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父慈(嫌)子孝(賤)
太子我啊,最喜歡做好事了 作者:婉似朝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兒臣拜見父皇。”
宋翊一進去就行了個禮,這規規矩矩的模樣讓衍帝挑不出半點錯。
“嗯,起來吧。”衍帝已經吃起來了,聞言頭也不抬地說:“今日早朝,怎麽想起問南邊三省的事了?”
宋翊走到桌旁,拿起一雙銀筷,殷勤地給衍帝布菜。
嘖嘖,這雙筷子在現代都能值個幾百塊錢了。
“父皇,說來也是兒臣閑得慌,隨口那麽一問,結果看程計相和王司農那反應,兒臣就知道他們肯定沒把父皇交代的事情辦好,這才……”
說著宋翊嘿嘿笑了,一副瞎貓撞上死耗子的表情。
衍帝斜睨他一眼,“你猜這話,朕信不信?”
宋翊:(?w?`ll)
這爹是真不好騙啊……
“其實是這樣的……”
宋翊隻好歎息,麵露沉重。
“昨晚東宮不是遇到刺客了嗎?所以昨兒夜裏兒臣睡得極不安穩,在睡夢中都是膽戰心驚的,結果不知道為什麽,居然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衍帝靜靜地聽著。
現在太子是老神仙選中的徒弟,若真是個有特殊含義的夢境,或許是老神仙給太子的警示……
“夢裏,竟是南邊三省的百姓因為挨餓受凍,一個冬天過去死了上千人,緊接著,好不容易天氣轉暖,但百姓們手中無糧,日子也過得十分艱難。
“此事傳到朝廷,父皇震怒之下,底下的人為了補救才籌錢代替糧食補還給百姓,隻是,百姓們手中即便有了錢,卻也因為糧食金貴,以致商人抬價,朝廷補的那點銀錢隻能購買很少的糧食。
“如此一來,縱然父皇有心救助那三省的百姓,卻也無可奈何,各種辦法齊出,加上國庫空虛,始終未能讓百姓們脫離苦海,一時間,南邊三省饑荒、時疫接連而至。
“而南邊三省的變故也引起了整個大慶的動蕩,由於國內民不安生,邊境戰士們的後勤供給跟不上,
“於是,我們和北昭國的談判破裂,不但沒有順利建成交易小鎮,而且北昭還趁機大肆進攻,使得我大慶損失慘重……”
宋翊的故事到這裏算是結束了。
他小心翼翼地留意著衍帝的臉色,隻見衍帝一臉鐵青,額頭青筋暴起。
壞了,這是被他捅到肺管子了啊!
宋翊連忙低下頭去,現在隻能期盼衍帝看不出這是自己瞎編的。
否則,小爺我就要“無辜”受到牽連了……
可是他哪裏知道,衍帝現在對他沒有半分懷疑。
所以才那麽生氣!
隻因他完全相信這是老神仙給的警示,亦是本來會發生的慘劇。
“這一次,你做得很好!”
衍帝平複了心緒後,沉聲開口。
“若沒有你,我大慶就要毀在那些個蛀蟲手上了!”
其實,宋翊的這個故事是經不起推敲的。
大慶國富力強,怎麽可能因為南邊三省饑荒動亂,就影響全國?
若真如此不堪一擊,大慶也不可能在北昭和遼薑、綏國的夾擊下,一直屹立不倒,甚至還成為了其中國力最強的國家。
怪隻怪,衍帝對那位並不存在的“老神仙”太過信任了。
當然,歸根結底還是宋翊接連獻上了這個世界並不存在的“神物”,才能如此徹底地收服衍帝。
更何況坐在衍帝這個位置,也很清楚世間局勢複雜無比,牽一發而動全身。
所以,宋翊所說雖然有漏洞,但若是在各種巧合的條件之下,也並非不可能發生。
“父皇,早朝兒臣提出的方案是切實可行的,也是有效果的,不過在那之後,父皇可能需要假借邊境局勢複雜,國庫不可妄動為由,拖延發放賑災款的時間。”
宋翊特地過來,就是為了說出自己的“後手”。
他也知道一個國家不可能沒有貪官,說句不好聽的,大家那麽拚命往上爬是為了什麽,難道真是為了服務天下百姓?
別扯淡了。
人性本就是趨利避害的。
當官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自己以及家人活得滋潤。
即便是有那種身懷抱負,有偉大理想之人,他們也需要生活。
水至清則無魚,衍帝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倒是沒有太“理想化”。
隻要底下的人做得不過分,不是那種為禍一方或者光明正大的貪,那麽,他就不會徹查。
宋翊理解這樣的做法。
換做是他也一樣的。
這麽一來有個好處就是,一旦國家到了需要他們出錢出力的時候,多少能從他們身上榨出點油。
眼下正是如此。
衍帝幾乎是立刻就理解了太子的意思。
他微微詫異,卻也目露讚賞地道:“不錯。真正為國為民的好官,朕必不會虧待,待事後看出誰好誰賴了,朕便再行封賞。
“橫豎這朝廷內部,也需要換一批新鮮的血液。”
衍帝現在對太子是一天比一天滿意,不過想到自己教了太子一年,太子也沒什麽長進。
反而是兩個月前開始有老神仙入夢,太子就一日比一日開竅……
唉,看來朕比起天上的老神仙,到底還是差了點兒……
衍帝心裏不甘地想著,鬱悶地喝了口湯。
等他迴過神,發現本來在給自己布菜的太子,已經自顧自坐到一旁開飯了。
宋翊一邊吃著還不忘點評:“父皇,這包子做的差了點兒味道,麵發的太死了,改天兒臣讓你嚐嚐更鬆軟的包子……”
衍帝眼尾抽抽,臭小子,還嫌棄上禦書房的膳食了?
“也別改日了,就明日,朕要去你東宮用早膳,讓朕開開眼,看看咱們太子爺宮裏的膳食做得多好。”
衍帝沒好氣地說道。
宋翊卻一點不慫,“行啊,兒臣宮裏的膳食不說比父皇這兒的好吃,但保準是父皇沒吃過的新鮮玩意兒。”
衍帝不悅,一筷子敲上了太子腦門。
“滾犢子,你還沒坐上皇位呢,口氣就這麽大?”
他可是坐擁一個國家的帝王,連他都沒吃過的東西,太子宮裏憑什麽有?這是不是在暗示什麽?
若是換做他父皇——也就是先帝,聽了這樣的話,估計都要治一個大逆不道之罪了。
也就他這個親爹,了解自己的兒子。
知道太子隻是口無遮攔,而並非心存不敬……
宋翊一進去就行了個禮,這規規矩矩的模樣讓衍帝挑不出半點錯。
“嗯,起來吧。”衍帝已經吃起來了,聞言頭也不抬地說:“今日早朝,怎麽想起問南邊三省的事了?”
宋翊走到桌旁,拿起一雙銀筷,殷勤地給衍帝布菜。
嘖嘖,這雙筷子在現代都能值個幾百塊錢了。
“父皇,說來也是兒臣閑得慌,隨口那麽一問,結果看程計相和王司農那反應,兒臣就知道他們肯定沒把父皇交代的事情辦好,這才……”
說著宋翊嘿嘿笑了,一副瞎貓撞上死耗子的表情。
衍帝斜睨他一眼,“你猜這話,朕信不信?”
宋翊:(?w?`ll)
這爹是真不好騙啊……
“其實是這樣的……”
宋翊隻好歎息,麵露沉重。
“昨晚東宮不是遇到刺客了嗎?所以昨兒夜裏兒臣睡得極不安穩,在睡夢中都是膽戰心驚的,結果不知道為什麽,居然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衍帝靜靜地聽著。
現在太子是老神仙選中的徒弟,若真是個有特殊含義的夢境,或許是老神仙給太子的警示……
“夢裏,竟是南邊三省的百姓因為挨餓受凍,一個冬天過去死了上千人,緊接著,好不容易天氣轉暖,但百姓們手中無糧,日子也過得十分艱難。
“此事傳到朝廷,父皇震怒之下,底下的人為了補救才籌錢代替糧食補還給百姓,隻是,百姓們手中即便有了錢,卻也因為糧食金貴,以致商人抬價,朝廷補的那點銀錢隻能購買很少的糧食。
“如此一來,縱然父皇有心救助那三省的百姓,卻也無可奈何,各種辦法齊出,加上國庫空虛,始終未能讓百姓們脫離苦海,一時間,南邊三省饑荒、時疫接連而至。
“而南邊三省的變故也引起了整個大慶的動蕩,由於國內民不安生,邊境戰士們的後勤供給跟不上,
“於是,我們和北昭國的談判破裂,不但沒有順利建成交易小鎮,而且北昭還趁機大肆進攻,使得我大慶損失慘重……”
宋翊的故事到這裏算是結束了。
他小心翼翼地留意著衍帝的臉色,隻見衍帝一臉鐵青,額頭青筋暴起。
壞了,這是被他捅到肺管子了啊!
宋翊連忙低下頭去,現在隻能期盼衍帝看不出這是自己瞎編的。
否則,小爺我就要“無辜”受到牽連了……
可是他哪裏知道,衍帝現在對他沒有半分懷疑。
所以才那麽生氣!
隻因他完全相信這是老神仙給的警示,亦是本來會發生的慘劇。
“這一次,你做得很好!”
衍帝平複了心緒後,沉聲開口。
“若沒有你,我大慶就要毀在那些個蛀蟲手上了!”
其實,宋翊的這個故事是經不起推敲的。
大慶國富力強,怎麽可能因為南邊三省饑荒動亂,就影響全國?
若真如此不堪一擊,大慶也不可能在北昭和遼薑、綏國的夾擊下,一直屹立不倒,甚至還成為了其中國力最強的國家。
怪隻怪,衍帝對那位並不存在的“老神仙”太過信任了。
當然,歸根結底還是宋翊接連獻上了這個世界並不存在的“神物”,才能如此徹底地收服衍帝。
更何況坐在衍帝這個位置,也很清楚世間局勢複雜無比,牽一發而動全身。
所以,宋翊所說雖然有漏洞,但若是在各種巧合的條件之下,也並非不可能發生。
“父皇,早朝兒臣提出的方案是切實可行的,也是有效果的,不過在那之後,父皇可能需要假借邊境局勢複雜,國庫不可妄動為由,拖延發放賑災款的時間。”
宋翊特地過來,就是為了說出自己的“後手”。
他也知道一個國家不可能沒有貪官,說句不好聽的,大家那麽拚命往上爬是為了什麽,難道真是為了服務天下百姓?
別扯淡了。
人性本就是趨利避害的。
當官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自己以及家人活得滋潤。
即便是有那種身懷抱負,有偉大理想之人,他們也需要生活。
水至清則無魚,衍帝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倒是沒有太“理想化”。
隻要底下的人做得不過分,不是那種為禍一方或者光明正大的貪,那麽,他就不會徹查。
宋翊理解這樣的做法。
換做是他也一樣的。
這麽一來有個好處就是,一旦國家到了需要他們出錢出力的時候,多少能從他們身上榨出點油。
眼下正是如此。
衍帝幾乎是立刻就理解了太子的意思。
他微微詫異,卻也目露讚賞地道:“不錯。真正為國為民的好官,朕必不會虧待,待事後看出誰好誰賴了,朕便再行封賞。
“橫豎這朝廷內部,也需要換一批新鮮的血液。”
衍帝現在對太子是一天比一天滿意,不過想到自己教了太子一年,太子也沒什麽長進。
反而是兩個月前開始有老神仙入夢,太子就一日比一日開竅……
唉,看來朕比起天上的老神仙,到底還是差了點兒……
衍帝心裏不甘地想著,鬱悶地喝了口湯。
等他迴過神,發現本來在給自己布菜的太子,已經自顧自坐到一旁開飯了。
宋翊一邊吃著還不忘點評:“父皇,這包子做的差了點兒味道,麵發的太死了,改天兒臣讓你嚐嚐更鬆軟的包子……”
衍帝眼尾抽抽,臭小子,還嫌棄上禦書房的膳食了?
“也別改日了,就明日,朕要去你東宮用早膳,讓朕開開眼,看看咱們太子爺宮裏的膳食做得多好。”
衍帝沒好氣地說道。
宋翊卻一點不慫,“行啊,兒臣宮裏的膳食不說比父皇這兒的好吃,但保準是父皇沒吃過的新鮮玩意兒。”
衍帝不悅,一筷子敲上了太子腦門。
“滾犢子,你還沒坐上皇位呢,口氣就這麽大?”
他可是坐擁一個國家的帝王,連他都沒吃過的東西,太子宮裏憑什麽有?這是不是在暗示什麽?
若是換做他父皇——也就是先帝,聽了這樣的話,估計都要治一個大逆不道之罪了。
也就他這個親爹,了解自己的兒子。
知道太子隻是口無遮攔,而並非心存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