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舊事
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國家還要大了 作者:楚非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宗仁昌冷笑道:“怕死也叫有決斷?這二人身為太守卻不能盡責守衛國土,要不是他們三州何至於淪陷的這般之快?三州要是沒有淪陷,我大宋源源不斷的援軍便能及時趕赴神鳴關與金兵一決雌雄,也不會落入現在這樣被動的局麵。”
百餘年前,金軍雄兵縱橫天下、無人能敵,可是近些年來卻漸漸不被大宋子民放在心上。
一是因為有山海關和唐家軍的存在,二來即便山海關破了也有三州之地作為緩衝。
最後便是那堅不可摧的神鳴關。
三道屏障構建了大宋子民心中至高的安全感。
而這一次,之所以敗的如此徹底,轉眼之間三道屏障已失其二。
一是確實誰都沒有想到堅守山海關百餘年的唐家軍居然會突然投敵。
二則就是三州三位太守的問題了。
金兵入關之時,恰好三位太守都在神鳴關內,名為抵擋老迴迴,實則則是想謀害龍不祥。
金兵入關後,張融火速趕迴涼州抵擋金兵,本來是已經爭取了一定的時間。
若是這時二王能利用好張融以死爭取來的寶貴時間,及時布防,那麽金兵也不可能在幽州境內三日連下十八城,更加不可能那麽快就出現在神鳴關下。
那時中原地帶的援兵趕到,說不定還能奪迴三州甚至山海關。
可惜這二人被金兵嚇破了膽,聽到金兵入關的消息後根本不敢出關半步,以至於三州無人主持大局,各郡縣各自為戰。
再加上兩軍戰力確實存在差距,才導致不過短短十餘日,幽、涼兩地竟然盡數失陷。
這個道理滿朝文武誰人不知?
張融已經戰死不便再多說什麽,可是二王如今卻還好端端的在神鳴關內,不但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反而委以重任。
隻因他們是荀氏門生,便無人敢質疑半步。
這時宗仁昌提了出來,雖然沒人敢公開支持,但哪個不在心中暗暗稱快。
荀守成叫道:“大將軍何必顛倒黑白,你倒是趕到神鳴關了,也沒見你收複三州,聽說未得陛下令旨你就擅自開關與金兵開戰,兩位王大人苦苦相勸你都不聽,你就不怕因為你的輕舉妄動讓神鳴關出現什麽損失嗎。”
宗仁昌聞言心中又是一緊,想起了神鳴關下那一戰。
原來自從斬殺老迴迴後,他又瞄準了山東一帶的反賊,可是在領兵前去的路上就聽到了山海關失守的消息。
宗仁昌大吃一驚,再也顧不得其它,立馬掉頭星夜又往神鳴關趕去。
等他趕到時金兵大將烈誌寧已領兵十萬布陣於神鳴關下。
宗仁昌心急如焚,不管不顧,直接領兵出戰,想要打通前往並州的生命通道。
豈料他與烈誌寧在關下大戰五十迴合不分勝負。
之後他又用疑兵之計,分兵五路往涼州、幽州方向突圍,吸引敵兵注意力,實則自帶主力猛攻通往並州的道路。
但仍被烈誌寧識破,烈誌寧以鐵桶陣把宗仁昌的兵馬一路又一路的給逼了迴來。
之後帝都傳召讓他趕迴帝都。
雖然在神鳴關下與金兵隻匆匆一交手,也讓宗仁昌見識到了金兵的強大和可怕之處。
須知他率領的乃是大宋王朝最為精銳的神武之師,而他本人也實在已經是大宋一等一的武將,無人能出其右。
而對方隻不過是大金國的一支先鋒部隊,其後更是有數不盡的雄師猛將。
結果這一短暫的交鋒卻是以一個平局收場,甚至可以說宗仁昌稍處下風。
光是一個烈誌寧就已經壓的整個大宋朝廷喘不過氣來。
若是有朝一日金國的百萬雄師齊至又當如何應對?
想到這裏,宗仁昌隻覺得一陣心灰意冷,再也沒有心思與荀守成爭鬥。
天武大帝這時也是一陣心煩意亂。
他極重名聲,可三州失陷便注定了在後世史書上他將被永遠的釘在恥辱柱上。
他疲憊的揮了揮手,喝退眾臣,今天已不想再處置什麽了。
勤政殿上的這一場商討就這樣草草的結束了。
從勤政殿出來後天武大帝便來到了後宮。
但想一想這偌大的後宮竟無一個可以談心之人心中更是煩躁。
後宮婦人,整日裏隻知道計較一些雞皮蒜毛的小事,又有誰能真正排解他心中的憂愁呢。
天武大帝長歎一聲,信步而走,值守的太監似乎也知道他今日心情不佳,一個個都小心翼翼的跟著,大氣也不敢喘一口。
天武大帝心無所感,隨意而行,偶然間一抬頭不由的吃了一驚。
原來不知不覺間他竟然已經來到了長青宮的地盤。
這個地方他已經十三年不曾踏入,今日怎的竟走到這裏來了。
仿佛間一些本以為早就忘卻的舊事突然又像潮水般湧上他的心頭。
天武大帝在門口呆立了一陣,突然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唉,也不知她這些年過的怎麽樣,是否還像昔日那般傲氣。
想來是沒有什麽變化吧,連他唯一的兒子被發配並州她都不曾來懇求過半句。
如今三州失陷,這個兒子也是兇多吉少,想必她心中也是難過的緊。
天武大帝輕輕的一揮手,示意太監們不必跟隨,獨自走了進去。
自從來到長青宮附近後,值守太監早就嚇出了一身冷汗,生怕觸及到天武大帝的禁忌,成為他盛怒之下的犧牲品。
此時見不必跟隨,才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進入長青宮後,看到簡單的陳設,斑駁的牆壁,天武大帝不由的又是心中一緊。
這些年來皇後多番為難於她們母子,天武大帝也並非完全不知情。
甚至這裏麵還有他故意放縱的原因。
天武大帝就是想折一折她的銳氣,看她能撐到什麽時候。
隻要她有半句服軟的話,不,甚至不用說什麽,隻要她露出了半分服軟的態度。
天武大帝都會立刻趕過來,趕走所有曾欺負過她的人,然後像從前一樣,一心一意的疼愛於她。
可是沒有。
整整十三年,她高傲的頭顱始終都不曾低下過半分。
這一十三年裏,就像是她一個人孤傲的和整個皇宮在作對。
縱然受盡了委屈和折磨也不曾有過半分的示弱。
百餘年前,金軍雄兵縱橫天下、無人能敵,可是近些年來卻漸漸不被大宋子民放在心上。
一是因為有山海關和唐家軍的存在,二來即便山海關破了也有三州之地作為緩衝。
最後便是那堅不可摧的神鳴關。
三道屏障構建了大宋子民心中至高的安全感。
而這一次,之所以敗的如此徹底,轉眼之間三道屏障已失其二。
一是確實誰都沒有想到堅守山海關百餘年的唐家軍居然會突然投敵。
二則就是三州三位太守的問題了。
金兵入關之時,恰好三位太守都在神鳴關內,名為抵擋老迴迴,實則則是想謀害龍不祥。
金兵入關後,張融火速趕迴涼州抵擋金兵,本來是已經爭取了一定的時間。
若是這時二王能利用好張融以死爭取來的寶貴時間,及時布防,那麽金兵也不可能在幽州境內三日連下十八城,更加不可能那麽快就出現在神鳴關下。
那時中原地帶的援兵趕到,說不定還能奪迴三州甚至山海關。
可惜這二人被金兵嚇破了膽,聽到金兵入關的消息後根本不敢出關半步,以至於三州無人主持大局,各郡縣各自為戰。
再加上兩軍戰力確實存在差距,才導致不過短短十餘日,幽、涼兩地竟然盡數失陷。
這個道理滿朝文武誰人不知?
張融已經戰死不便再多說什麽,可是二王如今卻還好端端的在神鳴關內,不但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反而委以重任。
隻因他們是荀氏門生,便無人敢質疑半步。
這時宗仁昌提了出來,雖然沒人敢公開支持,但哪個不在心中暗暗稱快。
荀守成叫道:“大將軍何必顛倒黑白,你倒是趕到神鳴關了,也沒見你收複三州,聽說未得陛下令旨你就擅自開關與金兵開戰,兩位王大人苦苦相勸你都不聽,你就不怕因為你的輕舉妄動讓神鳴關出現什麽損失嗎。”
宗仁昌聞言心中又是一緊,想起了神鳴關下那一戰。
原來自從斬殺老迴迴後,他又瞄準了山東一帶的反賊,可是在領兵前去的路上就聽到了山海關失守的消息。
宗仁昌大吃一驚,再也顧不得其它,立馬掉頭星夜又往神鳴關趕去。
等他趕到時金兵大將烈誌寧已領兵十萬布陣於神鳴關下。
宗仁昌心急如焚,不管不顧,直接領兵出戰,想要打通前往並州的生命通道。
豈料他與烈誌寧在關下大戰五十迴合不分勝負。
之後他又用疑兵之計,分兵五路往涼州、幽州方向突圍,吸引敵兵注意力,實則自帶主力猛攻通往並州的道路。
但仍被烈誌寧識破,烈誌寧以鐵桶陣把宗仁昌的兵馬一路又一路的給逼了迴來。
之後帝都傳召讓他趕迴帝都。
雖然在神鳴關下與金兵隻匆匆一交手,也讓宗仁昌見識到了金兵的強大和可怕之處。
須知他率領的乃是大宋王朝最為精銳的神武之師,而他本人也實在已經是大宋一等一的武將,無人能出其右。
而對方隻不過是大金國的一支先鋒部隊,其後更是有數不盡的雄師猛將。
結果這一短暫的交鋒卻是以一個平局收場,甚至可以說宗仁昌稍處下風。
光是一個烈誌寧就已經壓的整個大宋朝廷喘不過氣來。
若是有朝一日金國的百萬雄師齊至又當如何應對?
想到這裏,宗仁昌隻覺得一陣心灰意冷,再也沒有心思與荀守成爭鬥。
天武大帝這時也是一陣心煩意亂。
他極重名聲,可三州失陷便注定了在後世史書上他將被永遠的釘在恥辱柱上。
他疲憊的揮了揮手,喝退眾臣,今天已不想再處置什麽了。
勤政殿上的這一場商討就這樣草草的結束了。
從勤政殿出來後天武大帝便來到了後宮。
但想一想這偌大的後宮竟無一個可以談心之人心中更是煩躁。
後宮婦人,整日裏隻知道計較一些雞皮蒜毛的小事,又有誰能真正排解他心中的憂愁呢。
天武大帝長歎一聲,信步而走,值守的太監似乎也知道他今日心情不佳,一個個都小心翼翼的跟著,大氣也不敢喘一口。
天武大帝心無所感,隨意而行,偶然間一抬頭不由的吃了一驚。
原來不知不覺間他竟然已經來到了長青宮的地盤。
這個地方他已經十三年不曾踏入,今日怎的竟走到這裏來了。
仿佛間一些本以為早就忘卻的舊事突然又像潮水般湧上他的心頭。
天武大帝在門口呆立了一陣,突然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唉,也不知她這些年過的怎麽樣,是否還像昔日那般傲氣。
想來是沒有什麽變化吧,連他唯一的兒子被發配並州她都不曾來懇求過半句。
如今三州失陷,這個兒子也是兇多吉少,想必她心中也是難過的緊。
天武大帝輕輕的一揮手,示意太監們不必跟隨,獨自走了進去。
自從來到長青宮附近後,值守太監早就嚇出了一身冷汗,生怕觸及到天武大帝的禁忌,成為他盛怒之下的犧牲品。
此時見不必跟隨,才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進入長青宮後,看到簡單的陳設,斑駁的牆壁,天武大帝不由的又是心中一緊。
這些年來皇後多番為難於她們母子,天武大帝也並非完全不知情。
甚至這裏麵還有他故意放縱的原因。
天武大帝就是想折一折她的銳氣,看她能撐到什麽時候。
隻要她有半句服軟的話,不,甚至不用說什麽,隻要她露出了半分服軟的態度。
天武大帝都會立刻趕過來,趕走所有曾欺負過她的人,然後像從前一樣,一心一意的疼愛於她。
可是沒有。
整整十三年,她高傲的頭顱始終都不曾低下過半分。
這一十三年裏,就像是她一個人孤傲的和整個皇宮在作對。
縱然受盡了委屈和折磨也不曾有過半分的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