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這天下,誰當都是太後之子!
大明:我朱祁鈺不是代班皇帝! 作者:張開雙眼做場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若微將王德給的酒一飲而盡,王德見到孫若微飲下。
也自顧自的將酒壺拿起,順著嘴巴就倒了下去。
“公公,小的孑然一身,自入宮後仰仗公公照顧,今日之事,乃小的鬥膽枉測聖恩,太後若有任何之事,小的亦願擔之。”
【成敬:???這酒也沒事啊,陛下剛剛喝了一口】
“你小子是腦瓜子有病吧?陛下給娘娘的酒你居然喝了,來人啊,拖下去杖十!”
好在成敬也是個文化人,這話說的是字正腔圓,不然杖十被底下人聽劈叉了,杖死王德就冤枉了。
王德此刻預料中的毒發身亡痛苦沒有感覺到。
一壺酒喝的太猛,卻聽到自家大佬說要把自己拖下去杖十。
頓時有些懵,怎麽要死了還得挨揍?
而一旁的孫若微看著王德雖有強迫之意,但卻甘心與自己一同赴死,在平日裏對自己也算是照料有心。
隻是她覺得這是朱祁鈺派來的人,終究是起到監視的作用。
自己不時的為難,現在想想,卻是落了下乘。
場麵一度尷尬,隻有王德在外麵挨板子的慘叫絡繹不絕,好一會兒。
王德被帶了進來,一瘸一拐幽怨的盯著自家大佬。
“你這小家夥,倒是膽子挺大,你說,咱家是留你還是不留你好呢?”
而孫若微卻開口道:
“好了,成敬,既然是陛下給吾送酒,現在這酒也喝了,吾宮裏的人,你就不要為難了,雖然你是司禮掌印太監,宮中一切雜事都歸你管,但是王德怎麽也是陛下交代來照顧吾的!”
聽到孫若微發話,成敬笑吟吟迴著:“娘娘,陛下還讓奴轉告您,無論他和堡宗大王誰當皇帝,您都是嫡母,誰當都是太後之子,還請您收了那些心思。”
生與死的轉換,孫若微知道,成與不成,都在她一念之間什麽意思,這酒是敲打著自己,也是最後的遮羞布,她全然沒了興致。
再想起成敬說的,都是太後之子,神色稍緩。
“嗯,吾聞陛下近日政務繁忙,難得還想著吾這把老骨頭,有心了,哎,你告訴陛下,吾知了。”
這句吾知了,也是妥協了,她同樣知道那些和她有著千絲萬縷的禁衛和外臣有什麽遭遇,但是自古皇家無情,眼下能夠保全她自己和朱祁鎮就不錯了。
其他人,縱然是翻盤的希望,隻是她累了,尤其是看到朱祁鎮那一身蟒袍。
道心破碎四個字形容她也不為過,朱祁鈺能夠照樣尊她為嫡母,已經是天大的麵子,畢竟朱祁鎮這太上皇,說讓退而為王,也就退而為王了。
“老奴定會將娘娘的意思轉告陛下,王德,和小青好好照料娘娘!”
王德一聽連忙稱是。
乾清宮中。
成敬將在清寧宮中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朱祁鈺。
“希望如此吧,這個王德倒有些意思,可以培養培養,成敬,你說,這貪官能殺的幹淨嗎?”
問到這個問題,成敬作為朱棣時代的人,對於朱元璋當時整頓貪官汙吏的事情也是知道。
“陛下,這個老奴也不知道怎麽說,老奴隻知道,陛下現在做的,便是太祖洪武來了,也不會說什麽。”
“可他們心裏有什麽問題,終究也是為我皇家做了不少事情。”
成敬這才恭維:“陛下,您已經做得很好了,自古叛逆之罪,疑罪從有,陛下隻是懲治一些實實在在貪汙魚肉百姓之人,已經很好了。”
聽到成敬迴答,朱祁鈺笑道:“都貶為庶民了,也興不起什麽風浪,隻是殺人才容易,找人才難,朕以前跟你說的那些事情,你或許會覺得不可思議,不過,朕隻能告訴你,都是真的。”
成敬心想著,哪有百姓都能吃飽肚子,饑荒的時候,能夠不吃人就已經是太平盛世了。
但是嘴巴上還是迴著:“陛下胸中抱負,老奴不知,老奴隻知道,為陛下盡忠,陛下說幹什麽,咱就幹什麽就行。”
“你這老滑頭!”朱祁鈺打趣一番:“哎,馬上春諱,屆時五軍都督府選拔將領、官軍、校尉和總旗都要開展,朕一刻也不得安生,想要讓你說點什麽,罷了,明日找六部他們吧!”
一個龐大的權力機構,必須要有一個龐大的基層來維持運轉,而作為京城重地,可以說,經過土木一戰和兩皇交替,很多人淪為了政治的犧牲品。
人走了,但是權力卻不是真空,走了一個人,立馬就會有人頂上,哪怕是兼任!
片刻之兼職,不過權宜之計,終究還是要補全差漏,不然久而久之,結果就是野蠻生長。
皇帝再厲害,也隻是一個人,也辦不了所有的事情,而野蠻生長的後果,就是黨羽遍地,派係林立!
這當然不是朱祁鈺願意看到的。
隻是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朝堂廟宇,就是一個大的江湖,有黨派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牢牢把握住這些黨派的代表人與自己的意念是相同的!
京城中到處張貼放榜,告示著京城的人事任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春諱的開展!
這也意味著許多寒窗苦讀的學子,有了步入仕途的機會。
劉錚看著那張榜,臉上閃爍著光芒,自己大哥戰死沙場,他有幸參加過北京保衛戰的慶功宴。
對朱祁鈺印象深刻,給他們發下得撫恤,他作為讀書人自然知道,國家遭到這麽一場戰役,可還能夠在過年前將撫恤發給每一戶人家。
隻是說著當時每戶十兩銀子,可到了他們這裏,卻隻有區區三兩!
這還是他通過了鄉試,取得了童生的身份,其他人家,不過就是一兩銀子。
為什麽那麽多人想著在京城?
有句話叫做,寧為京都狗,不為邊陲民,在地方上麵,你想要參加春諱,且不說要通過鄉試、縣試,就算你通過後,光是上京趕考的路上就夠你受的!
他知道,這是他的機會,一兩銀子買條命,若是朱祁鈺說的,那是君恩,可是有人把君恩打了折扣,朱祁鈺不知道還好,知道了。
這事絕對不會這麽算了!
無他,就衝這榜單上麵公示的一個個人員名單,哪一個在他們這些平頭百姓麵前,不是跺一跺腳地要震三震的存在?
而榜單上麵還特意說了,軍戶人家,京中童生科放寬條件!
雙重buff加身,這個春諱,他是參加定了!
也自顧自的將酒壺拿起,順著嘴巴就倒了下去。
“公公,小的孑然一身,自入宮後仰仗公公照顧,今日之事,乃小的鬥膽枉測聖恩,太後若有任何之事,小的亦願擔之。”
【成敬:???這酒也沒事啊,陛下剛剛喝了一口】
“你小子是腦瓜子有病吧?陛下給娘娘的酒你居然喝了,來人啊,拖下去杖十!”
好在成敬也是個文化人,這話說的是字正腔圓,不然杖十被底下人聽劈叉了,杖死王德就冤枉了。
王德此刻預料中的毒發身亡痛苦沒有感覺到。
一壺酒喝的太猛,卻聽到自家大佬說要把自己拖下去杖十。
頓時有些懵,怎麽要死了還得挨揍?
而一旁的孫若微看著王德雖有強迫之意,但卻甘心與自己一同赴死,在平日裏對自己也算是照料有心。
隻是她覺得這是朱祁鈺派來的人,終究是起到監視的作用。
自己不時的為難,現在想想,卻是落了下乘。
場麵一度尷尬,隻有王德在外麵挨板子的慘叫絡繹不絕,好一會兒。
王德被帶了進來,一瘸一拐幽怨的盯著自家大佬。
“你這小家夥,倒是膽子挺大,你說,咱家是留你還是不留你好呢?”
而孫若微卻開口道:
“好了,成敬,既然是陛下給吾送酒,現在這酒也喝了,吾宮裏的人,你就不要為難了,雖然你是司禮掌印太監,宮中一切雜事都歸你管,但是王德怎麽也是陛下交代來照顧吾的!”
聽到孫若微發話,成敬笑吟吟迴著:“娘娘,陛下還讓奴轉告您,無論他和堡宗大王誰當皇帝,您都是嫡母,誰當都是太後之子,還請您收了那些心思。”
生與死的轉換,孫若微知道,成與不成,都在她一念之間什麽意思,這酒是敲打著自己,也是最後的遮羞布,她全然沒了興致。
再想起成敬說的,都是太後之子,神色稍緩。
“嗯,吾聞陛下近日政務繁忙,難得還想著吾這把老骨頭,有心了,哎,你告訴陛下,吾知了。”
這句吾知了,也是妥協了,她同樣知道那些和她有著千絲萬縷的禁衛和外臣有什麽遭遇,但是自古皇家無情,眼下能夠保全她自己和朱祁鎮就不錯了。
其他人,縱然是翻盤的希望,隻是她累了,尤其是看到朱祁鎮那一身蟒袍。
道心破碎四個字形容她也不為過,朱祁鈺能夠照樣尊她為嫡母,已經是天大的麵子,畢竟朱祁鎮這太上皇,說讓退而為王,也就退而為王了。
“老奴定會將娘娘的意思轉告陛下,王德,和小青好好照料娘娘!”
王德一聽連忙稱是。
乾清宮中。
成敬將在清寧宮中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朱祁鈺。
“希望如此吧,這個王德倒有些意思,可以培養培養,成敬,你說,這貪官能殺的幹淨嗎?”
問到這個問題,成敬作為朱棣時代的人,對於朱元璋當時整頓貪官汙吏的事情也是知道。
“陛下,這個老奴也不知道怎麽說,老奴隻知道,陛下現在做的,便是太祖洪武來了,也不會說什麽。”
“可他們心裏有什麽問題,終究也是為我皇家做了不少事情。”
成敬這才恭維:“陛下,您已經做得很好了,自古叛逆之罪,疑罪從有,陛下隻是懲治一些實實在在貪汙魚肉百姓之人,已經很好了。”
聽到成敬迴答,朱祁鈺笑道:“都貶為庶民了,也興不起什麽風浪,隻是殺人才容易,找人才難,朕以前跟你說的那些事情,你或許會覺得不可思議,不過,朕隻能告訴你,都是真的。”
成敬心想著,哪有百姓都能吃飽肚子,饑荒的時候,能夠不吃人就已經是太平盛世了。
但是嘴巴上還是迴著:“陛下胸中抱負,老奴不知,老奴隻知道,為陛下盡忠,陛下說幹什麽,咱就幹什麽就行。”
“你這老滑頭!”朱祁鈺打趣一番:“哎,馬上春諱,屆時五軍都督府選拔將領、官軍、校尉和總旗都要開展,朕一刻也不得安生,想要讓你說點什麽,罷了,明日找六部他們吧!”
一個龐大的權力機構,必須要有一個龐大的基層來維持運轉,而作為京城重地,可以說,經過土木一戰和兩皇交替,很多人淪為了政治的犧牲品。
人走了,但是權力卻不是真空,走了一個人,立馬就會有人頂上,哪怕是兼任!
片刻之兼職,不過權宜之計,終究還是要補全差漏,不然久而久之,結果就是野蠻生長。
皇帝再厲害,也隻是一個人,也辦不了所有的事情,而野蠻生長的後果,就是黨羽遍地,派係林立!
這當然不是朱祁鈺願意看到的。
隻是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朝堂廟宇,就是一個大的江湖,有黨派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牢牢把握住這些黨派的代表人與自己的意念是相同的!
京城中到處張貼放榜,告示著京城的人事任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春諱的開展!
這也意味著許多寒窗苦讀的學子,有了步入仕途的機會。
劉錚看著那張榜,臉上閃爍著光芒,自己大哥戰死沙場,他有幸參加過北京保衛戰的慶功宴。
對朱祁鈺印象深刻,給他們發下得撫恤,他作為讀書人自然知道,國家遭到這麽一場戰役,可還能夠在過年前將撫恤發給每一戶人家。
隻是說著當時每戶十兩銀子,可到了他們這裏,卻隻有區區三兩!
這還是他通過了鄉試,取得了童生的身份,其他人家,不過就是一兩銀子。
為什麽那麽多人想著在京城?
有句話叫做,寧為京都狗,不為邊陲民,在地方上麵,你想要參加春諱,且不說要通過鄉試、縣試,就算你通過後,光是上京趕考的路上就夠你受的!
他知道,這是他的機會,一兩銀子買條命,若是朱祁鈺說的,那是君恩,可是有人把君恩打了折扣,朱祁鈺不知道還好,知道了。
這事絕對不會這麽算了!
無他,就衝這榜單上麵公示的一個個人員名單,哪一個在他們這些平頭百姓麵前,不是跺一跺腳地要震三震的存在?
而榜單上麵還特意說了,軍戶人家,京中童生科放寬條件!
雙重buff加身,這個春諱,他是參加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