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虎符呐。
劉病已繼位之後一直魂牽夢縈的東西。
代表著皇家最大軍事授權的東西!
虎符不動,天下和平,虎符一動,便是戰爭!
按製,虎符一半在大司馬手裏,另一半則在皇帝手中,當兩塊虎符合二為一再加上天子詔書,持有者便是大將軍,擁有調動天下兵馬之權。
霍光為何能權傾天下,不就是因為孝武皇帝臨終托孤,將皇帝手中的半塊虎符還有一道天子詔書交到了他的手裏。
說明孝武皇帝相信霍光的忠心,相信自己不會看錯人,相信霍光不會輕動虎符!
天子年幼不足以掌天下事,所以孝武皇帝等於是將漢室江山交到了霍光的手裏,將劉氏全族交到了霍光的手裏。
這等胸襟,此等魄力,實非尋常帝王所能擁有。
對於後世而言,在以虎符調動軍隊的時代,虎符的作用之大委實難以想象,當然也不是說沒有虎符就一定調動不了軍隊,比如景帝朝的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藩王調動軍隊謀反,可沒有虎符更沒有天子詔書,那麽藩王為何能調動軍隊?
這他麽就是屁話,藩王的軍隊還能算大漢的官軍?那他麽就是藩王私兵,是藩王自己花錢養的,就算認也隻認藩王的虎符,藩王軍會理睬皇帝虎符才怪。
在後世還沒穿越的時候,劉病已不止一次對於虎符的作用產生過質疑,然而虎符這玩意真正意義上退出曆史舞台甚至要到民國,也就是說虎符貫穿了整個封建時代。
存在即是合理,所以劉病已即便把軍權分置也沒有廢除虎符的意思,但是他真的沒想到霍光竟然會在這個時候把虎符還給他!
要知道沒了虎符,他就是大司馬……兵部尚書,也不再是大將軍……三軍都督,他將會徹底失去軍隊的掌控權!
而拿迴虎符的他將會成為真正的皇帝!
對於大漢軍隊裏的將軍而言,他們也隻認死理,也就是說他們隻認虎符不認人,誰持有完整虎符和天子詔書,誰就是大漢的最高軍事長官,那麽就算霍光要謀反他們也會追隨,因為從法理角度而言,他們都不算謀反。
但是霍光若是沒了虎符詔書,那哪怕霍光在軍中的威望再高也沒用,這個時候霍光要是還想謀反,軍隊的將領或許也會追隨,但是肯定需要掂量掂量,一旦失敗,他們也是謀反!
謀反可是大逆不赦之罪,抄家滅族的下場!
“元輔這是……”劉病已平靜了一下心緒,卻並沒有伸手接過虎符,急得肅立一旁的梁翰恨不得自己幫皇帝拿迴來。
霍光微笑著將木盒輕放在禦桌上道:“臣受孝武皇帝遺命輔政先帝,暫代統軍之權,孝武皇帝之所以受臣虎符詔書,是因先帝年幼不足以掌軍國事,陛下而今年已及冠,所展現出來的政治智慧更是臣生平僅見,臣已垂垂老矣,也該放手讓陛下展現才能,趁著臣還能活幾年,還能為陛下拾遺補缺幾年,陛下盡管放手施為便是,臣也想看看在陛下治理下的大漢會成為何等景色。”
劉病已微微點了點頭,思維卻在旋轉,霍光突然間還了兵權,直接打亂了他最近幾年的所有計劃。
橫貫漢武帝一朝,基本上就是對匈奴作戰的幾十年,前期有大漢雙壁所以殺的匈奴聞風喪膽,可到了武帝後期,當衛青霍去病相繼離世,武帝朝再也沒有出現如衛霍那樣的軍事天才,於是大漢對陣匈奴連續遭逢慘敗。
然而在漢宣帝時期,匈奴卻被大漢徹底被壓服,也就是說漢宣帝完成了漢武帝終其一生都未能完成的宏圖偉業……
能做到這一點,並非是說漢宣帝比漢武帝更加偉大,事實上要不是漢武帝打下的堅實基礎,漢宣帝也不可能成功。
不過這也不是說漢宣帝就是躺在漢武帝的功勞簿上坐享其成,而是相比於漢武帝一心想要剿滅掉匈奴的思想,漢宣帝能更加清晰的認清現實。
漢宣帝很清楚,在中原王朝沒有辦法對廣袤的草原實現有效占領的前提下,徹底改變了對匈奴的大戰略。
這個大戰略不是要滅了匈奴而是要弱化!
草原環境極其惡劣,什麽白災黑災更是層出不窮,然而匈奴人依舊能夠頑強的生存,究其緣由還是因為西域!
西域諸多小國迫於匈奴強大的軍事壓力隻能不斷向匈奴提供物資,而這些物資就是匈奴人賴以生存的基礎保障。
漢宣帝很敏銳的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一邊和匈奴鏖戰,一邊出兵西域,直接滅掉西域數十小國,然後派遣軍隊、官員駐守於西域,形成有效統治。
如此一來匈奴的生命線直接被切斷,靠草原自身根本就養活不了龐大的軍隊,那怎麽辦?
隻能想方設法把西域奪迴去,然而幾次反撲皆被大漢虎賁擊潰,最後沒有辦法,實在受不了的南匈奴唿韓邪單於到長安朝見漢宣帝,當眾跪拜稱臣。
北匈奴直接逃竄,打不過跑還不成,你狠,老子離你遠點行不行?
於是北匈奴西逃,一直逃到了康居國,也就是後世的哈薩克斯坦境內,才算遠離了大漢朝的軍事打擊範圍,
南匈奴降漢,北匈奴西逃,從此以後匈奴一蹶不振,直到南北朝時期才走向滅亡。
但這個滅亡說的是相對於華夏王朝,事實上被中原王朝幹慘了以後的匈奴並不甘心失敗,但是又不是中原王朝的對手,所以一路向西……
公元375年,匈奴向西攻滅了阿蘭人和東哥特人在多瑙河沿岸所建立的國家,向南攻克亞美尼亞,一直打到波斯和敘利亞!
公元433年,匈奴大單於阿提拉成為各部首領,建立了東起伏爾加河,西至萊茵河,南抵多瑙河的廣袤土地上出現了一個龐大帝國,在阿提拉統治的20年裏,匈奴首都布達城成了歐洲的政治中心,歐洲各國紛紛臣服。
劉病已完全可以照搬漢宣帝對待匈奴的政策,但是他不願意或者想做的更徹底更完美……
劉病已繼位之後一直魂牽夢縈的東西。
代表著皇家最大軍事授權的東西!
虎符不動,天下和平,虎符一動,便是戰爭!
按製,虎符一半在大司馬手裏,另一半則在皇帝手中,當兩塊虎符合二為一再加上天子詔書,持有者便是大將軍,擁有調動天下兵馬之權。
霍光為何能權傾天下,不就是因為孝武皇帝臨終托孤,將皇帝手中的半塊虎符還有一道天子詔書交到了他的手裏。
說明孝武皇帝相信霍光的忠心,相信自己不會看錯人,相信霍光不會輕動虎符!
天子年幼不足以掌天下事,所以孝武皇帝等於是將漢室江山交到了霍光的手裏,將劉氏全族交到了霍光的手裏。
這等胸襟,此等魄力,實非尋常帝王所能擁有。
對於後世而言,在以虎符調動軍隊的時代,虎符的作用之大委實難以想象,當然也不是說沒有虎符就一定調動不了軍隊,比如景帝朝的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藩王調動軍隊謀反,可沒有虎符更沒有天子詔書,那麽藩王為何能調動軍隊?
這他麽就是屁話,藩王的軍隊還能算大漢的官軍?那他麽就是藩王私兵,是藩王自己花錢養的,就算認也隻認藩王的虎符,藩王軍會理睬皇帝虎符才怪。
在後世還沒穿越的時候,劉病已不止一次對於虎符的作用產生過質疑,然而虎符這玩意真正意義上退出曆史舞台甚至要到民國,也就是說虎符貫穿了整個封建時代。
存在即是合理,所以劉病已即便把軍權分置也沒有廢除虎符的意思,但是他真的沒想到霍光竟然會在這個時候把虎符還給他!
要知道沒了虎符,他就是大司馬……兵部尚書,也不再是大將軍……三軍都督,他將會徹底失去軍隊的掌控權!
而拿迴虎符的他將會成為真正的皇帝!
對於大漢軍隊裏的將軍而言,他們也隻認死理,也就是說他們隻認虎符不認人,誰持有完整虎符和天子詔書,誰就是大漢的最高軍事長官,那麽就算霍光要謀反他們也會追隨,因為從法理角度而言,他們都不算謀反。
但是霍光若是沒了虎符詔書,那哪怕霍光在軍中的威望再高也沒用,這個時候霍光要是還想謀反,軍隊的將領或許也會追隨,但是肯定需要掂量掂量,一旦失敗,他們也是謀反!
謀反可是大逆不赦之罪,抄家滅族的下場!
“元輔這是……”劉病已平靜了一下心緒,卻並沒有伸手接過虎符,急得肅立一旁的梁翰恨不得自己幫皇帝拿迴來。
霍光微笑著將木盒輕放在禦桌上道:“臣受孝武皇帝遺命輔政先帝,暫代統軍之權,孝武皇帝之所以受臣虎符詔書,是因先帝年幼不足以掌軍國事,陛下而今年已及冠,所展現出來的政治智慧更是臣生平僅見,臣已垂垂老矣,也該放手讓陛下展現才能,趁著臣還能活幾年,還能為陛下拾遺補缺幾年,陛下盡管放手施為便是,臣也想看看在陛下治理下的大漢會成為何等景色。”
劉病已微微點了點頭,思維卻在旋轉,霍光突然間還了兵權,直接打亂了他最近幾年的所有計劃。
橫貫漢武帝一朝,基本上就是對匈奴作戰的幾十年,前期有大漢雙壁所以殺的匈奴聞風喪膽,可到了武帝後期,當衛青霍去病相繼離世,武帝朝再也沒有出現如衛霍那樣的軍事天才,於是大漢對陣匈奴連續遭逢慘敗。
然而在漢宣帝時期,匈奴卻被大漢徹底被壓服,也就是說漢宣帝完成了漢武帝終其一生都未能完成的宏圖偉業……
能做到這一點,並非是說漢宣帝比漢武帝更加偉大,事實上要不是漢武帝打下的堅實基礎,漢宣帝也不可能成功。
不過這也不是說漢宣帝就是躺在漢武帝的功勞簿上坐享其成,而是相比於漢武帝一心想要剿滅掉匈奴的思想,漢宣帝能更加清晰的認清現實。
漢宣帝很清楚,在中原王朝沒有辦法對廣袤的草原實現有效占領的前提下,徹底改變了對匈奴的大戰略。
這個大戰略不是要滅了匈奴而是要弱化!
草原環境極其惡劣,什麽白災黑災更是層出不窮,然而匈奴人依舊能夠頑強的生存,究其緣由還是因為西域!
西域諸多小國迫於匈奴強大的軍事壓力隻能不斷向匈奴提供物資,而這些物資就是匈奴人賴以生存的基礎保障。
漢宣帝很敏銳的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一邊和匈奴鏖戰,一邊出兵西域,直接滅掉西域數十小國,然後派遣軍隊、官員駐守於西域,形成有效統治。
如此一來匈奴的生命線直接被切斷,靠草原自身根本就養活不了龐大的軍隊,那怎麽辦?
隻能想方設法把西域奪迴去,然而幾次反撲皆被大漢虎賁擊潰,最後沒有辦法,實在受不了的南匈奴唿韓邪單於到長安朝見漢宣帝,當眾跪拜稱臣。
北匈奴直接逃竄,打不過跑還不成,你狠,老子離你遠點行不行?
於是北匈奴西逃,一直逃到了康居國,也就是後世的哈薩克斯坦境內,才算遠離了大漢朝的軍事打擊範圍,
南匈奴降漢,北匈奴西逃,從此以後匈奴一蹶不振,直到南北朝時期才走向滅亡。
但這個滅亡說的是相對於華夏王朝,事實上被中原王朝幹慘了以後的匈奴並不甘心失敗,但是又不是中原王朝的對手,所以一路向西……
公元375年,匈奴向西攻滅了阿蘭人和東哥特人在多瑙河沿岸所建立的國家,向南攻克亞美尼亞,一直打到波斯和敘利亞!
公元433年,匈奴大單於阿提拉成為各部首領,建立了東起伏爾加河,西至萊茵河,南抵多瑙河的廣袤土地上出現了一個龐大帝國,在阿提拉統治的20年裏,匈奴首都布達城成了歐洲的政治中心,歐洲各國紛紛臣服。
劉病已完全可以照搬漢宣帝對待匈奴的政策,但是他不願意或者想做的更徹底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