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吃了”太守的大餅,劉星立即行動起來,既然名頭頂著“準都尉”的頭銜,有太守支持,劉星就開始在全郡“招兵買馬”,經常來往於潁川郡的各縣。


    劉星忙碌了起來。


    這個時代,務農不能平平安安的,那就隻有當兵打仗,隻要不死,就能吃飽,甚至還能博一個功名。


    劉星兌現承諾,招兵的事情由程普去做,而軍事訓練的工作就交給高順,你高順不是有軍事才華嘛,那我就讓你放膽去做!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人盡其才!


    時勢造英雄,很快,招兵工作順利進行,全郡的百姓踴躍參加,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吃飽飯,簡單至極。


    不過,劉星也要控製兵員的數量,現在看招兵不成問題,難的是養不起啊。


    因此,劉星要求一定要精,不要什麽人都要!


    這是第二個要求,而這,也是和高順的想法不謀而合。


    高順不需要太多的士兵,他也是講求精兵政策。


    他對劉星說:


    “精兵可以做到令行禁止!精兵的裝備必須精良,多了會耗費巨大,而且得不償失!再一個,人多了我指揮不來!”


    好,這理論真的是實在!


    一時間,劉星在潁川郡的忙碌,潁川各縣都已經知道了劉星的大名,如今都已經知道了自太守以下,潁川郡的一個年輕人劉拱辰炙手可熱了。


    越是到了這個時候,劉星知道,未來的方針大方向的重要性。


    於是,劉星找到荀彧,自己需要一些真知灼見了。


    “文若,我下一步該如何?”


    荀彧自從上次被張飛的話警醒,走一步算一步的理論現在想來,好像也有些道理。


    既然選擇了,那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至少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個展示和學習的平台。


    王佐之才也需要實踐不是。


    對於劉星的所作所為,荀彧有著鷹隼般的智慧。


    “大人所求,應當有所圖,所圖者乃成功之階梯,一步一步向上,方可成就大業!”


    看看,這就是頂級謀士的判斷。


    荀彧也知道劉星的官兒小啊!


    “文若,知我!”


    “大人,如今黃巾餘孽依舊猖獗,僅一縣一郡之地不可為,還需要朝廷來掌控全局,奈何朝廷內部宦官和外戚相互掣肘,可禍水引之!”


    “文若這是何意啊?”


    “大人,十常侍把持皇帝耳目,還以為如今天下太平,如果不給予朝廷壓力,恐怕朝廷不會重視,潁川與雒陽相距不遠,若是能夠將賊寇引到雒陽方向,朝廷勢必會發兵鎮壓,屆時大人所求的都尉一職,也許很快就會名正言順!”


    “哎呦,文若,高見!”


    劉星恍然大悟,自己在潁川郡說是要剿賊,但也是無頭蒼蠅一樣,哪裏有叛亂,就去鎮壓哪裏,好像是得到了功績,鍛煉了士兵,但這樣隻是小打小鬧,對於自己的根本方向沒有直接的好處。


    文若啊,大才啊!


    “還有,大人想要做的木材生意,無非就是為了籌措軍餉,而殊不知,這些木材正是朝廷所需,若是能夠在此做些文章,會事半功倍!”


    “哈哈,文若,我明白了!”


    如今跟隨在劉星身邊的一共是四員武將,程普、韓當、張燕、高順。


    劉星召集四將開會,部署作戰方略。


    潁川郡地處中原,在東北方向是陳留郡,順時針一圈下來,分別是陳國、汝南、南陽、弘農和雒陽。


    而潁川郡內部,穎陰縣又處於靠東的位置,劉星的計劃是命四名戰將,從潁川郡的東部開始,將黃巾賊趕到西部去,而西部,首當其衝的就是郡治所陽翟縣。


    陽翟縣再往西北就是雒陽的地界了,這是劉星的目標。


    圍而不剿,禍水西引!


    名義上在潁川郡內部剿匪,再不濟也要將黃巾賊攆出潁川郡的範圍,去了哪裏我可就不管了。


    而一旦黃巾賊到了雒陽的地界,那裏可是帝都,十常侍再能隱瞞皇帝劉宏,首都都出現了黃巾餘孽,他們總該想辦法鎮壓不是。


    到了那個時候,自己的機會不就出來了?!


    將令下達,四將各自領兵出發。


    每名將領各自引兵五百,這也是征兵三個月來的戰力。


    李昱答應了劉星,說是一郡的兵員上限隻有兩千多,而劉星一人竟然就搞到了兩千。


    能不能要來軍餉再說,先打仗,隻要打仗勝了,就能夠繳獲,吃穿就夠用了。


    劉星立即將消息上報太守李昱,說是自己要開始幹了,請他聯絡潁川各縣,做好賊人逃竄、滋擾的準備。


    看看,劉星還挺顧全各縣同僚的嘛。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漢家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拙言3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拙言33並收藏三國:漢家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