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秘的幻想世界裏,秦毅緊接著提議道:“因此,我建議尊主可以在近日內加強集結靈兵的準備工作,隨時準備向著幽冥官渡進軍。”
“屆時,我們可以與袁紹那等勢力展開激烈的對決。隻要我們贏得這場戰役,便能汲取天地之力,若是敗北,我們也有退路,因為我們總有機會卷土重來。”
曹操對此表示深以為然,這個戰略聽起來的確相當明智,若能按此執行,他們獲勝的概率無疑會大大增加。隨即,他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
“聽你這麽一說,我仿佛看到了一條通向勝利的道路,不錯。不過最近關於許昌城內的流言蜚語,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這是曹操首次直接召見秦毅討論此事。然而,當秦毅聽到這個問題時,僅露出一抹淡然的笑容,隨後從容答道:“這件事實則簡單至極。”
“盡管那些流言蜚語鬧得沸沸揚揚,但它需要確鑿的事實支撐。我沒有背叛之意,而尊主您亦無猜忌之心。因此,此事無需過多憂慮,自會漸漸平息。”
曹操聽後朗聲大笑,事實上他對秦毅並無半點疑慮,不管懷疑任何人,都不會輪到秦毅。但他近幾日常聞此類言語,即便並未當麵提及,私下裏也有人竊竊私語。於是他擔心此事會影響秦毅的心情,遂提出此問。如今見秦毅神情如常,心中稍安。
“我就知道你這樣的人絕不會被這些小事困擾,隻是荀彧他們太過執著於此,故我才問及你的意見。”曹操此刻鬆了一口氣。“罷了,你迴去吧,順便告訴許褚他們加緊操練士兵,時刻準備出征。”
“那麽需要多少兵力?”
“全軍出擊!”
秦毅聞此言,不由得微微驚訝,沒想到曹操行事竟如此豪邁果斷,當下點頭離去。離去時,他的嘴角勾起一道自信的弧度,自己行事坦蕩無私,無論麵對何種境況皆能做到毫無保留,倘若這般行事態度還能引來曹操的猜忌,那就真是匪夷所思了。
曹操在秦毅走後,郭嘉適時地走進了屋內。郭嘉拜見曹操,恭敬地道:“主公!”
曹操看著郭嘉,微笑著迴應:“奉孝,請坐。”
郭嘉應聲坐下,然後說:“適才我見秦毅軍師正欲離開此處,可謂巧合之至。”
聽聞此言,曹操爽朗一笑,接著道:“正好剛才我還向秦毅詢問關於我們未來的策略,他給出了一個相當出色的建議。”
然而,在第321章中,郭嘉提出了一個新的疑問:“現如今雖已掌控了劉協,但我們後續的行動計劃依然模糊不清。”
郭嘉聽罷曹操的問題,思路被打斷片刻,但他仍決定先答複曹操。略加思索後,郭嘉直言:“我主張我們應當厲兵秣馬,揮師官渡,並以此為基點向外擴張。這一點至關重要。並且,若能在官渡成功擴展勢力,便可牽製住袁紹,如此一來我們便沒了後顧之憂,這是我對此的看法。”
郭嘉一席話直截了當,曹操聽得頻頻點頭,他敏銳地覺察到,郭嘉與秦毅的思維方式有所不同,但他們均是智謀出眾之人。於是曹操讚許道:“奉孝啊,果然名不虛傳,連這都能料想到,實在高明。”
郭嘉微笑著默認了曹操的誇獎,但過了一會兒,他又繼續說道:“主公,您可曾聽說最近許昌城裏流傳著有關秦毅軍師意圖謀反的消息?您對他是否產生過一絲懷疑呢?”
此言源於郭嘉返迴後深入的思考。他深知自己始終效忠於曹操,任何決策都以曹操的利益為重。在反思之後,他意識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嚴重問題——如果秦毅真的萌生異誌,隨時可能調動一支精銳部隊,甚至有可能對曹操構成致命威脅。加之秦毅在軍隊中的威望,絕不亞於曹操,甚至在某些方麵遠超一眾軍師。因此,此時郭嘉感受到了潛在的危險。
於是他特意前來提醒曹操。畢竟,他不願看到曹操陷入困境。
曹操聽到這話,微微一愣:“我覺得應該沒問題,你此次前來就是為了跟我談這個嗎?”
郭嘉苦笑了一下,接著詳盡地陳述了自己的擔憂,其中包括他對當前局勢的一番深刻剖析:秦毅若要自立門戶,那是輕而易舉之事,這意味著他如今手中的權勢過大。
...... ...
曹操聽到這番話,臉上並無半點困惑,而是平靜地迴答:“你知道為何秦毅在操練之中擁有如此崇高的威信嗎?”
此言令眼前的郭嘉一時語塞,片刻後他困惑地問道:“莫非是因為秦毅聰慧過人,洞察戰場態勢深遠?”郭嘉之所以敬佩秦毅,便是因為在過去的戰鬥中,隻要秦毅親臨前線指揮,那麽那些戰役幾乎無一敗績,不僅未曾失利,還往往能打出漂亮的勝仗。
然而此刻,曹操卻搖了搖頭:“若是僅僅憑借這些……”
\"既然如此,我無法成為他們崇敬的存在,關鍵在於秦毅這人竟敢與那些武道強者展開交鋒,並且勇於表達自身的戰略見解。”
“他甚至敢於親自率軍出征,展現出獨到的戰爭駕馭之能。”
“在修煉者軍團中,有效的溝通至關重要,光有精妙的戰略還不足以取勝,還需要將其完美地執行出來。”
“而這正是我所讚賞他的地方,他敢於與武將和將士們麵對麵交流,坦誠以待。”
郭嘉聽到這番言論,一時之間無言以對,因為他發現在這方麵確實不及秦毅,遂沉默下來。
“主公,我今日前來僅有一事相告,並無他意,更無意於對我軍智囊團中的秦毅有所不利,請主公明鑒,容我退下觀局。”
曹操淡然一笑,迴應道:“奉孝,你的赤膽忠心,我都看在眼裏。但對於秦毅,你無需擔憂,他並無半點惡意。”
說完此話後,曹操示意郭嘉離去。
目送郭嘉遠去的背影,曹操沉吟片刻,又拿起一本本古老的修真秘籍,細細研讀起來,並對照著眼前的神秘地圖,揣摩當前的形勢。
此時,他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一股危機的氣息,對於麾下弟子間的爭議,他選擇了冷眼旁觀。
畢竟換做他人,或許他會毫不猶豫地采取強硬手段,或者加以質詢。然而對於秦毅,他並無絲毫疑慮,更不必說設法對付。
因此此刻的曹操隻是靜靜地研讀著這些秘籍,尋找對抗袁紹的有效策略,他深知袁紹才是他最大的敵人。
郭嘉迴到書房後,凝視著書卷與眼前的局勢,百思不得其解。但他隨即又重新埋首兵書之中。
突然間,郭嘉猛地一拍桌麵,口中低語:“照現狀看來,我們注定要與袁紹一戰。若能贏得官渡之戰,我們將順利占據官渡,進而成為北方的主宰。但若敗北,則後果堪憂。”
想到此處,郭嘉不願再多想,他本身並不擅長勾心鬥角之事,對此類情形亦頗感厭煩。然而他出於對主公的憂慮,才會提醒此事。既然主公已有定論,他也就不多言,轉而專注於即將到來的官渡之戰,反複思索應對之策。
與此同時,荀彧也在深思熟慮,曹操身邊的謀士們都感受到了風雨欲來的緊張氣氛,紛紛構思對策以應對秦毅所帶來的變化。郭嘉與秦毅兩邊也開始暗中較勁,以期能在即將到來的戰鬥中取得優勢。
終於,在一日之內,曹操將所有重要人物召集至前,眾人皆心中激蕩,因他們早已明白接下來要麵臨的重大使命。
第323章
眾人都清楚這次聚集的目的,畢竟在此地已經停留許久。許昌雖寧靜安逸,但如果一直維持現狀,總會令人不安。
此刻被曹操召喚而來,他們自然明白即將迎來大戰。他們都非愚鈍之人,明白現在已是山雨欲來的關鍵時刻。
如今曹操控製住劉協,顯然是為了更好地向外擴張勢力,而非在此穩固根基。否則之前的冒險又有何意義?
尤其曹操誌不在安穩發育,他渴望迅速統一整個天下。這也是所有謀士心中的共同想法,畢竟在他們緩慢發育的同時,對手並不會給他們太多喘息的機會,尤其是曹操最主要的敵人——袁紹。
近期內,他們已得知袁紹正在著手蠶食官渡的消息。換句話說,倘若放任袁紹蠶食官渡而不顧,一旦官渡落入敵手,他們便將在許昌陷入極其被動的局麵。
因此,當曹操召集他們時,他們無不熱血沸騰,摩拳擦掌,準備一展身手。
曹操這時向眾人開口:“我今日喚諸位前來,相信各位心中已有答案。此刻將各位召至此處,正是因為當下天下格局混亂,首要任務便是鏟除頭號敵人袁紹。”
“袁紹一直在覬覦官渡,而我們的目標也正是官渡。因此我們必須趕在其前麵,搶占官渡。”
“掌控官渡即意味著掌控天下。若連官渡都無法攻克,我們隻能困守於此,要想一統天下,談何容易。”
眾謀士聞聲連連點頭。此時曹操接著說:“這段時日,我也聽取了各位關於此事的意見,為大家提供了一些初步的方案參考。”
“我隻希望大家明白,現在我們必須立刻揮師官渡,與袁紹一決雌雄。”
此言一出,眾謀士麵麵相覷,困惑不解,因為在此之前曹操並未透露過有此打算。
然而秦毅卻顯得異常鎮定,仿佛一切盡在他的預料之中。實際上,盡管曹操之前未曾與他提及此事,秦毅早已對此形成了自己的見解,故而認為這一切都是順理成章。
相比之下,郭嘉的表現則顯得頗為沮喪。幾天前,他曾向曹操直言秦毅可能懷有異心,不宜將大權交付於他。因此此次他仍舊關注著曹操是否采納了他的建議……
在創造新世界的曆程中,未將秦毅委以重任的消息並未傳出。
倘若眾人對天命未聞,那麽秦毅必然會被召喚,因為在座的所有修行者皆認定,如今世間能最妥善應對危機、駕馭靈兵之人唯有秦毅。他們在戰陣布局與士兵操控上的造詣,無人能及,因此一致認定秦毅是最佳人選。但最終決定權仍在魏王曹操手中,一切還需由其決斷,旁人隻能靜候。
片刻後,曹操緩緩開口,“此次吾欲派遣副將許褚與曹仁共同領兵。”
聞此言,許褚與曹仁立即起身,雙膝微屈,屹立於地,聲音堅定:“願為主公赴湯蹈火,務必完成使命!”
聽罷此語,眾將士心中歡喜。平日裏他們不過修煉武技,操練兵卒,過著單調的日子。然而身為熱血武將,誰不願奔赴戰場,揮灑熱血,感受激戰帶來的暢快淋漓?此刻得知即將參與的戰役絕非尋常,關乎官渡重地,一旦與袁紹勢力展開激戰,必定規模宏大。這意味著他們將有機會大展身手,同時亦深感曹操對他們的重視與信任,曹仁更是為此興奮不已,視之為難得的礪劍良機。
然而,仍有人在一旁靜待曹操宣布主將人選,畢竟秦毅才是大家心中的最佳人選。然近來許昌城內發生之事,讓他們猜測此次曹操可能不會再啟用秦毅。
曹操卻不落眾人預料,話鋒一轉:“主將便是秦毅,此番仍需閣下出馬,化解此危機,此事關係重大,如若處置不當,恐被敵方借此鉗製。若能妥善解決,則袁紹必將敗在我魏國之手。”
在場眾人聽罷,並無不悅之色,畢竟秦毅過往戰績赫赫,且在軍中聲望卓著,擔此重任確屬名至實歸。於是秦毅麵帶微笑,應允而出:“主公所托,毅必全力以赴,不負所托。”
郭嘉見狀,麵色瞬息萬變。他曾向曹操進言,詆毀秦毅,此時卻發現無人知曉此事,心下稍安。但他由此更看出曹操對秦毅的信任之深,心中不禁懊悔為何當初要搬弄是非。
事不宜遲,曹操緊接著下令:“三日後,二十萬神兵集結完畢,浩浩蕩蕩向官渡進發,三位將領各自準備妥當。”
盡管曹操話語簡潔明快,卻顯露出他對此次行動的高度重視。二十萬神兵,幾乎占盡許昌城的全部精銳力量,集結非一日之功,三日之內完成已然相當迅速。
曹操離去後,秦毅獨自留在原地。這時,許褚走過來向秦毅拱手施禮道:“典韋將軍曾言,與軍師並肩作戰乃人生樂事,今觀主公授令於我,確感榮幸之至。”
許褚言語間難掩期待之情:“不曾想主公竟賜予我如此機遇,頗為期待與軍師共謀勝算。不知軍師對此戰有何妙策?”
秦毅淡然一笑:“所謂巧合而已,官渡之戰我已有對策,相信此役必不致差,你大可放心。”
聽聞此言,許褚朗聲大笑:“軍師所言,我自然深信不疑。期待我二人能攜手共創輝煌,遵主公之命,辦成此事。不過不知軍師今晚是否有空,我欲邀軍師共飲一杯。”
秦毅略感驚訝,心想許褚此刻本該忙於整頓兵馬,此行所需兵力可謂眾多。然而許褚似乎早已洞察他的心思,答道:“軍務已交予曹仁處理,他出征次數不多,希借此機會多加鍛煉,主動請纓訓練兵士。故而,此事便交給他負責。戰事當前,飲酒之事不便,故今日恰好有空,欲尋軍師一醉方休。”
秦毅聞此,不禁啞然失笑,既已盛情相邀,便點頭答應:“恰好家有陳年佳釀數壇,如你不嫌棄,不妨隨我一同前往。”
許褚欣然點頭:“哪裏談得上挑剔,有酒便足以令人歡愉。”兩人相視而笑,許褚深知曹操對秦毅的信任,因此對秦毅也抱以充分信賴。於是,秦毅即喚仆人準備下酒菜肴,場景與昔日與荀彧共飲時如出一轍。
在一個奇異的修煉世界中,荀彧與許諸兩位強者,他們的名字仍然保留著原有的韻味,隻是他們所在的環境已非尋常。
上次荀彧主動帶著幾個深奧的問題前來請教,而這一次,許諸似乎毫無預兆,直截了當地出現在秦毅麵前。然而,秦毅內心深處仍懷疑對方必然有所圖謀,畢竟在這關鍵時刻,怎可能無緣無故找上門來飲酒談天?
許諸剛落座,便開門見山地說:“今日難得有片刻自由時光,平日裏我都需在主公身邊,護佑其安全,因此始終無法抽出時間痛飲一番。”
秦毅微笑著點頭迴應,隨後兩人便一同舉杯暢飲。酒過三巡,他們之間的氣氛瞬間變得親切而又熟悉,仿佛兩位相識多年的摯友重逢。同樣服務於曹操麾下,他們在許多觀念與經曆上都有著共鳴。
話題轉到了近期修煉界熱議之事,許諸沉吟道:“秦兄,我一直有一事不明,你是否真如外界所傳,心中並無一絲自立門戶之意?”
秦毅聞此言,放聲一笑,迴應道:“這是第二個人向我提出這個問題了,上一位便是荀彧,不得不承認,你的猜測頗具洞察力。然而我必須明確,我並無那樣的念頭,留在主公身邊豈非更安逸自在?”
“我從未有過自立之念,手中無兵權掌控,且我亦認為無需為此置地。如今每日侍奉主公左右,何嚐不是樂事一件?況且我在軍中的地位已足夠尊崇,又何必再走那一步,自陷不忠不義之地步呢?你覺得我秦毅會做出那種事嗎?”
麵對秦毅一連串的反問,許諸一時語塞,愣在當地不知如何作答。秦毅見狀,立刻舉杯邀飲,化解了這一刻的尷尬氣氛。
然而之後的時間裏,許諸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對此秦毅並未在意。此刻他隻想痛快喝酒,有人陪伴總是好事。
正喝得興起時,許諸忽然開口道:“你知道那天你拜見主公後發生的事嗎?”
秦毅挑眉,饒有興趣地追問:“瞧你這神情,似乎出了什麽大事,不妨詳細講講。”
隨著故事的發展,許諸提及,秦毅離開主公後,他在門外無意間聽見郭嘉私下對主公直言:秦毅極有可能心存背叛之意。
聽到這個消息,秦毅驚愕地呆立當場,不曾想到竟有人如此揣測自己。郭嘉雖在他之後位列曹操麾下的智囊團,但其地位絕不容小覷。若無秦毅的運籌帷幄,郭嘉很可能位居第一,甚至在秦毅眼中,郭嘉的智慧猶勝荀彧。
秦毅確認道:“此事當真?”許諸默默點頭,低聲迴答:“這件事我自然不會欺騙於你,當日我確實在門外聽見主公與郭嘉的談話,那些話語就是郭嘉的個人觀點。並且我可以保證,我沒有聽錯,就在剛才,郭嘉還在不斷地偷偷觀察你。”
秦毅苦笑著搖頭,沒想到自己行事如此謹慎,還是沒能躲過猜忌。但他明白,唯有坦蕩才能證明清白,於是對許諸道:“信我者自會堅信不疑,不信我者,解釋再多也是徒勞。就像那個郭嘉,我已明言不會自立門戶,但他依然向主公提及此事。但這已是他的權利,我無權阻止。如今我能做的唯有做好自己,至於此事切勿再提,以免觸動主公敏感的心弦,引發不必要的風波。”
許諸聽罷,豪邁地大笑:“軍師果然高瞻遠矚,為人灑脫!典韋將軍評價你誠不欺我也,你的確是一位值得深交的朋友。”
秦毅聽了此言,雖內心暗自發笑,但仍忍住笑意。酒散後,秦毅獨自坐在月光下的影子裏,凝視著月亮沉思。這些日子以來,他一直為曹操效力,每一件事都全力以赴,始終站在曹操的利益角度考慮問題。
若沒有他,曹操絕不會有今天的成就,甚至很可能早在與袁紹的爭鬥中敗北。可是如今,關於他可能背叛的謠言卻愈演愈烈。
思量再三,秦毅決定不能坐視不管,於是深夜裏,他找到正在燈籠下研究地圖的曹操。此時夜色已深,曹操仍未入睡,似乎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官渡之戰做最後的籌劃。
“軍師,今夜何故還未歇息?數日後你即將率軍與袁紹對抗,如今不休息,屆時恐難以得到充足的睡眠啊。”秦毅聽完曹操的關心之詞,淡然一笑,迴應道:“倘若戰局順利,或許還能安然入眠,此事並不影響我的睡眠質量。我希望一切能按照我們預期的方向發展,然而這次的對手袁紹不容小覷。”
“屆時,我們可以與袁紹那等勢力展開激烈的對決。隻要我們贏得這場戰役,便能汲取天地之力,若是敗北,我們也有退路,因為我們總有機會卷土重來。”
曹操對此表示深以為然,這個戰略聽起來的確相當明智,若能按此執行,他們獲勝的概率無疑會大大增加。隨即,他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
“聽你這麽一說,我仿佛看到了一條通向勝利的道路,不錯。不過最近關於許昌城內的流言蜚語,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這是曹操首次直接召見秦毅討論此事。然而,當秦毅聽到這個問題時,僅露出一抹淡然的笑容,隨後從容答道:“這件事實則簡單至極。”
“盡管那些流言蜚語鬧得沸沸揚揚,但它需要確鑿的事實支撐。我沒有背叛之意,而尊主您亦無猜忌之心。因此,此事無需過多憂慮,自會漸漸平息。”
曹操聽後朗聲大笑,事實上他對秦毅並無半點疑慮,不管懷疑任何人,都不會輪到秦毅。但他近幾日常聞此類言語,即便並未當麵提及,私下裏也有人竊竊私語。於是他擔心此事會影響秦毅的心情,遂提出此問。如今見秦毅神情如常,心中稍安。
“我就知道你這樣的人絕不會被這些小事困擾,隻是荀彧他們太過執著於此,故我才問及你的意見。”曹操此刻鬆了一口氣。“罷了,你迴去吧,順便告訴許褚他們加緊操練士兵,時刻準備出征。”
“那麽需要多少兵力?”
“全軍出擊!”
秦毅聞此言,不由得微微驚訝,沒想到曹操行事竟如此豪邁果斷,當下點頭離去。離去時,他的嘴角勾起一道自信的弧度,自己行事坦蕩無私,無論麵對何種境況皆能做到毫無保留,倘若這般行事態度還能引來曹操的猜忌,那就真是匪夷所思了。
曹操在秦毅走後,郭嘉適時地走進了屋內。郭嘉拜見曹操,恭敬地道:“主公!”
曹操看著郭嘉,微笑著迴應:“奉孝,請坐。”
郭嘉應聲坐下,然後說:“適才我見秦毅軍師正欲離開此處,可謂巧合之至。”
聽聞此言,曹操爽朗一笑,接著道:“正好剛才我還向秦毅詢問關於我們未來的策略,他給出了一個相當出色的建議。”
然而,在第321章中,郭嘉提出了一個新的疑問:“現如今雖已掌控了劉協,但我們後續的行動計劃依然模糊不清。”
郭嘉聽罷曹操的問題,思路被打斷片刻,但他仍決定先答複曹操。略加思索後,郭嘉直言:“我主張我們應當厲兵秣馬,揮師官渡,並以此為基點向外擴張。這一點至關重要。並且,若能在官渡成功擴展勢力,便可牽製住袁紹,如此一來我們便沒了後顧之憂,這是我對此的看法。”
郭嘉一席話直截了當,曹操聽得頻頻點頭,他敏銳地覺察到,郭嘉與秦毅的思維方式有所不同,但他們均是智謀出眾之人。於是曹操讚許道:“奉孝啊,果然名不虛傳,連這都能料想到,實在高明。”
郭嘉微笑著默認了曹操的誇獎,但過了一會兒,他又繼續說道:“主公,您可曾聽說最近許昌城裏流傳著有關秦毅軍師意圖謀反的消息?您對他是否產生過一絲懷疑呢?”
此言源於郭嘉返迴後深入的思考。他深知自己始終效忠於曹操,任何決策都以曹操的利益為重。在反思之後,他意識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嚴重問題——如果秦毅真的萌生異誌,隨時可能調動一支精銳部隊,甚至有可能對曹操構成致命威脅。加之秦毅在軍隊中的威望,絕不亞於曹操,甚至在某些方麵遠超一眾軍師。因此,此時郭嘉感受到了潛在的危險。
於是他特意前來提醒曹操。畢竟,他不願看到曹操陷入困境。
曹操聽到這話,微微一愣:“我覺得應該沒問題,你此次前來就是為了跟我談這個嗎?”
郭嘉苦笑了一下,接著詳盡地陳述了自己的擔憂,其中包括他對當前局勢的一番深刻剖析:秦毅若要自立門戶,那是輕而易舉之事,這意味著他如今手中的權勢過大。
...... ...
曹操聽到這番話,臉上並無半點困惑,而是平靜地迴答:“你知道為何秦毅在操練之中擁有如此崇高的威信嗎?”
此言令眼前的郭嘉一時語塞,片刻後他困惑地問道:“莫非是因為秦毅聰慧過人,洞察戰場態勢深遠?”郭嘉之所以敬佩秦毅,便是因為在過去的戰鬥中,隻要秦毅親臨前線指揮,那麽那些戰役幾乎無一敗績,不僅未曾失利,還往往能打出漂亮的勝仗。
然而此刻,曹操卻搖了搖頭:“若是僅僅憑借這些……”
\"既然如此,我無法成為他們崇敬的存在,關鍵在於秦毅這人竟敢與那些武道強者展開交鋒,並且勇於表達自身的戰略見解。”
“他甚至敢於親自率軍出征,展現出獨到的戰爭駕馭之能。”
“在修煉者軍團中,有效的溝通至關重要,光有精妙的戰略還不足以取勝,還需要將其完美地執行出來。”
“而這正是我所讚賞他的地方,他敢於與武將和將士們麵對麵交流,坦誠以待。”
郭嘉聽到這番言論,一時之間無言以對,因為他發現在這方麵確實不及秦毅,遂沉默下來。
“主公,我今日前來僅有一事相告,並無他意,更無意於對我軍智囊團中的秦毅有所不利,請主公明鑒,容我退下觀局。”
曹操淡然一笑,迴應道:“奉孝,你的赤膽忠心,我都看在眼裏。但對於秦毅,你無需擔憂,他並無半點惡意。”
說完此話後,曹操示意郭嘉離去。
目送郭嘉遠去的背影,曹操沉吟片刻,又拿起一本本古老的修真秘籍,細細研讀起來,並對照著眼前的神秘地圖,揣摩當前的形勢。
此時,他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一股危機的氣息,對於麾下弟子間的爭議,他選擇了冷眼旁觀。
畢竟換做他人,或許他會毫不猶豫地采取強硬手段,或者加以質詢。然而對於秦毅,他並無絲毫疑慮,更不必說設法對付。
因此此刻的曹操隻是靜靜地研讀著這些秘籍,尋找對抗袁紹的有效策略,他深知袁紹才是他最大的敵人。
郭嘉迴到書房後,凝視著書卷與眼前的局勢,百思不得其解。但他隨即又重新埋首兵書之中。
突然間,郭嘉猛地一拍桌麵,口中低語:“照現狀看來,我們注定要與袁紹一戰。若能贏得官渡之戰,我們將順利占據官渡,進而成為北方的主宰。但若敗北,則後果堪憂。”
想到此處,郭嘉不願再多想,他本身並不擅長勾心鬥角之事,對此類情形亦頗感厭煩。然而他出於對主公的憂慮,才會提醒此事。既然主公已有定論,他也就不多言,轉而專注於即將到來的官渡之戰,反複思索應對之策。
與此同時,荀彧也在深思熟慮,曹操身邊的謀士們都感受到了風雨欲來的緊張氣氛,紛紛構思對策以應對秦毅所帶來的變化。郭嘉與秦毅兩邊也開始暗中較勁,以期能在即將到來的戰鬥中取得優勢。
終於,在一日之內,曹操將所有重要人物召集至前,眾人皆心中激蕩,因他們早已明白接下來要麵臨的重大使命。
第323章
眾人都清楚這次聚集的目的,畢竟在此地已經停留許久。許昌雖寧靜安逸,但如果一直維持現狀,總會令人不安。
此刻被曹操召喚而來,他們自然明白即將迎來大戰。他們都非愚鈍之人,明白現在已是山雨欲來的關鍵時刻。
如今曹操控製住劉協,顯然是為了更好地向外擴張勢力,而非在此穩固根基。否則之前的冒險又有何意義?
尤其曹操誌不在安穩發育,他渴望迅速統一整個天下。這也是所有謀士心中的共同想法,畢竟在他們緩慢發育的同時,對手並不會給他們太多喘息的機會,尤其是曹操最主要的敵人——袁紹。
近期內,他們已得知袁紹正在著手蠶食官渡的消息。換句話說,倘若放任袁紹蠶食官渡而不顧,一旦官渡落入敵手,他們便將在許昌陷入極其被動的局麵。
因此,當曹操召集他們時,他們無不熱血沸騰,摩拳擦掌,準備一展身手。
曹操這時向眾人開口:“我今日喚諸位前來,相信各位心中已有答案。此刻將各位召至此處,正是因為當下天下格局混亂,首要任務便是鏟除頭號敵人袁紹。”
“袁紹一直在覬覦官渡,而我們的目標也正是官渡。因此我們必須趕在其前麵,搶占官渡。”
“掌控官渡即意味著掌控天下。若連官渡都無法攻克,我們隻能困守於此,要想一統天下,談何容易。”
眾謀士聞聲連連點頭。此時曹操接著說:“這段時日,我也聽取了各位關於此事的意見,為大家提供了一些初步的方案參考。”
“我隻希望大家明白,現在我們必須立刻揮師官渡,與袁紹一決雌雄。”
此言一出,眾謀士麵麵相覷,困惑不解,因為在此之前曹操並未透露過有此打算。
然而秦毅卻顯得異常鎮定,仿佛一切盡在他的預料之中。實際上,盡管曹操之前未曾與他提及此事,秦毅早已對此形成了自己的見解,故而認為這一切都是順理成章。
相比之下,郭嘉的表現則顯得頗為沮喪。幾天前,他曾向曹操直言秦毅可能懷有異心,不宜將大權交付於他。因此此次他仍舊關注著曹操是否采納了他的建議……
在創造新世界的曆程中,未將秦毅委以重任的消息並未傳出。
倘若眾人對天命未聞,那麽秦毅必然會被召喚,因為在座的所有修行者皆認定,如今世間能最妥善應對危機、駕馭靈兵之人唯有秦毅。他們在戰陣布局與士兵操控上的造詣,無人能及,因此一致認定秦毅是最佳人選。但最終決定權仍在魏王曹操手中,一切還需由其決斷,旁人隻能靜候。
片刻後,曹操緩緩開口,“此次吾欲派遣副將許褚與曹仁共同領兵。”
聞此言,許褚與曹仁立即起身,雙膝微屈,屹立於地,聲音堅定:“願為主公赴湯蹈火,務必完成使命!”
聽罷此語,眾將士心中歡喜。平日裏他們不過修煉武技,操練兵卒,過著單調的日子。然而身為熱血武將,誰不願奔赴戰場,揮灑熱血,感受激戰帶來的暢快淋漓?此刻得知即將參與的戰役絕非尋常,關乎官渡重地,一旦與袁紹勢力展開激戰,必定規模宏大。這意味著他們將有機會大展身手,同時亦深感曹操對他們的重視與信任,曹仁更是為此興奮不已,視之為難得的礪劍良機。
然而,仍有人在一旁靜待曹操宣布主將人選,畢竟秦毅才是大家心中的最佳人選。然近來許昌城內發生之事,讓他們猜測此次曹操可能不會再啟用秦毅。
曹操卻不落眾人預料,話鋒一轉:“主將便是秦毅,此番仍需閣下出馬,化解此危機,此事關係重大,如若處置不當,恐被敵方借此鉗製。若能妥善解決,則袁紹必將敗在我魏國之手。”
在場眾人聽罷,並無不悅之色,畢竟秦毅過往戰績赫赫,且在軍中聲望卓著,擔此重任確屬名至實歸。於是秦毅麵帶微笑,應允而出:“主公所托,毅必全力以赴,不負所托。”
郭嘉見狀,麵色瞬息萬變。他曾向曹操進言,詆毀秦毅,此時卻發現無人知曉此事,心下稍安。但他由此更看出曹操對秦毅的信任之深,心中不禁懊悔為何當初要搬弄是非。
事不宜遲,曹操緊接著下令:“三日後,二十萬神兵集結完畢,浩浩蕩蕩向官渡進發,三位將領各自準備妥當。”
盡管曹操話語簡潔明快,卻顯露出他對此次行動的高度重視。二十萬神兵,幾乎占盡許昌城的全部精銳力量,集結非一日之功,三日之內完成已然相當迅速。
曹操離去後,秦毅獨自留在原地。這時,許褚走過來向秦毅拱手施禮道:“典韋將軍曾言,與軍師並肩作戰乃人生樂事,今觀主公授令於我,確感榮幸之至。”
許褚言語間難掩期待之情:“不曾想主公竟賜予我如此機遇,頗為期待與軍師共謀勝算。不知軍師對此戰有何妙策?”
秦毅淡然一笑:“所謂巧合而已,官渡之戰我已有對策,相信此役必不致差,你大可放心。”
聽聞此言,許褚朗聲大笑:“軍師所言,我自然深信不疑。期待我二人能攜手共創輝煌,遵主公之命,辦成此事。不過不知軍師今晚是否有空,我欲邀軍師共飲一杯。”
秦毅略感驚訝,心想許褚此刻本該忙於整頓兵馬,此行所需兵力可謂眾多。然而許褚似乎早已洞察他的心思,答道:“軍務已交予曹仁處理,他出征次數不多,希借此機會多加鍛煉,主動請纓訓練兵士。故而,此事便交給他負責。戰事當前,飲酒之事不便,故今日恰好有空,欲尋軍師一醉方休。”
秦毅聞此,不禁啞然失笑,既已盛情相邀,便點頭答應:“恰好家有陳年佳釀數壇,如你不嫌棄,不妨隨我一同前往。”
許褚欣然點頭:“哪裏談得上挑剔,有酒便足以令人歡愉。”兩人相視而笑,許褚深知曹操對秦毅的信任,因此對秦毅也抱以充分信賴。於是,秦毅即喚仆人準備下酒菜肴,場景與昔日與荀彧共飲時如出一轍。
在一個奇異的修煉世界中,荀彧與許諸兩位強者,他們的名字仍然保留著原有的韻味,隻是他們所在的環境已非尋常。
上次荀彧主動帶著幾個深奧的問題前來請教,而這一次,許諸似乎毫無預兆,直截了當地出現在秦毅麵前。然而,秦毅內心深處仍懷疑對方必然有所圖謀,畢竟在這關鍵時刻,怎可能無緣無故找上門來飲酒談天?
許諸剛落座,便開門見山地說:“今日難得有片刻自由時光,平日裏我都需在主公身邊,護佑其安全,因此始終無法抽出時間痛飲一番。”
秦毅微笑著點頭迴應,隨後兩人便一同舉杯暢飲。酒過三巡,他們之間的氣氛瞬間變得親切而又熟悉,仿佛兩位相識多年的摯友重逢。同樣服務於曹操麾下,他們在許多觀念與經曆上都有著共鳴。
話題轉到了近期修煉界熱議之事,許諸沉吟道:“秦兄,我一直有一事不明,你是否真如外界所傳,心中並無一絲自立門戶之意?”
秦毅聞此言,放聲一笑,迴應道:“這是第二個人向我提出這個問題了,上一位便是荀彧,不得不承認,你的猜測頗具洞察力。然而我必須明確,我並無那樣的念頭,留在主公身邊豈非更安逸自在?”
“我從未有過自立之念,手中無兵權掌控,且我亦認為無需為此置地。如今每日侍奉主公左右,何嚐不是樂事一件?況且我在軍中的地位已足夠尊崇,又何必再走那一步,自陷不忠不義之地步呢?你覺得我秦毅會做出那種事嗎?”
麵對秦毅一連串的反問,許諸一時語塞,愣在當地不知如何作答。秦毅見狀,立刻舉杯邀飲,化解了這一刻的尷尬氣氛。
然而之後的時間裏,許諸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對此秦毅並未在意。此刻他隻想痛快喝酒,有人陪伴總是好事。
正喝得興起時,許諸忽然開口道:“你知道那天你拜見主公後發生的事嗎?”
秦毅挑眉,饒有興趣地追問:“瞧你這神情,似乎出了什麽大事,不妨詳細講講。”
隨著故事的發展,許諸提及,秦毅離開主公後,他在門外無意間聽見郭嘉私下對主公直言:秦毅極有可能心存背叛之意。
聽到這個消息,秦毅驚愕地呆立當場,不曾想到竟有人如此揣測自己。郭嘉雖在他之後位列曹操麾下的智囊團,但其地位絕不容小覷。若無秦毅的運籌帷幄,郭嘉很可能位居第一,甚至在秦毅眼中,郭嘉的智慧猶勝荀彧。
秦毅確認道:“此事當真?”許諸默默點頭,低聲迴答:“這件事我自然不會欺騙於你,當日我確實在門外聽見主公與郭嘉的談話,那些話語就是郭嘉的個人觀點。並且我可以保證,我沒有聽錯,就在剛才,郭嘉還在不斷地偷偷觀察你。”
秦毅苦笑著搖頭,沒想到自己行事如此謹慎,還是沒能躲過猜忌。但他明白,唯有坦蕩才能證明清白,於是對許諸道:“信我者自會堅信不疑,不信我者,解釋再多也是徒勞。就像那個郭嘉,我已明言不會自立門戶,但他依然向主公提及此事。但這已是他的權利,我無權阻止。如今我能做的唯有做好自己,至於此事切勿再提,以免觸動主公敏感的心弦,引發不必要的風波。”
許諸聽罷,豪邁地大笑:“軍師果然高瞻遠矚,為人灑脫!典韋將軍評價你誠不欺我也,你的確是一位值得深交的朋友。”
秦毅聽了此言,雖內心暗自發笑,但仍忍住笑意。酒散後,秦毅獨自坐在月光下的影子裏,凝視著月亮沉思。這些日子以來,他一直為曹操效力,每一件事都全力以赴,始終站在曹操的利益角度考慮問題。
若沒有他,曹操絕不會有今天的成就,甚至很可能早在與袁紹的爭鬥中敗北。可是如今,關於他可能背叛的謠言卻愈演愈烈。
思量再三,秦毅決定不能坐視不管,於是深夜裏,他找到正在燈籠下研究地圖的曹操。此時夜色已深,曹操仍未入睡,似乎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官渡之戰做最後的籌劃。
“軍師,今夜何故還未歇息?數日後你即將率軍與袁紹對抗,如今不休息,屆時恐難以得到充足的睡眠啊。”秦毅聽完曹操的關心之詞,淡然一笑,迴應道:“倘若戰局順利,或許還能安然入眠,此事並不影響我的睡眠質量。我希望一切能按照我們預期的方向發展,然而這次的對手袁紹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