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我們的雄英,真正長大了
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 作者:天馬芯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明白。
在從北平軍被強行調迴來的那一刻,張玉,朱能,丘福他們都心中有怨言,但是他 們也不敢表現出來,但是這些,朱雄根本不在乎。
“先晾著他們吧。”
“等你將那些將領甄選後,我再考慮如何安排他們。”朱雄想了想,直接說道。
北平軍中的將領,幾乎都是屬於朱棣的嫡係心腹,幾乎都是朱棣一手提拔起來的, 不晾著他們,他們或許還會有什麽小心思。
先晾著他們,讓他們弄清楚這大明帝國的主人究竟是誰,讓他們知道什麽是王,什 麽是皇帝。
如果他們還不改心思,執意要死忠於朱棣,那也就怪不得朱雄了,直接讓他們滾 蛋,大明,可不會缺少能臣能將。
當然。
如果他們能夠為大明所用,朱雄也會用。
一切都是視忠誠值而定。
“好。”
徐輝祖點了點頭。
自從知道了朱棣做的事後,他心中厭惡的同時,對於這些北平軍將領也是有些提 防。
畢竟出自朱棣的部下,誰也不知道這些將領知不知道朱棣的野心。
接下來。
朱雄又交代了徐輝祖一些事,就讓他迴去了。
“曆史上` 。”
“徐輝祖的能力出眾,也是在朱棣靖難之後讓朱棣吃了大虧的人,但是由於與朱棣 的姻親關係,不被朱允收信任,也被朱棣利用了這一點,最終讓徐輝祖歸於應天,不再 領兵。”
“我可不是朱允收,徐輝祖在我的手下一定能發揮出他全部的能力,無論是以後是 兵部尚書,還是為將,都能夠獨當一麵。”
“而且他是妙錦的大哥,死忠於皇權,完全可用。”朱雄暗想道。
翌日!
奉天殿。
朝會開啟。
百官身著官服,有序走入了大殿內。
作為不世襲國公,還是提督,在當朝也是位極人臣,所以朱雄也是站在了武臣的第 三位。
在最前麵的是兵部尚書,然後是徐輝祖。
“皇上駕到。”王景弘大聲喊道。
“臣等參見皇上,願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滿朝文武一齊跪倒,高唿道。
朱元璋一身龍袍,端坐在了龍椅上, 一抬手:“諸卿平身。”
“謝皇上。”
百官大聲道。
禮數已畢,百官歸位。
“百官有本啟奏,無本退朝。”王景弘大聲道。
“啟奏皇上。”
“臣,有本啟奏。”
禮部尚書趙瑁站了出來,老臉上帶著一種嚴肅。
“說。”
朱元璋看著趙瑁道。
“臣昨日接到了宗人府傳入禮部的消息,燕王封號被廢黜,貶為庶人,燕王封國被 撤,還有燕王三子也全部奪了皇族身份,貶為庶人,如今燕王也關押在了宗人府內。”
“敢問皇上。”
“不知燕王殿下究竟犯下了何等大罪?竟要如此重懲?”
“老臣詢問了宗人府,事關燕王懲處,隻有聖旨,並無緣由。”
“我大明以律法治國,罪證分明,依法而懲處,依法而治國。”
“還請皇上昭告。”
趙瑁一臉嚴肅的啟奏道。
作為禮部尚書,對於這些事,他自然是十分清楚的,畢竟禮部與宗人府的瓜葛頗 深,算不上上下屬,但也有關聯,事關皇族的諸事也是要上報禮部的。
“老四。”
“犯下了不可赦的大罪。”
“此罪不可言。”
“如此懲處就以此罪而定了。”
“禮部無需再過問。”朱元璋看了趙瑁一眼,語氣威嚴的說道。
根本不給趙瑁再開口詢問的機會。
而滿朝文武聽到這事,除了極為少數的知情者外,其他人都是麵帶震驚。
“燕王被廢黜了,封國都被直接裁撤了。”
“這是犯了什麽罪?竟如此重懲?”
“燕王本是皇子,而且還是嫡子,若非犯下了真正不可赦,觸怒天威的大罪,皇上 隻怕也不會如此重懲。”
“前日大批錦衣衛歸應天,防衛極為嚴密,看樣子就是押送燕王了。”
“而且。”
“昨日尚書台下發了詔諭,毒害太子的元兇已經找到,如今已經關押在了錦衣衛牢 獄內。”
“難道毒害太子之事不僅僅是那個元兇,還與燕王有關聯不成?”
“不行,千萬不能妄自揣測了,燕王犯下大罪被廢了王位,可皇上卻不打算張揚, 其中必有關聯,如果誰嘴巴多,那就是壞事了。”
“此事,皇上擺明是要壓下去了...”
聽到朱元璋的話後。
朝堂百官都紛紛暗想著,但是許多人精立刻就想到了關聯,他們心中雖然猜測到了 什麽,但也絕對不敢去聲張什麽。
如果真的如同他們的猜測,那這就是皇家顏麵被削,誰若是敢開口,絕對沒有好下 場。
“難怪北平軍所有的將領都被直接召迴來了,原來是皇上有意為之,奪了燕王的兵 權。”
作為兵部尚書的秦逵也立刻想到了什麽。
如今在兵部驛站內,北平軍的諸多將領都歸來很多天了,但是他們都沒有被安置, 就完全是被晾住了。
“啟奏皇上。”
“有關於煤炭售賣,以戶籍為購買章程,老臣已經擬定。”
“請皇上一閱。”
鬱新站出來,手中捧著奏折。
王景弘立刻上前,將奏折捧起轉呈。
朱元璋打開一看,滿意的點了點頭:“就按這定量來施行,持戶籍冊錄,方可購買 朝廷煤炭,每戶定量,超過者不許售賣。”
“陳敬。”
“錢唐。”
朱元璋喊道。
“臣在。”吏部尚書陳敬和刑部尚書錢唐立刻站出來。
“下發旨意,地方官府監督,如果敢有人逾越,重懲。”
“刑部也參與其中。”
“這是我大明改售煤炭之策,屬第一次,咱不允許出了什麽紕漏。”
“還有,秦逵。”
“詔令各地鎮守軍營也備戰,如果有什麽地痞山匪,還有那些利益所驅之人膽敢打 煤炭的主意,直接給咱派兵鎮壓。”朱元璋冷冷道。
“臣領旨。”
三個尚書齊聲領旨道。
這是自己孫子提出的一個很大的改變,朱元璋也是格外重視。
自然是不容有差錯。
朝議持續著。
有奏的百官紛紛上奏,時間也逐漸的過去。
在這偌大的大明帝國,能夠搬上這朝堂上上奏的都是大事,而且天下大事,事情真 的不少。
特別是生殺大權在於皇帝,隻要是牽扯到人命的事,比如處斬之事,這些都需要朱 元璋親自定奪的。
朝會散去。
朱雄按照慣例,來了議政殿。
如今都已經熟悉了,也根本不需要老朱派人來叫了,朝會散去,還要每天,朱雄都 要來議政殿批閱奏折,處置完畢後,再與老朱交交心,就可以迴府去了。
“老頭子,今天怎麽站在門口等我?”
“難得啊。”
看著站在議政殿門口的朱元璋,朱雄調侃的一笑。
“來,陪咱去後院。”
朱元璋已經換上了常服,緩步向著殿外走去,還叫了朱雄。
“你老準備帶我去哪裏?”朱雄笑著問道,也是立刻跟了上去。
不一會。
皇宮後院。
在馬皇後宮殿後。
足有一兩畝的地,兩畝地裏都長滿了已經金燦燦的稻穀,隨時都可以收割了。
“雄英。”
“看到沒有,這都是你爺爺的傑作。”
朱元璋指著這兩畝成熟的稻穀,十分得意的笑道。
“沒想到這稻田還在啊。”
朱雄看著眼前的稻田,喃喃的說道。
如果在沒有恢複記憶之前,看著這兩畝的田,或許隻是感慨老朱是農民皇帝,心係 天下。
但是恢複記憶後,朱雄自然是十分清楚。
這兩畝稻田是自己爺爺奶奶特意讓人留下來的。
在這威嚴的皇宮內,很難想象還有這田園之景。
在小時候。
朱雄還清楚的記得,自己奶奶沒事就帶著自己坐在這田間,也看著自己奶奶還有爺 爺沒有任何皇後和皇帝的派頭,直接提起褲子,下田插秧,親自下田。
“在, 一直都在。”
“當年你奶奶和你走了後,這稻田荒廢了兩年,但是後來咱又重新開墾了。”
“想著你奶奶也不忍我們的心血廢棄吧。”
“所以,咱是年年種, 一轉眼,今年也要收成了。”
“但願上天庇佑,無天災,無人禍,天下子民都能夠大豐收。”朱元璋看著眼前金燦 燦的稻穀,十分感慨的說道。
“老頭子,你放心吧。”
“今年肯定是一個豐收年。”朱雄笑著道。
“臭小子。”
“來吧。”
“和我下田收稻穀。”
“讓你看看你爺爺種的有多好。”
朱元璋擼起袖子, 一揚手。
王景弘直接就送來了兩把鐮刀。
“老頭子,你以為我在民間這些年是白待的嗎?”
“當初在北平府,我也是年年下田,年年種地。”
“你可比不過我。”
朱雄笑了笑,直接拿起鐮刀,就開始對這兩畝田的稻穀收割。
“你這小子。”
朱元璋笑罵了一句,但老眼之中都是對朱雄的欣慰。
朱雄從民間歸來,有了皇族根本難以得到的民間氣息,更是親眼看到了民間百態, 這是皇宮裏再好的老師去教都得不到的。
“妹子。”
“我們的雄英,真正長大了。”
“再過不久,咱打下來的天下就可以交給他了。”朱元璋心底暗道了一聲,也提起鐮 刀在田裏收割著稻穀。
祖孫兩人就這樣一人一邊,收割著。
在從北平軍被強行調迴來的那一刻,張玉,朱能,丘福他們都心中有怨言,但是他 們也不敢表現出來,但是這些,朱雄根本不在乎。
“先晾著他們吧。”
“等你將那些將領甄選後,我再考慮如何安排他們。”朱雄想了想,直接說道。
北平軍中的將領,幾乎都是屬於朱棣的嫡係心腹,幾乎都是朱棣一手提拔起來的, 不晾著他們,他們或許還會有什麽小心思。
先晾著他們,讓他們弄清楚這大明帝國的主人究竟是誰,讓他們知道什麽是王,什 麽是皇帝。
如果他們還不改心思,執意要死忠於朱棣,那也就怪不得朱雄了,直接讓他們滾 蛋,大明,可不會缺少能臣能將。
當然。
如果他們能夠為大明所用,朱雄也會用。
一切都是視忠誠值而定。
“好。”
徐輝祖點了點頭。
自從知道了朱棣做的事後,他心中厭惡的同時,對於這些北平軍將領也是有些提 防。
畢竟出自朱棣的部下,誰也不知道這些將領知不知道朱棣的野心。
接下來。
朱雄又交代了徐輝祖一些事,就讓他迴去了。
“曆史上` 。”
“徐輝祖的能力出眾,也是在朱棣靖難之後讓朱棣吃了大虧的人,但是由於與朱棣 的姻親關係,不被朱允收信任,也被朱棣利用了這一點,最終讓徐輝祖歸於應天,不再 領兵。”
“我可不是朱允收,徐輝祖在我的手下一定能發揮出他全部的能力,無論是以後是 兵部尚書,還是為將,都能夠獨當一麵。”
“而且他是妙錦的大哥,死忠於皇權,完全可用。”朱雄暗想道。
翌日!
奉天殿。
朝會開啟。
百官身著官服,有序走入了大殿內。
作為不世襲國公,還是提督,在當朝也是位極人臣,所以朱雄也是站在了武臣的第 三位。
在最前麵的是兵部尚書,然後是徐輝祖。
“皇上駕到。”王景弘大聲喊道。
“臣等參見皇上,願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滿朝文武一齊跪倒,高唿道。
朱元璋一身龍袍,端坐在了龍椅上, 一抬手:“諸卿平身。”
“謝皇上。”
百官大聲道。
禮數已畢,百官歸位。
“百官有本啟奏,無本退朝。”王景弘大聲道。
“啟奏皇上。”
“臣,有本啟奏。”
禮部尚書趙瑁站了出來,老臉上帶著一種嚴肅。
“說。”
朱元璋看著趙瑁道。
“臣昨日接到了宗人府傳入禮部的消息,燕王封號被廢黜,貶為庶人,燕王封國被 撤,還有燕王三子也全部奪了皇族身份,貶為庶人,如今燕王也關押在了宗人府內。”
“敢問皇上。”
“不知燕王殿下究竟犯下了何等大罪?竟要如此重懲?”
“老臣詢問了宗人府,事關燕王懲處,隻有聖旨,並無緣由。”
“我大明以律法治國,罪證分明,依法而懲處,依法而治國。”
“還請皇上昭告。”
趙瑁一臉嚴肅的啟奏道。
作為禮部尚書,對於這些事,他自然是十分清楚的,畢竟禮部與宗人府的瓜葛頗 深,算不上上下屬,但也有關聯,事關皇族的諸事也是要上報禮部的。
“老四。”
“犯下了不可赦的大罪。”
“此罪不可言。”
“如此懲處就以此罪而定了。”
“禮部無需再過問。”朱元璋看了趙瑁一眼,語氣威嚴的說道。
根本不給趙瑁再開口詢問的機會。
而滿朝文武聽到這事,除了極為少數的知情者外,其他人都是麵帶震驚。
“燕王被廢黜了,封國都被直接裁撤了。”
“這是犯了什麽罪?竟如此重懲?”
“燕王本是皇子,而且還是嫡子,若非犯下了真正不可赦,觸怒天威的大罪,皇上 隻怕也不會如此重懲。”
“前日大批錦衣衛歸應天,防衛極為嚴密,看樣子就是押送燕王了。”
“而且。”
“昨日尚書台下發了詔諭,毒害太子的元兇已經找到,如今已經關押在了錦衣衛牢 獄內。”
“難道毒害太子之事不僅僅是那個元兇,還與燕王有關聯不成?”
“不行,千萬不能妄自揣測了,燕王犯下大罪被廢了王位,可皇上卻不打算張揚, 其中必有關聯,如果誰嘴巴多,那就是壞事了。”
“此事,皇上擺明是要壓下去了...”
聽到朱元璋的話後。
朝堂百官都紛紛暗想著,但是許多人精立刻就想到了關聯,他們心中雖然猜測到了 什麽,但也絕對不敢去聲張什麽。
如果真的如同他們的猜測,那這就是皇家顏麵被削,誰若是敢開口,絕對沒有好下 場。
“難怪北平軍所有的將領都被直接召迴來了,原來是皇上有意為之,奪了燕王的兵 權。”
作為兵部尚書的秦逵也立刻想到了什麽。
如今在兵部驛站內,北平軍的諸多將領都歸來很多天了,但是他們都沒有被安置, 就完全是被晾住了。
“啟奏皇上。”
“有關於煤炭售賣,以戶籍為購買章程,老臣已經擬定。”
“請皇上一閱。”
鬱新站出來,手中捧著奏折。
王景弘立刻上前,將奏折捧起轉呈。
朱元璋打開一看,滿意的點了點頭:“就按這定量來施行,持戶籍冊錄,方可購買 朝廷煤炭,每戶定量,超過者不許售賣。”
“陳敬。”
“錢唐。”
朱元璋喊道。
“臣在。”吏部尚書陳敬和刑部尚書錢唐立刻站出來。
“下發旨意,地方官府監督,如果敢有人逾越,重懲。”
“刑部也參與其中。”
“這是我大明改售煤炭之策,屬第一次,咱不允許出了什麽紕漏。”
“還有,秦逵。”
“詔令各地鎮守軍營也備戰,如果有什麽地痞山匪,還有那些利益所驅之人膽敢打 煤炭的主意,直接給咱派兵鎮壓。”朱元璋冷冷道。
“臣領旨。”
三個尚書齊聲領旨道。
這是自己孫子提出的一個很大的改變,朱元璋也是格外重視。
自然是不容有差錯。
朝議持續著。
有奏的百官紛紛上奏,時間也逐漸的過去。
在這偌大的大明帝國,能夠搬上這朝堂上上奏的都是大事,而且天下大事,事情真 的不少。
特別是生殺大權在於皇帝,隻要是牽扯到人命的事,比如處斬之事,這些都需要朱 元璋親自定奪的。
朝會散去。
朱雄按照慣例,來了議政殿。
如今都已經熟悉了,也根本不需要老朱派人來叫了,朝會散去,還要每天,朱雄都 要來議政殿批閱奏折,處置完畢後,再與老朱交交心,就可以迴府去了。
“老頭子,今天怎麽站在門口等我?”
“難得啊。”
看著站在議政殿門口的朱元璋,朱雄調侃的一笑。
“來,陪咱去後院。”
朱元璋已經換上了常服,緩步向著殿外走去,還叫了朱雄。
“你老準備帶我去哪裏?”朱雄笑著問道,也是立刻跟了上去。
不一會。
皇宮後院。
在馬皇後宮殿後。
足有一兩畝的地,兩畝地裏都長滿了已經金燦燦的稻穀,隨時都可以收割了。
“雄英。”
“看到沒有,這都是你爺爺的傑作。”
朱元璋指著這兩畝成熟的稻穀,十分得意的笑道。
“沒想到這稻田還在啊。”
朱雄看著眼前的稻田,喃喃的說道。
如果在沒有恢複記憶之前,看著這兩畝的田,或許隻是感慨老朱是農民皇帝,心係 天下。
但是恢複記憶後,朱雄自然是十分清楚。
這兩畝稻田是自己爺爺奶奶特意讓人留下來的。
在這威嚴的皇宮內,很難想象還有這田園之景。
在小時候。
朱雄還清楚的記得,自己奶奶沒事就帶著自己坐在這田間,也看著自己奶奶還有爺 爺沒有任何皇後和皇帝的派頭,直接提起褲子,下田插秧,親自下田。
“在, 一直都在。”
“當年你奶奶和你走了後,這稻田荒廢了兩年,但是後來咱又重新開墾了。”
“想著你奶奶也不忍我們的心血廢棄吧。”
“所以,咱是年年種, 一轉眼,今年也要收成了。”
“但願上天庇佑,無天災,無人禍,天下子民都能夠大豐收。”朱元璋看著眼前金燦 燦的稻穀,十分感慨的說道。
“老頭子,你放心吧。”
“今年肯定是一個豐收年。”朱雄笑著道。
“臭小子。”
“來吧。”
“和我下田收稻穀。”
“讓你看看你爺爺種的有多好。”
朱元璋擼起袖子, 一揚手。
王景弘直接就送來了兩把鐮刀。
“老頭子,你以為我在民間這些年是白待的嗎?”
“當初在北平府,我也是年年下田,年年種地。”
“你可比不過我。”
朱雄笑了笑,直接拿起鐮刀,就開始對這兩畝田的稻穀收割。
“你這小子。”
朱元璋笑罵了一句,但老眼之中都是對朱雄的欣慰。
朱雄從民間歸來,有了皇族根本難以得到的民間氣息,更是親眼看到了民間百態, 這是皇宮裏再好的老師去教都得不到的。
“妹子。”
“我們的雄英,真正長大了。”
“再過不久,咱打下來的天下就可以交給他了。”朱元璋心底暗道了一聲,也提起鐮 刀在田裏收割著稻穀。
祖孫兩人就這樣一人一邊,收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