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所求之事十分兇險
太子我啊,最喜歡做好事了 作者:婉似朝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兒臣請旨,求父皇授予兒臣監軍之職,隨著懷王一起前往北境支援!”
衍帝方才能夠毫不猶豫就聽太子的,是因為他相信太子的判斷,更是因為他相信穀老將軍的能力。
但現在,他兒子說,他要和懷王那個有著狼子野心之徒,一同前往北境!
那不是將他自己置身險境嗎?
這是他兒子!
武功差,又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這種危險混亂的時候,他跑去北境做什麽?
去給懷王送人頭嗎?
“胡鬧!”
衍帝這一次還是想也不想就迴應了。
隻不過這次的答案明顯是不可以。
“太子身為一國儲君,這種關頭不該去冒險。”許太師也是冷汗冒個不停。
爺,我的爺啊!
您就不能消停消停?
先是把懷王送去北境隨時準備給老將軍背後一擊……
這會兒又提出自己要去北境,準備隨時和老將軍一塊兒上路?
幾個菜啊,就喝成這樣!
連自己幾斤幾兩都掂量不清楚了!
“父皇,求您了!”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他無法解釋也不能解釋。
但不論如何,這趟北境他非去不可。
倘若父皇不肯賜他監軍的身份,那他也會想辦法偷偷溜去北境。
隻是那樣一來,自己就少了仰仗,處境會很危險。
“太子殿下,您就別說笑了,這監軍之位代表著什麽您知道嗎?”
也有大臣此時開口勸道,隻是內容並非以太子安危為主,而是暗示太子,想當監軍,你還不夠格。
宋翊沒有理會他,目光始終直直看著上方的衍帝。
“父皇,兒臣知道,隻有您才有監軍之權。”
在大慶的軍製中,主帥無疑是最高的領袖。
但主帥之上,還有一個“監軍”。
監軍,代表著擁有超越主帥的權力。
但監軍一般不會指揮軍隊作戰,而是在重大決策上麵,擁有否決主帥乃至剝奪主帥職位的權力。
這樣大的權力,自然隻有一國之君才能擁有。
之所以設立監軍之職,便是因為大慶曆史上曾經發生過主帥通敵的事情。
一個能夠主宰三軍的人,竟然通敵,帶來的影響有多可怕就可想而知。
因此,從那以後,大慶取消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製度。
若是對主帥不放心,皇帝會選派一個監軍前往軍中監管。
但後來又出現了監軍無能,胡亂削權,導致戰事失利,損失慘重的案例!
於是到了衍帝這代,就增加了一個條款:除皇帝外,凡是任職監軍之人,必須要有豐富的率軍作戰經驗,並且得是皇室血脈。
目前來說,整個皇室也隻有懷王和衍帝有資格當監軍。
因此,現在宋翊提出由懷王當主將,他來當這個監軍,所有人都覺得荒唐。
簡直就是倒反天罡了……
可眾人之中,唯有尹太尉目露沉思之色。
所有人都反對的情況下,尹太尉忽然開口支持太子。
“啟稟聖上,臣認為太子殿下提議有理。”
這下,大臣們不說話了。
尹太尉是有真本事的,不像太子……去年的這個時候,他還空有草包廢物之名,每日聽到他最多的消息,就是給李晴柔送了什麽……
衍帝此刻也平息了心緒。
事關太子,一向沉穩的衍帝也有些衝動和缺乏理智。
這便是關心則亂。
如今尹太尉出聲,倒是讓衍帝冷靜下來仔細思考。
片刻後,衍帝便明白尹太尉支持太子的理由了。
——懷王有反心,所以必須要派一個人當監軍,一同前去北境。
但是,衍帝不能走。
一旦衍帝親自去北境,那就是羊入虎口。
而朝廷沒有衍帝坐鎮,也勢必會局勢打亂。
到時候便是外憂內患齊齊加劇。
思來想去,唯有讓太子代父親征,以監軍的身份隨行,方可製衡懷王。
可誰能保證,懷王不敢對太子動手?
如今這局困就困在,懷王不去,恐北境危矣,畢竟連穀老將軍都立了死誌,而所有了解老將軍的人都清楚,若不是老將軍認為情況危急,是不會表此決心的。
這就說明,老將軍大概率是身體出了什麽變故……
那麽懷王不去,等北境淪陷……或者甚至不用北境淪陷,隻需要北境打起來,西北那邊遼薑再行進攻,大慶就成了被大火煎熬的鐵鍋!
至於這鐵鍋周邊的水能不能滅火,那就難以預料了。
可懷王一去,他會不會反水,反而成為其中的一把火?
難,難!
衍帝越想,臉色越黑。
“父皇,求您再給兒臣一次機會!”
就在這個時候,太子重重磕了一個頭,情真意切地懇求道。
聽那聲音,大臣們頗為動容。
看來之前的傳言是真的……
太子殿下真做了什麽惹得聖上不滿……
如今太子想要當監軍去北境,想必也是想要混個軍功,趁機求得聖上原諒?
衍帝目光沉沉地望著太子:“你當真決意如此?”
“是,兒臣懇請父皇恩準!”宋翊長身伏於禦書房冰涼的地板,“兒臣知錯,此次定會以功補過!”
此話一出,更是坐實了眾人的猜測。
衍帝深吸一口氣。
仿佛是被太子纏得沒辦法,才冷聲道:“既如此,朕便封太子為北境戰事的監軍,不日便和懷王一同前往北境。太子,朕要鄭重警告你,這監軍之位不好坐,倘若你濫用職權,朕會直接廢了你!”
嘶——
這父子兩人是有多大仇啊?
聖上連廢儲這樣的話都說了出來!
距離上一次聽到聖上類似的言辭,還是上一次了……
“兒臣遵旨,必定謹記父皇教誨!”
此時的宋翊,卻是悄然舒出一口氣。
等到大局已定,衍帝下令讓眾人迴去各做準備。
三軍動身,糧草先行。
尤其現在北境守軍的糧倉都被燒了……
在朝廷看來,如今北境守軍的處境很危險。
因此一刻也耽擱不得。
可是,太子走出去沒多久,又悄悄折返了。
與他一起的還有許太師。
“殿下,您這到底是何意啊?”
許太師老了,加上他隻是一個太師,在軍務上麵自認不是十分睿智。
可即便如此,他也知道此次太子所求之事十分兇險。
衍帝方才能夠毫不猶豫就聽太子的,是因為他相信太子的判斷,更是因為他相信穀老將軍的能力。
但現在,他兒子說,他要和懷王那個有著狼子野心之徒,一同前往北境!
那不是將他自己置身險境嗎?
這是他兒子!
武功差,又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這種危險混亂的時候,他跑去北境做什麽?
去給懷王送人頭嗎?
“胡鬧!”
衍帝這一次還是想也不想就迴應了。
隻不過這次的答案明顯是不可以。
“太子身為一國儲君,這種關頭不該去冒險。”許太師也是冷汗冒個不停。
爺,我的爺啊!
您就不能消停消停?
先是把懷王送去北境隨時準備給老將軍背後一擊……
這會兒又提出自己要去北境,準備隨時和老將軍一塊兒上路?
幾個菜啊,就喝成這樣!
連自己幾斤幾兩都掂量不清楚了!
“父皇,求您了!”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他無法解釋也不能解釋。
但不論如何,這趟北境他非去不可。
倘若父皇不肯賜他監軍的身份,那他也會想辦法偷偷溜去北境。
隻是那樣一來,自己就少了仰仗,處境會很危險。
“太子殿下,您就別說笑了,這監軍之位代表著什麽您知道嗎?”
也有大臣此時開口勸道,隻是內容並非以太子安危為主,而是暗示太子,想當監軍,你還不夠格。
宋翊沒有理會他,目光始終直直看著上方的衍帝。
“父皇,兒臣知道,隻有您才有監軍之權。”
在大慶的軍製中,主帥無疑是最高的領袖。
但主帥之上,還有一個“監軍”。
監軍,代表著擁有超越主帥的權力。
但監軍一般不會指揮軍隊作戰,而是在重大決策上麵,擁有否決主帥乃至剝奪主帥職位的權力。
這樣大的權力,自然隻有一國之君才能擁有。
之所以設立監軍之職,便是因為大慶曆史上曾經發生過主帥通敵的事情。
一個能夠主宰三軍的人,竟然通敵,帶來的影響有多可怕就可想而知。
因此,從那以後,大慶取消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製度。
若是對主帥不放心,皇帝會選派一個監軍前往軍中監管。
但後來又出現了監軍無能,胡亂削權,導致戰事失利,損失慘重的案例!
於是到了衍帝這代,就增加了一個條款:除皇帝外,凡是任職監軍之人,必須要有豐富的率軍作戰經驗,並且得是皇室血脈。
目前來說,整個皇室也隻有懷王和衍帝有資格當監軍。
因此,現在宋翊提出由懷王當主將,他來當這個監軍,所有人都覺得荒唐。
簡直就是倒反天罡了……
可眾人之中,唯有尹太尉目露沉思之色。
所有人都反對的情況下,尹太尉忽然開口支持太子。
“啟稟聖上,臣認為太子殿下提議有理。”
這下,大臣們不說話了。
尹太尉是有真本事的,不像太子……去年的這個時候,他還空有草包廢物之名,每日聽到他最多的消息,就是給李晴柔送了什麽……
衍帝此刻也平息了心緒。
事關太子,一向沉穩的衍帝也有些衝動和缺乏理智。
這便是關心則亂。
如今尹太尉出聲,倒是讓衍帝冷靜下來仔細思考。
片刻後,衍帝便明白尹太尉支持太子的理由了。
——懷王有反心,所以必須要派一個人當監軍,一同前去北境。
但是,衍帝不能走。
一旦衍帝親自去北境,那就是羊入虎口。
而朝廷沒有衍帝坐鎮,也勢必會局勢打亂。
到時候便是外憂內患齊齊加劇。
思來想去,唯有讓太子代父親征,以監軍的身份隨行,方可製衡懷王。
可誰能保證,懷王不敢對太子動手?
如今這局困就困在,懷王不去,恐北境危矣,畢竟連穀老將軍都立了死誌,而所有了解老將軍的人都清楚,若不是老將軍認為情況危急,是不會表此決心的。
這就說明,老將軍大概率是身體出了什麽變故……
那麽懷王不去,等北境淪陷……或者甚至不用北境淪陷,隻需要北境打起來,西北那邊遼薑再行進攻,大慶就成了被大火煎熬的鐵鍋!
至於這鐵鍋周邊的水能不能滅火,那就難以預料了。
可懷王一去,他會不會反水,反而成為其中的一把火?
難,難!
衍帝越想,臉色越黑。
“父皇,求您再給兒臣一次機會!”
就在這個時候,太子重重磕了一個頭,情真意切地懇求道。
聽那聲音,大臣們頗為動容。
看來之前的傳言是真的……
太子殿下真做了什麽惹得聖上不滿……
如今太子想要當監軍去北境,想必也是想要混個軍功,趁機求得聖上原諒?
衍帝目光沉沉地望著太子:“你當真決意如此?”
“是,兒臣懇請父皇恩準!”宋翊長身伏於禦書房冰涼的地板,“兒臣知錯,此次定會以功補過!”
此話一出,更是坐實了眾人的猜測。
衍帝深吸一口氣。
仿佛是被太子纏得沒辦法,才冷聲道:“既如此,朕便封太子為北境戰事的監軍,不日便和懷王一同前往北境。太子,朕要鄭重警告你,這監軍之位不好坐,倘若你濫用職權,朕會直接廢了你!”
嘶——
這父子兩人是有多大仇啊?
聖上連廢儲這樣的話都說了出來!
距離上一次聽到聖上類似的言辭,還是上一次了……
“兒臣遵旨,必定謹記父皇教誨!”
此時的宋翊,卻是悄然舒出一口氣。
等到大局已定,衍帝下令讓眾人迴去各做準備。
三軍動身,糧草先行。
尤其現在北境守軍的糧倉都被燒了……
在朝廷看來,如今北境守軍的處境很危險。
因此一刻也耽擱不得。
可是,太子走出去沒多久,又悄悄折返了。
與他一起的還有許太師。
“殿下,您這到底是何意啊?”
許太師老了,加上他隻是一個太師,在軍務上麵自認不是十分睿智。
可即便如此,他也知道此次太子所求之事十分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