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毫不動搖
三國:智誘劉皇叔,軍師乃神人 作者:偉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比如界橋之戰,鞠義的八百敢死之士。
麵對公孫瓚的萬馬奔騰,八百人毫不動搖,嚴格執行命令,頑強阻擊騎兵,這才為 騎兵的反擊創造了機會,從而扭轉戰局。
因此,隻有在紀律嚴明的基礎上,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才能稱得上是天下強兵。
剛才的戰鬥中,劉備軍不僅派趙雲和陳到率領一千二百騎兵突襲蔡瑁,還分出張繡部攔截荊州預備隊。
實際上,他們僅留下兩萬三千多人,麵對荊州將近四萬的大軍,依然保持鎮定,最終取得了勝利。
這就是紀律嚴明、令行禁止的最佳證明!
在心底默默感謝了國家的軍事教育後,張銘輕輕搖動羽扇,看到趙雲生擒蔡瑁,他說道:
\"主公,可以收尾了。\"
劉備會意,立即傳達命令。
片刻後,望樓下站立的壯漢們齊聲高喊:
第33章 蔡瑁帥旗已落,荊州軍何不降!
很快,劉備軍的唿聲此起彼伏,蔡瑁帥旗的倒下如同晴天霹靂,讓荊州軍瞬間陷入混亂。他們迴頭看到山坡上空無一旗,士氣更是如泄氣的皮球,鬥誌全消。
趙雲押解著被捆綁在馬上的蔡瑁出現在戰場上,如同最後一根壓垮駱駝的稻草,荊州軍開始大規模地投降。傍晚時分,戰場清理完畢,劉備的中軍大帳內充滿了歡聲笑語。
“此役,我軍僅傷亡三千,斬敵八千,俘敵三萬餘,逃散者不足一萬,堪稱大捷!”張繡興高采烈地匯報戰果。
劉備聞言,滿臉欣慰,立即下令善待俘虜,南陽籍士卒全部遣返迴宛城整編訓練,其餘俘虜暫且收押,但不得 。
“軍師無論是奇策還是布陣,皆為世間少有,實乃全能之才。”劉備毫不吝嗇地讚美張銘,並將首功歸於他。
“主公過譽了,今日勝利乃主公調度有方,將士們奮勇爭先,並非明之功勞。”張銘謙虛地將功勞歸於劉備和眾將領。
營中的氣氛愈發熱烈,劉備欣慰之餘,也有些擔憂。“軍師,雖然此戰我們被動防守,是否會令景升公有所誤會?蔡瑁之事又該如何處理,他是蔡家之主,處置不當恐對我們不利。”
劉備的憂慮讓帳內略顯冷靜,張銘早有預料,立刻迴應:“主公無需憂慮,蔡瑁一人之能,抵得過十萬精兵。主公若欲與劉表結盟,蔡瑁的存在至關重要。”
劉備聞言大喜,連忙追問:“軍師,此計如何實施?”
然而,張飛在一旁不滿插話:“大哥,劉表都派蔡瑁來攻我們,我們還要跟他聯盟?依我看,不如直接攻陷新野,拿下襄陽,我們自己坐鎮荊州豈不更好?”
張銘環顧四周,見將領和文臣多有讚同,唯有劉備麵色嚴肅,喝止道:“休言!我與景升乃同宗同源,豈能自相殘殺?軍師,請教結盟之策。”
第16章 張銘,你何不做個正常人?
張銘深知劉備的性格,明白不能硬碰硬。劉備並非不想要荊州,否則擊敗蔡瑁後何以如此興奮?隻是顧慮名聲,不敢輕易染指。
在這個名聲至上的時代,劉備前期依靠仁德之名贏得了各方的尊重和認同。
如今若不考慮同宗情誼,必然會被世族豪門指責,未來想要奪取天下,甚至穩固基業,都將麵臨諸多困難。
因此,在上一世,盡管眾多將領苦苦勸說,甚至荊州本地的士族也極力勸阻,劉備並未輕易奪取荊州。直到劉表去世,他扶持劉琦繼位,才勉強控製了荊州的局麵。
然而,劉表已逝,劉琦對荊州的繼承權就真的合法嗎?
這可不一定!
因此,要讓劉備堅定決心,並找到充分的理由對荊州動手,關鍵在於朝廷的態度,以及劉表的遺願。而劉表的態度,由於蔡瑁的存在,劉備不可能與其結盟。
於是張銘微微一笑,接著說道:“若想與荊州聯盟,首先必須與蔡家家主蔡瑁建立良好關係。”
“隻要蔡瑁同意,聯盟之事便幾乎成定局。”
劉備頓悟,連忙吩咐:“原來如此,快來人,速請蔡瑁將軍!”
不久,蔡瑁被帶到劉備麵前。劉備熱情地迎上前去。
“蔡將軍受苦了,請上座!”
說完,他還親自引領蔡瑁落座,並讓人添酒上菜,一時之間,蔡瑁有些茫然。
迴到營地後,他雖被鬆綁,但單獨安置在一處帳篷,雖然待遇尚可,但門外守衛時刻提醒他,他已經成了劉備的俘虜。
本已心存憂慮,但劉備突如其來的熱情,讓他身為世家子弟的驕傲重新抬頭。
隻見他起初小心翼翼,尊稱劉備為皇叔,漸漸放鬆,改稱劉備為玄德公,最後更是放肆,直接喚劉備為玄德。
劉備本人對此並未介意,但帳內眾人早已露出不滿,張飛如果不是關羽緊緊拉住,恐怕早就衝出去對蔡瑁一頓拳腳。
見時機成熟,張銘輕輕搖動羽扇,微笑道:
“蔡家主,其實我家主公有一事相托。”
在這裏,張銘特意停頓一下,讓“托”字聽起來有些不確定,仿佛是“懇求”。
果然,酒意懵逼的蔡瑁沒聽清,立刻問道:
“玄德有何事相求?盡管說來!”
“荊州之地,沒有我蔡瑁辦不成的事情!”
此言一出,眾人皆怒。
張飛再也按捺不住,恰巧張銘這時給關羽使了個眼色。關羽愣了一下,但動作依舊迅速,瞬間鬆開了手。
沒了二哥的約束,張飛怒氣衝天,上前一拳擊中蔡瑁的眼睛,瞬間留下一個大大的黑眼圈。
同時,他口不饒人:“敗軍之將,竟敢如此囂張!”
“你配提我大哥的字嗎?”
“你這蠢貨,真把自己當迴事了!告訴你,連給我大哥提鞋都不配,還敢求你辦事?”
“自己照照鏡子,你算什麽東西!”
由於張飛行動突然,除了張銘和關羽,其他人還沒反應過來。直到蔡瑁哀號求饒,劉備臉色陰沉,正欲下令捉拿張飛時,張銘緩緩開口:
“三將軍喝醉了,快,把他扶下去!”
在不經意的交談中,張銘已經為張飛痛揍蔡瑁的行為定了調。
關羽領會了張銘的意思,急忙上前拉住暴怒的張飛,隨後兩人一起走出帳外。
張銘看著劉備,連忙說:“主公,趕緊請醫生來看看蔡將軍,荊州的事情就交給我處理吧。”
劉備此刻思緒紛亂,張銘的提醒讓他慌忙召喚醫生,同時不斷向蔡瑁道歉,無暇顧及張銘的後續安排。
張銘優雅起身,隨意瞥了蔡瑁一眼,注意到他眼中的冷冽光芒後,才不疾不徐地離開大帳。
帳外一個無人角落,張飛還在不停地抱怨。
“二哥為啥攔我,那樣的人,我非要 他不可!”
“軍師也奇怪,明明是他讓我們攻打荊州,現在卻又勸大哥結盟?”
關羽鳳目微眯,解釋道:“你懂什麽,軍師這樣做肯定有深意。”
“你知道嗎,剛才軍師給我使眼色,所以我才放手讓你去教訓蔡瑁。”
“嗯?”張飛一臉驚訝,瞪大眼睛,顯然沒料到這個結果。
“三將軍沒打夠嗎?”
見時機成熟,張銘輕輕搖動羽扇,緩緩出場。
“嘿,軍師,過癮了!”
張飛抓了抓腦袋,傻笑著迴應。
“不,你沒過癮!”張銘笑道。
關羽:“……”
張飛:“……???”
張銘沒有進一步解釋,接著說道:“蔡瑁是世家子弟,自視甚高,一向瞧不起貧寒出身的人。”
“原本讓他主持結盟,主公與劉表聯手有五成勝算。”
“但翼德剛才的拳頭,已經斷了他的念頭,但這還不夠!”
關羽若有所思,而張飛還是茫然,直接問道:“軍師,你的意思是什麽?”
張銘笑道:“我的意思是,明天一早,主公必定會送蔡瑁離開營地。”
“那時,你在半路上攔截蔡瑁,再給他一頓教訓。”
“到時候,劉表不僅不會與主公結盟,反而會集結荊州軍隊,與主公拚死一戰!”
“不過翼德可能會受到主公的責備,但如果計劃成功,攻下荊州時,翼德將是首功。”
說完,關羽眼神漸亮,忍不住捋須大笑。
然而,張飛顯然沒完全理解,隻是瞪大眼睛,疑惑地問:“啥?再揍那個姓蔡的?沒問題,揍他十次都行!”
“訓斥嘛,我的命都是大哥的,怕什麽!”
“但這跟奪取荊州有什麽關係?”
張銘失笑,不再解釋,邊走邊說:“雲長,辛苦你了。”
關羽拱手道:“遵命!軍師慢走。”
片刻後,遠處傳來張飛的驚歎和大笑聲。
“軍師,你這家夥真天才!”
“哈哈哈……”
第二天清晨,無論劉備如何挽留,蔡瑁都堅持要離開。劉備隻能無奈地遞上親筆信,恭敬地說:“一切都拜托蔡將軍了!”
蔡瑁隻是敷衍地迴了個禮,便催促馬匹離去,留下劉備獨自感慨。
“唉!”
“翼德這魯莽的性子,何時能改一改呢?”
“咦?翼德呢?怎麽沒看見他?”
此刻,劉備心中牽掛的張飛正走在返迴新野必經的路上,焦急地等待著。
輕快的馬蹄聲響起...
\"將軍,他來了!\"
不久,探馬迴報。
張飛眼前一亮,露出燦爛的笑容。
隨後,一片嘈雜的人聲和馬嘶聲交織。
在官道旁的小樹林裏,傳來陣陣淒厲的慘叫和痛哭求饒的聲音。
\"張將軍,我錯了,您大人有大量,饒了我這一迴吧!\"
\"玄德公,不!劉皇叔吩咐過,讓我迴去,我肩負著兩國聯盟的重任,這也是軍師的計策啊。”
\"張將軍,張爺爺,啊~別打了,求您別打了......\"
然而,張飛毫不理會,鞭子像雨點般落在捆綁在樹上的 蔡瑁身上,每一鞭都留下一道血痕。
每一下都精準無比,既不讓蔡瑁受傷過重,又能讓他痛徹心扉。
過了一會兒,蔡瑁的哀號漸弱,張飛也解了心頭之恨。
\"呸!\"
一口濃痰準確地落在蔡瑁臉上,對於一個世家子弟來說,這比死亡更令人難以忍受。
當下的蔡瑁已無力掙紮,唯有心中的憤恨熊熊燃燒。
\"放心,小子,我不殺你,畢竟你是大哥放走的。”
\"你這蠢貨,還想提軍師?\"
\"實話告訴你,讓你在這裏受阻,再挨頓揍,都是軍師的主意!\"
\"軍師說,要是完不成聯盟的任務,以後見到你就打一百次,一千次,你懂了嗎!\"
見蔡瑁毫無迴應,張飛又揚起鞭子抽下。
\"啊~!\"
蔡瑁痛苦地哀嚎,連連點頭表示同意。
如此,張飛心滿意足地離開,手下人過來解開蔡瑁,簡單處理了他的傷口。
等張飛的人走了,樹林裏隻剩下蔡瑁憤怒的吼聲。
\"張飛,張銘,劉備!\"
\"蔡瑁在此發誓,不殺你們,除非我死!!\"
接著,他一把扯碎了懷中的劉備書信。
而在迴程的路上,張飛暗自思量。
\"原以為自己的挑釁手段已經夠高明了,沒想到軍師才是這方麵的高手。軍師怎麽說來著?\"
\"對了,拉仇恨!\"
麵對公孫瓚的萬馬奔騰,八百人毫不動搖,嚴格執行命令,頑強阻擊騎兵,這才為 騎兵的反擊創造了機會,從而扭轉戰局。
因此,隻有在紀律嚴明的基礎上,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才能稱得上是天下強兵。
剛才的戰鬥中,劉備軍不僅派趙雲和陳到率領一千二百騎兵突襲蔡瑁,還分出張繡部攔截荊州預備隊。
實際上,他們僅留下兩萬三千多人,麵對荊州將近四萬的大軍,依然保持鎮定,最終取得了勝利。
這就是紀律嚴明、令行禁止的最佳證明!
在心底默默感謝了國家的軍事教育後,張銘輕輕搖動羽扇,看到趙雲生擒蔡瑁,他說道:
\"主公,可以收尾了。\"
劉備會意,立即傳達命令。
片刻後,望樓下站立的壯漢們齊聲高喊:
第33章 蔡瑁帥旗已落,荊州軍何不降!
很快,劉備軍的唿聲此起彼伏,蔡瑁帥旗的倒下如同晴天霹靂,讓荊州軍瞬間陷入混亂。他們迴頭看到山坡上空無一旗,士氣更是如泄氣的皮球,鬥誌全消。
趙雲押解著被捆綁在馬上的蔡瑁出現在戰場上,如同最後一根壓垮駱駝的稻草,荊州軍開始大規模地投降。傍晚時分,戰場清理完畢,劉備的中軍大帳內充滿了歡聲笑語。
“此役,我軍僅傷亡三千,斬敵八千,俘敵三萬餘,逃散者不足一萬,堪稱大捷!”張繡興高采烈地匯報戰果。
劉備聞言,滿臉欣慰,立即下令善待俘虜,南陽籍士卒全部遣返迴宛城整編訓練,其餘俘虜暫且收押,但不得 。
“軍師無論是奇策還是布陣,皆為世間少有,實乃全能之才。”劉備毫不吝嗇地讚美張銘,並將首功歸於他。
“主公過譽了,今日勝利乃主公調度有方,將士們奮勇爭先,並非明之功勞。”張銘謙虛地將功勞歸於劉備和眾將領。
營中的氣氛愈發熱烈,劉備欣慰之餘,也有些擔憂。“軍師,雖然此戰我們被動防守,是否會令景升公有所誤會?蔡瑁之事又該如何處理,他是蔡家之主,處置不當恐對我們不利。”
劉備的憂慮讓帳內略顯冷靜,張銘早有預料,立刻迴應:“主公無需憂慮,蔡瑁一人之能,抵得過十萬精兵。主公若欲與劉表結盟,蔡瑁的存在至關重要。”
劉備聞言大喜,連忙追問:“軍師,此計如何實施?”
然而,張飛在一旁不滿插話:“大哥,劉表都派蔡瑁來攻我們,我們還要跟他聯盟?依我看,不如直接攻陷新野,拿下襄陽,我們自己坐鎮荊州豈不更好?”
張銘環顧四周,見將領和文臣多有讚同,唯有劉備麵色嚴肅,喝止道:“休言!我與景升乃同宗同源,豈能自相殘殺?軍師,請教結盟之策。”
第16章 張銘,你何不做個正常人?
張銘深知劉備的性格,明白不能硬碰硬。劉備並非不想要荊州,否則擊敗蔡瑁後何以如此興奮?隻是顧慮名聲,不敢輕易染指。
在這個名聲至上的時代,劉備前期依靠仁德之名贏得了各方的尊重和認同。
如今若不考慮同宗情誼,必然會被世族豪門指責,未來想要奪取天下,甚至穩固基業,都將麵臨諸多困難。
因此,在上一世,盡管眾多將領苦苦勸說,甚至荊州本地的士族也極力勸阻,劉備並未輕易奪取荊州。直到劉表去世,他扶持劉琦繼位,才勉強控製了荊州的局麵。
然而,劉表已逝,劉琦對荊州的繼承權就真的合法嗎?
這可不一定!
因此,要讓劉備堅定決心,並找到充分的理由對荊州動手,關鍵在於朝廷的態度,以及劉表的遺願。而劉表的態度,由於蔡瑁的存在,劉備不可能與其結盟。
於是張銘微微一笑,接著說道:“若想與荊州聯盟,首先必須與蔡家家主蔡瑁建立良好關係。”
“隻要蔡瑁同意,聯盟之事便幾乎成定局。”
劉備頓悟,連忙吩咐:“原來如此,快來人,速請蔡瑁將軍!”
不久,蔡瑁被帶到劉備麵前。劉備熱情地迎上前去。
“蔡將軍受苦了,請上座!”
說完,他還親自引領蔡瑁落座,並讓人添酒上菜,一時之間,蔡瑁有些茫然。
迴到營地後,他雖被鬆綁,但單獨安置在一處帳篷,雖然待遇尚可,但門外守衛時刻提醒他,他已經成了劉備的俘虜。
本已心存憂慮,但劉備突如其來的熱情,讓他身為世家子弟的驕傲重新抬頭。
隻見他起初小心翼翼,尊稱劉備為皇叔,漸漸放鬆,改稱劉備為玄德公,最後更是放肆,直接喚劉備為玄德。
劉備本人對此並未介意,但帳內眾人早已露出不滿,張飛如果不是關羽緊緊拉住,恐怕早就衝出去對蔡瑁一頓拳腳。
見時機成熟,張銘輕輕搖動羽扇,微笑道:
“蔡家主,其實我家主公有一事相托。”
在這裏,張銘特意停頓一下,讓“托”字聽起來有些不確定,仿佛是“懇求”。
果然,酒意懵逼的蔡瑁沒聽清,立刻問道:
“玄德有何事相求?盡管說來!”
“荊州之地,沒有我蔡瑁辦不成的事情!”
此言一出,眾人皆怒。
張飛再也按捺不住,恰巧張銘這時給關羽使了個眼色。關羽愣了一下,但動作依舊迅速,瞬間鬆開了手。
沒了二哥的約束,張飛怒氣衝天,上前一拳擊中蔡瑁的眼睛,瞬間留下一個大大的黑眼圈。
同時,他口不饒人:“敗軍之將,竟敢如此囂張!”
“你配提我大哥的字嗎?”
“你這蠢貨,真把自己當迴事了!告訴你,連給我大哥提鞋都不配,還敢求你辦事?”
“自己照照鏡子,你算什麽東西!”
由於張飛行動突然,除了張銘和關羽,其他人還沒反應過來。直到蔡瑁哀號求饒,劉備臉色陰沉,正欲下令捉拿張飛時,張銘緩緩開口:
“三將軍喝醉了,快,把他扶下去!”
在不經意的交談中,張銘已經為張飛痛揍蔡瑁的行為定了調。
關羽領會了張銘的意思,急忙上前拉住暴怒的張飛,隨後兩人一起走出帳外。
張銘看著劉備,連忙說:“主公,趕緊請醫生來看看蔡將軍,荊州的事情就交給我處理吧。”
劉備此刻思緒紛亂,張銘的提醒讓他慌忙召喚醫生,同時不斷向蔡瑁道歉,無暇顧及張銘的後續安排。
張銘優雅起身,隨意瞥了蔡瑁一眼,注意到他眼中的冷冽光芒後,才不疾不徐地離開大帳。
帳外一個無人角落,張飛還在不停地抱怨。
“二哥為啥攔我,那樣的人,我非要 他不可!”
“軍師也奇怪,明明是他讓我們攻打荊州,現在卻又勸大哥結盟?”
關羽鳳目微眯,解釋道:“你懂什麽,軍師這樣做肯定有深意。”
“你知道嗎,剛才軍師給我使眼色,所以我才放手讓你去教訓蔡瑁。”
“嗯?”張飛一臉驚訝,瞪大眼睛,顯然沒料到這個結果。
“三將軍沒打夠嗎?”
見時機成熟,張銘輕輕搖動羽扇,緩緩出場。
“嘿,軍師,過癮了!”
張飛抓了抓腦袋,傻笑著迴應。
“不,你沒過癮!”張銘笑道。
關羽:“……”
張飛:“……???”
張銘沒有進一步解釋,接著說道:“蔡瑁是世家子弟,自視甚高,一向瞧不起貧寒出身的人。”
“原本讓他主持結盟,主公與劉表聯手有五成勝算。”
“但翼德剛才的拳頭,已經斷了他的念頭,但這還不夠!”
關羽若有所思,而張飛還是茫然,直接問道:“軍師,你的意思是什麽?”
張銘笑道:“我的意思是,明天一早,主公必定會送蔡瑁離開營地。”
“那時,你在半路上攔截蔡瑁,再給他一頓教訓。”
“到時候,劉表不僅不會與主公結盟,反而會集結荊州軍隊,與主公拚死一戰!”
“不過翼德可能會受到主公的責備,但如果計劃成功,攻下荊州時,翼德將是首功。”
說完,關羽眼神漸亮,忍不住捋須大笑。
然而,張飛顯然沒完全理解,隻是瞪大眼睛,疑惑地問:“啥?再揍那個姓蔡的?沒問題,揍他十次都行!”
“訓斥嘛,我的命都是大哥的,怕什麽!”
“但這跟奪取荊州有什麽關係?”
張銘失笑,不再解釋,邊走邊說:“雲長,辛苦你了。”
關羽拱手道:“遵命!軍師慢走。”
片刻後,遠處傳來張飛的驚歎和大笑聲。
“軍師,你這家夥真天才!”
“哈哈哈……”
第二天清晨,無論劉備如何挽留,蔡瑁都堅持要離開。劉備隻能無奈地遞上親筆信,恭敬地說:“一切都拜托蔡將軍了!”
蔡瑁隻是敷衍地迴了個禮,便催促馬匹離去,留下劉備獨自感慨。
“唉!”
“翼德這魯莽的性子,何時能改一改呢?”
“咦?翼德呢?怎麽沒看見他?”
此刻,劉備心中牽掛的張飛正走在返迴新野必經的路上,焦急地等待著。
輕快的馬蹄聲響起...
\"將軍,他來了!\"
不久,探馬迴報。
張飛眼前一亮,露出燦爛的笑容。
隨後,一片嘈雜的人聲和馬嘶聲交織。
在官道旁的小樹林裏,傳來陣陣淒厲的慘叫和痛哭求饒的聲音。
\"張將軍,我錯了,您大人有大量,饒了我這一迴吧!\"
\"玄德公,不!劉皇叔吩咐過,讓我迴去,我肩負著兩國聯盟的重任,這也是軍師的計策啊。”
\"張將軍,張爺爺,啊~別打了,求您別打了......\"
然而,張飛毫不理會,鞭子像雨點般落在捆綁在樹上的 蔡瑁身上,每一鞭都留下一道血痕。
每一下都精準無比,既不讓蔡瑁受傷過重,又能讓他痛徹心扉。
過了一會兒,蔡瑁的哀號漸弱,張飛也解了心頭之恨。
\"呸!\"
一口濃痰準確地落在蔡瑁臉上,對於一個世家子弟來說,這比死亡更令人難以忍受。
當下的蔡瑁已無力掙紮,唯有心中的憤恨熊熊燃燒。
\"放心,小子,我不殺你,畢竟你是大哥放走的。”
\"你這蠢貨,還想提軍師?\"
\"實話告訴你,讓你在這裏受阻,再挨頓揍,都是軍師的主意!\"
\"軍師說,要是完不成聯盟的任務,以後見到你就打一百次,一千次,你懂了嗎!\"
見蔡瑁毫無迴應,張飛又揚起鞭子抽下。
\"啊~!\"
蔡瑁痛苦地哀嚎,連連點頭表示同意。
如此,張飛心滿意足地離開,手下人過來解開蔡瑁,簡單處理了他的傷口。
等張飛的人走了,樹林裏隻剩下蔡瑁憤怒的吼聲。
\"張飛,張銘,劉備!\"
\"蔡瑁在此發誓,不殺你們,除非我死!!\"
接著,他一把扯碎了懷中的劉備書信。
而在迴程的路上,張飛暗自思量。
\"原以為自己的挑釁手段已經夠高明了,沒想到軍師才是這方麵的高手。軍師怎麽說來著?\"
\"對了,拉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