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無聽說郭威稱帝了,非常想去北方看看。
玉山也好奇。
“反正李璟這工夫忙著呢,不會注意到我,我去去就迴。如果李璟問起我,就說我去鐵佛寺閉關了。”
靈音師太也要去看看,李清瀾也想跟著。
白鬆霜歎氣。
“就隻有我,又留下來哄孩子!”
徐崇勳也歎氣:
“我不是也每次都被留下來。”
玉山安慰他:
“聽說北方繪畫顏料製作更出色,我給你帶迴來。”
徐崇勳笑著點頭。
這幾年,玉山想放他迴鍾陵,成家立業,繼承祖父的事業。
然而,徐崇勳說,除非公主一定要趕走他,否則離開玉山,他會失去靈感。
“我隻有在公主身邊,才覺得身心輕鬆,想畫什麽,隨心所欲。”
徐崇勳也沒有說謊。
他在廬山上麵的作品,連祖父都感歎,有一種自由自在的味道。
“全無矯揉造作之氣,自然靈動,太美了。”
徐熙收了一個徒弟,叫董源,他把徐崇勳的畫拿給董源看:
“如此造化神秀,真是美不勝收!!大師兄的作品,已經達到了天人之境!”
董源非常羨慕。
徐熙也感慨:
“崇勳隻有在公主身邊,才能畫出這樣的作品。”
玉山三言兩語哄好了徐崇勳。
以往她還得哄哄李扶風,如今卻不用。
齊晗帶著李扶風上黃山了。
“這公母兩個,哪有正經的。”
玉山歎氣。
“我們都不正經。”
靈音師太總結,。
玉山和小貝打扮成帶發修行尼姑的樣子。
他們一行人從南唐邊境潛入後周的宿州,然後一路向北。
還好一切都很順利。
南唐和北方的邊境戰事不多,宿州一向非常平靜,南北方商人習慣在這裏做生意,魚龍混雜。
和尚道士南北交流也多走這條路。
一路走過去,北邊看起來百姓確實比以前安居樂業。
“郭威這個皇帝當得不錯。”
玉山隨口評價。
他們一路直奔汴梁,先到了亳州。
“亳州有一道名菜,叫做曹氏魚頭湯。”
誌無介紹。
其實誌無小時候是吃全素的,奈何後來被靈音師太帶壞了。
誌平禪師禁止不了,索性不管。
“都是成不了佛的人,何必苦了自己,一起下地獄,到時候在地獄裏麵殺將出去。”
靈音對誌無說道。
就這樣,誌無破了葷戒。
魚頭湯特別鮮美,講究的做法要用三十二種中草藥熬製一天一夜,然後將魚頭放入湯中熬煮而成。
“問題是,我們打扮成和尚道士,來個魚頭湯,怎麽辦?”
玉山問。
靈音師太揮舞一下玄鐵棍:
“管它呢!”
店家看了一眼六十多斤的鐵棍,決定把最大一鍋的魚頭湯賣給幾個和尚道士。
“好喝,這魚頭怎麽這麽肥?”
玉山問。
店家告訴她:
“亳州這地方的鰱魚很大。”
“人傑地靈。”
其實無論南方北方都有自己的優勢。
玉山一行人出了亳州,繼續北上。
越往北方越發現,民風確實比較彪悍,帶刀出行的都很多。
北方的茶館裏麵已經流行說書這項樂子,聽的人特別多。
喝茶已經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喝茶的時候,聽著說書的伶人在那裏繪聲繪色講故事。
小貝聽得入迷,都不想走。
“公主,我們多聽幾天,把故事聽完再走吧。
“他要是再新講一個故事呢?”
“那就,再待一段時間……”
“你住下來成不?”
“既來之則安之。”
“哎呀,小貝,你都是大儒了。”
“我不想儒不儒的,我想聽故事……”
“我給你講!”
“公主你就會講佛。”
玉山氣壞了。
表示小貝再不走,就把她扔下,前麵有好吃的,不帶她一起吃。
“太過分了……”
小貝癟著嘴巴十分委屈。
玉山他們又一起到了宋州,剛到地方,小貝就打聽此地有沒有說書的。
“你嫁給一個說書的好了。”
“說書的都是老頭,沒有特別好看的。”
“什麽都想要,貪心至極。”
宋州的糟魚和羊肉都特別有名,玉山他們大快朵頤。
“想不到這裏的吃食也不錯,粗獷一些,但足夠美味。”
“不過,點心上應該就沒那麽細致了。”
“也不一定,興許也有美味的。”
玉山和誌無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
小貝是個行動派,幹脆四處出擊,去找有沒有點心吃。
還真讓她找到了,宋州有叫馬蹄酥的點心,入口即化。
“說是從長安傳出來的點心,以前是宮廷的貢品,後來大唐沒了,禦膳師父流落到了宋州。”
“嗨,都是瞎扯,故意這麽說吧。反正大唐亡了,到底是不是禦膳廚子,誰知道。”
玉山和小貝你一言我一語。
旁邊的人聽到了,也附和:
“什麽唐不唐的,長安不長安的,天都變了好幾迴了,誰還在乎長安算個啥呀。”
玉山忽然覺得好笑。
她悄悄揶揄:
“你們說我父皇,為了讓自己的身份不凡,非得說自己是唐憲宗的後代。結果現在,誰還在乎大唐不大唐的。白往自己臉上貼了一堆金。”
靈音師太差點笑出聲。
“你真是,挖苦自家人不遺餘力。”
“還用我挖苦嗎?本來就是那麽迴事。”
如果說李昪剛稱帝的時候,大唐在人們心中還有一點幻影,那麽現在,唐不唐的,真的沒什麽人記得,也沒有什麽人在乎。
南唐還固執地保留很多唐風唐韻,比如唐朝的衣服樣式和發髻,甚至更誇張。
北方的穿衣風格已經變化,已經趨向於簡約和雅致。
哪怕是有錢人,也不會特別誇張,更喜歡簡單便捷一些的衣服和首飾。
“估計是北方經曆了太多戰亂,所以更喜歡實用一些的東西。”
玉山猜測。
北方兵家必爭之地太多,戰火一起,生靈塗炭。
“人們太希望安定了。”
“哪裏的人不希望安定呢?”
誌無感歎。
複國不複國沒有意義,隻要能讓百姓過好日子,姓什麽都行。
他們在宋州晃悠的時候,沒想到見到了楊璘。
他在一家羊湯店裏麵做夥計呢。
非常機靈,招唿客人十分賣力。
“滿口鮮羊湯,隻要一口,香掉你的舌頭,香掉你的下巴,老太太可別輕易來,還能香掉你的牙!”
遊客哈哈大笑,忍不住去店裏瞧一瞧。
誌無等人在不遠處反而不敢上前。
“那個使勁吆喝的人,是楊璘嗎?”
“也許是吧,看著忒像。”
李清瀾看了一句:
“是他。”
那就是了。
李清瀾做人皮麵具,特別善於觀察人的骨骼。
“楊家人賣羊湯,也挺合適。”
玉山冷不丁來了一句。
大家都覺得,如果這是一個笑話,那麽有點兒讓人發冷。
玉山也好奇。
“反正李璟這工夫忙著呢,不會注意到我,我去去就迴。如果李璟問起我,就說我去鐵佛寺閉關了。”
靈音師太也要去看看,李清瀾也想跟著。
白鬆霜歎氣。
“就隻有我,又留下來哄孩子!”
徐崇勳也歎氣:
“我不是也每次都被留下來。”
玉山安慰他:
“聽說北方繪畫顏料製作更出色,我給你帶迴來。”
徐崇勳笑著點頭。
這幾年,玉山想放他迴鍾陵,成家立業,繼承祖父的事業。
然而,徐崇勳說,除非公主一定要趕走他,否則離開玉山,他會失去靈感。
“我隻有在公主身邊,才覺得身心輕鬆,想畫什麽,隨心所欲。”
徐崇勳也沒有說謊。
他在廬山上麵的作品,連祖父都感歎,有一種自由自在的味道。
“全無矯揉造作之氣,自然靈動,太美了。”
徐熙收了一個徒弟,叫董源,他把徐崇勳的畫拿給董源看:
“如此造化神秀,真是美不勝收!!大師兄的作品,已經達到了天人之境!”
董源非常羨慕。
徐熙也感慨:
“崇勳隻有在公主身邊,才能畫出這樣的作品。”
玉山三言兩語哄好了徐崇勳。
以往她還得哄哄李扶風,如今卻不用。
齊晗帶著李扶風上黃山了。
“這公母兩個,哪有正經的。”
玉山歎氣。
“我們都不正經。”
靈音師太總結,。
玉山和小貝打扮成帶發修行尼姑的樣子。
他們一行人從南唐邊境潛入後周的宿州,然後一路向北。
還好一切都很順利。
南唐和北方的邊境戰事不多,宿州一向非常平靜,南北方商人習慣在這裏做生意,魚龍混雜。
和尚道士南北交流也多走這條路。
一路走過去,北邊看起來百姓確實比以前安居樂業。
“郭威這個皇帝當得不錯。”
玉山隨口評價。
他們一路直奔汴梁,先到了亳州。
“亳州有一道名菜,叫做曹氏魚頭湯。”
誌無介紹。
其實誌無小時候是吃全素的,奈何後來被靈音師太帶壞了。
誌平禪師禁止不了,索性不管。
“都是成不了佛的人,何必苦了自己,一起下地獄,到時候在地獄裏麵殺將出去。”
靈音對誌無說道。
就這樣,誌無破了葷戒。
魚頭湯特別鮮美,講究的做法要用三十二種中草藥熬製一天一夜,然後將魚頭放入湯中熬煮而成。
“問題是,我們打扮成和尚道士,來個魚頭湯,怎麽辦?”
玉山問。
靈音師太揮舞一下玄鐵棍:
“管它呢!”
店家看了一眼六十多斤的鐵棍,決定把最大一鍋的魚頭湯賣給幾個和尚道士。
“好喝,這魚頭怎麽這麽肥?”
玉山問。
店家告訴她:
“亳州這地方的鰱魚很大。”
“人傑地靈。”
其實無論南方北方都有自己的優勢。
玉山一行人出了亳州,繼續北上。
越往北方越發現,民風確實比較彪悍,帶刀出行的都很多。
北方的茶館裏麵已經流行說書這項樂子,聽的人特別多。
喝茶已經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喝茶的時候,聽著說書的伶人在那裏繪聲繪色講故事。
小貝聽得入迷,都不想走。
“公主,我們多聽幾天,把故事聽完再走吧。
“他要是再新講一個故事呢?”
“那就,再待一段時間……”
“你住下來成不?”
“既來之則安之。”
“哎呀,小貝,你都是大儒了。”
“我不想儒不儒的,我想聽故事……”
“我給你講!”
“公主你就會講佛。”
玉山氣壞了。
表示小貝再不走,就把她扔下,前麵有好吃的,不帶她一起吃。
“太過分了……”
小貝癟著嘴巴十分委屈。
玉山他們又一起到了宋州,剛到地方,小貝就打聽此地有沒有說書的。
“你嫁給一個說書的好了。”
“說書的都是老頭,沒有特別好看的。”
“什麽都想要,貪心至極。”
宋州的糟魚和羊肉都特別有名,玉山他們大快朵頤。
“想不到這裏的吃食也不錯,粗獷一些,但足夠美味。”
“不過,點心上應該就沒那麽細致了。”
“也不一定,興許也有美味的。”
玉山和誌無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
小貝是個行動派,幹脆四處出擊,去找有沒有點心吃。
還真讓她找到了,宋州有叫馬蹄酥的點心,入口即化。
“說是從長安傳出來的點心,以前是宮廷的貢品,後來大唐沒了,禦膳師父流落到了宋州。”
“嗨,都是瞎扯,故意這麽說吧。反正大唐亡了,到底是不是禦膳廚子,誰知道。”
玉山和小貝你一言我一語。
旁邊的人聽到了,也附和:
“什麽唐不唐的,長安不長安的,天都變了好幾迴了,誰還在乎長安算個啥呀。”
玉山忽然覺得好笑。
她悄悄揶揄:
“你們說我父皇,為了讓自己的身份不凡,非得說自己是唐憲宗的後代。結果現在,誰還在乎大唐不大唐的。白往自己臉上貼了一堆金。”
靈音師太差點笑出聲。
“你真是,挖苦自家人不遺餘力。”
“還用我挖苦嗎?本來就是那麽迴事。”
如果說李昪剛稱帝的時候,大唐在人們心中還有一點幻影,那麽現在,唐不唐的,真的沒什麽人記得,也沒有什麽人在乎。
南唐還固執地保留很多唐風唐韻,比如唐朝的衣服樣式和發髻,甚至更誇張。
北方的穿衣風格已經變化,已經趨向於簡約和雅致。
哪怕是有錢人,也不會特別誇張,更喜歡簡單便捷一些的衣服和首飾。
“估計是北方經曆了太多戰亂,所以更喜歡實用一些的東西。”
玉山猜測。
北方兵家必爭之地太多,戰火一起,生靈塗炭。
“人們太希望安定了。”
“哪裏的人不希望安定呢?”
誌無感歎。
複國不複國沒有意義,隻要能讓百姓過好日子,姓什麽都行。
他們在宋州晃悠的時候,沒想到見到了楊璘。
他在一家羊湯店裏麵做夥計呢。
非常機靈,招唿客人十分賣力。
“滿口鮮羊湯,隻要一口,香掉你的舌頭,香掉你的下巴,老太太可別輕易來,還能香掉你的牙!”
遊客哈哈大笑,忍不住去店裏瞧一瞧。
誌無等人在不遠處反而不敢上前。
“那個使勁吆喝的人,是楊璘嗎?”
“也許是吧,看著忒像。”
李清瀾看了一句:
“是他。”
那就是了。
李清瀾做人皮麵具,特別善於觀察人的骨骼。
“楊家人賣羊湯,也挺合適。”
玉山冷不丁來了一句。
大家都覺得,如果這是一個笑話,那麽有點兒讓人發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