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病已給墨價枯的任務堪稱五花八門,大到要耗費海量錢糧的造船,小到瓷器等等。


    這瓷器……現在就有,曆史甚至可以前溯到商代,然而這年頭的瓷器跟後世的那種美輪美奐,堪稱巧奪天工的瓷器完全是兩迴事,幾乎是粗製濫造的代名詞。


    煌煌華夏,瓷器之國,這如何能忍,於是劉病已要求墨院改良瓷器製造之法,要求做工精良、輕薄美觀,這些可以作為珍品,也可以大量燒造一般瓷器進入尋常百姓家。


    說實話,人的忍耐程度是有限的,現在劉病已對於灰不拉幾的陶器忍耐度已經快要到極限了。


    當然劉病已也知道越是精美的瓷器對土壤的要求就越高,於是他還貼心的在絹帛上注明在上虞以及哪些地方的土壤不錯,至於他是怎麽知道的,墨家無需知道。


    還有就是棉花脫籽,劉病已知道這是宋代黃道婆鼓搗出來的技術,但是具體如何,機器長什麽樣,他一無所知,所以讓墨家自己去研究。


    比如紡織,現如今的紡織技術談不上多落後,但是效率肯定是差的發指,想要百姓無凍死之憂,紡織技術豈能不加大步伐。


    於是珍妮紡織機來了,對於紡織機,劉病已同樣半點研究沒有,但是以前他在電視劇上看過一部紀錄片,於是便將腦海裏麵殘存的記憶複刻出來,如此一來,墨院研究並製造出來,想必難度不會太大。


    還有彈簧減震、腳踏式縫紉機、肥皂牙刷等日用品,最重要的還是琉璃、玻璃!


    劉病已看過不少穿越小說,主角在古代賺銀子的殺器……神器就是玻璃!


    琉璃的曆史要等到幾十年之後,一經問世立即就成為利益階層追捧之物,也讓創造售賣琉璃的商賈賺的飛起,這種古代奢侈品沒有道理不鼓搗出來,為自己狠狠賺上一筆。


    至於玻璃,都覺得是後世從琉璃工藝上發展出來的,這或許有一定道理,但是玻璃的曆史真要追溯起來,甚至能追溯到幾千年前。


    當然,這也有很大可能是古人瞎搗鼓出來的產物,總之沒有形成規模化,劉病已在民間這些年找了不少地方,也確實沒有發現一星半點關於玻璃的蛛絲馬跡。


    那就權當沒有,相對於琉璃的絢爛多彩,純色或者不怎麽純但是透光性更好的玻璃容易製造而且容易形成量產,那就夠了。


    劉病已不但是大漢帝國的主人,他還要做自己一手創建,商業帝國的主人。


    那麽任何新興產品如果不能量產那就是扯淡,若說琉璃量產難度大,可以當成奢侈品來賣,那麽玻璃就能當成大眾物品來賣,而且還能在玻璃製品進入千家萬戶之前,好好收割一波豪門韭菜。


    現如今劉病已將任務交給了墨院,他就需要先期投資,於是少府令梁丘賀愁的頭發都白了……


    皇帝花錢花的實在太狠了,狠到讓人心驚肉跳!


    最要命的是皇帝召見他的時候還念了一句詩……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啥時候複來不知道,但是千金真的快散盡了。


    最讓梁丘賀無法理解的是……你說開設皇家太學,是皇帝為自己培養人才也就算了。


    建煉鐵廠要撥付海量的錢也行,畢竟一旦煉鐵廠開始煉鐵,就算沒皇帝說的那麽誇張的產量,總也能看到迴報。


    可造船?皇帝要一次性撥給造船廠兩萬萬錢,而且每年還要投入數千萬錢之多!


    他感覺皇帝已經不是敗家不敗家的問題了,而是真的瘋了……


    算天算地算空氣,這錢都不應該是少府出才對,別說現如今大漢各種各樣的戰船多達上千艘,根本就沒有造船的需求,就算有需求,造出來的戰船難道不是衛國?那憑什麽少府出?


    他據理力爭,然而沒鳥用,以大司馬為首的各個衙門對於皇帝要造船不表示反對,但是也不支持,同樣的理由是沒需求。


    那麽皇帝要造,可國不需要那就是皇帝自己需要,既然是皇帝自己需要,那麽錢當然是少府出。


    這話沒毛病,那麽皇帝要船幹什麽?出海玩?


    扯的沒邊沒際了……


    讓梁丘賀沒想到的是,皇帝似乎也對讓國庫拿錢出來造船沒什麽興趣,就拘著少府投錢!


    少府本身就是負責皇室財政用度,賦的收入也歸少府,說白了少府就是皇帝的錢袋子,皇帝要從袋子裏麵拿錢,袋子還能拒絕?


    所以梁丘賀認命了……


    皇帝要錢就給唄,管他作甚,就好像那個不知所謂的科研院,竟然還要每年撥給科研經費,最低多少,高不設限……


    皇帝喜歡把錢往水裏麵扔,他這個少府令說起來職權不低,可說到底也不過就是皇室的管家罷了,皇帝要敗家,他這個管家能怎麽辦?


    可梁丘賀算了,有些事有些人不想算!


    楊敞正在給霍光匯報工作。


    丞相要是放在後世,那絕對算得上是牛皮哄哄的人物,基本上就是一言九鼎,以臣抗君的代名詞,曆史上更是上演過無數次君權與相權之爭,直到朱元璋忍無可忍,殺胡惟庸廢丞相製為止。


    但是在大漢完全不是這麽迴事。


    《漢官儀》記載‘漢興,置大將軍,位在丞相上’,也就是說大漢建立,設大將軍職位,地位在丞相之上!


    《文獻通考》卷五十九:大將軍內秉國政,外則仗鉞出征,其權遠出丞相之右。


    孝武帝時期的大司馬大將軍隻有衛青一人,然而丞相前後多達十三人,其中八個橫死……


    孝昭帝時期霍光是大司馬大將軍,妥妥的一代權臣!


    所以楊敞給霍光匯報工作不奇怪……


    很快楊敞就把朝政之事說完,隨後話鋒一變,臉色肅然道:“大將軍可曾聽說墨院?”


    “墨院?”霍光微笑道:“丞相說的是科研院吧。”


    “欲蓋彌彰罷了。”楊敞冷聲道:“這所謂的科研院,裏麵之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墨家餘孽,包括巨子亦在其中。”


    “那又如何?”霍光眉頭一皺。


    “儒墨不容,天下皆知,下官以為可以借此機會,將這些墨家餘孽一網打盡,斬草除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征服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牧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牧海並收藏大漢征服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