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環也不得不迴西都,李璟把嚴續又召喚迴去。
“我們家老嚴也不當個人用,李璟把他召迴去做什麽?”
李錦環心裏有氣。
“大概是覺得你們在江州太快活,他心裏難受。”
玉山揶揄。
錦環一點兒也不想迴西都。
“玉山,我幹脆把兒子扔給你吧,我自己迴去。”
錦環說道。
“不行,你敢這麽做,我把你兒子送去當小和尚。”
錦環撇撇嘴。
“你真是偏心啊,養著錦玥和李景逷,就不能也幫我養養孩子?”
玉山冷哼一聲:
“他們倆的娘死了,我不養怎麽辦?你要是死了,我再幫你養兒子。”
錦環跳腳:
“真想把你嘴縫上,可恨我打不過你!”
錦環走了,玉山皺皺眉頭,她對靈音師太說道:
“李璟把嚴續召迴去,恐怕未來不久也要把馮延巳之類的召迴去,他可能還是想打仗。”
“和誰打?”
“和南楚打,現在南楚馬希廣和馬希萼兄弟相殘,亂成一鍋粥,估計李璟又想趁機占便宜。”
“真是看不清的一個人啊。”
誌無竟然到了廬山上。
“這麽長時間,你去哪裏了?”
誌無歎息:
“到底還是放心不下,偷著去了北麵一趟。”
“你去看了楊璘?”
“是啊,蔣逢止帶他投奔郭威。”
“郭威收下他們了?”
“正是用人之際,當然收下,不過……”
誌無臉上都是無奈。
“怎麽了?”
“有一部分人,已經放棄楊璘,去做柴榮和趙匡胤的手下。”
“這兩個人是?”
“風頭正盛的兩個青年才俊,勢不可擋,未來一定有些造化。”
“楊璘呢,他如何?”
“早晚有一天,蔣逢止也會放棄他。”
誌無總是忍不住想,對於楊璘來說,人生是不是過於慘。
在永寧宮是等死,但是,救他出來,讓他複國,無異於逼他送死。
“我和蔣逢止說了,如果楊璘堅持不住,給他一些錢,送他去一個小村莊,娶妻生子,安穩度日吧。”
誌無不斷搖頭。
“何苦何苦……”
玉山嘲笑:
“看來,救了一個楊家的男人出來,也無濟於事。救男救女,有什麽區別?”
誌無雙手合十,也覺得荒唐如一夢。
“不過,柴榮和趙匡胤都是什麽人呢?”
“柴榮是郭威妻子的侄子,他管郭威叫姑父。趙匡胤是郭威手下的年輕將領。”
“有什麽過人之處嗎?”
“文武雙全,深受愛戴,應該不比當年的楊行密差。柴榮和趙匡胤還是結拜兄弟。”
玉山哂笑:
“嗬嗬,蔣逢止早晚把楊璘扔下。”
蔣逢止固然是因為他爺爺的緣故,才忠心楊家,想著幫楊家複國。
他從小受的訓練都是為了幫人打江山用的,必然希望能夠遇到明主。
要不,他一身的本事,若是不能施展,該怎麽辦呢,何去何從?
蔣逢止注定會渴望自己的才能能夠發揮影響,不願意默默無聞
“何必打著為楊家複國的旗號,天下亂哄哄,大家都希望在亂局裏麵分一杯羹,什麽忠孝節義,都是笑話。”
玉山不屑。
李璟的注意力都在南楚,然而韓熙載和孫晟無時無刻不在祈禱郭威出事。
這一年,聽說北方漢國出現了很多怪事。
比如夏天的時候竟然狂風大作,把皇宮的屋頂都掀翻了,
宮中的大樹連根拔起。
京城的城門都吹飛了,落下來,砸死了很多人。
平地出現了大水潭,然後一夜之間又消失。
有人說,這是江山要易主的表現。
漢國年輕的皇帝劉承佑聽了之後,首先想到的不是安撫民眾,而是動了殺心。
他先是殺了和郭威比較親近的大臣們。
然後下令誅殺郭威。
劉承佑先把郭威的家人都殺死。
“郭威已經老了,把他的兒子都殺掉,就算他當了皇帝,我看他把皇位傳給誰?”
聽說手下連郭威家的嬰兒都沒有放過,劉承佑哈哈大笑。
“他郭威絕後了,當皇帝有什麽用?”
劉承佑心裏頭隻覺得痛快。
“好啊好啊,殺了,都殺了!!”
可郭威還是起兵造反。
趙匡胤帶頭跪下來:
“主公對劉家一片忠心,結果隻獲得了這個結局。劉承佑小兒就是畜牲,我們一起反了吧。”
郭威眼睛裏麵都是淚水。
他的小兒子,還在繈褓之中,他還記著出征之前,他看著小兒子的小臉,粉嫩可愛。
“等到這次迴來,為父就不再出去了,迴來好好抱抱你,教你學說話,教你武藝。”
結果,小兒子成了一具屍體。
“他還那麽小……那麽小……”
郭威的眼淚落進泥土。
“聽說,劉承佑的手下把小公子摔在了地上……”
郭威的眼睛變成了猩紅色。
“本來,有很多人傳言,我早晚要當皇帝,其實我郭某人本沒有這份心思。不過既然他劉承佑不仁不義,那麽這個天下,我要定了!!”
郭威還是起兵造反了,一路勢如破竹。
他幾乎都沒有遇到過什麽有效的反抗。
郭威打到一個地方,就蠱惑守將:
“我郭威的今天,焉知不是你們的明天?他劉承佑就喜歡殺功臣,誰有功勞他就殺了誰!”
這一番話下來,真沒有幾個人給劉承佑賣命。
就賺那麽幾個俸祿,何必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呢?
劉承佑向來是個刻薄的皇帝,幹活多沒賞賜,幹活少掉腦袋。
殺大臣跟切瓜似的,說殺就殺。
郭威去打契丹之前,語重心長對劉承佑說過,有幾個大臣是能人,特別忠心,皇上放心用。
郭威說的都是實在話。
結果,劉承佑認為這些大臣和郭威都是一夥的,幾乎一個沒留。
“哼,他郭威想當徐溫,我可不是窩囊的楊家人!”
劉承佑殺紅眼,他覺得隻要都殺死,天下就在他手裏麵。
沒想到,最後,連自己的禦林軍都懶得反抗。
劉承佑著急了:
“你們都和郭威是一夥的對不對,你們都是一夥的!”
然而沒有人理他。
劉承佑隻能帶著幾個親信逃跑。
半路上,就被追兵追到,一刀斃命。
此時已經是年底。
南唐的各個大臣都對北邊的局勢很關注。
李璟認為,郭威不足為懼。
“此人稱帝之後,傳位給誰呢,他連後代都沒有了。”
韓熙載感歎:
“此人連後代都沒有了,卻一定要起兵造反,他的手下忠心耿耿,說明郭威不是個一般人,說不定他反而放棄私心,把皇位傳給有才華、能夠統一天下的人。”
如果是這樣,各國才算是遇到真的麻煩了。
“對方若是一心隻想奪得天下,根本不會被所謂繼承之事困擾,選取能人,隻求達到目的,如此,大唐危矣。”
“我們家老嚴也不當個人用,李璟把他召迴去做什麽?”
李錦環心裏有氣。
“大概是覺得你們在江州太快活,他心裏難受。”
玉山揶揄。
錦環一點兒也不想迴西都。
“玉山,我幹脆把兒子扔給你吧,我自己迴去。”
錦環說道。
“不行,你敢這麽做,我把你兒子送去當小和尚。”
錦環撇撇嘴。
“你真是偏心啊,養著錦玥和李景逷,就不能也幫我養養孩子?”
玉山冷哼一聲:
“他們倆的娘死了,我不養怎麽辦?你要是死了,我再幫你養兒子。”
錦環跳腳:
“真想把你嘴縫上,可恨我打不過你!”
錦環走了,玉山皺皺眉頭,她對靈音師太說道:
“李璟把嚴續召迴去,恐怕未來不久也要把馮延巳之類的召迴去,他可能還是想打仗。”
“和誰打?”
“和南楚打,現在南楚馬希廣和馬希萼兄弟相殘,亂成一鍋粥,估計李璟又想趁機占便宜。”
“真是看不清的一個人啊。”
誌無竟然到了廬山上。
“這麽長時間,你去哪裏了?”
誌無歎息:
“到底還是放心不下,偷著去了北麵一趟。”
“你去看了楊璘?”
“是啊,蔣逢止帶他投奔郭威。”
“郭威收下他們了?”
“正是用人之際,當然收下,不過……”
誌無臉上都是無奈。
“怎麽了?”
“有一部分人,已經放棄楊璘,去做柴榮和趙匡胤的手下。”
“這兩個人是?”
“風頭正盛的兩個青年才俊,勢不可擋,未來一定有些造化。”
“楊璘呢,他如何?”
“早晚有一天,蔣逢止也會放棄他。”
誌無總是忍不住想,對於楊璘來說,人生是不是過於慘。
在永寧宮是等死,但是,救他出來,讓他複國,無異於逼他送死。
“我和蔣逢止說了,如果楊璘堅持不住,給他一些錢,送他去一個小村莊,娶妻生子,安穩度日吧。”
誌無不斷搖頭。
“何苦何苦……”
玉山嘲笑:
“看來,救了一個楊家的男人出來,也無濟於事。救男救女,有什麽區別?”
誌無雙手合十,也覺得荒唐如一夢。
“不過,柴榮和趙匡胤都是什麽人呢?”
“柴榮是郭威妻子的侄子,他管郭威叫姑父。趙匡胤是郭威手下的年輕將領。”
“有什麽過人之處嗎?”
“文武雙全,深受愛戴,應該不比當年的楊行密差。柴榮和趙匡胤還是結拜兄弟。”
玉山哂笑:
“嗬嗬,蔣逢止早晚把楊璘扔下。”
蔣逢止固然是因為他爺爺的緣故,才忠心楊家,想著幫楊家複國。
他從小受的訓練都是為了幫人打江山用的,必然希望能夠遇到明主。
要不,他一身的本事,若是不能施展,該怎麽辦呢,何去何從?
蔣逢止注定會渴望自己的才能能夠發揮影響,不願意默默無聞
“何必打著為楊家複國的旗號,天下亂哄哄,大家都希望在亂局裏麵分一杯羹,什麽忠孝節義,都是笑話。”
玉山不屑。
李璟的注意力都在南楚,然而韓熙載和孫晟無時無刻不在祈禱郭威出事。
這一年,聽說北方漢國出現了很多怪事。
比如夏天的時候竟然狂風大作,把皇宮的屋頂都掀翻了,
宮中的大樹連根拔起。
京城的城門都吹飛了,落下來,砸死了很多人。
平地出現了大水潭,然後一夜之間又消失。
有人說,這是江山要易主的表現。
漢國年輕的皇帝劉承佑聽了之後,首先想到的不是安撫民眾,而是動了殺心。
他先是殺了和郭威比較親近的大臣們。
然後下令誅殺郭威。
劉承佑先把郭威的家人都殺死。
“郭威已經老了,把他的兒子都殺掉,就算他當了皇帝,我看他把皇位傳給誰?”
聽說手下連郭威家的嬰兒都沒有放過,劉承佑哈哈大笑。
“他郭威絕後了,當皇帝有什麽用?”
劉承佑心裏頭隻覺得痛快。
“好啊好啊,殺了,都殺了!!”
可郭威還是起兵造反。
趙匡胤帶頭跪下來:
“主公對劉家一片忠心,結果隻獲得了這個結局。劉承佑小兒就是畜牲,我們一起反了吧。”
郭威眼睛裏麵都是淚水。
他的小兒子,還在繈褓之中,他還記著出征之前,他看著小兒子的小臉,粉嫩可愛。
“等到這次迴來,為父就不再出去了,迴來好好抱抱你,教你學說話,教你武藝。”
結果,小兒子成了一具屍體。
“他還那麽小……那麽小……”
郭威的眼淚落進泥土。
“聽說,劉承佑的手下把小公子摔在了地上……”
郭威的眼睛變成了猩紅色。
“本來,有很多人傳言,我早晚要當皇帝,其實我郭某人本沒有這份心思。不過既然他劉承佑不仁不義,那麽這個天下,我要定了!!”
郭威還是起兵造反了,一路勢如破竹。
他幾乎都沒有遇到過什麽有效的反抗。
郭威打到一個地方,就蠱惑守將:
“我郭威的今天,焉知不是你們的明天?他劉承佑就喜歡殺功臣,誰有功勞他就殺了誰!”
這一番話下來,真沒有幾個人給劉承佑賣命。
就賺那麽幾個俸祿,何必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呢?
劉承佑向來是個刻薄的皇帝,幹活多沒賞賜,幹活少掉腦袋。
殺大臣跟切瓜似的,說殺就殺。
郭威去打契丹之前,語重心長對劉承佑說過,有幾個大臣是能人,特別忠心,皇上放心用。
郭威說的都是實在話。
結果,劉承佑認為這些大臣和郭威都是一夥的,幾乎一個沒留。
“哼,他郭威想當徐溫,我可不是窩囊的楊家人!”
劉承佑殺紅眼,他覺得隻要都殺死,天下就在他手裏麵。
沒想到,最後,連自己的禦林軍都懶得反抗。
劉承佑著急了:
“你們都和郭威是一夥的對不對,你們都是一夥的!”
然而沒有人理他。
劉承佑隻能帶著幾個親信逃跑。
半路上,就被追兵追到,一刀斃命。
此時已經是年底。
南唐的各個大臣都對北邊的局勢很關注。
李璟認為,郭威不足為懼。
“此人稱帝之後,傳位給誰呢,他連後代都沒有了。”
韓熙載感歎:
“此人連後代都沒有了,卻一定要起兵造反,他的手下忠心耿耿,說明郭威不是個一般人,說不定他反而放棄私心,把皇位傳給有才華、能夠統一天下的人。”
如果是這樣,各國才算是遇到真的麻煩了。
“對方若是一心隻想奪得天下,根本不會被所謂繼承之事困擾,選取能人,隻求達到目的,如此,大唐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