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應該不算太過分吧


    過了幾日之後,眼看著呂布和段煨已經在平陰縣退兵,留下了一座空城,劉星大喜,看來董卓說話還算數啊。


    思來想去,劉星和郭嘉決定命趙雲率領五千兵馬在華陰縣駐紮,同時組織人力,興建潼關石城。


    趙雲領令,張飛還在嚷嚷,為啥不讓他留著。


    劉星心中知道,張飛這小子打仗行,守城嘛,還是差點意思,於是說道留有張飛另有重用,這才化解。


    又觀察了幾日之後,劉星這才率領大部隊返迴雒陽,同時給荀彧發去消息,請他來雒陽商議未來之事。


    三個月的征戰時間結束,看似時間不長,但是結果卻是天翻地覆。


    所謂的司隸即是首都周邊,如今皇帝劉宏去了長安,名義上已經遷都,而故都雒陽一把火燒了,劉星要百廢待興,同時也要開始清點家產了。


    此時的司隸已經不能稱之為司隸,畢竟皇帝在長安,荀彧建議,該司隸為司州。


    司州名義上還是延續了之前雒陽司隸的管轄範圍。


    司州處於雍州以東,並州以南,荊州以北,兗州以西,地理區域包括渭水和黃河交界處周圍,和雍州以華陰縣的潼關分割,北上便是並州境內的上黨地區,東北和冀州的平原縣接壤,東邊是兗州陳留,南方緊接荊州新野縣,東南接潁川郡。


    司州加上豫州,劉星名義上掌控著兩州之地,實力雄厚,不過,按照荀彧的說法是,劉星也就是賬麵資產雄厚,實則不僅兩州之內有著很多的不安因素,況且在周邊還有著極為強大的多方勢力。


    西邊雍州的董卓自不必說,北方的 袁紹,東邊的曹操,東南的袁術,還有南邊的劉表都是實力不俗。


    按照這個說法,劉星所處的地方可是四戰之地,四麵環敵啊!


    “文若,我選的這個地方可不太妙啊,還請文若教我啊!”


    荀若答道:


    “主公,此時已經名正言順成為兩州的州牧,且有九卿的太常一職,奉皇命修繕故都雒陽,試問天下誰敢爭鋒?主公可討伐之!”


    “文若的意思是可以名正言順的征討?!”


    “對,聖旨上寫的清楚,主公是在為皇帝修建宮殿,等到修建好了,就可以迎迴聖駕,如今的董卓篡國,誰都知道這是一個借口,不過,即便是借口,我們也要完成,誰敢來侵犯主公,主公可以大義討之!”


    “好好好,還有呢?”


    “一個是修宮殿,一個是備戰討伐,再一個嘛,主公乃是太常,應當要潛心發展教育,教化民生!”


    “啥?”這話輪到劉星聽不懂了,之前的好理解,難道自己真的要當教育部長嗎?


    “主公,帝王西遷,這已經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事情,天下震動,漢室的威嚴衰落,而如今,主公留守雒陽,可以理解為代天子守衛故都,故都也是都城,應當有王霸之氣,我建議主公除了大力推行教化之外,還要盡快將宗廟、帝陵修複,這都是你們老劉家的東西啊!”


    “我靠!”


    劉星漸漸明白了,荀彧告訴自己這些,不是簡單的,而是要做這些事,以恢複漢室的帝王氣象,告訴天下,這個時代,還是大漢的天下,一些宵小之輩不要心存叛逆之心。


    “好了,文若,我明白了,不過,正如你所說,如今的雒陽,先是經過何進與宦官的殺戮,又經過董卓的兵禍,想要恢複,可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人才啊!缺人啊!”


    “哈哈,主公,此事容易,如今的主公地位已經有了極大的提高,主公隻需要下達一道公文即可!”


    “什麽樣的公文?”


    “廣招賢士!”


    “這個?是不是可以更加專業一些?”


    “專業?!”


    這是劉星少有的主動談及自己想法的建議。


    既然自己管了教育行業,那是不是可以引進一些後世先進的思想?


    例如科舉製?!


    要知道,現在普通人要想當官,這太難了,是實行的察舉製。


    察舉製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


    察舉製的選人權在地方長官手中,地方長官出於私心舉薦門生故吏、好友親朋,甚至營私舞弊、朋比結黨,就成了察舉製最大的弊端。


    說白了,能不能當上官,不是取決於你,而是取決於特權階級。


    隻有隋唐時才出現的科舉製,劉星想要將這個製度提前個幾百年,應該不算太過分吧。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漢家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拙言3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拙言33並收藏三國:漢家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