐵匠製造的水平都有些不同,因此槍支製造上麵有些差異,雖然現在已經有了模型,但在報廢上麵還是有很大的空間。
他認為朱祁鈺是要改進報廢的東西,除此之外,他實在是想不到有什麽方法能夠讓一個月的產量達到翻倍的水平。
“是的陛下,臣知道,是這樣的,咱們也不能保證每一個大師每次都有狀態,這個質量過關,有一些報廢的,但是臣絕對沒有貪墨,都返迴重造了啊!”
眼看著吳珂慌忙辯解,說自己沒有貪墨,朱祁鈺忍不住笑了起來。
他當然知道吳珂是沒有這個膽子貪墨,別的不說,鐵這個東西雖然管控不嚴,但也不是能夠隨便流出的東西。
錦衣衛可是無處不在。
所以朱祁鈺並沒有認為這是什麽大事情。
“別著急,朕從來沒說你貪墨了什麽東西,朕來給你講講什麽叫做流水線,咱們可以把製造槍械的每一個流程分出來,然後分別讓每個人去做一個工序,做完了就交給下一個人,如此一來,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每個人的熟練程度,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確保質量和迴爐的風險。”
緊接著,朱祁鈺又絮絮叨叨說了一堆流水線要注重的東西,比如哪些的工序要多安排一些人,哪些工序可以少安排一點人。
一番說教下來,吳珂總算是聽明白了,不禁嘖嘖稱奇,自己這個陛下簡直是一個妙人。
“原來陛下早有打算,這個方法確實可以一試,隻是這工藝若是分開以後,長此以往,日後沒有人會做了怎麽辦?”
他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畢竟種花家有一個很差的缺點就是敝帚自珍,尤其是這些工匠師傅。
生怕教會了徒弟餓死師父。
“放心,朕會成立一個研究部,這件差事就交給你辦了,到時候你把你們這裏技術好的大師給工部一個名單,朕會讓工部著手此事!”
聽到讓工部著手,吳珂頓時臉上有些不開心,兵仗局一直以來都是獨立於工部之外的部門。
而現在卻讓工部接手自己這邊的人,怎麽聽著都覺得不靠譜。
“陛下,工部那邊負責的主要是兵器等方麵的製造,把槍械這個東西交給工部是否有些不妥?”
聽到吳珂有些憂慮的話,朱祁鈺點了點頭:
“嗯,你的考慮朕知道,這點你不用管,從今天起,你們兵仗局就負責將槍械的流水線造好就行,其他的東西不是你們考慮的,給你三個月的時間,若是產量翻倍,朕給你升從四品提督太監。”
一般來說,他們這些秉筆太監一律都是正五品,哪怕成敬這樣的十二監第一太監,官職上麵也隻是正五品!
而現在朱祁鈺直接告訴自己,隻要做好他交代的事情,居然給自己升從四品大員。
雖然他沒有後代,但是他也有家人,升官發財對他來說就是人生大事。
哪還會管什麽妥和不妥,正好這件事情交給工部辦也不錯。
“臣謝陛下隆恩,必定不負陛下所托,還請陛下放心,不用三個月,今年過年前,臣必將按照陛下的意思將生產場地改建完畢!”
他當場立下了軍令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