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趙大人的大難臨頭
太子我啊,最喜歡做好事了 作者:婉似朝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子殿下這不按常理出牌的招式,一瞬間震懾住了餘下的大臣。
他們心中驚駭欲死!
不管他們是不是真的勾結了懷王,但是當著衍帝的麵被太子這麽陰陽,是個人都知道不妙了。
緊張之下,眾人甚至都想不到該如何反駁太子!
太子說的沒毛病啊,你要是和人家關係不好,人家會大老遠還惦記你的生日給你送禮嗎?
黃清隻覺得腦袋陣陣脹痛,渾身汗如雨下。
衍帝冷冷看著黃清這副微微顫抖的樣子。
“黃愛卿,上次太子過壽,懷王忙於戰事都沒有給太子準備壽禮,怎麽到了你這,懷王還要親自備禮?”
衍帝此話一出,黃清的心理防線就有些崩潰了。
他該怎麽迴答?
他能怎麽迴答!
“啟稟聖上,當日太子過的並不是大壽,宮中也沒有大肆操辦,加之懷王世子也親自來祝賀了,恐怕就是因此,懷王才沒有特意準備賀禮。”
同為懷王一黨的趙大人立馬戰戰兢兢地、小心翼翼地開口。
他現在在懷王眼中已經沒有之前有價值了,倒是黃清一直與他私交甚好,也一直在懷王麵前為他美言,所以他不能讓黃清出事。
否則自己真就沒有可以依靠的人了。
黃清感激地看了他一眼,隨後立馬附和道:“正是如此,迴聖上,臣也不知道懷王會親自準備壽禮,但在臣看來,懷王府對我們所有人都是如此彬彬有禮,或許這隻是懷王一直以來做人的準則,與旁的並無幹係。”
宋翊一聽這話,拊掌恍然大悟狀:“照你這麽說,倒是提醒本殿下了,懷王叔明明是個武將,他又常年在邊境鎮守,為何要如此積極地維護和你們這幫文臣的關係?再者,武將不是都很窮麽?穀老將軍為國征戰沙場幾十年,已經是三代武將了,可是穀老將軍還是那麽窮,穀府連像樣點的飯菜都吃不上,還喜歡到本殿下的東宮蹭飯……”
此時的太子殿下每說一個字,那些懷王黨羽的心就會顫抖一分。
這一刻他們無比的後悔。
惹誰不好,為什麽要惹太子,為什麽!
“父皇啊,兒臣知道了,是不是您偏心呢?因為懷王叔是您的親兄弟,是咱們的皇室中人,所以父皇您私下給懷王的賞賜比給穀老將軍的還多?”
說完這句話,現場的官員們就是一愣。
本來以為必死無疑的懷王黨羽,一瞬間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太子殿下真的說了如此大逆不道的話?
這不就代表著他們沒事了嗎?
畢竟衍帝聽了後肯定會龍顏大怒,然後發落太子的啊!
他們這幫家夥反而就顯得不重要了……
可是宋翊話音落下,衍帝麵上並無表情。
他冷漠地道:“懷王身為皇室中人,本身就有一份王爺的俸祿,不存在朕偏頗於他,不過懷王所得的賞賜的確比老將軍多一些,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朕也隻是遵守規矩辦事罷了。”
嘶——!!!
大臣們不敢置信!
太子都大逆不道到如此地步了,聖上竟然還是沒有動怒?
反而還那麽有耐心地給太子解釋?
幾個言官隻覺得眼前發黑。
站錯隊了!
太子殿下雖然個人能力不如懷王,也不如……
但至少衍帝在的一日,太子殿下的地位就無人可以撼動,他們卻這麽早就跟了主子,這可如何是好?
心急如焚之際,便有言官“咚咚咚”地磕頭求饒。
“求聖上恕罪,臣並非有意針對太子殿下,實在是身在其職,不得不關注殿下的一言一行,臣所做的種種都是為了我們大慶有一個出色的儲君!今日殿下一席話,也叫臣茅塞頓開,的確是臣等在京都好日子過久了,忽略了邊境將士的需求,從今日起,臣便會和殿下一樣,拿出部分俸祿來養豬,以期來日給邊境將士送去……”
聽到這位同僚居然反水了,其他人也不甘示弱。
“臣也一樣!”
“殿下,您對養豬比較有經驗,以後這方麵的事情還望殿下多多指教……”
其他旁觀的官員們:“……”
你們可真是丟人現眼!
宋翊倒是露出了滿意之色。
“各位大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樣吧,下了早朝後你們就來東宮報名,順便說一說你們準備投入多少銀子參與這樁大事,本殿下先在此替邊境將士謝過你們了。”
聞言,言官們紛紛感激地謝恩。
末了,有人反應過來。
“殿下這意思,莫非是讓我等將銀子交給您……”
宋翊對上他那猶豫的、試探的眼神,果斷地說:“那是自然了,養豬這事兒也不簡單,本殿下也是派人鑽研了幾個月才摸到門道的,你們隻要把銀子給本殿下統一安排即可,剩下的事就不用管了,莫非你們還想一人一個養豬場?到時候整個京都都是臭味兒,你們不嫌難受?”
言官們一聽他的描述,就幾乎可以想象那個畫麵,當即都搖頭。
“還是將銀子給殿下您來統籌好些,臣等若是貿然摻和,隻怕會適得其反。”
衍帝聽著他們的對話,心裏隻覺得荒唐。
但又隱隱有一種想笑的感覺……
不得不說,他這兒子真有幾分本事,每次都能把局麵往一個不可預測的方向領。
趙大人見此情景,心中是氣惱不已。
這幫牆頭草!
竟然如此輕易就倒向了宋翊那小子!
等著!
等懷王迴京,他一定要在王爺麵前好好告他們一狀!
可是他絲毫沒有察覺到,他已經被人盯上了。
宋翊在解決完一幫以辭官來要挾衍帝的言官後,目光就轉向了趙駙馬的父親。
他似笑非笑地望著對方:“趙大人啊,你都自身難保了,怎麽還有閑工夫替別人狡辯?”
趙大人聽到這話,心中一突,不知為何有一股膽戰心驚之感。
想到自己的兒子就是折在宋翊手上,還連累了自己一大家子,他的心中就憤恨不堪。
但是此情此景,他也隻能掩飾好自己的恨意。
“殿下說笑了,聖上英明!逆子一事並未牽連到無辜之人,臣又何難之有?”
他們心中驚駭欲死!
不管他們是不是真的勾結了懷王,但是當著衍帝的麵被太子這麽陰陽,是個人都知道不妙了。
緊張之下,眾人甚至都想不到該如何反駁太子!
太子說的沒毛病啊,你要是和人家關係不好,人家會大老遠還惦記你的生日給你送禮嗎?
黃清隻覺得腦袋陣陣脹痛,渾身汗如雨下。
衍帝冷冷看著黃清這副微微顫抖的樣子。
“黃愛卿,上次太子過壽,懷王忙於戰事都沒有給太子準備壽禮,怎麽到了你這,懷王還要親自備禮?”
衍帝此話一出,黃清的心理防線就有些崩潰了。
他該怎麽迴答?
他能怎麽迴答!
“啟稟聖上,當日太子過的並不是大壽,宮中也沒有大肆操辦,加之懷王世子也親自來祝賀了,恐怕就是因此,懷王才沒有特意準備賀禮。”
同為懷王一黨的趙大人立馬戰戰兢兢地、小心翼翼地開口。
他現在在懷王眼中已經沒有之前有價值了,倒是黃清一直與他私交甚好,也一直在懷王麵前為他美言,所以他不能讓黃清出事。
否則自己真就沒有可以依靠的人了。
黃清感激地看了他一眼,隨後立馬附和道:“正是如此,迴聖上,臣也不知道懷王會親自準備壽禮,但在臣看來,懷王府對我們所有人都是如此彬彬有禮,或許這隻是懷王一直以來做人的準則,與旁的並無幹係。”
宋翊一聽這話,拊掌恍然大悟狀:“照你這麽說,倒是提醒本殿下了,懷王叔明明是個武將,他又常年在邊境鎮守,為何要如此積極地維護和你們這幫文臣的關係?再者,武將不是都很窮麽?穀老將軍為國征戰沙場幾十年,已經是三代武將了,可是穀老將軍還是那麽窮,穀府連像樣點的飯菜都吃不上,還喜歡到本殿下的東宮蹭飯……”
此時的太子殿下每說一個字,那些懷王黨羽的心就會顫抖一分。
這一刻他們無比的後悔。
惹誰不好,為什麽要惹太子,為什麽!
“父皇啊,兒臣知道了,是不是您偏心呢?因為懷王叔是您的親兄弟,是咱們的皇室中人,所以父皇您私下給懷王的賞賜比給穀老將軍的還多?”
說完這句話,現場的官員們就是一愣。
本來以為必死無疑的懷王黨羽,一瞬間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太子殿下真的說了如此大逆不道的話?
這不就代表著他們沒事了嗎?
畢竟衍帝聽了後肯定會龍顏大怒,然後發落太子的啊!
他們這幫家夥反而就顯得不重要了……
可是宋翊話音落下,衍帝麵上並無表情。
他冷漠地道:“懷王身為皇室中人,本身就有一份王爺的俸祿,不存在朕偏頗於他,不過懷王所得的賞賜的確比老將軍多一些,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朕也隻是遵守規矩辦事罷了。”
嘶——!!!
大臣們不敢置信!
太子都大逆不道到如此地步了,聖上竟然還是沒有動怒?
反而還那麽有耐心地給太子解釋?
幾個言官隻覺得眼前發黑。
站錯隊了!
太子殿下雖然個人能力不如懷王,也不如……
但至少衍帝在的一日,太子殿下的地位就無人可以撼動,他們卻這麽早就跟了主子,這可如何是好?
心急如焚之際,便有言官“咚咚咚”地磕頭求饒。
“求聖上恕罪,臣並非有意針對太子殿下,實在是身在其職,不得不關注殿下的一言一行,臣所做的種種都是為了我們大慶有一個出色的儲君!今日殿下一席話,也叫臣茅塞頓開,的確是臣等在京都好日子過久了,忽略了邊境將士的需求,從今日起,臣便會和殿下一樣,拿出部分俸祿來養豬,以期來日給邊境將士送去……”
聽到這位同僚居然反水了,其他人也不甘示弱。
“臣也一樣!”
“殿下,您對養豬比較有經驗,以後這方麵的事情還望殿下多多指教……”
其他旁觀的官員們:“……”
你們可真是丟人現眼!
宋翊倒是露出了滿意之色。
“各位大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樣吧,下了早朝後你們就來東宮報名,順便說一說你們準備投入多少銀子參與這樁大事,本殿下先在此替邊境將士謝過你們了。”
聞言,言官們紛紛感激地謝恩。
末了,有人反應過來。
“殿下這意思,莫非是讓我等將銀子交給您……”
宋翊對上他那猶豫的、試探的眼神,果斷地說:“那是自然了,養豬這事兒也不簡單,本殿下也是派人鑽研了幾個月才摸到門道的,你們隻要把銀子給本殿下統一安排即可,剩下的事就不用管了,莫非你們還想一人一個養豬場?到時候整個京都都是臭味兒,你們不嫌難受?”
言官們一聽他的描述,就幾乎可以想象那個畫麵,當即都搖頭。
“還是將銀子給殿下您來統籌好些,臣等若是貿然摻和,隻怕會適得其反。”
衍帝聽著他們的對話,心裏隻覺得荒唐。
但又隱隱有一種想笑的感覺……
不得不說,他這兒子真有幾分本事,每次都能把局麵往一個不可預測的方向領。
趙大人見此情景,心中是氣惱不已。
這幫牆頭草!
竟然如此輕易就倒向了宋翊那小子!
等著!
等懷王迴京,他一定要在王爺麵前好好告他們一狀!
可是他絲毫沒有察覺到,他已經被人盯上了。
宋翊在解決完一幫以辭官來要挾衍帝的言官後,目光就轉向了趙駙馬的父親。
他似笑非笑地望著對方:“趙大人啊,你都自身難保了,怎麽還有閑工夫替別人狡辯?”
趙大人聽到這話,心中一突,不知為何有一股膽戰心驚之感。
想到自己的兒子就是折在宋翊手上,還連累了自己一大家子,他的心中就憤恨不堪。
但是此情此景,他也隻能掩飾好自己的恨意。
“殿下說笑了,聖上英明!逆子一事並未牽連到無辜之人,臣又何難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