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愚鈍,懇求元輔開釋。”杜延年拱手,他也混了一輩子官場,盡管也懾於霍光之威,卻也是個不會輕易服軟的主。


    “曆代先帝都在打擊豪強為了削弱地方士族尤其是郡國勢力而不遺餘力,然而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 ,何故?


    按照我們這位陛下的意思就是用人之權名在朝廷實際上則是把控於士族之手,地方官府和士族擁有舉薦孝廉之權,而這孝廉是不是真的孝廉,別說是陛下即便是我們也不可能仔細去分辨。


    這些孝廉若是被官員舉薦自然便會成為官員的門生故吏,以後在官場上也會守望相助,同氣連枝成為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


    而被士族舉薦上來的孝廉一旦為官,必然會處處維護士族的利益,久而久之小士族也會成為大士族,最終成為陛下所言之門閥。


    陛下設太學、國子監和大漢學宮,打算開創學舉製,用國之力為國培育人才再為國效力,此舉自然可以一舉打破官府和士族對於人才之壟斷,手段之高明,即便是本輔也是佩服之至。


    你們想要通過族中之女和皇家緊密相連的意圖以當今陛下之睿智又豈能不知,陛下所作所為至今看來不過是未雨綢繆罷了。


    比如大司空,你本是前將軍,擁有節製南軍一部兵馬之權,而今成了內閣輔臣、工部尚書兼三軍都督府提督之一,說白了已經被架空了兵權,若無戰事,大司空還想染指軍事,對軍隊發號施令已然是不可能之事。


    而今你主理工部諸事,一旦年老致仕歸鄉,說到底不過也就是一尋常富家翁罷了,難不成還指望宮裏的孫女為韓家張目,讓你一位致仕官員依舊能夠左右朝政?


    諸位還是放下吧,本輔都已經放下了,你們又有什麽放不下的,本輔就隻想利用這不多活著的時間和諸位一起看看這天下最後在陛下的手裏會不會真的翻天徹地,看看陛下能不能真個革除國朝之弊,能讓這社稷山河變成陛下口中說的那副模樣。”


    韓增還想說什麽,比如什麽叫放下,你咋不把兵權放了……


    然而看見霍光半垂著眼瞼,知道霍光已經沒了談性,於是幾名內閣成員隻能一一告退。


    猛然間霍光睜開雙目,目光中射出一縷縷令人心悸的寒光。


    不知死活的東西,皇帝一連串的動作看似毫不相幹,可隻需要抽絲剝繭去細細分析就不難發現皇帝的真正意圖。


    這個時候諸臣若是以為年輕的皇帝還是他們可以隨意拿捏揉捏的對象,恐怕這些蠢貨包括背後的家族都將會被一一打落塵埃。


    皇帝這是以天下為棋盤,芸芸眾生皆為棋子,現在的這些不傷筋不動骨的改革舉措就是在為整個棋局布局罷了,等到布局完成,屠龍之刀也就到了亮刃之時了。


    喜歡改革的可不光是當今皇帝,當年孝武皇帝也熱衷於改革,比如建立內外朝體製,比如製定刺史製,比如頒布推恩令,比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等。


    孝武帝改革得到儒家大力支持,對於改革極度反感的乃是地方郡國以及喜歡皇帝無為而治的黃老學派門徒。


    現如今霍光已然敏銳的發覺到皇帝的這一連串改革舉措,似乎劍鋒指向的目標隻有一個……


    儒家!


    霍光不知道的是,後世之儒當真是腐儒大行於世,這群以聖人門徒自居的腐儒最討厭的便是改革,視改革為洪水猛獸一般,一旦出現一名銳意改革的大臣,必然會動蕩整個天下。


    霍光也是儒家門徒,所以他隱隱對於皇帝有可能會對儒家動手的可能性而感到不安。


    但是猜測終究隻能停留在猜測階段,總不能因為自己的猜疑就去質問皇帝並加以限製乃至禁錮吧。


    君有君之禮,臣有臣之道,身為人臣有規諫君王之責,可若是覺得自己權勢滔天就能為所欲為,便是失了臣之道,非忠臣所當為。


    所以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霍光絕對不會輕舉妄動。


    霍光隻是很好奇,當今皇帝到底是如他在諸大臣麵前所說的那樣胸有韜略,還是他看走了眼就是一誌大才疏之君。


    緩緩的霍光再次微閉起雙目,看上去有些疲憊的仰躺在大椅上麵,不一會竟然湧了出縷縷困意。


    金賞進了首輔值房,見嶽父大人正在假寐,倒也不敢打攪,便肅立一旁等待。


    不過霍光哪裏會真個輕易睡著,先前假寐也不過是閉目思考罷了,時間久了,才真的有了睡意,不過金賞進值房之時便已醒轉。


    金賞乃是金日磾次子,而金日磾則是孝武帝臨終之時四位托孤重臣之一,甚至於孝武帝當初是打算將托孤首臣的位子交到金日磾的手上。


    不過金日磾沒敢答應……


    開玩笑,他金日磾可是匈奴王子,被俘虜之後兢兢業業才一點點獲得孝武帝的信任,最終付出比別人多無數倍的努力才一步步爬到了高位。


    但是說到底他終究是匈奴人,孝武帝就算再信任他也不可能毫無防備,尤其是在托孤這樣的大是大非上麵,他一個匈奴人敢掌天下兵馬,就憑孝武帝晚年那猜忌到極致的多疑性子,他敢肯定,隻要他敢答應,就是身首異處的下場。


    身為異族人,金日磾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也足夠謹小慎微,否則他絕對活不到壽終正寢。


    霍光和金日磾關係不錯,所以才會將女兒許配給金賞為妻,他也很欣賞自己這個遇事沉著冷靜,泰山崩於前都能不形於色的女婿。


    事實上金賞也確實繼承了其父性情,更懂明哲保身之道。


    霍光死後沒兩年,霍家在霍顯的攛掇下謀反,最終被漢宣帝無情剿殺,身為霍家女婿的金賞卻沒被連坐,原因就在乎這家夥也足夠果斷足夠狠辣。


    因為這家夥直接把老婆交了出去……不但跟霍家劃清了界限,還得以保全全族的同時還讓漢宣帝看到了他的赤膽忠心。


    金賞原本是侍中,不過霍光也知道皇帝肯定不喜歡時不時被一雙眼睛盯著,於是便將其調到了內閣,擔任了首輔值房機要室文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征服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牧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牧海並收藏大漢征服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