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若微很是氣憤,可是剛才的言語讓她察覺自己有些失態。


    雖然她貴為太皇太後,名義上是皇帝的母親,可任誰都知道,現在誰說話算。


    因此哪怕現在看到朱祁鈺沒有搭理自己,並且迴敬了自己一個眼神。


    她也隻能默不作聲,不去追究。


    隻能心裏暗暗的安慰著自己,你是皇帝怎麽了,反正我孫兒是太子,你把這國家治理的再好。


    到時候也是我鎮兒一脈的,你不過就是個打工皇帝。


    而堂下那些大臣們一個個麵麵相覷,他們自然知道社稷是什麽東西。


    隻是不知道為何皇帝會突然問這個事情。


    王直上來作答:


    “古經曰:社為土,稷為糧,社稷合並,即為土糧,咱們大明的社稷因亦是如此,不知陛下有何疑惑?”


    另一個禮部侍郎李清則道:


    “臣認為,社稷為掌控,社乃為掌控土地之人,陛下也,稷則為掌控種植糧食之人,士族地主也,因此,臣認為社稷當為階級,分出階級,社稷安定也。”


    而其他大臣則紛紛站出來一起討論。


    那些百姓們哪裏聽過這些廟堂之上的人兒議論政事?


    隻得兩耳不聞身邊語,能吃多少是多少。


    沒看皇帝已經帶頭在吃了嘛。


    他們又插不上嘴,隻有朱祁鈺聽著這些大臣們討論,不時的點點頭。


    “羅大人,我認為你說的有些問題,社稷在君上,在吾等臣子,豈是在士族地主也?”


    “劉侍郎你也認為我說的對吧?”


    一群人講起道理來頭頭是道,此刻,朱祁鈺咂吧咂吧嘴,將一塊燒雞放進嘴巴裏。


    “於尚書,此戰你功績最盛,不知道於尚書有什麽看法呢?”


    於謙見朱祁鈺問到自己這裏來了,思考了一會兒迴答道:


    “臣認為,社稷當是吾等心中守護的東西,在臣的心中,這大明,便是臣心中的社稷,是臣等要誓死守護的國土江山,是吾等日月山河,是吾大明江山基業!”


    聽到於謙的迴答,朱祁鈺點了點頭目光轉向一旁喝著悶酒的孫若微:


    “母後,那您知道,在朕心裏麵,這社稷二字意味著什麽嗎?”


    見到朱祁鈺又問自己,孫若微作為太皇太後,很是巧妙的說了一句:


    “陛下常言太祖有訓,哀家作為後宮,現在陛下親政,本不應過問朝堂之事,然,陛下現在請教哀家,哀家認為這些大臣們說的都有道理,隻是不知道陛下是怎麽想的呢?”


    其他人也紛紛看向這個剛才打了個飽嗝的陛下。


    才發現自個兒光顧著討皇帝的重視,飯都沒扒拉幾口,而和自己坐在一桌的那些百姓們也不講禮。


    剩下的居然全是些殘羹剩飯。


    心中懊悔不已,但又不得發作,而有一些想進步的五六品官員比較抗餓,年輕正是求上進的時候。


    如同好學的孩子般看著朱祁鈺,聽聽這個皇帝心中的社稷是什麽。


    “剛才諸位大人們都在討論社稷的含義,以及社稷是什麽,朕心裏很是高興,因為大家講的都沒有錯,但是沒有講到重點,朕想繼續問一個問題。”


    朱祁鈺一眼掃向這些大臣們。


    “不知道這天下江山,社稷的根本是什麽呢?”


    沒等這些朝臣們迴答,朱祁鈺自顧自的說著:


    “朕認為,社稷固然在士族,在朕,在這朝上諸位大人,但最根本的,還是在普普通通的黎民百姓,他們,才是真正的社稷之基!”


    朱祁鈺先是肯定了一番士族和這些朝堂諸公,畢竟如果直接否定下去,他這一番言論,絕對會引起士族和一些大臣的不滿,隻有先肯定了他們,再肯定自己想要肯定的。


    石亨有些不惑,仗著自己今天出力最多,直接問道:


    “陛下此言微臣有些不太理解,他們怎麽就是社稷了?”


    聽到石亨的質疑,他對這個武將心中的鄙夷有些減輕,畢竟文臣跟你玩腦瓜子,石亨現在沒了徐珵。


    威脅不算很大,雖然是個卑鄙小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


    這樣的人不會跟你玩心眼。


    不過極其容易被人蠱惑,不可重用掌兵。


    “石將軍,咱們把社稷比作一個大明的一個整體,整體是人,那麽朕想請問你,這大明朝什麽人最多?”


    石亨不假思索:


    “那還用問嘛,肯定是他們這些百姓啊。”


    聽到石亨的迴答,朱祁鈺越看越是滿意,這樣的人,被我蠱惑蠱惑那相當ok啊。


    隻要餅夠大,你小子就絕對舍不得叛變。


    他跟於謙不一樣的是。


    於謙看重的是大明朝,而石亨不一樣,他更加注重個人利益,隻要有利可圖。


    那麽在現階段,石亨一定是一把非常好用的刀!


    “不錯,既是百姓最多,那麽百姓當為社稷之基!沒有的百姓的天下,誰當這天下之主都沒有意義!”


    朱祁鈺意氣風發道:


    “古時大禹治水,為民生也!炎黃逐鹿,為民地也!此等舉措,歸根結底,是為社稷也,然,社稷二字,重中之重則為萬民,朕記得於尚書曾言,社稷為重,君為輕。”


    於謙不由一愣,沒想到自己逼宮太後的事情為朱祁鈺所知。


    而其中最讓人信服的一點便是這點。


    “陛下,當時國家無主,急需陛下主持,臣才出此妄言,當不得真。”


    見於謙向自己解釋,朱祁鈺隻是笑著說:


    “於尚書不必向朕解釋,朕知道,朕認為這一點說的非常不錯!昔日太祖出身微末,靠的是什麽?不就是一個個黎民百姓中的孩子們拉起的隊伍一步步壯大,才有了吾大明江山?”


    “朕想說的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朕是社稷之君,亦望諸位大人是社稷之臣,各位將軍是社稷之將!”


    他說罷語重心長的看向眾人環視一圈鄭重道:


    “今日朕為何生氣,為何要喊這些百姓來,固然有朕的承諾在裏麵,但是,這場宴會,有吾等社稷中的君臣將帥,卻獨獨沒有最主要的社稷之民!”


    而後猛的站起身來。


    “若無民,君則不君,爾等臣子,所治何為?為將者,縱然為兵仙韓信在世,無兵亦難!因此,朕認為社稷二字!當在黎民百姓!在這天下萬民!”


    整個宴會上麵一片寂靜,他們在仔細的思考著朱祁鈺說的話。


    這時候一名年輕人從座位上站起來情不自禁喊道:


    “陛下講的句句在理,草民茅塞頓開,謝陛下垂憐,竟然如此看重吾等草民!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草民隻當是一種警示,沒想到陛下竟然有如此見地!”


    而這個時候一旁正啃雞腿啃的正香的老婦人看到自家兒子發瘋,居然說什麽陛下啥的。


    這些之乎者也他們這些底層百姓聽不懂,但是聽到自家兒子說陛下瞬間覺得口中的雞腿都不香了。


    “錚兒,你胡說什麽東西,吃東西都堵不住你的嘴嗎?”


    而後慌忙下跪。


    “陛下還請見諒,我這孩子還小,不懂事,有什麽事情衝撞了您千萬不要和他一般見識,老身就這一個孩子了。”


    朱祁鈺卻好像發現新大陸一般問向他個被老婦人稱作錚兒的年輕人。


    “你叫什麽名字,聽的懂朕說的話?”


    那個年輕人見皇帝問自己,也是慌忙跪下:


    “迴陛下,草民是劉澤之弟劉錚,幼時讀過幾年書,聽得懂,還請陛下恕罪,剛才草民隻是覺得陛下講的實在是太好了,一時激動,這才做出如此無禮之事,若要追究,還請陛下垂憐,隻處置草民就行。”


    聽到這個叫劉錚的人如此迴答,雖有惶恐,可卻還是能夠清晰的跟自己作答。


    他更加滿意,尤其是最後那句隻處置草民就行,足以見得其一片孝心。


    他大笑道:


    “朕今日說過,今日宴會無需忌諱那些君臣之禮,你們才是這場宴會的主角,劉錚對吧,你剛才說覺得朕說的句句在理,可是認同朕的觀點?”


    劉錚見皇帝如此問自己,一時之間隻覺得壓力倍大,皇帝就是錯的,也輪不到他這個草民來說啊,但他還是迴答了。


    “草民幼時亦喜看古籍,縱觀曆史,每次王朝更迭,皆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民不聊生,國家基本的動蕩,君不君,臣不臣,將不將,導致民最終以不能民,才使得一個王朝最終破滅。”


    聽到劉錚的分析,朱祁鈺大唿:


    “好,好,好!爾一介草民,竟也有如此見地,吾大明有爾等之人,當興也!諸位大臣,你們現在可知為何朕說社稷乃是這黎民百姓,這天下萬民乎?”


    這些大臣盡皆露出恍然大悟,高唿:


    “陛下聖明!”


    有了朱祁鈺對社稷的定義之後,一場宴會足足上了六次菜,這才結束,加之劉錚問了這個皇帝之後好像沒什麽事情。


    一時間,其他的百姓也紛紛問著皇帝講的是什麽意思,這些大臣們好似一對一的講解,不時有百姓露出明白之色,看向朱祁鈺的目光也更加崇拜。


    朱祁鈺知道,這場宴會的目的達到了!


    他得到了他最想要的東西——民心。


    無他,試問在那個年代,每個皇帝都說自己愛民如子等等,可像朱祁鈺這般親口所說,並且活生生的在眾人麵前,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


    這些百姓相信,這個皇帝會做到的。


    而朱祁鈺也知道,今天的宴會內容,將會很快的傳遍全京城,假以時日,也必將傳遍整個大明。


    他隻要努力踐行著他的觀念。


    這天下,誰也搶不走!


    ps:文臣武將樓,大家可以看看作者說,給些意見建議和人物名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祁鈺不是代班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開雙眼做場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開雙眼做場夢並收藏大明:我朱祁鈺不是代班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