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張銘伸出右手,輕輕托起龐統。


    然而龐統仍然莊重地低頭道:“士元才疏學淺,願先在軍師麾下磨礪,請軍師應允。”


    龐統心中暗自感慨,他已徹底明白,張銘才情橫溢,謀略超群,實乃千古奇才。


    如果能在張銘手下鍛煉,對他個人而言,無疑會有巨大的提升。


    更何況,諸葛亮就在張銘身邊擔任文書助手。


    在龐統看來,諸葛亮如今的智謀,皆源於跟隨張銘學習。


    因此,為了不被諸葛亮超越,他決定,自己也要留在張銘身邊。


    張銘並不知曉龐統內心的想法,隻是突然意識到,戰後諸葛亮才華出眾,很有可能會被調離他的陣營。


    比如柴桑,需要一個既能運籌帷幄,又熟悉政務,且精通軍事的全能人才坐鎮,才能穩固江東局勢。


    而這個角色,非諸葛亮莫屬。


    這樣一來,他的身邊就需要再增添一名文書助手,否則瑣事繁多,他實在不願事必躬親。


    \"哈哈,士元既然有此誌向,我張銘也不再勉強。\"


    張銘並未感到失望,反而輕鬆一笑。


    龐統聽到這話,暗暗鬆了口氣。張銘願意接納他,讓他心中有些慶幸。畢竟,他的家世相較於諸葛亮,更為顯赫,特別是在荊州這一區域。


    \"既然士元願意成為我手下的文書助手,那麽不妨談談,接下來南昌會否有所阻礙?\"


    甫一上任,龐統便麵臨張銘的考驗。盡管水路比陸路更快,但張銘的大軍逆流而上,加上新淦到南昌的軍情緊急,他們抵達南昌的時間恐怕會比預期早。


    然而,看著張銘從容的表情,龐統稍作思索,立刻明白了。


    \"南昌並無阻礙,原因很簡單,因為南昌無法阻擋軍師的軍隊。\"


    \"如今豫章郡兵力空虛,更何況有張將軍這位無敵猛將在側,南昌想要攔截河道幾乎不可能。\"


    \"軍師可以選擇上岸,經海昏、曆陵,再到柴桑的官道,同樣暢通無阻。\"


    \"不過柴桑雖非大城,但若強攻,恐怕不易攻克。若在柴桑損失大量兵力,即使占領,後續防守恐怕也會困難重重。\"


    龐統不僅闡述了自己的看法,還提出了疑問,充分展現了他的才華,張銘頻頻點頭表示讚同。


    然而,龐統所言之事,張銘早已心中有數。


    張銘微微一笑,沒有揭示答案,反而拋出新的話題。


    \"士元所言甚是,但我已有腹案。\"


    \"離柴桑還有段時日,士元何不在此期間思考,如何打破僵局的關鍵所在?\"


    龐統吃了一驚,他沒想到張銘竟然早有預料。


    同時,他的內心也逐漸激動起來,果然,戰場謀略才是他真正熱愛的事情!


    正如龐統所料,他們途經南昌時,豫章太守並未敢出兵阻止,隻封鎖了河道,不讓張銘的船隊通行。


    於是,張飛的六千破虜軍改走陸路。一路上,龐統不斷思考,如果到柴桑難以攻城,那麽破局的突破口又在哪裏呢?


    與此同時,


    正當張銘逐步逼近柴桑,劉備與孫權的大軍依舊在夏口對峙之時,孫權軍內部開始出現分歧。以韓當、黃蓋、程普為首的一派認為,隨著天氣漸冷,黃祖傷勢嚴重,恐怕熬不過這個冬季,繼續對峙已無太大意義,建議堅守夏口,同時派大將駐守西陵,然後撤迴江東。


    另一方,以顧雍、諸葛瑾、魯肅為主,主張可以撤退,但不能輕易撤離,以免遭劉備大軍反擊。他們建議在撤退前主動出擊,目標鎖定目前位於漢水的甘寧錦帆軍。


    盡管之前水軍曾遭遇失利,但從人數和船隻數量上看,江東水軍仍然占據優勢。同時,擊潰甘寧錦帆軍不僅能防止對方反撲,還能為來年春季再次東進打下堅實基礎。


    最終,在急於尋找孫尚香下落的周瑜支持下,顧雍一方的意見占據了上風。然而,在孫權的智囊團不斷尋找戰機之際,錦帆軍內部,徐庶已提前製定了策略。


    第179章 徐軍師,真的不需要我一同前往嗎?


    在岸邊,甘寧仍然有些擔憂。雖然他讚同這個策略,並讓蘇飛同行,但徐庶隻帶領一萬步兵,而且之前從未親自上過戰場,這讓甘寧心中難免有些不安。畢竟徐庶是張銘軍師看好的人物,萬一出了什麽差錯,他實在不知道如何向軍師交代。


    徐庶微微一笑,眼神堅定。“甘將軍無需擔憂,這個圍魏救趙的計謀,正是我徐庶所定,執行此計的最佳人選非我莫屬。”


    甘寧還想說什麽,徐庶又開口:“甘將軍切勿忘記,一旦夏口江東軍有所異動,那就是你突破夏口,與主公會合的大好時機!”


    聽到這話,甘寧不再多言。“好吧,既然如此,祝徐軍師旗開得勝。”他拱手道,同時不忘叮囑蘇飛,務必保護好徐庶。


    徐庶帶著一萬錦帆軍,從安陸出發,直奔西陵。這片區域位於江夏郡東北,是江夏平原,對行軍極為有利。


    在徐庶的要求下,一萬錦帆軍僅用了三天時間,行進了兩百多裏,抵達了西陵城的西郊。此時,西陵城內僅有五千江東守軍。由於守軍數量不多,這也是韓當等人決定撤軍的原因之一,因為作為江夏郡治所,西陵城必然需要大量駐軍。


    然而,麵對劉備的大軍,江東方麵所有主力都集中在夏口,沒有多餘的兵力支援西陵。


    看著戒備森嚴的西陵城,徐庶下令全軍紮營,休整兩刻鍾。蘇飛聽得頭皮發麻,忍不住問道:


    “徐軍師,我們真的要攻打這座城嗎?”


    “如果攻城,不是應該趁其不備,出其不意嗎?”


    “如果我們在這裏紮營休整,必定會被城內的哨兵發現,那時他們準備更充分,攻城豈不是更困難?”


    徐庶微微一笑,點頭道:“當然,不過現在先休息一下。待會兒我們不必攻城,隻需製造聲勢即可。”


    “蘇將軍,請靠近一些。”


    一番低語後,蘇飛眼睛一亮,忍不住大笑道:“徐軍師此計高明,飛明白了,這就去安排!”


    說完,他笑著離開。


    很快,兩刻鍾過去,徐庶在原地留下了一個足以容納兩萬多人的營地。接著,他將一萬士兵分為五隊,每隊兩千人,從西陵城旁經過卻不包圍它。


    徐庶軍的動靜早已被探子匯報給西陵城。負責守衛西陵的是孫權的心腹將領朱桓。得知約有兩萬人馬,打著徐字旗幟,他已安排人將情報送往夏口大營。盡管他自信以五千守軍能輕鬆守住,但如果主公能派出援軍夾擊,或許能一舉消滅這兩萬兵馬,何樂而不為?


    然而,出乎朱桓意料的是,這些人高調地路過西陵城,卻不圍城,反而徑直往西南方向行進,令朱桓一臉困惑。直到第八隊士兵過去,他猛然醒悟,大聲喊道:


    “不好,中計了!”


    \"該死,劉備軍真狡猾,他們的目標居然是主公的增援部隊!\"


    此刻他明白了,敵人先是故意拖延時間,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安排人員向夏口求救。緊接著,他們又在西南埋伏,同時監視西陵,這是典型的圍點打援策略啊!


    \"不行,不能讓主公冒險來支援!\"


    \"該死,現在才派人追趕,恐怕已經來不及了,該怎麽辦?\"


    突然,朱恆想到了敵軍的大本營。目前敵營中可能隻有三四千人,而且領軍將領似乎並不顯赫,至少他不知道劉備部下有姓徐的著名將領。憑借城內江東精銳,未必不能攻下。想到敵方的軍械糧草必定都集中在營內,如果能焚燒劉備軍的物資,就能逆轉局勢,朱恆心中燃起了希望。


    更何況,朱恆認為劉備的手下肯定不會料到他會冒險出城襲擊軍營!


    計劃既定,朱桓果斷地集結了四千精兵,特意從北門出發,繞到劉備軍大營的北麵。隱約可見,營外防守鬆懈,營內似乎也沒有太多士兵。


    朱桓見到此景,大喜過望,立即下令:\"兒郎們,跟我衝鋒!\"


    瞬間,四千兵馬如同一條巨龍,咆哮著直撲徐庶的營地。


    此時,徐庶的營地確實毫無防備。隻有幾個巡邏的士卒發現有人來襲,連忙吹響號角報警。


    不久,營地內部才開始零星反擊,看到這樣的抵抗程度,朱恆欣喜若狂。


    \"快,殺進去!\"


    \"無需戀戰,找到糧食儲存地,給我一把火燒了!\"


    朱桓還在部署,卻不知徐庶帶著蘇飛以及之前離開的士兵再次折返。正如他之前的布局,故意將士兵分組為兩千人一隊,就是為了迷惑朱桓,讓他誤以為自己擁有兩萬大軍。


    實際上,隊伍在經過西陵後,他們從另一邊繞迴,再次經過,最終全體隱藏在營地後方。


    \"殺!\"


    眼見朱恆的江東士兵已全部進入營地,徐庶急忙下令,蘇飛帶領大軍進行反包圍。刹那間,氣勢洶洶的江東兵瞬間陷入混亂。


    不僅如此,蘇飛還指揮士兵點燃營帳。


    轟隆一聲巨響,熊熊大火燃燒起來,濃煙滾滾升空,使得營內的江東士兵驚慌失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智誘劉皇叔,軍師乃神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偉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偉棟並收藏三國:智誘劉皇叔,軍師乃神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