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三麵包圍,劉表你逃得掉嗎
三國:智誘劉皇叔,軍師乃神人 作者:偉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蔡瑁這叛賊,死不足惜,死不足惜啊!!”
“我的水軍,再次被你損毀殆盡,實在讓我憤怒至極!!!”
“咳咳……咳咳咳……”
劇烈的咳嗽聲迴蕩在文臣武將之間。
然而,更令人寒心的是,劉表對蔡瑁的死沒有絲毫哀痛,隻有無盡的怨恨與咒罵。
誠然,這場水戰中,蔡瑁的指揮並無明顯失誤。
隻能說甘寧的戰術出人意料,加上他超乎蔡瑁預料的英勇,才導致了這場敗仗。
一時之間,四周陷入可怕的寂靜,對於劉表的撤退主張,無人提出異議。
就在劉表準備離去之際,王威終於按捺不住,出言阻止:
“主公稍安勿躁!”
“如果此刻撤退,我們將困守孤城。”
“難道就這樣眼睜睜看著劉備的大軍渡江嗎?”
劉表怒視著王威,強忍咳嗽,質問道:
“那你倒是說說,該怎麽辦?”
“蔡瑁已死,水軍全軍覆沒,不迴襄陽,難道坐在這裏等死嗎?”
王威聞言,直接跪倒在地,攔住劉表。
“主公!”
“當前形勢,我們完全可以半渡而擊!”
“這裏尚有三千弓箭手和兩千精銳步兵,等敵軍上岸,我們用弓箭手遠程射擊,步兵發起衝擊,必能使敵軍陣腳大亂,首尾難顧。”
“即使無法阻斷敵軍過河,也能造成大量消耗,削弱後續圍城的兵力。”
“請主公深思熟慮!”
劉表思索片刻,覺得此舉似乎並無損失,對方渡河的不是騎兵,打不過就撤退。
於是點頭同意:“好,就照你說的做,眾將士準備行動吧。”
王威聞言,心中一塊石頭落地,立刻起身。
片刻之後,岸邊的士兵開始調動,不久後便在河岸列陣,嚴陣以待。
劉備在北岸的望樓上,自然也注意到了南岸的動靜。
“軍師,你果然料中了,他們打算在敵人渡河一半時發起攻擊!”
張銘笑道:“劉表軍中的確並非全無能之輩,若他們無法預見這個戰術,我會對他們有些失望。”
“主公無需擔心,我們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就看興霸如何再次建功!”
劉備也露出笑容,點頭道:“沒錯,劉表絕不會想到,呂蒙的樓船上裝備了投石機。”
確實如此!
張銘對付半渡而擊的策略簡單直接,就是依靠強大的水軍支援。
半渡而擊的關鍵在於,在敵人部分士兵登陸、立足未穩之際,利用己方優勢兵力迅速出擊,給予決定性打擊。
對於襄陽城內的守軍狀況,張銘了如指掌,因此他估計劉表帶來的士兵不會超過 。
若要實施半渡而擊,至少需要讓關羽指揮的三千人上岸,否則登陸人數過少,效果有限。
因此在戰鬥前,張銘命令將投石機搬上了甘寧的樓船上。
總共十五艘樓船,每艘船配備了三架投石機。
目標不在於大量 ,而是給對手心理重創,從而為關羽的登陸贏得時間,吸引更多士兵上岸,半渡而擊的戰術自然能夠奏效。
恰在此時,關羽的先鋒部隊已經靠岸。
士兵們迅速登陸,開始列陣防禦。
另一邊,王威看到敵軍開始登陸,也隨之下令士兵緩緩推進,同時逐步壓縮敵人的登陸空間。
關羽鳳目微眯,一手握刀,一手撫須,冷笑道:
“正如軍師所料,前鋒準備,待第一輪投石結束後,隨我衝鋒!”
關羽橫刀立馬,身先士卒。
後方的河岸上,周倉不斷催促士兵加速登陸,調整陣型,而在漢水上,劉辟則負責調度全局,一切井然有序。
很快,已有兩千多名士兵成功登陸,聚集在關羽身後。
與此同時,王威的弓箭手也推進到了射程之內,王威正欲下令射擊時。
漢水之上,
不知何時,錦帆營的樓船已排列整齊,隨著甘寧一聲令下,四十五架投石機同時發射。
嗖嗖嗖……
巨大的石塊劃破天空,直奔遠處的王威方陣而去。
盡管投石機的精準度不高,但王威的方陣密集且猝不及防,沒人料到船上竟有投石機,一時之間無人能抵擋,許多士兵應聲倒地。
慘叫聲瞬間迴蕩在南岸!
“糟糕!”
“快分散!”王威大聲喊道。
他本能地下令士兵躲避,但等到反應過來,已經來不及了。
緊接著,第二輪投石接踵而至,王威想要重新集結隊伍,時間已顯得有些緊迫。
砰砰砰……
又有十幾塊巨石砸在他們隊伍中,瞬間倒下了數十名士兵。
雖然兩次投石造成的實際傷亡不足百人,但已打亂了荊州軍的陣型,打擊了他們的士氣。
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又有上千人登陸戰場。
關羽眯起鳳目,大刀高舉,厲聲道:
\"前鋒部隊,隨我衝鋒!\"
\"殺!\"
隨即,關羽一馬當先,直奔荊州軍陣營。
身後三千精兵齊聲呐喊,爭先恐後地向前衝去。
瞬間,喊殺聲震蕩漢水南岸。
盡管關羽的坐騎並非赤兔,卻仍是一匹駿馬,速度極快,引領他迅速插入正在整編隊伍的荊州軍中。
長刀上下翻飛,左右揮砍,無人能擋其鋒芒。轉瞬之間,他已經衝到了王威麵前。
王威正忙於指揮士兵排列陣型放箭,完全沒有料到關羽的到來。待他反應過來,眼前是一位威猛的虎將,麵如紅棗,丹鳳眼,臥蠶眉,三尺長須隨風飄揚,仿佛天神降臨!
然而,下一刻,長刀已至。
王威心中一緊,暗道:“糟了,我命休矣!”
就在王威以為自己性命不保之際,關羽見到這壯漢臨終之際並未露出恐懼,反而顯得坦然,不由對他另眼相看。
於是,關羽在最後一刻,刀勢由斬改為拍,刀背重重拍在王威後背,將其擊倒在地,摔得頭暈目眩。
隨後,關羽從容下馬,一把將王威提上馬背,自己翻身上馬,一手按住王威,一手拖曳長刀,瀟灑離去。
整個過程,荊州軍無人敢阻攔,隻能眼睜睜看著關羽在眾目睽睽之下生擒了自家主將。
這種在百萬軍中取敵首級的壯舉,讓張銘不禁讚歎:
\"關將軍真是萬夫不當之勇!\"
\"主公擁有如此英勇蓋世的將領,何愁霸業不成,漢室複興呢?\"
聽到軍師稱讚自己的二弟,劉備心中自豪,想起麾下除了關羽、張飛,還有趙雲、甘寧、張繡、魏延、陳到、文聘等一眾武藝超群的猛將,更是信心倍增。
看向身旁的張銘,劉備豪情滿懷:
\"輔佐漢室是我畢生心願,但如果無人相助,恐怕此生難以實現。”
\"我劉備有幸遇見漢室,願與知漢共同平定天下,還百姓一個清明世界,讓大漢的旗幟再次飄揚至邊疆!\"
此刻,劉備的抱負和雄心徹底展現在張銘麵前:不僅追求天下無敵,還要拓展疆土,成就封禪的偉業!
張銘內心同樣激動,深深鞠躬道:
\"不敢有所請求,這本就是我的願望。\"
他自然不會說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豪言,畢竟他的目標是輕鬆度日,早日退休。
然而!
讓“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再次激發每個漢人心中的熱血,這也是張銘心中的理想。
這兩者並不矛盾。
在這個名將輩出、智謀如雲的時代,善於識人並合理利用,不必事必躬親,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
這一點,張銘深信不疑。
下一秒,君臣兩人相視一笑。
緊接著,荊州軍開始崩潰!
劉表在巨石如雨落下之際,早已果斷地下令撤退,全然不顧王威和那五千荊州勇士的生死。
隨後,劉備的大軍開始了大規模的渡河行動。
關羽的先鋒部隊在穩固了登陸點後,留下兩千人駐守,繼續向襄陽挺進,不給劉表任何喘息之機。
傍晚時分,
張銘領著裴元紹,與文聘的後衛部隊一同,滿載著物資和糧草,緩緩地渡過漢水。
“公子,為何我們不與主公一起,率先過江呢?”裴元紹問道。
“早晚江麵寒氣甚重,我老裴皮糙肉厚倒無妨,但萬一公子受涼生病,我怎麽向主公交代?”裴元紹擔憂地看著裹得像粽子一樣的張銘。
張銘並未放在心上,和老劉一起捕魚確實不太自在,但這理由自然不能告訴裴元紹。
於是他說:“圍三闕一的策略已經與主公討論過,現在就看劉表是走是留,我們早去也沒什麽意義。”
“萬一去遲了,劉表已逃,我們就直接攻入襄陽,豈非更好?”張銘的話語含糊其辭。
裴元紹聽得疑惑,連忙追問:“公子,劉表真的會逃跑嗎?”
“他不是把荊州視若生命嗎?”張銘點頭答道。
“如果大軍將襄陽圍得水泄不通,劉表無路可退,必會選擇拚死一戰。但現在我們隻圍三麵,主公、關羽和翼德各守一牆,隻留南門不圍。”
“就算劉表想拚命,襄陽城中的豪門望族,又有誰願陪他共赴黃泉?”
見裴元紹似懂非懂,張銘不再詳述,有時自己多思考也是好事,便戲謔道:“老裴,你這是進步了啊,都會關心人了?”
“攻克襄陽後,我會讓月英幫你留意哪家的姑娘待字閨中。”
裴元紹聞言臉一紅,急忙擺手:“不必不必,我這粗人哪配得上大家閨秀。”
“倒是公子,有丫鬟服侍,哪裏還需要我裴某擔心?夫人不是讓公子帶上采蓮嗎?為何不帶?”裴元紹提及采蓮,眼神立刻亮了起來。
張銘心中了然:“老裴肯定不知道,月英讓我帶采蓮的真實意圖是讓她做我的小妾。你呀,心思都寫在臉上,我又怎會奪人所愛呢。”
“罷了,閑著也是閑著,逗你玩玩。”
心裏有了決定,張銘歎道:“老裴,我不帶采蓮是因為月英讓我納采蓮為妾,但我還沒想好。”
“采蓮容貌出眾,萬一帶出去,我控製不住怎麽辦?”
“你說,我該收她為妾,還是不該收?”
說完,張銘直視裴元紹,果然,裴元紹的表情瞬間變得沮喪無比。他沉思片刻後,認真地說:“公子,應該收!”
張銘一愣,不解地問道:“為什麽?”
裴元紹認真迴答:“公子的才華,我很清楚,采蓮能成為你的妻子,是她幾世修來的福分!”
張銘內心深受觸動,這真是傳說中的“隻要你過得好,我什麽都願意付出”嗎?
\"裴老,沒想到你還是個多情種子。\"
張銘由衷地感慨,然而裴元紹一臉茫然,完全不解何謂\"多情種子\"?
遺憾的是,張銘沒有進一步解釋,反而笑道:\"裴老,你盡管放心,君子不會強求別人的愛情。\"
\"你喜歡蓮花嗎?等攻下襄陽後,我會讓月英她們過來,那時我會請月英教你‘采蓮指’。”
裴元紹聞言身軀一震,隨後激動得跳了起來,接著臉龐泛起紅暈。
\"可是,可是......公子,如果采蓮不喜歡我怎麽辦?\"
\"裴老裴老,\"張銘忍不住大笑起來,笑聲過後他道:\"那些破衣服是誰幫你補的?還有出征前你身上的香囊,又是誰送的?\"
\"你以為我真的什麽都不清楚嗎?月英視采蓮如姐妹,若采蓮不喜歡你,我又怎會硬要她?\"
聽完張銘的話,裴元紹終於釋懷,臉上洋溢著喜悅,笑容燦爛。
\"公子真是厲害,名副其實的運籌帷幄,無所不知。\"
\"嘿,嘿。\"
張銘翻了個白眼,運籌帷幄是這樣用的嗎?但看到裴老如此開心,他也忍俊不禁。
在一片歡笑聲中,後軍成功渡江,繼續向襄陽進發。
天色漸暗,戰士們點燃了火把。
突然!
裴元紹厲聲喝道:“何方神聖!”
“我的水軍,再次被你損毀殆盡,實在讓我憤怒至極!!!”
“咳咳……咳咳咳……”
劇烈的咳嗽聲迴蕩在文臣武將之間。
然而,更令人寒心的是,劉表對蔡瑁的死沒有絲毫哀痛,隻有無盡的怨恨與咒罵。
誠然,這場水戰中,蔡瑁的指揮並無明顯失誤。
隻能說甘寧的戰術出人意料,加上他超乎蔡瑁預料的英勇,才導致了這場敗仗。
一時之間,四周陷入可怕的寂靜,對於劉表的撤退主張,無人提出異議。
就在劉表準備離去之際,王威終於按捺不住,出言阻止:
“主公稍安勿躁!”
“如果此刻撤退,我們將困守孤城。”
“難道就這樣眼睜睜看著劉備的大軍渡江嗎?”
劉表怒視著王威,強忍咳嗽,質問道:
“那你倒是說說,該怎麽辦?”
“蔡瑁已死,水軍全軍覆沒,不迴襄陽,難道坐在這裏等死嗎?”
王威聞言,直接跪倒在地,攔住劉表。
“主公!”
“當前形勢,我們完全可以半渡而擊!”
“這裏尚有三千弓箭手和兩千精銳步兵,等敵軍上岸,我們用弓箭手遠程射擊,步兵發起衝擊,必能使敵軍陣腳大亂,首尾難顧。”
“即使無法阻斷敵軍過河,也能造成大量消耗,削弱後續圍城的兵力。”
“請主公深思熟慮!”
劉表思索片刻,覺得此舉似乎並無損失,對方渡河的不是騎兵,打不過就撤退。
於是點頭同意:“好,就照你說的做,眾將士準備行動吧。”
王威聞言,心中一塊石頭落地,立刻起身。
片刻之後,岸邊的士兵開始調動,不久後便在河岸列陣,嚴陣以待。
劉備在北岸的望樓上,自然也注意到了南岸的動靜。
“軍師,你果然料中了,他們打算在敵人渡河一半時發起攻擊!”
張銘笑道:“劉表軍中的確並非全無能之輩,若他們無法預見這個戰術,我會對他們有些失望。”
“主公無需擔心,我們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就看興霸如何再次建功!”
劉備也露出笑容,點頭道:“沒錯,劉表絕不會想到,呂蒙的樓船上裝備了投石機。”
確實如此!
張銘對付半渡而擊的策略簡單直接,就是依靠強大的水軍支援。
半渡而擊的關鍵在於,在敵人部分士兵登陸、立足未穩之際,利用己方優勢兵力迅速出擊,給予決定性打擊。
對於襄陽城內的守軍狀況,張銘了如指掌,因此他估計劉表帶來的士兵不會超過 。
若要實施半渡而擊,至少需要讓關羽指揮的三千人上岸,否則登陸人數過少,效果有限。
因此在戰鬥前,張銘命令將投石機搬上了甘寧的樓船上。
總共十五艘樓船,每艘船配備了三架投石機。
目標不在於大量 ,而是給對手心理重創,從而為關羽的登陸贏得時間,吸引更多士兵上岸,半渡而擊的戰術自然能夠奏效。
恰在此時,關羽的先鋒部隊已經靠岸。
士兵們迅速登陸,開始列陣防禦。
另一邊,王威看到敵軍開始登陸,也隨之下令士兵緩緩推進,同時逐步壓縮敵人的登陸空間。
關羽鳳目微眯,一手握刀,一手撫須,冷笑道:
“正如軍師所料,前鋒準備,待第一輪投石結束後,隨我衝鋒!”
關羽橫刀立馬,身先士卒。
後方的河岸上,周倉不斷催促士兵加速登陸,調整陣型,而在漢水上,劉辟則負責調度全局,一切井然有序。
很快,已有兩千多名士兵成功登陸,聚集在關羽身後。
與此同時,王威的弓箭手也推進到了射程之內,王威正欲下令射擊時。
漢水之上,
不知何時,錦帆營的樓船已排列整齊,隨著甘寧一聲令下,四十五架投石機同時發射。
嗖嗖嗖……
巨大的石塊劃破天空,直奔遠處的王威方陣而去。
盡管投石機的精準度不高,但王威的方陣密集且猝不及防,沒人料到船上竟有投石機,一時之間無人能抵擋,許多士兵應聲倒地。
慘叫聲瞬間迴蕩在南岸!
“糟糕!”
“快分散!”王威大聲喊道。
他本能地下令士兵躲避,但等到反應過來,已經來不及了。
緊接著,第二輪投石接踵而至,王威想要重新集結隊伍,時間已顯得有些緊迫。
砰砰砰……
又有十幾塊巨石砸在他們隊伍中,瞬間倒下了數十名士兵。
雖然兩次投石造成的實際傷亡不足百人,但已打亂了荊州軍的陣型,打擊了他們的士氣。
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又有上千人登陸戰場。
關羽眯起鳳目,大刀高舉,厲聲道:
\"前鋒部隊,隨我衝鋒!\"
\"殺!\"
隨即,關羽一馬當先,直奔荊州軍陣營。
身後三千精兵齊聲呐喊,爭先恐後地向前衝去。
瞬間,喊殺聲震蕩漢水南岸。
盡管關羽的坐騎並非赤兔,卻仍是一匹駿馬,速度極快,引領他迅速插入正在整編隊伍的荊州軍中。
長刀上下翻飛,左右揮砍,無人能擋其鋒芒。轉瞬之間,他已經衝到了王威麵前。
王威正忙於指揮士兵排列陣型放箭,完全沒有料到關羽的到來。待他反應過來,眼前是一位威猛的虎將,麵如紅棗,丹鳳眼,臥蠶眉,三尺長須隨風飄揚,仿佛天神降臨!
然而,下一刻,長刀已至。
王威心中一緊,暗道:“糟了,我命休矣!”
就在王威以為自己性命不保之際,關羽見到這壯漢臨終之際並未露出恐懼,反而顯得坦然,不由對他另眼相看。
於是,關羽在最後一刻,刀勢由斬改為拍,刀背重重拍在王威後背,將其擊倒在地,摔得頭暈目眩。
隨後,關羽從容下馬,一把將王威提上馬背,自己翻身上馬,一手按住王威,一手拖曳長刀,瀟灑離去。
整個過程,荊州軍無人敢阻攔,隻能眼睜睜看著關羽在眾目睽睽之下生擒了自家主將。
這種在百萬軍中取敵首級的壯舉,讓張銘不禁讚歎:
\"關將軍真是萬夫不當之勇!\"
\"主公擁有如此英勇蓋世的將領,何愁霸業不成,漢室複興呢?\"
聽到軍師稱讚自己的二弟,劉備心中自豪,想起麾下除了關羽、張飛,還有趙雲、甘寧、張繡、魏延、陳到、文聘等一眾武藝超群的猛將,更是信心倍增。
看向身旁的張銘,劉備豪情滿懷:
\"輔佐漢室是我畢生心願,但如果無人相助,恐怕此生難以實現。”
\"我劉備有幸遇見漢室,願與知漢共同平定天下,還百姓一個清明世界,讓大漢的旗幟再次飄揚至邊疆!\"
此刻,劉備的抱負和雄心徹底展現在張銘麵前:不僅追求天下無敵,還要拓展疆土,成就封禪的偉業!
張銘內心同樣激動,深深鞠躬道:
\"不敢有所請求,這本就是我的願望。\"
他自然不會說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豪言,畢竟他的目標是輕鬆度日,早日退休。
然而!
讓“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再次激發每個漢人心中的熱血,這也是張銘心中的理想。
這兩者並不矛盾。
在這個名將輩出、智謀如雲的時代,善於識人並合理利用,不必事必躬親,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
這一點,張銘深信不疑。
下一秒,君臣兩人相視一笑。
緊接著,荊州軍開始崩潰!
劉表在巨石如雨落下之際,早已果斷地下令撤退,全然不顧王威和那五千荊州勇士的生死。
隨後,劉備的大軍開始了大規模的渡河行動。
關羽的先鋒部隊在穩固了登陸點後,留下兩千人駐守,繼續向襄陽挺進,不給劉表任何喘息之機。
傍晚時分,
張銘領著裴元紹,與文聘的後衛部隊一同,滿載著物資和糧草,緩緩地渡過漢水。
“公子,為何我們不與主公一起,率先過江呢?”裴元紹問道。
“早晚江麵寒氣甚重,我老裴皮糙肉厚倒無妨,但萬一公子受涼生病,我怎麽向主公交代?”裴元紹擔憂地看著裹得像粽子一樣的張銘。
張銘並未放在心上,和老劉一起捕魚確實不太自在,但這理由自然不能告訴裴元紹。
於是他說:“圍三闕一的策略已經與主公討論過,現在就看劉表是走是留,我們早去也沒什麽意義。”
“萬一去遲了,劉表已逃,我們就直接攻入襄陽,豈非更好?”張銘的話語含糊其辭。
裴元紹聽得疑惑,連忙追問:“公子,劉表真的會逃跑嗎?”
“他不是把荊州視若生命嗎?”張銘點頭答道。
“如果大軍將襄陽圍得水泄不通,劉表無路可退,必會選擇拚死一戰。但現在我們隻圍三麵,主公、關羽和翼德各守一牆,隻留南門不圍。”
“就算劉表想拚命,襄陽城中的豪門望族,又有誰願陪他共赴黃泉?”
見裴元紹似懂非懂,張銘不再詳述,有時自己多思考也是好事,便戲謔道:“老裴,你這是進步了啊,都會關心人了?”
“攻克襄陽後,我會讓月英幫你留意哪家的姑娘待字閨中。”
裴元紹聞言臉一紅,急忙擺手:“不必不必,我這粗人哪配得上大家閨秀。”
“倒是公子,有丫鬟服侍,哪裏還需要我裴某擔心?夫人不是讓公子帶上采蓮嗎?為何不帶?”裴元紹提及采蓮,眼神立刻亮了起來。
張銘心中了然:“老裴肯定不知道,月英讓我帶采蓮的真實意圖是讓她做我的小妾。你呀,心思都寫在臉上,我又怎會奪人所愛呢。”
“罷了,閑著也是閑著,逗你玩玩。”
心裏有了決定,張銘歎道:“老裴,我不帶采蓮是因為月英讓我納采蓮為妾,但我還沒想好。”
“采蓮容貌出眾,萬一帶出去,我控製不住怎麽辦?”
“你說,我該收她為妾,還是不該收?”
說完,張銘直視裴元紹,果然,裴元紹的表情瞬間變得沮喪無比。他沉思片刻後,認真地說:“公子,應該收!”
張銘一愣,不解地問道:“為什麽?”
裴元紹認真迴答:“公子的才華,我很清楚,采蓮能成為你的妻子,是她幾世修來的福分!”
張銘內心深受觸動,這真是傳說中的“隻要你過得好,我什麽都願意付出”嗎?
\"裴老,沒想到你還是個多情種子。\"
張銘由衷地感慨,然而裴元紹一臉茫然,完全不解何謂\"多情種子\"?
遺憾的是,張銘沒有進一步解釋,反而笑道:\"裴老,你盡管放心,君子不會強求別人的愛情。\"
\"你喜歡蓮花嗎?等攻下襄陽後,我會讓月英她們過來,那時我會請月英教你‘采蓮指’。”
裴元紹聞言身軀一震,隨後激動得跳了起來,接著臉龐泛起紅暈。
\"可是,可是......公子,如果采蓮不喜歡我怎麽辦?\"
\"裴老裴老,\"張銘忍不住大笑起來,笑聲過後他道:\"那些破衣服是誰幫你補的?還有出征前你身上的香囊,又是誰送的?\"
\"你以為我真的什麽都不清楚嗎?月英視采蓮如姐妹,若采蓮不喜歡你,我又怎會硬要她?\"
聽完張銘的話,裴元紹終於釋懷,臉上洋溢著喜悅,笑容燦爛。
\"公子真是厲害,名副其實的運籌帷幄,無所不知。\"
\"嘿,嘿。\"
張銘翻了個白眼,運籌帷幄是這樣用的嗎?但看到裴老如此開心,他也忍俊不禁。
在一片歡笑聲中,後軍成功渡江,繼續向襄陽進發。
天色漸暗,戰士們點燃了火把。
突然!
裴元紹厲聲喝道:“何方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