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方咬牙恨聲問道:“你知什麽罪?”
孟三勇低聲道:“一是犯了軍中飲酒之罪,二是犯了不聽軍令貿然追敵之罪。”
諸葛方看向左右,道:“來人,將此獠拉出去斬首示眾!”
軍無戲言,軍令一旦發出很難收迴,眾將大驚。
所有少數民族部落將領全部下跪求饒,部分與孟三勇有交情的漢將也下跪求饒。
孟三勇依舊低頭不語,以前他也幹過類似之事,但都打了勝仗,這次打得是敗仗,求情沒有理由,求得也很無力。
諸葛方不為所動,四名士兵將孟三勇向帳外外拉去。
這時,一直未說話的副指揮使魏通拱手道:“大人,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屬下建議將孟統製的罪過暫且記下,待立新功後再做計議。”
魏通說完,約五、六名漢將一同道:“屬下附議!”
諸葛方微眯雙眼,將這些附議之人一一記在心中。
諸葛方沉思片刻,道:“孟三勇!”
孟三勇轉身,再次下跪聽令。
諸葛方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你隻是一名小小的統製。今日本將就聽魏將軍之言,饒你不死,罪過先記下。但活罪不可免,來人將孟三勇拉出去打五十軍棍。”
眾人又再次求情,漢將統製劉浩勸道:“大人,不可,孟將軍現身受重傷,屬下恐怕他經不起五十軍棍!”
這次諸葛方並未給劉浩麵子,一揮手,命人將孟三勇拉出去。
沉悶的軍棍打在孟三勇肥厚的臀部,發出“砰砰砰”的聲音!
孟三勇一聲不吭,咬緊牙關,默默承受。
五十軍棍打完,孟三勇幾乎是被拉著進來的。
四名士兵手一鬆,他已癱軟在地,臉色煞白。
眾人看他如此模樣,不禁搖頭。
孟三勇強忍疼痛,吃力地站起身,跪直身體,重重地向諸葛方磕了三個響頭。
依舊不說話,眾人知道他心中有氣。
諸葛方環視眾人,向孟三勇道:“饒你不死,不是說你孟三勇有多重要,我大荊州猛將如雲,不差你孟三勇一人,也不是你立的功勞多、功勞大,你所立之功已全部封賞過,獎罰本是兩碼事兒。
我是看在魏將軍等人的麵子上才饒你不死,眾將都為你求情,而我卻不饒恕,好似我不近人情,豈不佛了大家麵子!打你五十軍棍,是為證明軍中無戲言,任何人犯了軍紀,都要接受懲罰。”
眾將聽他長篇大論已習以為常,諸葛方自稱孺將,喜歡為一些事情找些看似合理的理由,這也正合了諸葛聰的心性。
看似是在說服眾人,實則在說服自己,魏通等漢將卻心裏暗罵他冠冕堂皇。
孟三勇再次向諸葛方磕了一頭,又轉身向魏通磕頭謝恩。
魏通趕忙扶他起來,口中道:“使不得、使不得!”
諸葛方命孟三勇起身,問道:“你可見到莫大海本人?”
孟三勇一愣,又羞愧地低下頭,嗡聲道:“沒有!”
諸葛方猛地一拍桌子,怒聲道:“孟三勇啊、孟三勇,你損失了二千多人馬,竟連對方的主將都沒見到。我看你這個西南第一勇士也是浪得虛名!”
此話太過傷人心,再怎麽說,孟三勇也是立過戰功無數,軍中少數民族部落的領頭人。
當著眾多將領的麵,諸葛方竟如此羞辱一個有名之將,比打孟三勇五十軍棍還令他羞愧難當。
孟三勇滿麵通紅,心想:“老子為你諸葛家族忠心賣命,你卻如此當眾羞辱我!”
他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憋屈,剛欲發作。
身旁的魏通輕輕碰了一下手臂,向他微微搖頭。
經魏通的提醒,孟三勇又低下了頭,雙拳緊握。
諸葛方處理完孟三勇之事,再次叮囑大家沒有軍令不得外出,等待王宮命令。
晚間,魏通偷偷遣人將孟三勇貿然出戰戰敗的消息傳遞至荊宮內。
……
康城。
莫大海收到了一封信箋,他將信箋交給副將孫會查看。
此次,孫會隨孫世忠出征,任中軍統製,孫會是昨天夜間抵達。
帶來了五萬步兵,駐紮在城外。
在中原,步兵是攻城的主要力量。
孫世忠作為統帥,率大軍在距離康城以北二百裏的轂城駐紮,隨時接應莫大海。
孫會看後,沉思片刻,道:“沒想到,諸葛家和崔家的政治鬥爭已經滲透到軍中了,這對我們來說好事兒。屬下猜測孟三勇可能會被魏通拉攏!”
莫大海微微一笑,問道:“這難道不是諸葛方故意設下的圈套嗎?”
孫會一愣,然後又點點頭道:“大人高見!”。
莫大海道:“咱們不能坐以待斃,眼看諸葛方除掉魏通。!”
二人相視大笑。
……
孟三勇出事後,諸葛大營加強了防備,而莫大海也沒有再派兵去偷襲。
孟三勇受傷後,魏通派了軍中郎中為其治傷,同時又贈送了上好的金瘡藥。
孟三勇多次表示感謝,二人交談間,他言語間透露出對諸葛方的不滿,願意投奔到魏通一方。
魏通竊喜,欣然接受他的投奔,讓他作為臥底,繼續服從諸葛方,將諸葛方的一舉一動通報給他。
……
莫大海退守康城後,相當於荊州腹地沒有任何損失,兩軍僵持在邊境,戰事一觸即發。
關於是否主動出戰討伐南雍一事,荊州朝廷出現了兩種聲音。
荊王崔世名主張主動出戰,擊潰南雍,同時收複失去的原梁州之地,以戰止伐。
諸葛聰作為右丞相,主管軍、政大權,他不同意出戰。
特別他了解了孫世忠、莫大海二人的經曆後,他認為北疆戰區的兵力不具備主動出擊的能力,應以防守為主。
他建議一直耗下去,直至南雍罷兵。
大部分朝臣站在了諸葛聰一方,而且北疆戰區主將諸葛方也不想與莫大海交手,他認為即便以數量取勝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得不償失。
他在戰報中特意說明孟三勇被南雍軍圍困時所遇仙貝騎兵一事。
草原騎兵也參與了進來,使得戰事更加複雜。
孟三勇低聲道:“一是犯了軍中飲酒之罪,二是犯了不聽軍令貿然追敵之罪。”
諸葛方看向左右,道:“來人,將此獠拉出去斬首示眾!”
軍無戲言,軍令一旦發出很難收迴,眾將大驚。
所有少數民族部落將領全部下跪求饒,部分與孟三勇有交情的漢將也下跪求饒。
孟三勇依舊低頭不語,以前他也幹過類似之事,但都打了勝仗,這次打得是敗仗,求情沒有理由,求得也很無力。
諸葛方不為所動,四名士兵將孟三勇向帳外外拉去。
這時,一直未說話的副指揮使魏通拱手道:“大人,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屬下建議將孟統製的罪過暫且記下,待立新功後再做計議。”
魏通說完,約五、六名漢將一同道:“屬下附議!”
諸葛方微眯雙眼,將這些附議之人一一記在心中。
諸葛方沉思片刻,道:“孟三勇!”
孟三勇轉身,再次下跪聽令。
諸葛方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你隻是一名小小的統製。今日本將就聽魏將軍之言,饒你不死,罪過先記下。但活罪不可免,來人將孟三勇拉出去打五十軍棍。”
眾人又再次求情,漢將統製劉浩勸道:“大人,不可,孟將軍現身受重傷,屬下恐怕他經不起五十軍棍!”
這次諸葛方並未給劉浩麵子,一揮手,命人將孟三勇拉出去。
沉悶的軍棍打在孟三勇肥厚的臀部,發出“砰砰砰”的聲音!
孟三勇一聲不吭,咬緊牙關,默默承受。
五十軍棍打完,孟三勇幾乎是被拉著進來的。
四名士兵手一鬆,他已癱軟在地,臉色煞白。
眾人看他如此模樣,不禁搖頭。
孟三勇強忍疼痛,吃力地站起身,跪直身體,重重地向諸葛方磕了三個響頭。
依舊不說話,眾人知道他心中有氣。
諸葛方環視眾人,向孟三勇道:“饒你不死,不是說你孟三勇有多重要,我大荊州猛將如雲,不差你孟三勇一人,也不是你立的功勞多、功勞大,你所立之功已全部封賞過,獎罰本是兩碼事兒。
我是看在魏將軍等人的麵子上才饒你不死,眾將都為你求情,而我卻不饒恕,好似我不近人情,豈不佛了大家麵子!打你五十軍棍,是為證明軍中無戲言,任何人犯了軍紀,都要接受懲罰。”
眾將聽他長篇大論已習以為常,諸葛方自稱孺將,喜歡為一些事情找些看似合理的理由,這也正合了諸葛聰的心性。
看似是在說服眾人,實則在說服自己,魏通等漢將卻心裏暗罵他冠冕堂皇。
孟三勇再次向諸葛方磕了一頭,又轉身向魏通磕頭謝恩。
魏通趕忙扶他起來,口中道:“使不得、使不得!”
諸葛方命孟三勇起身,問道:“你可見到莫大海本人?”
孟三勇一愣,又羞愧地低下頭,嗡聲道:“沒有!”
諸葛方猛地一拍桌子,怒聲道:“孟三勇啊、孟三勇,你損失了二千多人馬,竟連對方的主將都沒見到。我看你這個西南第一勇士也是浪得虛名!”
此話太過傷人心,再怎麽說,孟三勇也是立過戰功無數,軍中少數民族部落的領頭人。
當著眾多將領的麵,諸葛方竟如此羞辱一個有名之將,比打孟三勇五十軍棍還令他羞愧難當。
孟三勇滿麵通紅,心想:“老子為你諸葛家族忠心賣命,你卻如此當眾羞辱我!”
他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憋屈,剛欲發作。
身旁的魏通輕輕碰了一下手臂,向他微微搖頭。
經魏通的提醒,孟三勇又低下了頭,雙拳緊握。
諸葛方處理完孟三勇之事,再次叮囑大家沒有軍令不得外出,等待王宮命令。
晚間,魏通偷偷遣人將孟三勇貿然出戰戰敗的消息傳遞至荊宮內。
……
康城。
莫大海收到了一封信箋,他將信箋交給副將孫會查看。
此次,孫會隨孫世忠出征,任中軍統製,孫會是昨天夜間抵達。
帶來了五萬步兵,駐紮在城外。
在中原,步兵是攻城的主要力量。
孫世忠作為統帥,率大軍在距離康城以北二百裏的轂城駐紮,隨時接應莫大海。
孫會看後,沉思片刻,道:“沒想到,諸葛家和崔家的政治鬥爭已經滲透到軍中了,這對我們來說好事兒。屬下猜測孟三勇可能會被魏通拉攏!”
莫大海微微一笑,問道:“這難道不是諸葛方故意設下的圈套嗎?”
孫會一愣,然後又點點頭道:“大人高見!”。
莫大海道:“咱們不能坐以待斃,眼看諸葛方除掉魏通。!”
二人相視大笑。
……
孟三勇出事後,諸葛大營加強了防備,而莫大海也沒有再派兵去偷襲。
孟三勇受傷後,魏通派了軍中郎中為其治傷,同時又贈送了上好的金瘡藥。
孟三勇多次表示感謝,二人交談間,他言語間透露出對諸葛方的不滿,願意投奔到魏通一方。
魏通竊喜,欣然接受他的投奔,讓他作為臥底,繼續服從諸葛方,將諸葛方的一舉一動通報給他。
……
莫大海退守康城後,相當於荊州腹地沒有任何損失,兩軍僵持在邊境,戰事一觸即發。
關於是否主動出戰討伐南雍一事,荊州朝廷出現了兩種聲音。
荊王崔世名主張主動出戰,擊潰南雍,同時收複失去的原梁州之地,以戰止伐。
諸葛聰作為右丞相,主管軍、政大權,他不同意出戰。
特別他了解了孫世忠、莫大海二人的經曆後,他認為北疆戰區的兵力不具備主動出擊的能力,應以防守為主。
他建議一直耗下去,直至南雍罷兵。
大部分朝臣站在了諸葛聰一方,而且北疆戰區主將諸葛方也不想與莫大海交手,他認為即便以數量取勝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得不償失。
他在戰報中特意說明孟三勇被南雍軍圍困時所遇仙貝騎兵一事。
草原騎兵也參與了進來,使得戰事更加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