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儒學之辯(一)
輪迴諸天:從經營世界開始! 作者:落葉化春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臨安衢州!
一座占地上百畝,雕梁畫棟,盡顯奢華大氣的莊園坐落於一處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
“家主,府衙發出公告,三月後,將於臨安辨儒,陛下見證,雙方各出三人。”
一位身著淡雅儒袍,麵容清秀的中年人火急火燎的進門稟報。
堂上坐著的孔萬春身穿白袍,手捏胡須,聽到孔萬禮的稟報後,
麵帶笑容的開口說道:“果然,我們安排學子在民間抨擊大明官學,引導百姓輿論是對的。”
“隻要贏了此次辯論大會,我孔氏門徒掌權的機會就到了。”
他是當代孔門家主,更是世襲罔替的衍聖公。
可是大明滅了大宋之後,竟然沒有對他進行冊封。
自古以來,無論朝代如何更替,孔門一直長盛不衰,封賞不斷。
不管朝代如何更迭,門下弟子都會受到統治階級的重用。
如今孔氏家主更是世代受封衍聖公之尊位。
可是大明不中用他孔氏門徒也就罷了,他等了一年,也沒有等來朝廷的封賞。
他不甘心,於是發動儒家學子四處宣傳學問,抨擊大明官學,引導輿論。
那些學子接受的都是四書五經的教導,科舉也是考四書五經。
但大明的科舉卻不考四書五經,他們仕途無望,也紛紛配合。
孔萬禮也不甘心,但還是說道:
“家主,大明既然敢發下聖旨,那就有準備,我們能獲勝嗎?”
孔萬春嗤笑道:“我研究過大明的官學,他們的所謂的低級學院,中級學院注重實踐,忽略學問。”
“高級學院雖然兩者並重,但是時間太短,並沒有什麽學問大家。”
“所以此次辯論,我們必勝!”
“那家主,三個人選如何確定?”
孔萬春在堂中走來走去,思索了一番之後,方才開口說道:
“此次我親自出馬,再加上朱鈺以及程汾三人足矣。”
朱鈺是朱熹的孫子,程汾則是程顥的後人。
二人對儒學都有相當深厚的研究。
……
時間眨眼就來到了三個月之後!
正對宮門的方向,是一張龍椅,其上雕刻有兩條盤旋的巨龍,龍尾相交於背椅之上,龍身隨椅子蜿蜒盤旋,龍頭口含龍珠傲立於扶手之上。
坐椅周邊上還鑲嵌著閃閃發光的寶石,在陽光的照耀之下熠熠生輝。
龍椅下方則是一排的座位。
台階之下的廣場上,搭建了一個方形講壇,左右兩邊各三把座椅。
講壇四周,已經站滿了各式各樣的人群。
有臨安當地的百姓,有商人,有匠人,但更多的卻是讀書人。
尤其是南宋的讀書人,他們要麽曾經是南宋的官員,要麽是熟讀四書五經的學子。
有年長者,也有年少者。
但唯一相同的是,他們的臉上都帶著期待之情。
若此次辯論他們勝了,那很可能改變大明的決策及科舉考試內容。
他們就能得到重新啟用,又能榮華富貴了。
“怎麽還不開始?”
“你急什麽,衍聖公都還沒有到。”
“真是期待衍聖公大展神威,舌辯群儒,
讓皇帝明白,隻有重用我們這些儒家學子,天下才能安穩,才能長盛不衰。”
“對,那些泥腿子過得好壞憑什麽成為我們官員升遷的政績?”
“憑什麽那些泥腿子也能和我們一樣接受同等的教育?”
“對,哪有明皇這樣的?我們好歹曾經也是大宋的肱骨之臣,如今竟然無人問津。”
“不與士大夫共天下,不打壓武者,反而天下布武,大明遲早會像五代十國那樣諸侯割據。”
“我看這明皇就是個昏君,聽說他三個月才開一次朝會。”
“……”
這些曾經的官員越說越大膽,甚至已經有人開始說明皇昏庸無道。
另外兩邊都是百姓以及其它行業的代表則是紛紛遠離。
不想沾上這種是非。
反正不管誰勝誰負,對他們影響都不大。
半個小時後,郭平高坐龍椅之上。
下方兩旁座椅上也坐滿了官員。
講壇之上,程朱理學代表孔文春、程汾、朱鈺。
大明官學代表耶律楚材、王俊毅以及田文方(學院學子)。
夏文禮見郭平點了點頭之後,開口說道:
“今日,乃我大明學術之盛世,大明官學與前宋理學之爭論孰優孰劣,將於今日辯論見分曉。”
“下麵我宣布,辯論大會正式開始!有請雙方提問!”
夏文禮話語一結束,程汾當即拱了拱手,當先開口問道:
“《周易》有言:婦人貞潔,從一而終;
《禮記》有言:一女不更二夫、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此不嫁。
……
先祖程頤也有言: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程汾一番引經據點之後,語氣鏗鏘的問道:
“敢問無數先賢都認可的事情,大明為何反其道而行之?”
“大明鼓勵寡居之人再嫁也就罷了,為何大宋剛一滅亡,大明就讓前朝皇帝之妃嬪改嫁他人?
如此背棄祖宗之法的行為,大明不加禁止也就罷了,反而明目張膽的鼓勵是何道理?”
龍椅之上的郭平麵無表情,冷眼旁觀。
大明鼓勵寡居之人改嫁那是戶部有新增人口的任務,這個政策也是經過郭平首肯的。
在大明的政策下守寡不會給你立貞潔牌坊,改嫁也不會有人瞧不起你。
無論是想為前夫守寡還是改嫁都全憑自願。
宋理宗趙昀投降之後,郭平沒有給他封賞任何官職,也沒有給他發放俸祿。
隻是給了他一棟豪宅,近百畝田地,以及一些商鋪。
若他能經營好,可以說衣食無憂,但想要養活那麽多不會勞作的的妃子以及宮人也不可能。
他的那些妃子,郭平則按照自願原則,想改嫁的改嫁,想和離的和離。
那些後宮嬪妃,有許多都還是處子之身,都沒有得到皇帝的寵幸。
又容貌秀麗,姿色絕倫,很快大多數都紛紛改嫁了。
郭平本來以為程朱理學對於婦女的毒害,要到明朝清朝時才發力。
那時女子死了丈夫,便守寡,或者以死殉節。
已婚女子殉夫謂之烈,守貞謂之節。
未婚女子未婚夫身死,其殉身或守貞則被稱為烈女。
迎娶寡婦會被認為自己也不潔。
在這種風氣下,婦女可謂是深受其害。
郭平怎麽會允許這樣,現在大明地盤越來越大,缺的就是人口。
郭平怎麽可能鼓勵女子守寡。
一座占地上百畝,雕梁畫棟,盡顯奢華大氣的莊園坐落於一處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
“家主,府衙發出公告,三月後,將於臨安辨儒,陛下見證,雙方各出三人。”
一位身著淡雅儒袍,麵容清秀的中年人火急火燎的進門稟報。
堂上坐著的孔萬春身穿白袍,手捏胡須,聽到孔萬禮的稟報後,
麵帶笑容的開口說道:“果然,我們安排學子在民間抨擊大明官學,引導百姓輿論是對的。”
“隻要贏了此次辯論大會,我孔氏門徒掌權的機會就到了。”
他是當代孔門家主,更是世襲罔替的衍聖公。
可是大明滅了大宋之後,竟然沒有對他進行冊封。
自古以來,無論朝代如何更替,孔門一直長盛不衰,封賞不斷。
不管朝代如何更迭,門下弟子都會受到統治階級的重用。
如今孔氏家主更是世代受封衍聖公之尊位。
可是大明不中用他孔氏門徒也就罷了,他等了一年,也沒有等來朝廷的封賞。
他不甘心,於是發動儒家學子四處宣傳學問,抨擊大明官學,引導輿論。
那些學子接受的都是四書五經的教導,科舉也是考四書五經。
但大明的科舉卻不考四書五經,他們仕途無望,也紛紛配合。
孔萬禮也不甘心,但還是說道:
“家主,大明既然敢發下聖旨,那就有準備,我們能獲勝嗎?”
孔萬春嗤笑道:“我研究過大明的官學,他們的所謂的低級學院,中級學院注重實踐,忽略學問。”
“高級學院雖然兩者並重,但是時間太短,並沒有什麽學問大家。”
“所以此次辯論,我們必勝!”
“那家主,三個人選如何確定?”
孔萬春在堂中走來走去,思索了一番之後,方才開口說道:
“此次我親自出馬,再加上朱鈺以及程汾三人足矣。”
朱鈺是朱熹的孫子,程汾則是程顥的後人。
二人對儒學都有相當深厚的研究。
……
時間眨眼就來到了三個月之後!
正對宮門的方向,是一張龍椅,其上雕刻有兩條盤旋的巨龍,龍尾相交於背椅之上,龍身隨椅子蜿蜒盤旋,龍頭口含龍珠傲立於扶手之上。
坐椅周邊上還鑲嵌著閃閃發光的寶石,在陽光的照耀之下熠熠生輝。
龍椅下方則是一排的座位。
台階之下的廣場上,搭建了一個方形講壇,左右兩邊各三把座椅。
講壇四周,已經站滿了各式各樣的人群。
有臨安當地的百姓,有商人,有匠人,但更多的卻是讀書人。
尤其是南宋的讀書人,他們要麽曾經是南宋的官員,要麽是熟讀四書五經的學子。
有年長者,也有年少者。
但唯一相同的是,他們的臉上都帶著期待之情。
若此次辯論他們勝了,那很可能改變大明的決策及科舉考試內容。
他們就能得到重新啟用,又能榮華富貴了。
“怎麽還不開始?”
“你急什麽,衍聖公都還沒有到。”
“真是期待衍聖公大展神威,舌辯群儒,
讓皇帝明白,隻有重用我們這些儒家學子,天下才能安穩,才能長盛不衰。”
“對,那些泥腿子過得好壞憑什麽成為我們官員升遷的政績?”
“憑什麽那些泥腿子也能和我們一樣接受同等的教育?”
“對,哪有明皇這樣的?我們好歹曾經也是大宋的肱骨之臣,如今竟然無人問津。”
“不與士大夫共天下,不打壓武者,反而天下布武,大明遲早會像五代十國那樣諸侯割據。”
“我看這明皇就是個昏君,聽說他三個月才開一次朝會。”
“……”
這些曾經的官員越說越大膽,甚至已經有人開始說明皇昏庸無道。
另外兩邊都是百姓以及其它行業的代表則是紛紛遠離。
不想沾上這種是非。
反正不管誰勝誰負,對他們影響都不大。
半個小時後,郭平高坐龍椅之上。
下方兩旁座椅上也坐滿了官員。
講壇之上,程朱理學代表孔文春、程汾、朱鈺。
大明官學代表耶律楚材、王俊毅以及田文方(學院學子)。
夏文禮見郭平點了點頭之後,開口說道:
“今日,乃我大明學術之盛世,大明官學與前宋理學之爭論孰優孰劣,將於今日辯論見分曉。”
“下麵我宣布,辯論大會正式開始!有請雙方提問!”
夏文禮話語一結束,程汾當即拱了拱手,當先開口問道:
“《周易》有言:婦人貞潔,從一而終;
《禮記》有言:一女不更二夫、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此不嫁。
……
先祖程頤也有言: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程汾一番引經據點之後,語氣鏗鏘的問道:
“敢問無數先賢都認可的事情,大明為何反其道而行之?”
“大明鼓勵寡居之人再嫁也就罷了,為何大宋剛一滅亡,大明就讓前朝皇帝之妃嬪改嫁他人?
如此背棄祖宗之法的行為,大明不加禁止也就罷了,反而明目張膽的鼓勵是何道理?”
龍椅之上的郭平麵無表情,冷眼旁觀。
大明鼓勵寡居之人改嫁那是戶部有新增人口的任務,這個政策也是經過郭平首肯的。
在大明的政策下守寡不會給你立貞潔牌坊,改嫁也不會有人瞧不起你。
無論是想為前夫守寡還是改嫁都全憑自願。
宋理宗趙昀投降之後,郭平沒有給他封賞任何官職,也沒有給他發放俸祿。
隻是給了他一棟豪宅,近百畝田地,以及一些商鋪。
若他能經營好,可以說衣食無憂,但想要養活那麽多不會勞作的的妃子以及宮人也不可能。
他的那些妃子,郭平則按照自願原則,想改嫁的改嫁,想和離的和離。
那些後宮嬪妃,有許多都還是處子之身,都沒有得到皇帝的寵幸。
又容貌秀麗,姿色絕倫,很快大多數都紛紛改嫁了。
郭平本來以為程朱理學對於婦女的毒害,要到明朝清朝時才發力。
那時女子死了丈夫,便守寡,或者以死殉節。
已婚女子殉夫謂之烈,守貞謂之節。
未婚女子未婚夫身死,其殉身或守貞則被稱為烈女。
迎娶寡婦會被認為自己也不潔。
在這種風氣下,婦女可謂是深受其害。
郭平怎麽會允許這樣,現在大明地盤越來越大,缺的就是人口。
郭平怎麽可能鼓勵女子守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