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的一年,過年期間,李璟喜氣洋洋。
邊鎬把楚國王宮裏麵的寶物都送迴了南唐。
有兩件還被李璟挑出來送到廬山,以表彰玉山為國祈福的功勞。
玉山看著馬氏兄弟搜刮來的華而不實的寶貝,不禁感歎:
“郭威能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把劉承佑宮中的珍寶玩物都砸碎了,獲得民心。李璟真是眼皮子淺,竟然把這些還當好東西。他不會把這等沒用的玩意擺在皇宮中央,並且大宴群臣吧,聽著馮氏兄弟拍馬屁吧。”
李璟還真就是這麽幹的。
消息傳到楚國,百姓都覺得,南唐不是真的想好好治理這塊地方,隻是要搜刮一遍而已。
“馬氏兄弟是不怎麽樣,可是唐人更可惡!”
“對,與其這樣,不如反了他娘的!”
“就是,反了反了。”
“誰當皇帝不是當,要麽我們自己當皇帝,要麽我們就投靠郭威去,聽說人家周國賦稅很低,何不投靠過去。”
楚國滅了,但是楚國的軍隊並沒有完全解散,下層軍官都在,邊鎬沒有能力整合這些人,隻是草草收編。
這些楚國士兵心裏麵憋著一股氣,蠢蠢欲動。
過了年不久,馮延巳竟然鼓動李璟繼續對南漢作戰。
孫晟和韓熙載長跪不起,苦苦勸說。
“皇上,現在收手還來得及,打楚國雖然順利,但是楚地民怨沸騰,如果不及時處理,若是軍民有反叛之心,將會一發不可收拾。”
然而李璟聽不進去。
馮延巳得意地說著:
“孫大人和韓大人是看不得勝利嗎?我們大唐就要統一整個南方,長江以南,盡歸大唐所有,多麽威武!”
孫晟抬起頭問馮延巳:
“周國皇帝郭威正在勵精圖治,不過一年,國庫已經充實,兵力強盛。我大唐連年戰爭,如果周國到時候攻打,大唐如何應對?”
馮延巳高高在上地說道:
“我大唐戰無不勝,周國哪裏還敢進攻,到時候我們縱橫整個南地,有長江天塹,郭威也隻能對大唐俯首稱臣。”
韓熙載繼續質問:
“南朝陳朝難道沒有占據整個南方,楊堅可有俯首稱臣嗎?”
馮延巳一臉驚恐的樣子:
“你你你你,韓熙載,你竟然把皇上說成是陳叔寶!”
“皇上自然不是陳叔寶,隻不過,馮大人所說周國俯首稱臣之事,未免異想天開。”
李璟覺得馮延巳說的有道理,又或者,有沒有道理也無所謂。
聽說南漢國內部也挺亂,既然能占楚國的便宜,就能占南漢的便宜,所以,他又決定打南漢。
南漢國確實亂得厲害,問題是,不等於南漢是軟柿子。
李璟認為打南漢最省事的辦法,就是以戰養戰,用楚國的兵去打南漢,這樣並不需要動用南唐主力,豈不美哉?
“”玉山姐姐,皇兄似乎忘乎所以,竟然又要打南漢,師父說,楚地士兵心中積怨頗深,一定會叛亂。”
何敬洙怕景達有閃失,已經讓景達迴西都了。
不過師徒兩個仍然保持聯係。
因為路途遙遠,何敬洙的信到達景達手裏,景達再給玉山寫信,送到玉山手裏,中間隔了一段時間。
南唐早就和南漢開戰。
到了夏天,輸得一塌糊塗,楚國的那些士兵遇到抵抗激烈一些,就四散而逃,根本沒有鬥誌。
“他娘的, 憑什麽我們要給唐國人賣命?能跑就跑!”
戰場上,楚地的士兵戰鬥力堪稱為零。
消息傳到南唐不久,李建勳去世了。
死之前,他對徐知蘭說:
“現在世道這個樣子,我還能夠全身而退,安安靜靜死在自己家的病床上,真是幸運。不知道淨凡能不能安穩活到老。淨凡啊,你總是怨我不給你仕途鋪路,我現在告訴你,我死後,你守著妻子孩子過日子吧,別想著做官。你媳婦徐氏是個好樣的,隻許你聽她的。我死後,不要厚葬。知蘭,這幾年我才想明白,以前太我活得太虛妄了,死之後,給我穿著素服下葬,不要立碑不要建高墳,無需埋在風水寶地,隻要足夠隱秘就好。”
李淨凡大吃一驚:
“什麽,父親,您這樣外人會怎麽看我……”
“不要管那些,務必聽我的,如果你不照著做,我做鬼也會攪擾你。”
徐知蘭在一旁冷冷開口:
“淨凡,聽你父親的,我們不需要在乎別人怎麽說。”
李淨凡默然無語。
李建勳點點頭:
“死後都歸虛空,不要徒留一堆土在世上。”
徐知蘭把李建勳葬在鍾山一個不知名的角落,但是風景優美。
“我死後,和你父親合葬,我也是素衣入殮,不要陪葬。”
李淨凡實在不懂父母是怎麽想的,他的妻子反而明白公公婆婆的想法。
徐氏給玉山寫信:
“公主,公婆此舉,分明是對大唐的未來不放心,請公主指點迷津。”
玉山不明白,自己和徐氏並不熟悉,為什麽徐氏會寫信給自己。
她迴信,希望徐氏能夠勤儉持家,帶領李氏子弟耕讀,在鄉間準備一兩間儉樸的房產,藏一些黃白之物,以備不時之需。
徐氏一看就明白了。
“看來,公婆對於唐國的未來,確實失望至極。”
徐氏開始厲行節約,想著在鄉間添一些不起眼的房舍,在房簷和牆壁的夾縫中,藏一些銀錠和金葉子。
李淨凡嗤之以鼻:
“你在做什麽,好像要鬧饑荒一樣,我們李家還不至於到這種地步。”
徐氏根本懶得理。
李淨凡覺得喪氣。
“你這麽一弄,不但像我們李家要出事,好像大唐以後也要出事一樣,何必呢?”
徐氏直搖頭。
李淨凡嘚吧嘚吧:
“大唐現在四處開疆拓土,以後國力強盛,正是用人的時候,說不定朝廷未來還會給我一官半職。”
徐氏隻有冷笑。
錢財都掌握在她的手裏,徐氏絕對不會拿出一文錢去幫著李淨凡活動關節。
“夫君,就你那個頭腦,還是在家裏安安分分,吃飽了睡,睡夠了吃,別出去想著當官了。”
李淨凡恨恨地罵:
“真是頭發長,見識短。”
他想在官場鑽營鑽營,李建勳有很多人脈交情,李淨凡認為能用得上。
結果,李建勳臨死之前囑咐門人和舊交,要是李淨凡找他們幫忙經營仕途,不要理睬。
李淨凡不知道這些內情,隻是納悶為什麽沒有人肯幫他。
“真是人走茶涼,父親一死,這些人都不再關照李家。”
徐氏冷冰冰地說:
“夫君要是再這麽折騰,我就抱著孩子與你和離,公公婆婆作主,把田產家財都歸於兒子名下,到時候我都帶走。”
李淨凡跳腳:
“毒婦,你這個毒婦!”
邊鎬把楚國王宮裏麵的寶物都送迴了南唐。
有兩件還被李璟挑出來送到廬山,以表彰玉山為國祈福的功勞。
玉山看著馬氏兄弟搜刮來的華而不實的寶貝,不禁感歎:
“郭威能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把劉承佑宮中的珍寶玩物都砸碎了,獲得民心。李璟真是眼皮子淺,竟然把這些還當好東西。他不會把這等沒用的玩意擺在皇宮中央,並且大宴群臣吧,聽著馮氏兄弟拍馬屁吧。”
李璟還真就是這麽幹的。
消息傳到楚國,百姓都覺得,南唐不是真的想好好治理這塊地方,隻是要搜刮一遍而已。
“馬氏兄弟是不怎麽樣,可是唐人更可惡!”
“對,與其這樣,不如反了他娘的!”
“就是,反了反了。”
“誰當皇帝不是當,要麽我們自己當皇帝,要麽我們就投靠郭威去,聽說人家周國賦稅很低,何不投靠過去。”
楚國滅了,但是楚國的軍隊並沒有完全解散,下層軍官都在,邊鎬沒有能力整合這些人,隻是草草收編。
這些楚國士兵心裏麵憋著一股氣,蠢蠢欲動。
過了年不久,馮延巳竟然鼓動李璟繼續對南漢作戰。
孫晟和韓熙載長跪不起,苦苦勸說。
“皇上,現在收手還來得及,打楚國雖然順利,但是楚地民怨沸騰,如果不及時處理,若是軍民有反叛之心,將會一發不可收拾。”
然而李璟聽不進去。
馮延巳得意地說著:
“孫大人和韓大人是看不得勝利嗎?我們大唐就要統一整個南方,長江以南,盡歸大唐所有,多麽威武!”
孫晟抬起頭問馮延巳:
“周國皇帝郭威正在勵精圖治,不過一年,國庫已經充實,兵力強盛。我大唐連年戰爭,如果周國到時候攻打,大唐如何應對?”
馮延巳高高在上地說道:
“我大唐戰無不勝,周國哪裏還敢進攻,到時候我們縱橫整個南地,有長江天塹,郭威也隻能對大唐俯首稱臣。”
韓熙載繼續質問:
“南朝陳朝難道沒有占據整個南方,楊堅可有俯首稱臣嗎?”
馮延巳一臉驚恐的樣子:
“你你你你,韓熙載,你竟然把皇上說成是陳叔寶!”
“皇上自然不是陳叔寶,隻不過,馮大人所說周國俯首稱臣之事,未免異想天開。”
李璟覺得馮延巳說的有道理,又或者,有沒有道理也無所謂。
聽說南漢國內部也挺亂,既然能占楚國的便宜,就能占南漢的便宜,所以,他又決定打南漢。
南漢國確實亂得厲害,問題是,不等於南漢是軟柿子。
李璟認為打南漢最省事的辦法,就是以戰養戰,用楚國的兵去打南漢,這樣並不需要動用南唐主力,豈不美哉?
“”玉山姐姐,皇兄似乎忘乎所以,竟然又要打南漢,師父說,楚地士兵心中積怨頗深,一定會叛亂。”
何敬洙怕景達有閃失,已經讓景達迴西都了。
不過師徒兩個仍然保持聯係。
因為路途遙遠,何敬洙的信到達景達手裏,景達再給玉山寫信,送到玉山手裏,中間隔了一段時間。
南唐早就和南漢開戰。
到了夏天,輸得一塌糊塗,楚國的那些士兵遇到抵抗激烈一些,就四散而逃,根本沒有鬥誌。
“他娘的, 憑什麽我們要給唐國人賣命?能跑就跑!”
戰場上,楚地的士兵戰鬥力堪稱為零。
消息傳到南唐不久,李建勳去世了。
死之前,他對徐知蘭說:
“現在世道這個樣子,我還能夠全身而退,安安靜靜死在自己家的病床上,真是幸運。不知道淨凡能不能安穩活到老。淨凡啊,你總是怨我不給你仕途鋪路,我現在告訴你,我死後,你守著妻子孩子過日子吧,別想著做官。你媳婦徐氏是個好樣的,隻許你聽她的。我死後,不要厚葬。知蘭,這幾年我才想明白,以前太我活得太虛妄了,死之後,給我穿著素服下葬,不要立碑不要建高墳,無需埋在風水寶地,隻要足夠隱秘就好。”
李淨凡大吃一驚:
“什麽,父親,您這樣外人會怎麽看我……”
“不要管那些,務必聽我的,如果你不照著做,我做鬼也會攪擾你。”
徐知蘭在一旁冷冷開口:
“淨凡,聽你父親的,我們不需要在乎別人怎麽說。”
李淨凡默然無語。
李建勳點點頭:
“死後都歸虛空,不要徒留一堆土在世上。”
徐知蘭把李建勳葬在鍾山一個不知名的角落,但是風景優美。
“我死後,和你父親合葬,我也是素衣入殮,不要陪葬。”
李淨凡實在不懂父母是怎麽想的,他的妻子反而明白公公婆婆的想法。
徐氏給玉山寫信:
“公主,公婆此舉,分明是對大唐的未來不放心,請公主指點迷津。”
玉山不明白,自己和徐氏並不熟悉,為什麽徐氏會寫信給自己。
她迴信,希望徐氏能夠勤儉持家,帶領李氏子弟耕讀,在鄉間準備一兩間儉樸的房產,藏一些黃白之物,以備不時之需。
徐氏一看就明白了。
“看來,公婆對於唐國的未來,確實失望至極。”
徐氏開始厲行節約,想著在鄉間添一些不起眼的房舍,在房簷和牆壁的夾縫中,藏一些銀錠和金葉子。
李淨凡嗤之以鼻:
“你在做什麽,好像要鬧饑荒一樣,我們李家還不至於到這種地步。”
徐氏根本懶得理。
李淨凡覺得喪氣。
“你這麽一弄,不但像我們李家要出事,好像大唐以後也要出事一樣,何必呢?”
徐氏直搖頭。
李淨凡嘚吧嘚吧:
“大唐現在四處開疆拓土,以後國力強盛,正是用人的時候,說不定朝廷未來還會給我一官半職。”
徐氏隻有冷笑。
錢財都掌握在她的手裏,徐氏絕對不會拿出一文錢去幫著李淨凡活動關節。
“夫君,就你那個頭腦,還是在家裏安安分分,吃飽了睡,睡夠了吃,別出去想著當官了。”
李淨凡恨恨地罵:
“真是頭發長,見識短。”
他想在官場鑽營鑽營,李建勳有很多人脈交情,李淨凡認為能用得上。
結果,李建勳臨死之前囑咐門人和舊交,要是李淨凡找他們幫忙經營仕途,不要理睬。
李淨凡不知道這些內情,隻是納悶為什麽沒有人肯幫他。
“真是人走茶涼,父親一死,這些人都不再關照李家。”
徐氏冷冰冰地說:
“夫君要是再這麽折騰,我就抱著孩子與你和離,公公婆婆作主,把田產家財都歸於兒子名下,到時候我都帶走。”
李淨凡跳腳:
“毒婦,你這個毒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