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此時的諸葛方早已心中大亂,往日指揮作戰的水平隻發揮了不到五成,隻顧逃跑。
當然,這不能怪諸葛方,有時候,人的弱點是共性的.
當一個人在滿懷信心地迎接勝利的到來的時候,突然局勢扭轉,敵人反敗而勝,心神必然會受到影響。
為什麽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因為一個人迎接勝利的時候,他滿腦子裏想的得都是勝利之後的事,比如功成名就,比如榮華富貴,比如光宗耀祖.
他根本就沒有想到失敗的事,沒有為失敗做打算,因為失敗這件事對他來說,是不可能的,根本不會發生。
即便如高級將領諸葛方,他也逃脫不了人性的弱點。
一個人是否真正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克服弱點,特別是人性的共性弱點,古往今來,成功之人大抵如此,這也是為什麽好多成功之人擅長做反人性之事。
言歸正傳,荊州軍雖逃亡地十分混亂,但逃跑地方向卻是一致的,那便是荊州大營,那裏是他們的老巢。
姬睿破陣時,諸葛方急火攻心,在逃亡途中跌落下馬暈倒,被四名士兵用擔架抬著,騎馬行走,途中顛顛婆婆,諸葛方時醒時暈,臉色通紅。
諸葛方在親兵的保護下抵達大營門前,一抹殘陽從西方山頭映射到諸葛方臉上。
葛方清醒了過來,雙眼睜睜地直視天空,喃喃道:“陣在人在,陣亡人亡,老祖宗說得沒錯。”。
此時,他身體極為虛弱,連坐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
在士兵小心的攙扶下,他掙紮著坐了起來,望著空蕩蕩地荊州大營,想當初此營何等森嚴,可惜此時已物是人非。
正當他在思緒間,一大漢騎高頭大馬從營內走出。
諸葛方定晴一看,正是被莫大海俘虜、許久未見的愛將孟三勇,心中一陣驚喜。
他虛弱地喊道:“三勇!”
孟三勇嗡聲道:“大人!”
但他並沒有下馬,而且臉色麵露尷尬。
諸葛方處於虛弱狀態,沒有察覺到孟三勇的表情。
孟三勇騎馬緩緩向諸葛方奔來,越走越近。
諸葛方身邊的一名參將看出孟三勇的異樣,上前訓斥道:“大膽,孟三勇,見到主帥為何不下馬!”
說完,幾名親兵上前將諸葛方擋在身後。
孟三勇如同沒聽到一般,繼續前進。
幾名親兵再次喊道:“大膽!”
邊說邊抽出軍刀,後麵的士兵也上前來,長矛直指孟三勇。
此時的諸葛方也反應了過來,臉色由歡喜變得驚恐。
諸葛方雖受傷,但餘威還在,直視孟三勇,怒聲道:“豎子,你不怕你孟家被滿門抄斬嗎?”
高大威猛的孟三勇竟被他的氣勢嚇住,不敢看他,低頭嗡聲道:“我也是為了我孟家。大人,得罪了。”
說完,隻見他右手微抬,千餘支弓箭射了過來,諸葛方身邊近大半士兵傷亡。
隨後,孟三勇手下士兵衝上前來,將諸葛方身旁的其餘士兵全部捆綁起來,諸葛方怒火攻心,再次暈倒。
“孟將軍,做得漂亮!大人必有重賞!”
身後傳來帶有雍州口音的聲音,說話之人乃南雍密探首領楚良。
孟三勇雙目怒視楚良,緩緩向他走來。
楚良身後的密探馬上將楚良保護在身後。
楚良嗬斥道:“孟將軍是自己人,都退下!”
孟三勇逼近楚良,殺氣逼人。
但此時的楚良早已非吳下何蒙,武藝大漲,雖真正實力不如孟三勇,但卻絲毫不害怕,與之對視。
他身旁的密探緊張地握緊軍刀,一旦孟三勇有所動作,他們必須急速阻止。
最終,孟三勇敗下陣來,並不是他的武藝不如楚良,而是情勢所迫。
孟三勇緊皺眉頭,道:“別忘了你們答應我的條件!”
楚良微微一笑,道:“孟將軍請放心,我家主公一向一言九鼎!”
荊州大營被孟三勇接管,西南少數民族士兵全部歸順,荊州士兵多數投降孟三勇。
……
在諸葛方兵敗撤兵後,另一條戰線上占絕對優勢的劉浩,收到消息後,大吃一驚。
他召集幾名邊軍將領商議後,立即決定秘密撤軍,返迴荊州大營援助諸葛方。
南雍方麵主帥江風得到消息比劉浩要晚幾個時辰,當他派兵試探進攻荊州軍時,發現荊州軍早已撤退得幹幹淨淨。
劉浩率領大軍一路急行,至荊州大營處,方知諸葛方被捕,荊州大營已被孟三勇控製。
一怒之下,他帶兵強行進攻,準備營救諸葛方,以挽迴一些損失。
但是,劉浩手下的士兵早已士氣低落,特別從三個邊境趕來支援的邊軍,本就不服劉浩。
此時諸葛方戰敗被捕,更加不聽從劉浩的指揮,各自為戰。
孟三勇率領的西南少數民族軍、部分南雍軍和投降的荊州兵,在楚良的指揮下,與劉浩大軍麵對麵作戰。
孟三勇懼怕諸葛方,但他不並怕怵漢將劉浩,甚至對他這類漢將心存芥蒂和恨意,此時正好報平日所受之氣。
“兒郎們,隨我捉拿叛將劉浩!”
孟三勇率軍出寨,迎麵喊道,倒打一耙。
劉浩大怒,叫喊道:“無恥之畜,拿命來!”
二人立即戰在一處,不到五迴合,劉浩便露出敗象,不敵孟三勇,在兩名副將的協助下,劉浩退迴軍隊後方。
孟三勇見劉浩敗退,愈發勇猛,已方人數雖少,但他身先士卒,士氣倍增。
盡管劉浩在兵力上占優勢,但仍被孟三勇連續擊退多次進攻。
最終,在南雍兵即將趕來之前,劉浩不得不放棄了荊州大營,向荊城方向逃去。
劉浩敗退,楚良及時將戰況報送姬睿、孫世忠。
南雍方麵,隻留了少數士兵駐守康城、錦城,其餘所有將領和兵馬,在姬睿帶領下,全部陸續趕到了荊州大營,與孟三勇、楚良匯合。
荊州大營乃荊州曆經十多年,由數代優秀將領打造的大本營,進可攻退可守,守護荊州數百年。
今日竟被剛剛成立沒多久的南雍所破,事事難料。
此戰是關鍵的一戰,是決定南雍與荊州氣數的一戰,任何一方勝利都將取得巨大優勢。
當然,這不能怪諸葛方,有時候,人的弱點是共性的.
當一個人在滿懷信心地迎接勝利的到來的時候,突然局勢扭轉,敵人反敗而勝,心神必然會受到影響。
為什麽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因為一個人迎接勝利的時候,他滿腦子裏想的得都是勝利之後的事,比如功成名就,比如榮華富貴,比如光宗耀祖.
他根本就沒有想到失敗的事,沒有為失敗做打算,因為失敗這件事對他來說,是不可能的,根本不會發生。
即便如高級將領諸葛方,他也逃脫不了人性的弱點。
一個人是否真正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克服弱點,特別是人性的共性弱點,古往今來,成功之人大抵如此,這也是為什麽好多成功之人擅長做反人性之事。
言歸正傳,荊州軍雖逃亡地十分混亂,但逃跑地方向卻是一致的,那便是荊州大營,那裏是他們的老巢。
姬睿破陣時,諸葛方急火攻心,在逃亡途中跌落下馬暈倒,被四名士兵用擔架抬著,騎馬行走,途中顛顛婆婆,諸葛方時醒時暈,臉色通紅。
諸葛方在親兵的保護下抵達大營門前,一抹殘陽從西方山頭映射到諸葛方臉上。
葛方清醒了過來,雙眼睜睜地直視天空,喃喃道:“陣在人在,陣亡人亡,老祖宗說得沒錯。”。
此時,他身體極為虛弱,連坐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
在士兵小心的攙扶下,他掙紮著坐了起來,望著空蕩蕩地荊州大營,想當初此營何等森嚴,可惜此時已物是人非。
正當他在思緒間,一大漢騎高頭大馬從營內走出。
諸葛方定晴一看,正是被莫大海俘虜、許久未見的愛將孟三勇,心中一陣驚喜。
他虛弱地喊道:“三勇!”
孟三勇嗡聲道:“大人!”
但他並沒有下馬,而且臉色麵露尷尬。
諸葛方處於虛弱狀態,沒有察覺到孟三勇的表情。
孟三勇騎馬緩緩向諸葛方奔來,越走越近。
諸葛方身邊的一名參將看出孟三勇的異樣,上前訓斥道:“大膽,孟三勇,見到主帥為何不下馬!”
說完,幾名親兵上前將諸葛方擋在身後。
孟三勇如同沒聽到一般,繼續前進。
幾名親兵再次喊道:“大膽!”
邊說邊抽出軍刀,後麵的士兵也上前來,長矛直指孟三勇。
此時的諸葛方也反應了過來,臉色由歡喜變得驚恐。
諸葛方雖受傷,但餘威還在,直視孟三勇,怒聲道:“豎子,你不怕你孟家被滿門抄斬嗎?”
高大威猛的孟三勇竟被他的氣勢嚇住,不敢看他,低頭嗡聲道:“我也是為了我孟家。大人,得罪了。”
說完,隻見他右手微抬,千餘支弓箭射了過來,諸葛方身邊近大半士兵傷亡。
隨後,孟三勇手下士兵衝上前來,將諸葛方身旁的其餘士兵全部捆綁起來,諸葛方怒火攻心,再次暈倒。
“孟將軍,做得漂亮!大人必有重賞!”
身後傳來帶有雍州口音的聲音,說話之人乃南雍密探首領楚良。
孟三勇雙目怒視楚良,緩緩向他走來。
楚良身後的密探馬上將楚良保護在身後。
楚良嗬斥道:“孟將軍是自己人,都退下!”
孟三勇逼近楚良,殺氣逼人。
但此時的楚良早已非吳下何蒙,武藝大漲,雖真正實力不如孟三勇,但卻絲毫不害怕,與之對視。
他身旁的密探緊張地握緊軍刀,一旦孟三勇有所動作,他們必須急速阻止。
最終,孟三勇敗下陣來,並不是他的武藝不如楚良,而是情勢所迫。
孟三勇緊皺眉頭,道:“別忘了你們答應我的條件!”
楚良微微一笑,道:“孟將軍請放心,我家主公一向一言九鼎!”
荊州大營被孟三勇接管,西南少數民族士兵全部歸順,荊州士兵多數投降孟三勇。
……
在諸葛方兵敗撤兵後,另一條戰線上占絕對優勢的劉浩,收到消息後,大吃一驚。
他召集幾名邊軍將領商議後,立即決定秘密撤軍,返迴荊州大營援助諸葛方。
南雍方麵主帥江風得到消息比劉浩要晚幾個時辰,當他派兵試探進攻荊州軍時,發現荊州軍早已撤退得幹幹淨淨。
劉浩率領大軍一路急行,至荊州大營處,方知諸葛方被捕,荊州大營已被孟三勇控製。
一怒之下,他帶兵強行進攻,準備營救諸葛方,以挽迴一些損失。
但是,劉浩手下的士兵早已士氣低落,特別從三個邊境趕來支援的邊軍,本就不服劉浩。
此時諸葛方戰敗被捕,更加不聽從劉浩的指揮,各自為戰。
孟三勇率領的西南少數民族軍、部分南雍軍和投降的荊州兵,在楚良的指揮下,與劉浩大軍麵對麵作戰。
孟三勇懼怕諸葛方,但他不並怕怵漢將劉浩,甚至對他這類漢將心存芥蒂和恨意,此時正好報平日所受之氣。
“兒郎們,隨我捉拿叛將劉浩!”
孟三勇率軍出寨,迎麵喊道,倒打一耙。
劉浩大怒,叫喊道:“無恥之畜,拿命來!”
二人立即戰在一處,不到五迴合,劉浩便露出敗象,不敵孟三勇,在兩名副將的協助下,劉浩退迴軍隊後方。
孟三勇見劉浩敗退,愈發勇猛,已方人數雖少,但他身先士卒,士氣倍增。
盡管劉浩在兵力上占優勢,但仍被孟三勇連續擊退多次進攻。
最終,在南雍兵即將趕來之前,劉浩不得不放棄了荊州大營,向荊城方向逃去。
劉浩敗退,楚良及時將戰況報送姬睿、孫世忠。
南雍方麵,隻留了少數士兵駐守康城、錦城,其餘所有將領和兵馬,在姬睿帶領下,全部陸續趕到了荊州大營,與孟三勇、楚良匯合。
荊州大營乃荊州曆經十多年,由數代優秀將領打造的大本營,進可攻退可守,守護荊州數百年。
今日竟被剛剛成立沒多久的南雍所破,事事難料。
此戰是關鍵的一戰,是決定南雍與荊州氣數的一戰,任何一方勝利都將取得巨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