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程汾引經據典,鏗鏘有力的問題,王俊毅以及田文方麵色凝重。


    但旁邊的耶律楚材沒有絲毫猶豫的反駁道:


    “閣下所言差矣,漢朝平陽公主在嫁給衛青之前,曾有過兩次婚姻。


    漢武帝生母先是嫁給金王孫並生有一女,其後才進宮為漢景帝生下三子一女。


    唐朝時期,公主再嫁,三嫁普遍存在。


    上行下效,百姓也能夠自由的和離改嫁。


    ……


    再說宋朝,宋真宗的皇後劉娥曾是銀匠龔美之妻。”


    耶律楚材也是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最後總結道:


    “由此可見,從一而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等要求僅是個人觀點,並不是社會普遍的道德規範。”


    “宋理宗趙昀的妃子也是自願改嫁,無人強迫,那是他們的權利。”


    然而麵對耶律楚材的說法,程汾幾人並不認可,甚至有些嗤之以鼻。


    文學院的教習田文方看到對方的表情,直接開口說道:“《論語》中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爾等身為儒家之人,可曾做到?”


    程汾三人不知道田文方為何會突然這樣問。


    但孔萬春還是迴道:“自然,我等一直以身作則,也是這樣教導學子的。”


    田文方聽到孔萬春的迴答,嘴角露出一抹奸計得逞的微笑。


    孔萬春心中有不好的預感,果然隻聽得田文方反問道:


    “爾等要求婦女從一而終,甚至未嫁女子為夫婿守節。


    但爾等儒家學子為何時常流連於青樓之中?”


    “按理說你們要求別人守貞潔,看不起不守貞潔之女子,可卻又為何對那些不潔的青樓女子如此流連忘返?”


    “難道你們不該痛斥她們嗎?可為何這南方反而青樓最多?而我大明青樓卻在逐年減少?


    你們嘴上說著女子要守潔,背地裏卻淨幹不潔之事,變相的鼓勵這種風氣,如此道貌岸然,說一套做一套,你們哪裏來的勇氣將此事拿到台上辯論?”


    田文方本是南宋的一個落魄秀才,在南宋屢試不中。


    被郭平的人忽悠去培訓後,一直擔任學院的教導之職。


    也接受了一些男女平等的思想。


    青樓女子大多本是身不由己之人,北方大明多年治理下,溫飽無憂,加之大明嚴禁逼良為娼的政策下青樓雖還存在,但卻在逐年減少。


    主要是在嚴厲的政策下,少有人敢逼良為娼,從事這些的女子少了,許多青樓幹倒閉了。


    田文方的話語引起了台下熱烈的討論聲,大意如下:


    學子:我們那是風流,那是去吟詩作賦,何時流連忘返了?


    商人:哎,這關青樓什麽事,可別因此將青樓關了,那以後去哪找樂子?


    百姓:這些讀書人果然是嘴上一套背後一套。


    ……


    另一邊的程汾,朱鈺,孔萬春三人臉色鐵青,麵對田文方振振有詞的話語不知該如何反駁。


    三人無從反駁,朱鈺當即開啟下一個問題:


    “家祖曾提出“存天理,滅人欲”,保持心中天理,維持心中固有的道德準則或宇宙自然真理。


    去除人心中的私欲和雜念,這樣社會才能長治久安。


    社會的動蕩就是來源於人們心中私欲太多,唯有摒棄私欲社會方能和諧。”


    “然而大明卻物欲橫流,如此豈能長治久安?”


    耶律楚材追問道:“不知閣下所說的物欲橫流是指什麽?”


    朱鈺看著上方麵無表情的郭平,猶豫了一番,還是說道:


    “大明百姓追求享受,追求各種美食,華服,在武鬥場追求刺激。


    大明官員窮兵黷武,四處開戰,如此下去,百姓不安心於本職工作。


    國家又征戰連連豈能長治久安?”


    耶律楚材沒有絲毫猶豫,開口說道:


    “看來朱先生對令祖的思想主張理解得不到位,


    朱熹所謂的滅人欲,是指去除人欲中惡的部分,摒棄令人迷失,背離公理道德的欲望。”


    “追求美食與華服並不是惡的部分,相反這些欲望能促進社會進步。”


    “如果先人沒有這些欲望,那我們豈不是還在過著茹毛飲血,身披樹葉的日子?”


    “又何來閣下這一身華麗的服飾?”


    “還是說閣下隻允許自己享受,不允許百姓享受?


    隻允許自己吃著山珍海味,穿著錦繡華服,卻見不得百姓過上這樣的日子?”


    “至於閣下所說的窮兵黷武更是無從談起,我大明每次戰爭後都會休養生息,


    戰爭並沒有給大明百姓帶來災難,閣下何曾見過大明百姓因此生活困苦?”


    朱鈺幾人無言以對,總不能公開說他們和那些泥腿子不一樣吧。


    ……


    朱鈺:大明學子習文的同時還要習武,文人豈可如武夫般……


    耶律楚材:君子有六藝,文武並重自古皆有,隻是前宋重文輕武,所以前宋亡了。


    ……


    辯論逐漸進入白熱化,雙方你來我往,唇槍舌戰,互不相讓。


    耶律楚材根據近幾年的所學闡述心學之道,知行合一,致良知,為善去惡。


    朱鈺等人也闡述理學的實踐觀念,反駁心學虛無,背棄儒家固有的觀點。


    雙方各執一詞,台下的觀眾很多似懂非懂。


    但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還是大明的官學更好,


    至少大明官學教導出來的學子通過科舉後能為他們著想。


    因為不為他們著想,那就升不了官。


    至於商人則無所謂,他們不滿的隻是大明商稅有點高,但現在是儒學教化,社會風氣的辯論,與稅收政策不著邊。


    旁邊儒家學子則是看著理學落入下風,一時間擔憂不已。


    理學有些觀點有其道理,郭平也沒有下發聖旨禁止,有些有利於國家的觀念他也會將其吸收進大明官學教育中。


    教育部現在就有一部分學識淵博的人在做這些事,隻是南宋才滅了一年,還沒有梳理成教材罷了。


    這些人跳出來鼓動南方的學子鬧事是郭平不能忍的,有些可能真的是為了學術爭鬥,但大多數隻是為了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罷了。


    此次辯論若勝了,那南方這些學子也無話可說,隻得乖乖改變想法,接納大明的官學,基調就此定下。


    若敗了,那這些帶頭挑事之人,郭平有許多方法名正言順的將其處理了,然後再慢慢調整融合,無非多花一些時間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輪迴諸天:從經營世界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葉化春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葉化春生並收藏輪迴諸天:從經營世界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