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他如猛虎下山,直撲樹林而去。


    看著裴元紹矯健的身手,張銘暗自讚歎。


    不得不提,裴元紹的武藝在眾多名將的指點下以及自身的努力下,進步顯著,如今已能與張飛激戰二十迴合而不落下風。


    就目前而言,張銘並未察覺任何異樣。


    \"咦!?\"


    片刻後,樹林裏傳出一聲驚訝的疑問。


    不久後,裴元紹帶著尷尬的表情匆匆返迴。


    正當張銘以為裴元紹出現幻聽時,他指向樹林,說道:


    \"公子,有個姑娘腳踝扭傷了,我不知道怎麽處理。\"


    張銘眉頭輕皺,正準備詢問,忽然聽到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隨後,一個身影從樹叢間走出,一瘸一拐地向他們走來。


    有士兵上前阻攔。


    那女子約二八芳華,容貌出眾,長發披肩,身段修長,身著淡藍色長裙,更顯肌膚如脂般柔滑。


    淡淡的清香隨著夜風飄散。


    \"真美。\"


    張銘心中不由讚歎。


    雖然單論容貌可能略遜黃月英一籌,但與黃月英的活潑靈動相比,眼前的女子多了幾分成熟溫婉。


    迴過神,張銘微微一笑,問道:\"這位姑娘是哪裏人,能否告知芳名?\"


    女子微微施禮,從容答道:


    \"我家住在鹿門山,賤名不足掛齒,公子叫我月兒即可。\"


    \"本打算今日進城購置家用,卻遇上了戰事,無法進城。\"


    第一百零三章


    \"在下婦人歸家途中,遭遇敗退的士兵,無可奈何之下,隻得躲入林中,卻不慎扭傷了腳踝。正當我在林中試圖尋找上山之路時,被將軍您發現了。\"


    \"公子若有所疑,可隨我一同迴家,妾並非奸細,這一點請您放心。\"


    這番話條理清晰,顯示出她受過教育。


    張銘亮了點頭,望著女子時而緊鎖的黛眉,他翻身下馬,來到她的麵前。


    \"此刻夜色漸深,山路艱險,上山頗為不便。\"


    \"況且我看你的腳傷似乎嚴重,這樣吧,先隨大軍一同行動,待到營地,我會請軍醫為你治療。\"


    \"待你的腳傷好轉,我再安排人護送你迴家,如何?\"


    \"你盡管安心,我們是劉皇叔的軍隊,定會善待你。\"


    張銘語氣輕柔,加上他英俊的外表,以及劉備的仁德之名,很快贏得了女子的信任。


    再加上她受傷後勉強趕路,此刻腳痛幾乎讓她失去知覺,她深知張銘的建議最為妥善。


    於是,她沒有堅持,輕輕點頭道:\"那就麻煩公子了,公子的大恩大德,妾身永生難忘,敢問公子尊姓大名?\"


    還未等張銘迴應,裴元紹在一旁得意地插嘴道:


    \"我家公子乃是主公的軍師,南陽張銘,你可曾聽說過?\"


    女子心中一震,張銘之名她如雷貫耳,家中時常提及。


    然而,她麵露困惑,搖頭表示並未聽過。


    裴元紹略顯失落,旋即興奮地說道:\"姑娘,我看你在這寒冬中獨自下山進城,應是出身貧寒之家。\"


    \"軍師身邊正缺一名丫鬟,你既想報恩,何不留在公子身邊服侍呢?\"


    張銘無聲地搖頭,對方隻是客氣一番,他卻信以為真。


    剛要開口阻止,未料女子竟欣然同意:\"月兒家中已無父母,妹妹也已長大,如果張公子不嫌棄,月兒願意留在公子身邊。\"


    這突如其來的提議,若張銘拒絕,未免顯得不夠男子氣概。


    \"也好,那你暫時留在這裏,你會騎馬嗎?\"


    月兒點頭,接過張銘遞來的馬匹,兩人目光交匯,張銘眼中多了幾分讚賞。


    一個能騎馬的山中女子,其身份必然不簡單!


    然而,月兒上馬時想起腳傷,半途無力,從馬上摔了下來。


    \"小心!\"


    幸好張銘在側,反應敏捷,迅速接住她。


    月兒臉頰泛紅,低頭輕聲道謝:\"多謝公子,但公子是否打算一直抱下去?\"


    張銘這才意識到,兩人的身體緊密貼合,甚至能聞到彼此的氣息。


    肌膚接觸的美妙感覺讓他舍不得鬆開,直到輕咳兩聲提醒自己。


    \"對不起,我扶你上馬。\"


    張銘鬆開懷中的女子,幫她穩固坐好,又不可避免地有了肌膚之親。張銘並無其他念頭,倒是月兒的臉頰更加緋紅。


    張銘微微一笑,與月兒共乘一馬,繼續前行。


    在張銘有意識地引導下,月兒也逐漸打開了話匣子,偶爾會發出甜美動人的笑聲,給這和諧的畫麵增添了幾分生動。


    裴元紹默默地跟在後麵,看著這一幕,驚訝得目瞪口呆。


    “公子真是厲害,抽空得請你教教我,我也想跟采蓮姑娘這樣愉快地聊天。”


    抵達襄陽城外的軍營時,張銘和月兒已經熟絡起來。


    劉備早已在外等待,見到張銘身邊有個女子,雖有些好奇,但他並未多問。


    張銘命令一聲,讓人將月兒送迴營帳,找軍醫處理傷口後,他也迅速來到劉備身邊,並解釋了月兒的來曆。


    劉備聽完並未放在心上,擺了擺手道:


    “其實,知漢身邊確實需要人照顧,我看這個姑娘挺合適的,月英也不是那種善妒之人,知漢不妨考慮一下。”


    “至於她的身份,知漢無需擔心,等她腳傷好些,帶她去鹿門山一探便知。”


    相較於女子的身份之謎,劉備更關心的是張銘的幸福生活。


    也許,這就是古人與現代人觀念上的差異吧?張銘暗自思量,看來自己得盡快適應這裏的生活習俗了!


    迴到自己的營帳,月兒已經能正常行走了,雖然還能看出一些疼痛,但比起之前已經好了很多。


    “恢複得不錯,快去休息吧。”張銘檢查過後說道。


    “既然我是公子的丫鬟,理應在公子身邊服侍,公子未睡,月兒怎敢先行休息?”月兒一臉認真地迴應。


    看著月兒認真的神情,張銘忍不住笑道:“那公子的丫鬟還得暖床,難道你也想給我暖床嗎?”


    本是玩笑,沒想到月兒竟真的鑽進被窩,紅著臉輕聲道:


    “那是自然,就算是公子需要,也是月兒的職責所在。”


    “從答應成為公子丫鬟那一刻起,我就做好了準備。”


    雖然聲音細不可聞,但張銘還是聽得清清楚楚。對方如此主動,他再拒絕就顯得矯情了。


    不久後,營帳內春意融融,雲消雨歇,張銘擁著月兒躺在床上,正打算說些甜言蜜語,月兒卻先開口:


    “月兒已是公子的人,所以不再隱瞞,我原籍琅琊陽都,複姓諸葛,單名一個玥。”


    盡管張銘已猜到月兒的身世不凡,可能出自官宦之家,但他做夢也沒想到,她竟然是琅琊諸葛家族的一員!


    提到琅琊諸葛家族,最出名的無疑是蜀漢丞相諸葛亮,他以巴蜀一地之力,六度北伐祁山。


    這意味著,這個諸葛玥很可能是諸葛亮的姐妹。


    “哎呀!”


    “這麽說來,我不但搶了孔明的老婆,還成了他的姐夫?”


    “但我記得孔明有兩個姐姐,大姐嫁給了蒯家蒯祺,二姐嫁給了龐家龐山民。”


    “難道孔明還有第三個姐姐?”


    盡管心裏思緒翻湧,但張銘表麵仍保持平靜,繼續聆聽諸葛玥的故事。


    “家父曾擔任兗州泰山郡丞,但他很早就去世了。我和弟弟妹妹五人,自小跟著叔父長大,後來叔父被貶,我們也隨他遷居荊州。”


    \"在叔父在世時,他曾有意將我許配給蒯家的蒯祺,將二妹許配給龐家的龐山民。\"


    \"然而叔父去世後,蒯家對此事隻字不提,直到二妹最近嫁給了龐山民,他們才重新提及聯姻,但我堅決拒絕了這一提議。\"


    \"蒯家之所以重提此事,無非是因為看到我們諸葛家與龐家結為親家,試圖借此拉近兩家的關係。\"


    \"盡管我家諸葛並非顯赫世家,但我們世代書香,像蒯家那樣的勢利家族,我諸葛玥絕無嫁入的意願。\"


    至此,張銘終於明白了。


    他輕輕撫摸著諸葛玥的秀發,說道:\"拒絕得對,否則我張銘怎能有機會與月兒相識,甚至結為夫婦呢?\"


    然而他的內心卻想著,如果不是諸葛玥的拒絕,他又怎會有機緣成為諸葛亮的姐夫呢?對於說服諸葛亮下山之事,他更有信心了。


    接著,諸葛玥開口道:\"月兒也感到慶幸,能成為公子的伴侶。\"


    \"先前月兒撒了謊,其實公子的大名,月兒早已如雷貫耳。\"


    張銘假裝驚訝,笑著問道:\"真的嗎?難道鹿門山中也有知曉我張銘的人?\"


    諸葛玥依偎在他胸前笑道:\"是的,我的弟弟諸葛亮,時常提起公子,他說最敬佩的人就是你。\"


    \"他常言,若非學業未竟,他也渴望與公子一同,為複興漢室略盡綿薄之力。\"


    \"因此月兒早就對公子心生向往,見到公子後,實在不願錯過,所以才……\"


    \"希望公子不要誤解月兒,以為我是輕浮之人。\"


    看著懷中的 羞澀的樣子,以及那雙如水的眼睛,張銘再也按捺不住。


    他安慰道:\"月兒無需擔心,我絕無輕視之意。\"


    \"恰恰相反,我對月兒一見傾心,不信的話,你可以再感受一下。\"


    說著,他俯身吻住了她。


    不久後,營帳內再次響起婉轉的鶯鳴和粗重的唿吸聲。


    ...


    次日清晨,諸葛玥還在沉睡中,張銘精神煥發地走出營帳。


    他與老劉一同檢查了襄陽城的防禦情況,確認城牆堅固,不易強攻。計劃已定,閑來無事,張銘提出要去鹿門山。


    劉備頓時會意地笑了笑,點頭同意。然而,張銘微笑道:


    \"主公,此次我隨月兒迴家,目的不止於此。鹿門山中有蕭何、曹參、陳平等才俊,我此行正是為了替主公尋找他們,共同輔佐漢室!\"


    劉備聞言,一時驚愕。


    待他迴過神,想要詳問時,張銘已不見蹤影。


    但他內心激動不已。


    \"知漢的眼光從未出錯,鹿門山中竟隱藏著這麽多傑出人才?\"


    \"幸好有知漢,否則我定會錯過這些大才。\"


    迴到營地後,諸葛玥已梳洗完畢。得知張銘要親自上門提親,她既驚喜又感動。


    在諸葛玥的引領下,張銘帶著豐厚的禮物,向鹿門山進發。


    走了半天,一座隱藏在山間的小小庭院映入眼簾。


    小院四周景色宜人,奇石大樹錯落分布,流露出濃厚的古典氣息,讓人讚歎不已。


    而這座小院隱蔽於山林之間,四周樹木花草環繞,愈發顯得隱秘而寧靜。


    “果然不愧是諸葛先生的居所,隱藏得如此巧妙!”


    感歎之時,恰好有個少年扛著鋤頭自屋內走出,正巧出門。


    少年清秀靈動,令張銘眼前為之一亮。


    然而他推測,這可能是諸葛均而非諸葛亮,因為按照年齡推算,現在的諸葛亮應該已近二十歲,而眼前少年看上去隻有十四五歲的樣子。


    看到門口站著一位公子哥,少年臉上既有防備,又帶著幾分疑惑。


    “小兄弟,你哥哥諸葛孔明在家嗎?”


    諸葛均聽到這話,警惕心稍微放鬆,指著房內說道:“二哥還在午睡,這位公子是二哥的朋友嗎?”


    山中氣候涼爽,張銘並未讓諸葛玥一同上山,而是讓她在路邊的馬車上等待。


    因此,對於眼前這位帥氣的公子哥,諸葛均並不相識。


    換成劉備可能會說他在門外等待,不打擾孔明休息,但張銘卻直接開口:“我是南陽張銘,劉皇叔的軍師,有重要的事情與孔明商議。”


    “小兄弟,能否幫我叫一下孔明?”


    聽到張銘自我介紹,諸葛均驚訝不已,連忙答應:“好的,好的,我這就去。”


    畢竟是少年,他激動地奔迴房間,大聲唿喚:“二哥,二哥!”


    “快醒醒,劉皇叔的軍師張銘張知漢來找你了!”


    不多時,屋內傳來輕微的聲響。


    諸葛均小跑出來,顯然他還沉浸在興奮中,臉頰微紅。


    “張軍師,請進,二哥已經醒了。”


    張銘笑道:“多謝。”


    剛進門,他又看向諸葛均:“對了,小兄弟,我還有一事相托。”


    接著,他不待諸葛均詢問,直接說出:“麻煩小兄弟幫我喊一下孔明的朋友,徐庶、徐元直,崔鈞、崔州平,石威、石廣元,孟建、孟公威。”


    “對了,如果龐統龐士元也在,也請一並告知,我也有事情找他們。”


    諸葛均沒有過多思考,點頭爽快答應,然後歡快地跑開。


    張銘微微一笑,他此行的目標就是將鹿門書院的人一網打盡,拉攏過來為劉備效力。


    等到張銘進入客廳,諸葛亮還未現身。


    他並不著急,仿佛自己是家中一員,自顧自地泡起茶來。


    水燒開,茶香四溢,諸葛亮這才慢悠悠地出現。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他輕聲吟誦,緩緩走出草堂。


    張銘眼前一亮,眼前的少年確實風度翩翩,英俊瀟灑。


    雖然衣著樸素,卻幹淨整潔,尤其是那雙眼睛,充滿了智慧的光芒。


    諸葛亮瞥了張銘一眼,露出了一個溫暖的笑容,盡管他掩飾得很好,但年輕人畢竟敏感,張銘還是察覺到,那隱藏在袖袍中的,微微顫抖的手指。


    還未等諸葛亮再次開口,張銘搶先說道:


    “孔明,醒來了嗎?”


    “正好,這裏有上等的竹林清茶,喝口潤潤嗓子。”


    就這樣,張銘輕輕地把茶杯推向諸葛亮,卻沒有起身的打算,仿佛長輩在喚自家孩子一般。


    關鍵在於張銘的表現非常自然,毫無做作之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智誘劉皇叔,軍師乃神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偉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偉棟並收藏三國:智誘劉皇叔,軍師乃神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