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你有何軍情要稟報?
統一天下,從召喚奸臣開始! 作者:吳圍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瀛郡。
李林甫的狀況比馬謖想象中要好得多。
他很清楚自己不擅兵事。
故而將城頭防守的指揮,完全交給了統領陳朗。
自己隻在後方協調物資兵員,保證城頭兵士沒有後顧之憂。
這是他所擅長的。
所以從來不會出差錯。
城上城下配合無間,將那魏軍打得灰頭土臉。
當然,這其中不止有他們出力。
那些倭人歸化而來的新梁人也出了不少力。
作用最大的,當然要屬那位李林甫親自賜名的田飛了。
這家夥也不知是為了保住自己身份的高貴。
還是為了向大梁表明忠誠。
行事十分狠辣。
每次城頭兵士不夠,下來征募。
有哪家哪戶不願意,他都第一個衝過去幫忙動手。
輕則打罵,重則拷打。
定然讓那家人乖乖地到軍營報到。
不僅如此。
他還主動地帶著同樣投入大梁懷抱的新梁人巡守值夜。
隻求斷絕一絲一毫內部叛亂的可能。
儼然一副要幫助再生父母李大人將每一件事都辦好的樣子。
因為這些人的幫忙。
李林甫要操心的事情更少,防守工作也更加輕鬆了。
而對麵魏軍的主將公孫庶呢?
他確實久經沙場,經驗豐富。
但沒奈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軍械武器的代差,讓他也隻能吃個啞巴虧。
好不容易在島上找到了落腳的地方。
那轟鳴的火炮,卻讓魏軍兵士們毫無前進的欲望。
城牆前方大片空地,一點可以遮掩的地方都沒有。
每次他們進軍攻城前,都要白白損失掉大批人手。
而自己這邊的投石機,因為目標過大,還沒摸到攻擊範圍內,便被梁人的火炮轟得“粉身碎骨”了。
就算他不計損失,以人命鋪路,好不容易頂著損失傷亡摸到牆根了。
梁人精心煉製的“金汁玉液”又鋪頭淋下。
兵士當即慘嚎到底,再起不能。
到了這裏,公孫庶每次安排的進攻便已被摧毀得七七八八。
難得的幾次攻上城頭,也因為人數太少,被梁人很快打退。
並不能建功。
長此以往下去。
兵力更少的梁人那邊沒急。
他這邊反而更急了。
原因也很簡單。
他還沒感受到來自後方的梁人水師的打擊。
這說明什麽?
說明他的次要作戰目標一開始就失敗了。
梁人並不看重這島國。
甚至可以說未曾將其放在心上。
麵對他的攻襲,一點不慌,反而執意在攻擊大魏海疆。
具體到哪一步他還不清楚。
但略一估算便能想到,梁人的戰船現在說不定已經在長河上肆意馳騁了。
而自己呢?
卻還在這裏蹉跎著。
甚至連戰線都沒往前推進哪怕一分!
每每想到這一點。
公孫庶胸口就氣悶得很。
然後當即下令再次強攻城牆。
緊接著,繼續失敗。
“淦他娘的!”
“這該死的梁人,究竟是哪裏搞來的那些東西?!”
又一次攻城失敗後。
公孫庶氣得一巴掌拍在桌案上。
要不是那些古怪玩意兒,他早就拿下這不堪一擊的破城了!
正氣頭上。
張大洪又拿著一卷明黃的金帛,皺著眉頭走了進來。
“將軍!洛京來旨了!您快看看吧!”
公孫庶不耐煩地接過來一看。
便愣住了。
旨意上的內容比他猜測更甚。
梁人不僅已經突入長河。
甚至還到洛京城下放肆地逛了一圈!
如此事實,更顯得他這征東的將軍毫無用處!
皇帝陛下在旨意中雖然對他無甚批評。
卻在最後命令道:
“梁人對於島國荒土不甚在意。”
“將軍手下兵力寶貴,久留無益,當盡早撤退,另做他用。”
這話比直愣愣的喝罵更讓他難受。
看著看著,他麵色便肉眼可見地紅了起來。
一巴掌將麵前的桌案拍得斷裂開來。
“該死的梁人!”
“欺人太甚!”
這一聲巨響。
讓張大洪也嚇了一跳。
他知曉最近將軍有些煩悶。
卻沒想到已經到了這個地步。
明明是撤退的好旨意啊?
怎會這樣呢?
他想不通。
靜等著將軍發泄完了。
張大洪才小心地問道:
“將…將軍…該如何答複洛京那邊?”
公孫庶沉默許久。
才擺手道:“先不急著迴信。”
“這島國並不像陛下想象中那樣無用。”
“至少,攻下城後,我等能繳獲到梁人的火炮,不是嗎?”
他將聖旨卷起,麵色狠厲道:“本將軍要做最後一次總攻,勢必將梁人拿下!”
“傳令下去!”
“點兵出擊!”
主將下令。
正休憩的兵士很快便聚集起來。
這裏麵大部分仍是他從大魏帶來的本部兵士。
但句人的仆從軍也不少。
因為離句國那邊很近。
仆從軍隨時都能補充。
所以他手下的兵力其實還相當充足。
所以,點兵之時看上去人山人海,氣勢磅礴。
隻可惜。
這雄猛的氣勢,對攻城無甚幫助。
一直到太陽落山,出現大量傷亡。
他們也僅僅隻是勉強摸上城牆,然後便被梁人趕下來。
仍是無法突破防線。
眼見夜幕降臨,視野漸暗。
公孫庶歎了口氣。
不得不承認自己最後的嚐試也已失敗。
下令道:“鳴金收兵吧。”
他雖然心中鬱氣難發。
卻也還有著理智。
知曉再這樣下去也隻是徒增傷亡,起不到什麽作用。
既如此。
便退兵吧。
遵聖旨迴大魏去。
可想是這麽想。
這晚上公孫庶躺在軍帳裏,仍是輾轉難眠。
正煩躁間。
突然有兵士來報:
“將軍!”
“帳外有倭人鬼鬼祟祟求見。”
“說是有緊要軍情來報!”
“可要見他們?”
公孫庶聽得眉頭猛皺:“軍情?”
“一個倭人,能有什麽軍情?”
“直接砍了扔出去喂狗吧!”
兵士點點頭,就要轉身離開。
公孫庶卻突然再次開口道:
“等等!”
兵士疑惑轉身。
卻見公孫庶麵露思索。
眼中隱約有寒光閃過,似乎是想到了什麽。
“且將那人帶進來!”
這話讓兵士有些摸不著頭腦。
怎麽命令還帶反複的?
他撓了撓頭。
想不明白。
隻能遵令照辦。
轉頭去將那倭人帶了進來。
為了防備這家夥居心叵測。
兵士還特意將其捆得死死的。
故而見到公孫庶時,他一下沒站穩,便直接跪倒在了地上。
公孫庶沒在意這些。
隻直勾勾地盯著他,問道:
“你有何軍情要稟報?”
李林甫的狀況比馬謖想象中要好得多。
他很清楚自己不擅兵事。
故而將城頭防守的指揮,完全交給了統領陳朗。
自己隻在後方協調物資兵員,保證城頭兵士沒有後顧之憂。
這是他所擅長的。
所以從來不會出差錯。
城上城下配合無間,將那魏軍打得灰頭土臉。
當然,這其中不止有他們出力。
那些倭人歸化而來的新梁人也出了不少力。
作用最大的,當然要屬那位李林甫親自賜名的田飛了。
這家夥也不知是為了保住自己身份的高貴。
還是為了向大梁表明忠誠。
行事十分狠辣。
每次城頭兵士不夠,下來征募。
有哪家哪戶不願意,他都第一個衝過去幫忙動手。
輕則打罵,重則拷打。
定然讓那家人乖乖地到軍營報到。
不僅如此。
他還主動地帶著同樣投入大梁懷抱的新梁人巡守值夜。
隻求斷絕一絲一毫內部叛亂的可能。
儼然一副要幫助再生父母李大人將每一件事都辦好的樣子。
因為這些人的幫忙。
李林甫要操心的事情更少,防守工作也更加輕鬆了。
而對麵魏軍的主將公孫庶呢?
他確實久經沙場,經驗豐富。
但沒奈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軍械武器的代差,讓他也隻能吃個啞巴虧。
好不容易在島上找到了落腳的地方。
那轟鳴的火炮,卻讓魏軍兵士們毫無前進的欲望。
城牆前方大片空地,一點可以遮掩的地方都沒有。
每次他們進軍攻城前,都要白白損失掉大批人手。
而自己這邊的投石機,因為目標過大,還沒摸到攻擊範圍內,便被梁人的火炮轟得“粉身碎骨”了。
就算他不計損失,以人命鋪路,好不容易頂著損失傷亡摸到牆根了。
梁人精心煉製的“金汁玉液”又鋪頭淋下。
兵士當即慘嚎到底,再起不能。
到了這裏,公孫庶每次安排的進攻便已被摧毀得七七八八。
難得的幾次攻上城頭,也因為人數太少,被梁人很快打退。
並不能建功。
長此以往下去。
兵力更少的梁人那邊沒急。
他這邊反而更急了。
原因也很簡單。
他還沒感受到來自後方的梁人水師的打擊。
這說明什麽?
說明他的次要作戰目標一開始就失敗了。
梁人並不看重這島國。
甚至可以說未曾將其放在心上。
麵對他的攻襲,一點不慌,反而執意在攻擊大魏海疆。
具體到哪一步他還不清楚。
但略一估算便能想到,梁人的戰船現在說不定已經在長河上肆意馳騁了。
而自己呢?
卻還在這裏蹉跎著。
甚至連戰線都沒往前推進哪怕一分!
每每想到這一點。
公孫庶胸口就氣悶得很。
然後當即下令再次強攻城牆。
緊接著,繼續失敗。
“淦他娘的!”
“這該死的梁人,究竟是哪裏搞來的那些東西?!”
又一次攻城失敗後。
公孫庶氣得一巴掌拍在桌案上。
要不是那些古怪玩意兒,他早就拿下這不堪一擊的破城了!
正氣頭上。
張大洪又拿著一卷明黃的金帛,皺著眉頭走了進來。
“將軍!洛京來旨了!您快看看吧!”
公孫庶不耐煩地接過來一看。
便愣住了。
旨意上的內容比他猜測更甚。
梁人不僅已經突入長河。
甚至還到洛京城下放肆地逛了一圈!
如此事實,更顯得他這征東的將軍毫無用處!
皇帝陛下在旨意中雖然對他無甚批評。
卻在最後命令道:
“梁人對於島國荒土不甚在意。”
“將軍手下兵力寶貴,久留無益,當盡早撤退,另做他用。”
這話比直愣愣的喝罵更讓他難受。
看著看著,他麵色便肉眼可見地紅了起來。
一巴掌將麵前的桌案拍得斷裂開來。
“該死的梁人!”
“欺人太甚!”
這一聲巨響。
讓張大洪也嚇了一跳。
他知曉最近將軍有些煩悶。
卻沒想到已經到了這個地步。
明明是撤退的好旨意啊?
怎會這樣呢?
他想不通。
靜等著將軍發泄完了。
張大洪才小心地問道:
“將…將軍…該如何答複洛京那邊?”
公孫庶沉默許久。
才擺手道:“先不急著迴信。”
“這島國並不像陛下想象中那樣無用。”
“至少,攻下城後,我等能繳獲到梁人的火炮,不是嗎?”
他將聖旨卷起,麵色狠厲道:“本將軍要做最後一次總攻,勢必將梁人拿下!”
“傳令下去!”
“點兵出擊!”
主將下令。
正休憩的兵士很快便聚集起來。
這裏麵大部分仍是他從大魏帶來的本部兵士。
但句人的仆從軍也不少。
因為離句國那邊很近。
仆從軍隨時都能補充。
所以他手下的兵力其實還相當充足。
所以,點兵之時看上去人山人海,氣勢磅礴。
隻可惜。
這雄猛的氣勢,對攻城無甚幫助。
一直到太陽落山,出現大量傷亡。
他們也僅僅隻是勉強摸上城牆,然後便被梁人趕下來。
仍是無法突破防線。
眼見夜幕降臨,視野漸暗。
公孫庶歎了口氣。
不得不承認自己最後的嚐試也已失敗。
下令道:“鳴金收兵吧。”
他雖然心中鬱氣難發。
卻也還有著理智。
知曉再這樣下去也隻是徒增傷亡,起不到什麽作用。
既如此。
便退兵吧。
遵聖旨迴大魏去。
可想是這麽想。
這晚上公孫庶躺在軍帳裏,仍是輾轉難眠。
正煩躁間。
突然有兵士來報:
“將軍!”
“帳外有倭人鬼鬼祟祟求見。”
“說是有緊要軍情來報!”
“可要見他們?”
公孫庶聽得眉頭猛皺:“軍情?”
“一個倭人,能有什麽軍情?”
“直接砍了扔出去喂狗吧!”
兵士點點頭,就要轉身離開。
公孫庶卻突然再次開口道:
“等等!”
兵士疑惑轉身。
卻見公孫庶麵露思索。
眼中隱約有寒光閃過,似乎是想到了什麽。
“且將那人帶進來!”
這話讓兵士有些摸不著頭腦。
怎麽命令還帶反複的?
他撓了撓頭。
想不明白。
隻能遵令照辦。
轉頭去將那倭人帶了進來。
為了防備這家夥居心叵測。
兵士還特意將其捆得死死的。
故而見到公孫庶時,他一下沒站穩,便直接跪倒在了地上。
公孫庶沒在意這些。
隻直勾勾地盯著他,問道:
“你有何軍情要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