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城下挑戰,軍師真是損招
三國:智誘劉皇叔,軍師乃神人 作者:偉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主公,其實這個問題並不複雜,你把它想得太複雜了。”
劉備臉上掠過一絲驚訝,不解地看著張銘。
張銘接著說:“隻要曹操一日不稱帝,他一日就是大漢的臣子!”
“設想一下,如果他是漢賊,那皇上會變成什麽?”
“不明是非、不分忠奸的昏君嗎?”
“主公,謹慎發言!”
劉備非常著急,連忙補充:“皇上英明神武,年輕有為,學識淵博,是……”
說到這裏,劉備笑了。
有些事情,大家都心照不宣。
劉備點點頭,認真地說:“我明白了,曹操是大漢的棟梁之臣!”
張銘感到十分欣慰,他敢這麽說,是因為他了解劉備。他知道劉備並非頑固不化,隻會忠誠的人,否則也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霸業,自立為王。
確認了曹操的漢臣地位後,劉備心中的疑慮也消除了,對荊州牧的合法性的質疑也隨之消失。盡管這份詔書本就是漢獻帝親自蓋印的官方文件,但對於劉備來說,心理上的障礙仍需克服。
跨過這道坎後,張銘繼續提問:“此外,主公您認為,劉表能夠輔佐漢室嗎?”
這個問題深深觸動了劉備的靈魂,因為輔佐漢室是他畢生的追求,不容他人質疑。
片刻後,劉備堅決地搖頭。
“劉景升兄雖然威望遠播,四方歸服,百姓安居樂業,但他止步於此,對荊州以外的地方,我看不出他有任何企圖。”
張銘微笑著,他的表達相當委婉。
直接說來,劉表是個守成之君,在和平時期擔任太守綽綽有餘,但在亂世中,想要統一全國,複興漢室,即使給他五虎上將、臥龍鳳雛,他可能都不會善加利用!
因此,張銘順著劉備的話繼續引導:
“確實如此,主公也非常清楚,劉表無法擔當輔佐漢室的大任。”
“既然這樣,主公為何不能占據荊州,以此為基礎來支撐漢室複興呢?”
“況且現在荊州由主公掌管,劉表已晉升為太尉,他應該返迴許都,卻依舊滯留荊州,甚至調動新野的軍隊,這難道不是別有用心嗎?”
劉備的靈魂都因軍師的話語而震顫,確實如此,如今劉表已是太尉,卻還想攻打我,他究竟有何打算!
張銘觀察著劉備的表情,刻意加快了他的節奏。
“主公!”
“謀反之罪,非同小可!”
“不過主公無需急於給劉表定罪,我們明日直趨新野城下,曉以大義,勸他服從皇命。”
“若他能放下武器,我們則以禮送他離開;如若不然,再以謀反之名懲治他。”
“屆時,世人隻會稱讚主公忠心護主,討伐叛逆,絕不會誤解為內部紛爭。”
這一席話猶如當頭棒喝,使劉備豁然開朗。
“哈哈哈!”
“知漢一言如雷貫耳,備深感敬佩。”
“傳令全軍,明日揮師新野,備倒要問問景升兄,為何遲遲不到任!”
帳外,眾人聽見劉備久違的爽朗笑聲和下達的軍令,麵麵相覷,難以置信。
“軍師一進帳,主公怎麽就精神煥發了?”
“真想知道軍師到底跟大哥說了什麽。”
“不管怎樣,可以進軍了,軍師真是神機妙算!”
文官武將們懷著高昂的熱情,各自忙碌起來。
育陽距新野僅六十多裏。次日拂曉,劉備率領三萬大軍啟程,午後在新野城外十五裏處紮營。
第二天,繼續進軍。天亮時,大軍已抵達新野城下。
新野城頭,看著遠處一片片陣容整齊的方陣,劉表滿麵怒火,又帶著難以置信。
“劉備瘋了嗎!”
“區區三萬人馬竟敢挑釁,他難道不知,我新野城內有十萬大軍!”
劉備的行為讓劉表誤以為他意圖強攻,但又擔心其中有詐,畢竟這與張銘一貫的行事風格相似。
可惜,劉表親征,蒯越隻能留在襄陽處理政務,因為他的兩個兒子一個體弱多病,一個遊手好閑。
“唉!”劉表無奈地轉向身後的蔡瑁,“德珪,你覺得劉備打的是什麽算盤?”
然而此時的蔡瑁雙目噴火,完全沒注意劉表的問題,他的視線聚焦在劉備軍中,尋找張銘和張飛的身影。
直到副將輕輕拉了拉他的衣袖,他才迴過神來。
“啊?”
“主公所言極是,主公英明,有您指揮,劉備不足為懼,一蹴而就!”
他完全沒聽到劉表的問題,隻好拚命拍馬屁。還好,劉表對此頗為受用,一臉陶醉。
這時,劉備軍中戰鼓聲大作。劉表瞬間瞪大眼睛,疑惑是否要發動強攻。
然而,等了半天,劉備軍中隻派出四騎。
“主公,那是劉備、張銘!”
“後麵兩人分別是關羽和張飛!”
“待他們靠近些,直接射殺!”
正如俗話所說,冤家路窄,見麵格外眼紅。
蔡瑁一眼認出了那四個人,立刻向劉表報告,並不忘獻上計策。
文聘在一旁實在聽不下去了,拱手說道:“主公,兩軍對陣,不殺使者,何不聽聽他們有何話說?”
“咳咳,沒錯,不能殺使者。”
“問問他們到底想幹什麽!”
劉表在那一瞬間確實有過心動的念頭。
很快,士兵們高聲傳達信息,而劉備四人則巧妙地停留在了一箭之遙的地方。
“劉表,我家大哥請你一會兒,是否有膽量下城相見?”
相比之下,張飛那洪亮的嗓音根本無需傳話。
張飛那如同洪鍾般的聲音瞬間傳遍了新野城頭,然而劉表的第一反應並非劉備邀請他下城交談,而是意識到自己的氣勢似乎被壓製了。
“這個張飛,聲音居然這麽大。”
“德珪,我們也不能示弱!”
“告訴劉備,有什麽事直接說。”
蔡瑁愣住了,這是什麽意思,讓他也像那些粗魯的人一樣大聲喊話?
然而當他驚訝地看著劉表時,對方卻堅定地點了點頭,顯然鼓勵他這麽做。
刹那間,蔡瑁明白了。
這是在羞辱他,對於之前的慘敗,劉表始終未能釋懷,這一點蔡瑁從蔡夫人那裏已經有所了解。特別是他失敗時,劉表甚至不願意見到蔡夫人,直到蔡夫人施展手段,但方式比以往更為激烈。
因為蔡瑁無意間看到了妹妹手臂上的勒痕。
“主公,劉備敢在城下叫陣,我們也不能示弱。”
“我願意陪主公一起,去城下和劉備較量一番。”蔡瑁提議道。
盡管他原本隻是不願喊話,但他的提議卻讓劉表身後的一眾荊州將領神情震動,紛紛流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這讓蔡瑁感到意外。
然而劉表眼神微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嗬斥道:“德珪,你在質疑我的決定嗎?”
蔡瑁滿頭冷汗,連忙表示不敢。
但內心深處,他對蔡瑁升起一股鄙視,一個隻會向女人發泄憤怒的男人!
然而為了蔡氏家族以及複仇,蔡瑁忍了下來。
他清了清喉嚨,對著城下喊道:“劉備,我家主公說,有什麽事,你就直說吧!”
此言一出,劉表身後荊州將領們的臉上都顯現出失望的表情。
過了片刻。
“什麽?剛剛說話的那個,嗓門大點,說的是什麽?”
原來劉備他們四人根本沒有聽清楚蔡瑁的聲音,反倒是張飛的話字字清晰地傳到了城頭。
一時之間,眾人想笑又不敢笑,憋得臉紅脖子粗。
蔡瑁老臉漲紅,如芒刺背。
下一秒,他怒氣衝天,聲嘶力竭地吼道:“我家主公說!”
“劉備!有什麽事,你就直說!!!”
這次,聲音終於清晰地傳了過去。
劉備轉頭看向張銘,“軍師,劉表不願下來見我,怎麽辦?”
張銘對此毫不驚訝,這正是他預料中的情況。
如果劉表具備這樣的決斷力,他就不會局限於荊州一隅,早該在孫堅陣亡、江東無人主持時,一舉奪下江東。
\"無妨,結盟並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既然劉表不敢出來,主公直接說出來也無妨。\"張銘微微一笑,並用眼神示意張飛。
劉備稍作思考,點頭迴應一個\"好\"字,緊接著,張飛高聲叫道:“我家軍師說了,結盟本無不可告人之處,既然劉表不敢露麵,我家大哥就直接說,這有何難!”
張飛的聲音清晰地傳至城頭,劉備想要阻止也無法,隻能苦笑地看著這個衝動的三弟。
特別是\"不敢出來\"這幾個字,格外刺耳地落入荊州士兵耳中。
劉表的臉瞬間漲紅。作為漢室後裔,享有當今\"八顧\"美譽的他,最注重的就是顏麵。
張飛這一番話,無疑是扇了他的耳光。
蔡瑁內心雖然有些竊喜,但在關鍵時刻,他仍堅定地站在劉表一邊,還未等劉表開口,他就先反駁道:“全是胡言亂語!”
“君子不應站在危險的城牆之下,倒是你們的劉備,是否有膽量上城一談?!”他大聲質問。
咳嗽了幾聲,蔡瑁的喉嚨因激動而略顯沙啞。
還好,劉備他們聽到了他的聲音。
張銘小聲與劉備交談幾句,劉備點頭同意後,張飛立刻應聲道:“好極了,正合我意!”
“那你敢不敢打開城門,讓我們進去?”張飛咄咄逼人。
聽到這話,蔡瑁一時無言以對。老實說,他沒有這個膽量。
劉表狠狠瞪了蔡瑁一眼,文聘實在看不下去,上前進言:“主公,不必與他們糾纏,不如約定明天中午,城外決戰。”
“這樣我們就能掌握主動,無論是戰是和,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文聘提出建議。
劉表聞言大喜,一邊稱讚文聘:“仲業此言甚是。”一邊瞪著蔡瑁,命令道:“還不快去傳達!”
蔡瑁清了清喉嚨,盡管疼痛,他還是重複了好幾遍,確保了信息準確傳達。
最終,雙方約定明天城外,兩軍陣前再次相見。
蔡瑁的嗓子徹底啞了,隻能發出低沉的“呃呃”聲,但他認為這一切都是為了複仇,值得!
次日中午,新野北門外的空曠原野上,兩支龐大的軍隊對峙。
劉備陣營前,仍是劉備、張銘、關羽、張飛四人。隨後,劉表身後,蔡瑁、蔡和、蔡勳及文聘等人披甲戴盔,陣容強大。
從人數上看,劉表明顯占據優勢。
麵對劉備,劉表昂首挺胸。他的驕傲源自於魯恭王的血脈,與劉備自稱中山靖王後裔且最近才獲得宗室認可不同。
劉表身為魯恭王後裔,出身正統,內心並不認同劉備的漢室血統。畢竟,中山靖王以好色聞名,隻要是姓劉的,都可以聲稱自己是他的後代,因為難以追溯根源。
這就如同一個富翁看到上門乞討的貧窮親戚,滿心不屑。
在蔡瑁的提醒之後,劉表恢複了清醒,全然忽略了劉備的表情,繼續說道:
\"對了,劉備,上次你的三弟劉備用拳腳教訓了我弟弟劉德珪,這事兒也不能就這麽算了。\"
\"很簡單,你也讓你的三弟揍劉德珪一頓,事情就一筆勾銷了。\"
\"當然,還有張銘,他背後不少煽風 ,所以他也……\"
劉備再也無法忍受,厲聲打斷:\"夠了!\"
對於他來說,張飛是兄弟,張銘是不可或缺的軍師,他們是劉備心中的逆鱗。盡管劉表輕視他、侮辱他的尊嚴,劉備為了心中的正義和抱負還能隱忍。
然而,當劉表觸碰到他的底線,劉備徹底憤怒了!這可是那個為了兄弟,敢於調動全國兵力,不顧一切發動滅國之戰的劉備,是劉玄德!
張銘看到這一幕,嘴角揚起一絲微笑,大局已定。所謂君辱臣死,他知道劉備並非能言善辯之人,隻要立場明確,剩下的事情自有專業人士處理。
果然,張飛那洪亮的聲音迫不及待地響起:
\"哎呀呀,氣死我了!\"
\"劉表,你這不分是非的家夥,你以為我為什麽要打蔡瑁那個 ?\"
\"我大哥可是皇上親口封的皇叔,是大漢宗族譜係裏的正統!\"
\"蔡瑁對大哥連一點尊重都沒有,白眼相向,還直唿其名,連大哥敬的酒都不喝,他做了多少出格的事?\"
\"我打他蔡瑁了嗎?我是在維護大漢的威嚴!\"
\"劉表,說到底,你得感謝我老張才是!\"
看著張飛那洋洋得意的樣子,劉表愣住了,心中甚至有一絲被說服的動搖。
這是怎麽迴事?劉表一臉茫然,別說他,連劉備也聽得目瞪口呆。他隻知道自家兄弟嗓門大,但從沒想過他會說出如此一番大道理。他的目光不由得落在了手持羽扇、頭戴綸巾的張銘身上。
而最可憐的莫過於蔡瑁。他此刻隻能默默聽著,那抓耳撓腮的模樣,分明能看到臉頰上一道道血痕。張飛的指責仍在繼續,話語突然一轉。
“劉表!”
“你這個任人唯親、不分忠奸的家夥,還裝什麽正人君子!”
“荊州還給你,休想再搞什麽鬼花樣!”
“那本就不是你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內,莫非王臣!荊州是大漢的荊州,你劉表,隻是聖上的臣子!”
劉備臉上掠過一絲驚訝,不解地看著張銘。
張銘接著說:“隻要曹操一日不稱帝,他一日就是大漢的臣子!”
“設想一下,如果他是漢賊,那皇上會變成什麽?”
“不明是非、不分忠奸的昏君嗎?”
“主公,謹慎發言!”
劉備非常著急,連忙補充:“皇上英明神武,年輕有為,學識淵博,是……”
說到這裏,劉備笑了。
有些事情,大家都心照不宣。
劉備點點頭,認真地說:“我明白了,曹操是大漢的棟梁之臣!”
張銘感到十分欣慰,他敢這麽說,是因為他了解劉備。他知道劉備並非頑固不化,隻會忠誠的人,否則也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霸業,自立為王。
確認了曹操的漢臣地位後,劉備心中的疑慮也消除了,對荊州牧的合法性的質疑也隨之消失。盡管這份詔書本就是漢獻帝親自蓋印的官方文件,但對於劉備來說,心理上的障礙仍需克服。
跨過這道坎後,張銘繼續提問:“此外,主公您認為,劉表能夠輔佐漢室嗎?”
這個問題深深觸動了劉備的靈魂,因為輔佐漢室是他畢生的追求,不容他人質疑。
片刻後,劉備堅決地搖頭。
“劉景升兄雖然威望遠播,四方歸服,百姓安居樂業,但他止步於此,對荊州以外的地方,我看不出他有任何企圖。”
張銘微笑著,他的表達相當委婉。
直接說來,劉表是個守成之君,在和平時期擔任太守綽綽有餘,但在亂世中,想要統一全國,複興漢室,即使給他五虎上將、臥龍鳳雛,他可能都不會善加利用!
因此,張銘順著劉備的話繼續引導:
“確實如此,主公也非常清楚,劉表無法擔當輔佐漢室的大任。”
“既然這樣,主公為何不能占據荊州,以此為基礎來支撐漢室複興呢?”
“況且現在荊州由主公掌管,劉表已晉升為太尉,他應該返迴許都,卻依舊滯留荊州,甚至調動新野的軍隊,這難道不是別有用心嗎?”
劉備的靈魂都因軍師的話語而震顫,確實如此,如今劉表已是太尉,卻還想攻打我,他究竟有何打算!
張銘觀察著劉備的表情,刻意加快了他的節奏。
“主公!”
“謀反之罪,非同小可!”
“不過主公無需急於給劉表定罪,我們明日直趨新野城下,曉以大義,勸他服從皇命。”
“若他能放下武器,我們則以禮送他離開;如若不然,再以謀反之名懲治他。”
“屆時,世人隻會稱讚主公忠心護主,討伐叛逆,絕不會誤解為內部紛爭。”
這一席話猶如當頭棒喝,使劉備豁然開朗。
“哈哈哈!”
“知漢一言如雷貫耳,備深感敬佩。”
“傳令全軍,明日揮師新野,備倒要問問景升兄,為何遲遲不到任!”
帳外,眾人聽見劉備久違的爽朗笑聲和下達的軍令,麵麵相覷,難以置信。
“軍師一進帳,主公怎麽就精神煥發了?”
“真想知道軍師到底跟大哥說了什麽。”
“不管怎樣,可以進軍了,軍師真是神機妙算!”
文官武將們懷著高昂的熱情,各自忙碌起來。
育陽距新野僅六十多裏。次日拂曉,劉備率領三萬大軍啟程,午後在新野城外十五裏處紮營。
第二天,繼續進軍。天亮時,大軍已抵達新野城下。
新野城頭,看著遠處一片片陣容整齊的方陣,劉表滿麵怒火,又帶著難以置信。
“劉備瘋了嗎!”
“區區三萬人馬竟敢挑釁,他難道不知,我新野城內有十萬大軍!”
劉備的行為讓劉表誤以為他意圖強攻,但又擔心其中有詐,畢竟這與張銘一貫的行事風格相似。
可惜,劉表親征,蒯越隻能留在襄陽處理政務,因為他的兩個兒子一個體弱多病,一個遊手好閑。
“唉!”劉表無奈地轉向身後的蔡瑁,“德珪,你覺得劉備打的是什麽算盤?”
然而此時的蔡瑁雙目噴火,完全沒注意劉表的問題,他的視線聚焦在劉備軍中,尋找張銘和張飛的身影。
直到副將輕輕拉了拉他的衣袖,他才迴過神來。
“啊?”
“主公所言極是,主公英明,有您指揮,劉備不足為懼,一蹴而就!”
他完全沒聽到劉表的問題,隻好拚命拍馬屁。還好,劉表對此頗為受用,一臉陶醉。
這時,劉備軍中戰鼓聲大作。劉表瞬間瞪大眼睛,疑惑是否要發動強攻。
然而,等了半天,劉備軍中隻派出四騎。
“主公,那是劉備、張銘!”
“後麵兩人分別是關羽和張飛!”
“待他們靠近些,直接射殺!”
正如俗話所說,冤家路窄,見麵格外眼紅。
蔡瑁一眼認出了那四個人,立刻向劉表報告,並不忘獻上計策。
文聘在一旁實在聽不下去了,拱手說道:“主公,兩軍對陣,不殺使者,何不聽聽他們有何話說?”
“咳咳,沒錯,不能殺使者。”
“問問他們到底想幹什麽!”
劉表在那一瞬間確實有過心動的念頭。
很快,士兵們高聲傳達信息,而劉備四人則巧妙地停留在了一箭之遙的地方。
“劉表,我家大哥請你一會兒,是否有膽量下城相見?”
相比之下,張飛那洪亮的嗓音根本無需傳話。
張飛那如同洪鍾般的聲音瞬間傳遍了新野城頭,然而劉表的第一反應並非劉備邀請他下城交談,而是意識到自己的氣勢似乎被壓製了。
“這個張飛,聲音居然這麽大。”
“德珪,我們也不能示弱!”
“告訴劉備,有什麽事直接說。”
蔡瑁愣住了,這是什麽意思,讓他也像那些粗魯的人一樣大聲喊話?
然而當他驚訝地看著劉表時,對方卻堅定地點了點頭,顯然鼓勵他這麽做。
刹那間,蔡瑁明白了。
這是在羞辱他,對於之前的慘敗,劉表始終未能釋懷,這一點蔡瑁從蔡夫人那裏已經有所了解。特別是他失敗時,劉表甚至不願意見到蔡夫人,直到蔡夫人施展手段,但方式比以往更為激烈。
因為蔡瑁無意間看到了妹妹手臂上的勒痕。
“主公,劉備敢在城下叫陣,我們也不能示弱。”
“我願意陪主公一起,去城下和劉備較量一番。”蔡瑁提議道。
盡管他原本隻是不願喊話,但他的提議卻讓劉表身後的一眾荊州將領神情震動,紛紛流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這讓蔡瑁感到意外。
然而劉表眼神微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嗬斥道:“德珪,你在質疑我的決定嗎?”
蔡瑁滿頭冷汗,連忙表示不敢。
但內心深處,他對蔡瑁升起一股鄙視,一個隻會向女人發泄憤怒的男人!
然而為了蔡氏家族以及複仇,蔡瑁忍了下來。
他清了清喉嚨,對著城下喊道:“劉備,我家主公說,有什麽事,你就直說吧!”
此言一出,劉表身後荊州將領們的臉上都顯現出失望的表情。
過了片刻。
“什麽?剛剛說話的那個,嗓門大點,說的是什麽?”
原來劉備他們四人根本沒有聽清楚蔡瑁的聲音,反倒是張飛的話字字清晰地傳到了城頭。
一時之間,眾人想笑又不敢笑,憋得臉紅脖子粗。
蔡瑁老臉漲紅,如芒刺背。
下一秒,他怒氣衝天,聲嘶力竭地吼道:“我家主公說!”
“劉備!有什麽事,你就直說!!!”
這次,聲音終於清晰地傳了過去。
劉備轉頭看向張銘,“軍師,劉表不願下來見我,怎麽辦?”
張銘對此毫不驚訝,這正是他預料中的情況。
如果劉表具備這樣的決斷力,他就不會局限於荊州一隅,早該在孫堅陣亡、江東無人主持時,一舉奪下江東。
\"無妨,結盟並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既然劉表不敢出來,主公直接說出來也無妨。\"張銘微微一笑,並用眼神示意張飛。
劉備稍作思考,點頭迴應一個\"好\"字,緊接著,張飛高聲叫道:“我家軍師說了,結盟本無不可告人之處,既然劉表不敢露麵,我家大哥就直接說,這有何難!”
張飛的聲音清晰地傳至城頭,劉備想要阻止也無法,隻能苦笑地看著這個衝動的三弟。
特別是\"不敢出來\"這幾個字,格外刺耳地落入荊州士兵耳中。
劉表的臉瞬間漲紅。作為漢室後裔,享有當今\"八顧\"美譽的他,最注重的就是顏麵。
張飛這一番話,無疑是扇了他的耳光。
蔡瑁內心雖然有些竊喜,但在關鍵時刻,他仍堅定地站在劉表一邊,還未等劉表開口,他就先反駁道:“全是胡言亂語!”
“君子不應站在危險的城牆之下,倒是你們的劉備,是否有膽量上城一談?!”他大聲質問。
咳嗽了幾聲,蔡瑁的喉嚨因激動而略顯沙啞。
還好,劉備他們聽到了他的聲音。
張銘小聲與劉備交談幾句,劉備點頭同意後,張飛立刻應聲道:“好極了,正合我意!”
“那你敢不敢打開城門,讓我們進去?”張飛咄咄逼人。
聽到這話,蔡瑁一時無言以對。老實說,他沒有這個膽量。
劉表狠狠瞪了蔡瑁一眼,文聘實在看不下去,上前進言:“主公,不必與他們糾纏,不如約定明天中午,城外決戰。”
“這樣我們就能掌握主動,無論是戰是和,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文聘提出建議。
劉表聞言大喜,一邊稱讚文聘:“仲業此言甚是。”一邊瞪著蔡瑁,命令道:“還不快去傳達!”
蔡瑁清了清喉嚨,盡管疼痛,他還是重複了好幾遍,確保了信息準確傳達。
最終,雙方約定明天城外,兩軍陣前再次相見。
蔡瑁的嗓子徹底啞了,隻能發出低沉的“呃呃”聲,但他認為這一切都是為了複仇,值得!
次日中午,新野北門外的空曠原野上,兩支龐大的軍隊對峙。
劉備陣營前,仍是劉備、張銘、關羽、張飛四人。隨後,劉表身後,蔡瑁、蔡和、蔡勳及文聘等人披甲戴盔,陣容強大。
從人數上看,劉表明顯占據優勢。
麵對劉備,劉表昂首挺胸。他的驕傲源自於魯恭王的血脈,與劉備自稱中山靖王後裔且最近才獲得宗室認可不同。
劉表身為魯恭王後裔,出身正統,內心並不認同劉備的漢室血統。畢竟,中山靖王以好色聞名,隻要是姓劉的,都可以聲稱自己是他的後代,因為難以追溯根源。
這就如同一個富翁看到上門乞討的貧窮親戚,滿心不屑。
在蔡瑁的提醒之後,劉表恢複了清醒,全然忽略了劉備的表情,繼續說道:
\"對了,劉備,上次你的三弟劉備用拳腳教訓了我弟弟劉德珪,這事兒也不能就這麽算了。\"
\"很簡單,你也讓你的三弟揍劉德珪一頓,事情就一筆勾銷了。\"
\"當然,還有張銘,他背後不少煽風 ,所以他也……\"
劉備再也無法忍受,厲聲打斷:\"夠了!\"
對於他來說,張飛是兄弟,張銘是不可或缺的軍師,他們是劉備心中的逆鱗。盡管劉表輕視他、侮辱他的尊嚴,劉備為了心中的正義和抱負還能隱忍。
然而,當劉表觸碰到他的底線,劉備徹底憤怒了!這可是那個為了兄弟,敢於調動全國兵力,不顧一切發動滅國之戰的劉備,是劉玄德!
張銘看到這一幕,嘴角揚起一絲微笑,大局已定。所謂君辱臣死,他知道劉備並非能言善辯之人,隻要立場明確,剩下的事情自有專業人士處理。
果然,張飛那洪亮的聲音迫不及待地響起:
\"哎呀呀,氣死我了!\"
\"劉表,你這不分是非的家夥,你以為我為什麽要打蔡瑁那個 ?\"
\"我大哥可是皇上親口封的皇叔,是大漢宗族譜係裏的正統!\"
\"蔡瑁對大哥連一點尊重都沒有,白眼相向,還直唿其名,連大哥敬的酒都不喝,他做了多少出格的事?\"
\"我打他蔡瑁了嗎?我是在維護大漢的威嚴!\"
\"劉表,說到底,你得感謝我老張才是!\"
看著張飛那洋洋得意的樣子,劉表愣住了,心中甚至有一絲被說服的動搖。
這是怎麽迴事?劉表一臉茫然,別說他,連劉備也聽得目瞪口呆。他隻知道自家兄弟嗓門大,但從沒想過他會說出如此一番大道理。他的目光不由得落在了手持羽扇、頭戴綸巾的張銘身上。
而最可憐的莫過於蔡瑁。他此刻隻能默默聽著,那抓耳撓腮的模樣,分明能看到臉頰上一道道血痕。張飛的指責仍在繼續,話語突然一轉。
“劉表!”
“你這個任人唯親、不分忠奸的家夥,還裝什麽正人君子!”
“荊州還給你,休想再搞什麽鬼花樣!”
“那本就不是你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內,莫非王臣!荊州是大漢的荊州,你劉表,隻是聖上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