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調令,劉星還是來到了屯騎尉的駐地報到。


    而在報到之前,劉星還是到司馬防的府宅拜見了自己曾經的長官。


    劉星的到來,司馬防很是高興,安排家人前來相見,這正合自己的心意,畢竟司馬懿的名聲太大了,見見小時候的他也好呀。


    不過,首先進來的少年,是司馬防的長子司馬朗,對於他,劉星是沒有任何印象的,隻見他能有大概一米八的身高,比劉星沒矮多少。


    劉星不由的感慨,司馬防究竟是多大時候結的婚。


    “老大,過來見過你的叔叔劉拱辰大人!”


    “叔叔!侄兒司馬朗拜見叔叔!”


    司馬朗朗聲說道,還是搞得劉星差點將茶水噴了出來。


    “那個...大人,我看令郎和我年齡相仿,就叫我叔叔,不太合適吧...”


    “哈哈!”司馬防笑了,道:


    “拱辰有所不知啊,我兒司馬朗今年才十二歲而已啊!況且你我平輩而論,這聲叔叔你自然當得起!”


    “啊?十二歲就有這麽高了?!”劉星不由的說道,心中則暗想,這司馬家的夥食是真的不錯,怪不得,司馬懿的廚藝這麽牛呢。


    司馬防繼續道:


    “嗬嗬,拱辰啊,我家老大剛剛通過經學考試而成為童子郎,當時的監考官就覺得他身體高大強壯,懷疑他匿報年齡,便質問他。你倒他如何說?


    “如何說?”


    司馬朗接過話頭,說道:“當時我說,我的家族中人世代以來的身材一向都很高大,我雖然年輕幼弱,卻沒有急功近利向上層攀援的習氣,從而謊報年齡以求得在仕途上早有成就,這不是我的人生立誌要做的事情。”


    “嗯!大人,大公子非常人也,他日定能精達事機,肅齊萬裏!”


    “哈哈,拱辰謬讚了!”


    正說著呢,這時從門外進來了一個四五歲的孩童。


    司馬防站起身來,笑嗬嗬的道:


    “老二,過來見過你劉叔叔,拱辰,這是我家的二小子,叫做司馬懿!”


    “哦!”終於是見到了。


    看那兒時的司馬懿,站在劉星麵前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奶聲奶氣的喊了劉星一聲叔叔。


    “大人家的家教果然名不虛傳!”


    劉星聽過,司馬防對兒子們的要求是:“不命曰進不敢進,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問不敢言”。


    司馬防對兒子們是很嚴肅的,而兒子們則謹遵父親教導,對父親是極為尊敬。


    之前就聽司馬防對自己講過,在司馬朗九歲時,有客人直接稱唿司馬防的名字,司馬朗便對那人說:


    “輕慢他人的親長,就等於是不尊敬自己的親長。”那位客人因此而道歉。


    而這個司馬懿,則不是,司馬防對他甚是喜愛,和剛才對待司馬朗是不一樣的。


    也許是他太小的緣故吧。


    而此時的司馬懿正是好動、好奇的年紀,盯著劉星腰間的佩劍就沒有移開過。


    劉星腰間的這把佩劍,正是之前封賞自己為軍司馬的額外物資獎勵,裝飾精美、鋒利無比。


    劉星見狀,微笑著將佩劍解下,並抽出寶劍首先揮舞了幾下後,遞給了司馬懿。


    司馬懿接過寶劍,感到一股沉甸甸的重量。他試著揮舞了幾下,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駕馭。他有些尷尬地看向劉星,問道:“劉叔叔,這把劍好重啊,我怎麽才能像您一樣揮舞自如呢?”


    劉星聽後,哈哈大笑起來。輕輕接過寶劍,又示範了幾個簡單的劍招。司馬懿看得津津有味,不住地點頭。


    接著,劉星收起寶劍,蹲下身子,認真地對司馬懿說:


    “小朋友,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將軍,可不是那麽簡單的。也許你更加適合運籌帷幄,你需要學習的東西有很多,比如兵法、武藝、戰略等等。”


    司馬懿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他鄭重地點了點頭,迴答道:“我願意!我一定會努力學習,成為像將軍叔叔一樣的人!”


    劉星聽後,嗬嗬笑了,背對著司馬防眼神中竟然有了些陰冷的說道:


    “你很聰明,也一定能夠繼承司馬家的榮耀,但你一定要記住,一定要忠於漢室,忠於大漢!”


    司馬懿被劉星的眼神好像是嚇到了,但隨後,眼神變得堅定起來,道:


    “我一定會記住的,請劉叔叔放心!”


    臨走時,司馬防對劉星說:


    “拱辰,馬元義之亂,你處理的很好,上上下下對你評價頗高,我早知道你會鵬程萬裏,但沒有想到這個時間來的這麽快,你即將去軍中效力,那裏有廣闊天地任你馳騁,你不要辜負我的期望啊!記得上一次,有一人也是如此”


    “是誰?”


    “曹孟德!”


    又是曹操啊,這個司馬防看人當真的是準啊...


    劉星從地方的治安機構,調到了軍事部隊,從警官變成了軍官。因為屯騎尉距離雒陽市中心很遠,劉星隻帶了典韋隨行,將蘇瞳則留了下來。


    無他,最近這段時間,蘇瞳與蘇氏馬行聯係上了,按照劉星之前的計劃,對蘇瞳還是有一定安排的。


    雖然蘇雙讓自己提攜蘇瞳從政入仕,可現在的蘇雙太小了,要想栽培他進入官場,那就得從學習經書,但未來是什麽時代,自己知曉。


    隻要自己站的更高,給蘇瞳安排官職什麽的,還不是一句話。


    但要如何使用好蘇瞳,最終,劉星還是決定,讓他繼續經商。


    打仗就是打錢,古今不變的道理。


    既然蘇家以經商為業,蘇瞳本身又有著商人細胞,不經商豈不是太可惜了。


    因此,劉星就安排他去了蘇氏馬行學習經商之道。


    自己則和典韋兩位成年人去軍中效力了。


    在東漢末年的軍隊基層和現代的“班排連”是不同的,當時的編製基本如下:


    五人為一伍,設伍長;


    兩伍為一什,設什長;


    五什為一隊,設隊率,領兵50人;


    兩隊為一屯,設屯長,領兵100人;


    兩屯為一曲,設軍侯,領兵200人;


    兩曲為一部,設軍司馬,領兵400人;


    五部為一營,設校尉,領兵2000人。


    有時候在軍司馬和校尉之間還有領兵800人的“都尉”這個級別存在。


    校尉之上是中郎將、裨將軍、偏將軍和雜號將軍,再之上就是四安四平四鎮四征四方將軍等等。


    而自西漢以來,原有北軍八營,到了東漢改為五營,分別是:


    屯騎校尉:掌重騎兵部隊,人穿衣甲,馬穿馬鎧,手使長 槍馬刀,用於衝突,也稱為突騎;


    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門屯兵;


    越騎校尉:掌輕騎兵部隊,人穿薄甲,用弓矢,多用於搜 索、警戒及追擊;


    長水校尉:掌駐紮在長水等地胡人組成的騎兵;


    射聲校尉:掌弓箭手部隊。


    這是現存的,被取消和合並的還有:


    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內,外掌西域。取消;


    胡騎校尉:掌京師各城門屯兵。並入長水校尉;


    虎賁校尉:掌戰車部隊。並入射聲校尉。


    劉星直接從地方轉部隊,手下掌管著400名重騎兵,不過就是19歲而已。


    劉星也知道,宦官們是不希望自己繼續在京城“攪了他們的好事”,而說得上話的士大夫們,也要給自己爭取。


    至於這個士大夫是誰?劉星不得而知,也許是袁隗,也許是張濟,都是鼎鼎的三公之一。


    來到了兵營,劉星首先得要是要拜見上官——屯騎校尉鮑鴻。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漢家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拙言3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拙言33並收藏三國:漢家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