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昪看著玉山有些遺憾。
王氏隻教養了玉山。
隻是個女孩,不是兒子,還是洗腳婢生的。
“你若是個男子,現在能了卻為父不少心願。”
李璟沒有大毛病。
問題是在這個虎狼環伺的時代,沒有大才能就是大毛病。
李昪不想要守成之君,他想要兒子裏麵出個李世民。
哪怕讓他當李淵呢,躲起來當太上皇,他都高興。
“朕年輕的時候,英姿勃發。”
他對玉山感歎。
“聽說過,都說您比楊渥和徐知訓之流強百倍。”
玉山淡淡說道。
李昪不高興了,玉山說的話不中聽,自己比楊渥和徐知訓這種貨色就是強一千倍,也沒有什麽值得開心的。
這有什麽好比的?
“你提起這些人做什麽?為父不屑與此等鼠輩比較。”
“太可惜,同一時期,父皇也隻能跟這些鼠輩比較。”
玉山繼續淡淡說著。
李昪聽明白了,這個女兒在不動聲色地諷刺他。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他不屑同楊渥徐知訓比,而玉山提醒他,要不是因為這些人熊包,哪裏輪得到他呢。
李昪氣悶,麵對玉山大大方方地陰陽怪氣,他反而隻是無奈。
甚至,還有些喜歡上這個女兒的直率。
現在,他能與之商量事情的知心人並不多。
大臣們都心懷鬼胎。
宋福金不再是那個溫柔懂事的小女人。
“玉山,聽說你惹得宋皇後心裏不舒服。”
“那未必是我惹的,您一會兒想讓景遂做太子,一會兒想讓景達做太子,我惹不惹她,她都不會舒服的。”
玉山直言不諱。
李昪又笑了。
忽然有人這麽跟他說話,心頭反而比較放鬆。
“玉山,你覺得景遂怎麽樣?”
李昪忽然想聽玉山的意見。
“他?他很迷茫,迷茫了一路。”
玉山實話告訴父皇。
“迷茫?”
“對,迷茫。他未嚐不想做皇帝,卻又猶猶豫豫。我說過,如果他有李世民的才能,奪了江山就奪了,哪怕殺了兄弟又如何?然而他隻是迷迷茫茫。”
李昪聽了之後,很是失望。
孫晟沒有說錯。
景遂的才能就是守成之君,現在來看,連性格也頗為優柔寡斷。
玉山察覺到父皇臉上的失望,她冷笑一下。
“景遂也許是不願意步景遷的後塵。”
玉山拋出這一句。
李昪身子一震 。
他沒有保護好景遷。
“也許都是命運,景遷他……”
玉山感覺很好笑。
“父皇要把一切歸結為命運無常?心念如流水,命運真的就那麽無常嗎?還是人心讓命運變得無常?景遷到底是怎麽死的?父皇,你不清楚嗎?就像刺殺我的刺客,他們是打哪裏冒出來的,為什麽好端端地要刺殺一個剛從寺廟裏麵出來的公主?嗬嗬,父皇不想追根究底,那麽就不要追根究底。但是,事實如何,父皇心裏麵明白。”
李昪忽然之間頹廢至極。
對於景遷的死,他一直很矛盾。
景遷是愛子,大家心裏麵都明白。
愛了多少年了。
宋齊丘一夥人何嚐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肆無忌憚地圍著景遷,明晃晃地奪嫡。
按理來說,愛子去世,死得那麽年輕。
作為父親,不應該把天都捅破了,也要究根問底嗎?
然而李昪驚恐地發現,他傷心,卻不恨,也不想究根問底。
愛景遷像一句口號,像一句誓言。
這麽多年,不愛似乎像是會失去什麽寄托一樣。
可是景遷死了,李昪隻有傷心,卻沒有憤怒。
像是花了很大力氣去做的一件事,最後沒有結果,心裏麵隻有疲憊,卻沒有不甘心,也不想探尋後麵的原因。
陳覺是景遷身邊的謀臣和幫手。
他是宋齊丘那一夥的,總是把景遷誇的天花亂墜。
景遷真的那麽優秀嗎?
李昪迴想又迴想。
他想不起來景遷特別優秀的地方。
治國之才?軍事之能?景遷的過人之處到底在哪裏?
似乎就在陳覺等人的吹捧話語裏。
實際上到底哪裏特別出色?
沉靜下來,李昪迴憶,總是不成片段,也記不得景遷做了什麽特別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情。
他們總是大讚景遷美德過人,究竟是什麽美德?
好像就是景遷服飾比較節儉,不喜歡太奢華的裝飾。
可是,那一段時間,徐知誥為了收攬人心,全家都故作節儉了好一陣子。
所以,景遷到底哪裏出類拔萃呢?
李昪也茫然。
愛景遷抬舉景遷,似乎是一種特意為之的父愛。
就連景遷自己也知道。
玉山的記憶裏麵關於景遷的部分,他總是像一個小大人。
一舉一動,一板一眼。
玉山是生性不愛笑。
景遷是自己迫使自己長大。
“景遷,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
玉山曾經對景遷說過這樣的話。
景遷不明白,玉山輕輕地告訴他:
“一切智慧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如果智慧不是從內心深處生長出來的,就不會持久而強健。景遷,不要用錯了心思。”
景遷隻比玉山小兩三個月而已。
他和玉山都有超越年齡的成熟。
景遷聽了玉山的話,自嘲地說道:
“內心?我的內心裏麵有很多東西,可是,我總是覺得心裏麵空空的。玉山姐姐,不要對我說教,一個人心裏麵很空的話,必須用什麽把心填滿。”
玉山不知道,在去世之前,景遷的心還是那麽空嗎?
反正,李昪扶著兒子年輕的屍體痛哭。
可是對於景遷的死因,他輕易就接受了暴病身亡的說法,不再細細探究。
現在玉山在李昪的麵前,毫不留情地戳著他的肺管子。
“你,你……你在寺廟那麽多年,你知道什麽?”
“我就算知道什麽也沒有用處,我隻是一個公主。很多事情,與我無關。不過,景遂也是我的弟弟,他心裏麵迷茫,同我講了,我也不能不理。雖然,也不想理。國本還是應該早點定下來,省著您的兒子再因為您的猶豫不決,而喪命。李璟也沒有什麽錯處,那天在晚宴上,弘冀這孩子看起來很聰明。”
玉山漫不經心地說著。
提起弘冀,李昪的精神忽然振奮了一下。
他總是覺得李璟的才能不夠,可他真的很喜歡李弘冀這個孫子。
“玉山,你也認為弘冀的資質不錯?”
李昪詢問玉山。
“我的意見有什麽重要的?”
對於父皇忽然而來的信任,玉山隻覺得莫名其妙。
“玉山,你是王氏教養出來的。”
玉山覺得很好笑。
王氏教養的又怎麽樣。
“王夫人對我說過,她不是一個好主母。”
玉山不以為意。
王氏隻教養了玉山。
隻是個女孩,不是兒子,還是洗腳婢生的。
“你若是個男子,現在能了卻為父不少心願。”
李璟沒有大毛病。
問題是在這個虎狼環伺的時代,沒有大才能就是大毛病。
李昪不想要守成之君,他想要兒子裏麵出個李世民。
哪怕讓他當李淵呢,躲起來當太上皇,他都高興。
“朕年輕的時候,英姿勃發。”
他對玉山感歎。
“聽說過,都說您比楊渥和徐知訓之流強百倍。”
玉山淡淡說道。
李昪不高興了,玉山說的話不中聽,自己比楊渥和徐知訓這種貨色就是強一千倍,也沒有什麽值得開心的。
這有什麽好比的?
“你提起這些人做什麽?為父不屑與此等鼠輩比較。”
“太可惜,同一時期,父皇也隻能跟這些鼠輩比較。”
玉山繼續淡淡說著。
李昪聽明白了,這個女兒在不動聲色地諷刺他。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他不屑同楊渥徐知訓比,而玉山提醒他,要不是因為這些人熊包,哪裏輪得到他呢。
李昪氣悶,麵對玉山大大方方地陰陽怪氣,他反而隻是無奈。
甚至,還有些喜歡上這個女兒的直率。
現在,他能與之商量事情的知心人並不多。
大臣們都心懷鬼胎。
宋福金不再是那個溫柔懂事的小女人。
“玉山,聽說你惹得宋皇後心裏不舒服。”
“那未必是我惹的,您一會兒想讓景遂做太子,一會兒想讓景達做太子,我惹不惹她,她都不會舒服的。”
玉山直言不諱。
李昪又笑了。
忽然有人這麽跟他說話,心頭反而比較放鬆。
“玉山,你覺得景遂怎麽樣?”
李昪忽然想聽玉山的意見。
“他?他很迷茫,迷茫了一路。”
玉山實話告訴父皇。
“迷茫?”
“對,迷茫。他未嚐不想做皇帝,卻又猶猶豫豫。我說過,如果他有李世民的才能,奪了江山就奪了,哪怕殺了兄弟又如何?然而他隻是迷迷茫茫。”
李昪聽了之後,很是失望。
孫晟沒有說錯。
景遂的才能就是守成之君,現在來看,連性格也頗為優柔寡斷。
玉山察覺到父皇臉上的失望,她冷笑一下。
“景遂也許是不願意步景遷的後塵。”
玉山拋出這一句。
李昪身子一震 。
他沒有保護好景遷。
“也許都是命運,景遷他……”
玉山感覺很好笑。
“父皇要把一切歸結為命運無常?心念如流水,命運真的就那麽無常嗎?還是人心讓命運變得無常?景遷到底是怎麽死的?父皇,你不清楚嗎?就像刺殺我的刺客,他們是打哪裏冒出來的,為什麽好端端地要刺殺一個剛從寺廟裏麵出來的公主?嗬嗬,父皇不想追根究底,那麽就不要追根究底。但是,事實如何,父皇心裏麵明白。”
李昪忽然之間頹廢至極。
對於景遷的死,他一直很矛盾。
景遷是愛子,大家心裏麵都明白。
愛了多少年了。
宋齊丘一夥人何嚐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肆無忌憚地圍著景遷,明晃晃地奪嫡。
按理來說,愛子去世,死得那麽年輕。
作為父親,不應該把天都捅破了,也要究根問底嗎?
然而李昪驚恐地發現,他傷心,卻不恨,也不想究根問底。
愛景遷像一句口號,像一句誓言。
這麽多年,不愛似乎像是會失去什麽寄托一樣。
可是景遷死了,李昪隻有傷心,卻沒有憤怒。
像是花了很大力氣去做的一件事,最後沒有結果,心裏麵隻有疲憊,卻沒有不甘心,也不想探尋後麵的原因。
陳覺是景遷身邊的謀臣和幫手。
他是宋齊丘那一夥的,總是把景遷誇的天花亂墜。
景遷真的那麽優秀嗎?
李昪迴想又迴想。
他想不起來景遷特別優秀的地方。
治國之才?軍事之能?景遷的過人之處到底在哪裏?
似乎就在陳覺等人的吹捧話語裏。
實際上到底哪裏特別出色?
沉靜下來,李昪迴憶,總是不成片段,也記不得景遷做了什麽特別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情。
他們總是大讚景遷美德過人,究竟是什麽美德?
好像就是景遷服飾比較節儉,不喜歡太奢華的裝飾。
可是,那一段時間,徐知誥為了收攬人心,全家都故作節儉了好一陣子。
所以,景遷到底哪裏出類拔萃呢?
李昪也茫然。
愛景遷抬舉景遷,似乎是一種特意為之的父愛。
就連景遷自己也知道。
玉山的記憶裏麵關於景遷的部分,他總是像一個小大人。
一舉一動,一板一眼。
玉山是生性不愛笑。
景遷是自己迫使自己長大。
“景遷,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
玉山曾經對景遷說過這樣的話。
景遷不明白,玉山輕輕地告訴他:
“一切智慧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如果智慧不是從內心深處生長出來的,就不會持久而強健。景遷,不要用錯了心思。”
景遷隻比玉山小兩三個月而已。
他和玉山都有超越年齡的成熟。
景遷聽了玉山的話,自嘲地說道:
“內心?我的內心裏麵有很多東西,可是,我總是覺得心裏麵空空的。玉山姐姐,不要對我說教,一個人心裏麵很空的話,必須用什麽把心填滿。”
玉山不知道,在去世之前,景遷的心還是那麽空嗎?
反正,李昪扶著兒子年輕的屍體痛哭。
可是對於景遷的死因,他輕易就接受了暴病身亡的說法,不再細細探究。
現在玉山在李昪的麵前,毫不留情地戳著他的肺管子。
“你,你……你在寺廟那麽多年,你知道什麽?”
“我就算知道什麽也沒有用處,我隻是一個公主。很多事情,與我無關。不過,景遂也是我的弟弟,他心裏麵迷茫,同我講了,我也不能不理。雖然,也不想理。國本還是應該早點定下來,省著您的兒子再因為您的猶豫不決,而喪命。李璟也沒有什麽錯處,那天在晚宴上,弘冀這孩子看起來很聰明。”
玉山漫不經心地說著。
提起弘冀,李昪的精神忽然振奮了一下。
他總是覺得李璟的才能不夠,可他真的很喜歡李弘冀這個孫子。
“玉山,你也認為弘冀的資質不錯?”
李昪詢問玉山。
“我的意見有什麽重要的?”
對於父皇忽然而來的信任,玉山隻覺得莫名其妙。
“玉山,你是王氏教養出來的。”
玉山覺得很好笑。
王氏教養的又怎麽樣。
“王夫人對我說過,她不是一個好主母。”
玉山不以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