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兩兒爭辯,祖大壽起異心!
震驚:我在大明做皇帝 作者:愛潛水的熊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禎皇帝可不知道,吳三桂竟然有了反心,現如今的遼東,對於大明來說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他現在的重心放在了火槍火炮的生產上麵,自從上次簽到累積得到6000把燧發槍後,之後的一個月再沒有得到過,這讓他不得不尋求自產。
之前他對於工部寄予厚望,還專門提高了對工匠的獎賞,可真實的效果寥寥,整個工部就如同一灘死水一般,剛剛泛起的一絲漣漪,也很快消失,吞噬了他撥付的二十萬兩白銀,卻沒有激起什麽浪花出來。
崇禎皇帝此刻才真正的明白一切的事情,隻能依靠他自己,妄圖靠他人幫自己扭轉,如今大明的不利局麵,那隻是癡人說夢而已。
為了解決火槍火炮的製造問題,崇禎皇帝安排魏忠賢,對工部內的工匠進行了一番考核,選取了其中一直被排擠,卻兢兢業業幹事的300名工匠,專門設立了武器製造司,另外又撥付了十萬兩白銀,要求工匠對燧發槍進行仿製,製定了非常高的獎勵。
一開始工匠們還有些擔憂,可當他們聽到武器製造司的待遇後,一個個兩眼放光,他們努力了一輩子,還不是為了求得皇恩,讓自己的兒子能夠走上科舉的道路,現在隻要他們能夠實現燧發槍的量產,兒子就能進入聖上所設立的書院當中,讀書參加科舉,這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恩情,一個個卯足了勁,開始鑽研起來。
安排好火槍火炮的仿製工作後,崇禎皇帝將心思放在了內政上麵,他想要推動張居正的一鞭法,可卻受到了巨大的阻礙,再加上各地上奏的水災旱災,讓崇禎皇帝一時間有些難以抉擇,他發現大明的根基基本上已經被啃食殆盡,而他手中可用的卻沒有幾人,隻能暫時壓下這個念頭,把目光放在了宣府。
為了控製九邊重鎮,崇禎皇帝專門把黃德功曹文詔,還有周遇吉三人派了過去,並且給了他們九千黑衛軍,連同他們所部加起來足足有三萬人,奉命加強宣府的守衛。
可從近些時日傳迴來的情報上來看,宣府重鎮並沒有平靜下來,反而經常受到草原部落的襲擾,這讓崇禎皇帝一直很難下決心,對草原發動一次突襲,主要是後勤問題難以解決,打仗打的就是後勤,沒有了彈藥的支持,火槍和火炮就是燒火棍,連一把大刀都比不上!
相比於崇禎皇帝的焦急和無奈,祖大壽迴到家裏之後,拿出皇太極給他的書信,仔細的閱讀起來,他的內心當中越發的動搖。
到了祖家生死存亡的時刻,他把兩個兒子叫進了密室,將信給兩人看過之後,嚴肅的問道:“皇太極給我們寫信,還給了我們父子三人很高的官位,你們兩人覺得我們父子三人該當如何?”
大兒子祖澤博率先開口迴答:“父親大人,我覺得不能答應皇太極,就算他許諾再高的官位,我們父子三人也不能投靠。現如今的遼東眼紅,我們祖家的人多的是,再加上孫老賊對我們的打壓,我們的實力被削弱了一部分,更不要說大明境內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流民叛亂,西南土司之亂之前也被暫時平定,隻要國內不再發生災禍,大明再撐個三五十年,絕對沒有任何的問題!”
“現在我們要是投靠皇太極的話,以後大明要是重新收複遼東失地,我們祖家到時候就難逃被清算的結局,還請父親三思而行!”
“至於素存想要自以為王,本來我也不看好,可是這小子用錢收買了我,要不然我才懶得替他演這場戲!我覺得咱們祖家還是暫時觀望為主,隻要咱們不犯錯,孫老賊也不敢對咱們趕盡殺絕,那樣隻會讓遼東的其他將門齒冷寒心!”
老大剛剛說完,老二祖澤清當即反駁道:“父親,大哥有些優柔寡斷,須知兩邊不靠的人,反而是最先被解決掉的一個。更何況現在我們多了一個選擇,擺在我們麵前的,其實隻有四條路。”
“第一條就是繼續跟著大明朝廷混,夾起尾巴做人,老老實實的為聖上辦事,相信聖上不會在意咱們之前貪財的舉動,隻要大明一直存在,咱們祖家在遼東這片土地上,就能有一席之地!”
“第二條路就是對聖上虛以委蛇,暗地裏反複橫跳,從各方勢力手中拿到最大的好處,可一旦被發現的話,我們祖家恐再無翻身之日!”
“第三條路是答應皇太極的條件,趁著現在後金急需人投靠,正是千金買馬骨的時候,我們隻要去肯定能夠得到高官厚祿,不過要想像現在這般過的舒服,恐怕就有些難如登天!”
“範文程和寧完我之前遭遇的事情,很可能會再次發生在我們的頭上,咱們父子三人要做好打碎牙齒往肚裏咽的準備!後金那幫狗東西也不是好伺候的主,不是逼不得已的話,真不想跟他們打交道,我隻是喜歡他們的錢財而已。”
“第四條路那就是全力支持吳三桂,幫他自立為王,等哪一天他真登上了九五至尊之位,我們祖家也有了從容之功。不過這條路充滿了腥風血雨,需要的時間至少十五年,這中間還有可能出現很多變故,這條路最是難找,可是收益也是最大的!”
“這四條路我也沒有想好走哪一條,父親大人可以好好想一想,這關乎咱們祖家的百年富貴,最好不要短時間內做決定,好好考慮好再說!”
祖大壽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欣慰的笑道:“哈哈,為父我非常高興,你們兩個不孝子總算長大了,知道用腦子思考,還知道隱藏自己,不管做哪個選擇,對我們祖家來說,都關乎著生死,這一步一旦踏錯,那可真是萬劫不複!”
“我已經通知了你們二叔,估摸著正在趕迴來的途中,這件事情我們必須好好的商議,不能輕易的下決定。這些日子你們老老實實的留在家中讀書,孫督師盯咱們盯得非常緊,可別給我出去惹禍,我們要先麻痹一下對方,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遼東這片土地上,更好的生存下去!”
“是,父親大人!”
“父親大人,我曉得了,請你放心!”
之前他對於工部寄予厚望,還專門提高了對工匠的獎賞,可真實的效果寥寥,整個工部就如同一灘死水一般,剛剛泛起的一絲漣漪,也很快消失,吞噬了他撥付的二十萬兩白銀,卻沒有激起什麽浪花出來。
崇禎皇帝此刻才真正的明白一切的事情,隻能依靠他自己,妄圖靠他人幫自己扭轉,如今大明的不利局麵,那隻是癡人說夢而已。
為了解決火槍火炮的製造問題,崇禎皇帝安排魏忠賢,對工部內的工匠進行了一番考核,選取了其中一直被排擠,卻兢兢業業幹事的300名工匠,專門設立了武器製造司,另外又撥付了十萬兩白銀,要求工匠對燧發槍進行仿製,製定了非常高的獎勵。
一開始工匠們還有些擔憂,可當他們聽到武器製造司的待遇後,一個個兩眼放光,他們努力了一輩子,還不是為了求得皇恩,讓自己的兒子能夠走上科舉的道路,現在隻要他們能夠實現燧發槍的量產,兒子就能進入聖上所設立的書院當中,讀書參加科舉,這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恩情,一個個卯足了勁,開始鑽研起來。
安排好火槍火炮的仿製工作後,崇禎皇帝將心思放在了內政上麵,他想要推動張居正的一鞭法,可卻受到了巨大的阻礙,再加上各地上奏的水災旱災,讓崇禎皇帝一時間有些難以抉擇,他發現大明的根基基本上已經被啃食殆盡,而他手中可用的卻沒有幾人,隻能暫時壓下這個念頭,把目光放在了宣府。
為了控製九邊重鎮,崇禎皇帝專門把黃德功曹文詔,還有周遇吉三人派了過去,並且給了他們九千黑衛軍,連同他們所部加起來足足有三萬人,奉命加強宣府的守衛。
可從近些時日傳迴來的情報上來看,宣府重鎮並沒有平靜下來,反而經常受到草原部落的襲擾,這讓崇禎皇帝一直很難下決心,對草原發動一次突襲,主要是後勤問題難以解決,打仗打的就是後勤,沒有了彈藥的支持,火槍和火炮就是燒火棍,連一把大刀都比不上!
相比於崇禎皇帝的焦急和無奈,祖大壽迴到家裏之後,拿出皇太極給他的書信,仔細的閱讀起來,他的內心當中越發的動搖。
到了祖家生死存亡的時刻,他把兩個兒子叫進了密室,將信給兩人看過之後,嚴肅的問道:“皇太極給我們寫信,還給了我們父子三人很高的官位,你們兩人覺得我們父子三人該當如何?”
大兒子祖澤博率先開口迴答:“父親大人,我覺得不能答應皇太極,就算他許諾再高的官位,我們父子三人也不能投靠。現如今的遼東眼紅,我們祖家的人多的是,再加上孫老賊對我們的打壓,我們的實力被削弱了一部分,更不要說大明境內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流民叛亂,西南土司之亂之前也被暫時平定,隻要國內不再發生災禍,大明再撐個三五十年,絕對沒有任何的問題!”
“現在我們要是投靠皇太極的話,以後大明要是重新收複遼東失地,我們祖家到時候就難逃被清算的結局,還請父親三思而行!”
“至於素存想要自以為王,本來我也不看好,可是這小子用錢收買了我,要不然我才懶得替他演這場戲!我覺得咱們祖家還是暫時觀望為主,隻要咱們不犯錯,孫老賊也不敢對咱們趕盡殺絕,那樣隻會讓遼東的其他將門齒冷寒心!”
老大剛剛說完,老二祖澤清當即反駁道:“父親,大哥有些優柔寡斷,須知兩邊不靠的人,反而是最先被解決掉的一個。更何況現在我們多了一個選擇,擺在我們麵前的,其實隻有四條路。”
“第一條就是繼續跟著大明朝廷混,夾起尾巴做人,老老實實的為聖上辦事,相信聖上不會在意咱們之前貪財的舉動,隻要大明一直存在,咱們祖家在遼東這片土地上,就能有一席之地!”
“第二條路就是對聖上虛以委蛇,暗地裏反複橫跳,從各方勢力手中拿到最大的好處,可一旦被發現的話,我們祖家恐再無翻身之日!”
“第三條路是答應皇太極的條件,趁著現在後金急需人投靠,正是千金買馬骨的時候,我們隻要去肯定能夠得到高官厚祿,不過要想像現在這般過的舒服,恐怕就有些難如登天!”
“範文程和寧完我之前遭遇的事情,很可能會再次發生在我們的頭上,咱們父子三人要做好打碎牙齒往肚裏咽的準備!後金那幫狗東西也不是好伺候的主,不是逼不得已的話,真不想跟他們打交道,我隻是喜歡他們的錢財而已。”
“第四條路那就是全力支持吳三桂,幫他自立為王,等哪一天他真登上了九五至尊之位,我們祖家也有了從容之功。不過這條路充滿了腥風血雨,需要的時間至少十五年,這中間還有可能出現很多變故,這條路最是難找,可是收益也是最大的!”
“這四條路我也沒有想好走哪一條,父親大人可以好好想一想,這關乎咱們祖家的百年富貴,最好不要短時間內做決定,好好考慮好再說!”
祖大壽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欣慰的笑道:“哈哈,為父我非常高興,你們兩個不孝子總算長大了,知道用腦子思考,還知道隱藏自己,不管做哪個選擇,對我們祖家來說,都關乎著生死,這一步一旦踏錯,那可真是萬劫不複!”
“我已經通知了你們二叔,估摸著正在趕迴來的途中,這件事情我們必須好好的商議,不能輕易的下決定。這些日子你們老老實實的留在家中讀書,孫督師盯咱們盯得非常緊,可別給我出去惹禍,我們要先麻痹一下對方,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遼東這片土地上,更好的生存下去!”
“是,父親大人!”
“父親大人,我曉得了,請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