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劉禪的心思後,眾人皆感驚訝。然而這僅是他計劃的一部分,要實現這一目標,他還需完成許多後續事宜。
劉禪並未再過多解釋,而是率隊在糜芳引領之下踏入上庸仙域。至於他所謂的巡查東川漢中之事,他深信魏延自會妥善處理。
兩人皆非愚鈍之人,隻要共同目標一致,那麽合作的過程必將順暢愉快。
說起糜芳的能力,他曾是昔年天下第一流的豪商之一,糜家能取得那樣的地位,自然擁有他人難以企及的眼界和人脈。
爾後漂泊天下,無論與劉玄德失散多少迴,糜芳總能憑借早年的商界人脈尋迴自家主公。如他所言,如今年紀已長,自己隻能在這荊州、徐州之地略展拳腳了。
若是二十年前,他們那一輩的老英雄們還在世,這廣闊天地之間,哪裏不能去闖蕩呢?
這話,絕非妄言。
如今,已深入至上庸秘境腹地的劉禪一行人不禁對糜芳連連讚歎,這一路行來,他們算是開闊了眼界。
劉禪曾以為世間人脈交際無非金錢往來、情感疏通和權勢勾結而已。然而這一路之上,他才真正見識到何為三界九流,無不精通。糜芳竟憑借一群乞丐、潑皮乃至賭徒,巧妙地打開了城門禁製。
果真是各顯神通,不論何種險境,糜芳總能從容應對,從千裏之外的微弱聯係中尋找到關鍵人物,以其所需換取自己所求。一路上並未耗費多少靈石,卻結識了不少道友。
踏入上庸秘境之後,並未急切離去,而是選擇在此駐足。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便不能僅拘泥於一事,他們的終極目標雖唯一,但途中的諸多事務仍需一一料理。
“看來此處便是上庸古城了!”劉禪遙望著那巍峨城牆,心中暗自感歎。這裏也曾是他勢力崛起的起源之地,若非那一道樊城仙障未能突破,一旦攻陷樊城,大軍便可直搗南陽郡,那時各種陰謀詭計皆將成為笑談,複興大漢也絕非空談。
隻是,世事難料,令人扼腕歎息。
“上庸古城的鎮守大將是李輔,乃是孟達的親信將領,多年來一直追隨孟達左右,在東州兵中更是以勇猛著稱,與孟達的侄婿鄧賢一起,被譽為孟達軍中的雙驕,威望極高。”糜芳邊說邊指向熙熙攘攘的城門口。
“如若公子有意進城,倒也不必擔心,此處防衛並不森嚴,進出盤查亦不足為懼,我早已備好假令牌,這些人哪裏能看出其中端倪,公子盡可放心!”自從踏入上庸郡,糜芳便已先一步為眾人偽造了新的身份。畢竟在此地,劉禪這位大漢皇孫的身份並無太大作用,反倒是功勳更為重要。
於是,他們四人均更改了姓名身份:劉禪化名韓幸,自稱荊州韓氏家族的一支分支;簡雍成了韓幸的修道導師,糜芳則變為管家;而背著大小包裹、攜帶沿途購得各類法寶的張苞,則扮作了侍衛。
“對於上庸古城,看一看也就罷了,進城之事暫且作罷。”劉禪淡然一笑,決定繞開上庸城。“聽說申儀如今成了魏興郡的郡守?”
“正是,曹魏黃初二年間,曹丕聲稱大魏盛世來臨,遂將原本隸屬於西城郡的新城郡劃出,重用申儀這位前太守,意欲以此對抗孟達。或許是因為恆階身隕,孟達失去了重要的倚仗,對其的信任程度也有所降低。”糜芳解釋道。
糜芳取出一幅靈圖,一邊向劉禪闡述著其中蘊含的天地法則與各地通往魏興郡的仙道路徑,然而劉禪並未采納這樣的建議。
他又向一位知情者詢問。
“孟興是否已步入修煉之道,成為修士?此刻這位孟達之子恐怕不應仍侍立在其父孟達左右吧。”
孟興,身為孟達之親子,昔年隨孟達踏入上庸仙境,並在背離劉備的叛逆之舉中始終伴隨其左右,反倒舍棄了留在成都的親父孟他。
當提及孟興之際,糜芳不禁微微一震,側首仔細審視身旁這位侄兒。
“你心中究竟意欲何為?孟興尚不滿二十載春秋,雖為孟達血脈,但在仙軍之中並無顯赫修為與權力,更何況孟達正值修煉盛年,並無跡象表明他會放手轉交權柄……”
“你莫非還想再演一場南中舊事?”簡雍於一側冷冷哼聲道,言語間滿是對劉禪的譏諷之意。“雖說一門絕技足以縱橫天下,但你反複施用這一招數,實話說此地已非南中那片蠻荒所在。”
簡雍認為,劉禪此舉並非意圖尋覓魏興郡的申儀真人,或是探尋孟達孟興父子的行蹤,這家夥分明就是要在此地重演南中之爭,借兩家矛盾與嫌隙煽風點火,令其相互征伐。
然而簡雍覺得此舉太過狂妄自大。
“此乃上庸,不同於南中的荒僻之地,在這裏是極其看重顏麵二字的,無論雙方如何互相看不順眼,他們也要顧忌顏麵,一旦撕破臉皮便索然無味了!
因此你那些小心思就別費勁揣摩了,孟興雖然年輕,卻不簡單,你究竟有何圖謀?”
劉禪見自己心中的盤算被兩位老者輕易洞悉,麵上並未流露出半分尷尬,隻是一如既往地憨厚微笑。
“小子自然明白他們不會拚個你死我活,不過有些事務終究需借助孟家子弟之力才能妥善處置嘛!”
“具體而言呢?”
“例如,聯絡那位申家的申耽大人……”
此言一出,二人皆側目相視,方知劉禪對上庸仙境之心仍未死灰複燃。
與此同時,糜芳亦微微抬首,心中浮現出一個念頭。
“此人不僅是對上庸郡野心勃勃,更是圖謀報仇!”
孟興果真未在上庸縣城,更別提魏興郡了,而是駐守在了安富縣境,手中雖然兵馬不多,但卻均為孟達的嫡係精銳。由此可見,孟達對此子雖有防範之心,但也確實愛護有加。
安富縣的位置距上庸縣並不遠,既能令孟達隨時監視其子,又能確保孟興的安全。
確是再合適不過的安排。
此刻劉禪一行已毅然決然朝安富縣挺進,他們的目標是以韓氏旁支的身份,投身孟家公子麾下。
孟興的府邸之外,那扇看似平淡無奇的大門,實則讓人難以想象這就是孟少將軍的居所。
威嚴莊重之氣毫無顯現,即便是尋常的小型修真家族,門戶也比此處更為壯觀。
且孟興不僅執掌校尉一職,更保留著先主劉玄德賜予的督軍議使之銜,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修真界軍職。當初為了鞏固與孟達之間的聯盟關係而特意設立。
或許正因為此人依舊保有此特殊職位,使得其父孟達對其亦保持一定的警惕之心,在修真世界裏,忠誠往往超越親情,並無異常。
“看來這位孟少將軍果是一位深藏不露的修煉者,連隨從護道者似乎都不曾帶幾個,實屬難得。”
劉禪微微一笑,注視著孟興府邸的大門,心中頗有幾分感慨,同時向身邊的張苞示意,命他上前敲門。
四人雖各自並非籍籍無名之輩,但對於孟興而言,卻鮮有交集。當年,糜芳與劉禪即便曾在荊州之地,但也僅與孟達相熟,對於孟興,說實在的,尚不足為談。至於簡雍,當他踏入西川之時,孟達已然調任至江東,兩人從未謀麵。
張苞此刻雖已蓄起胡須,但與其父張飛相比,仍顯不同,不細觀難以察覺其中聯係。他們一行幾人,若在孟達麵前出現,自然無法掩飾身份,但在孟興麵前,卻無需擔憂暴露真身。
不久,府邸大門開啟,孟興竟然親自出門迎接,此舉令劉禪更加確信,此子家中確實未豢養任何修士侍衛。
“敢問閣下便是孟興孟將軍真人否?”劉禪邁步向前,朝那身著儒袍的青年將領深深鞠躬。
“將軍之稱,愧不敢當,不知諸位大駕光臨,所為何事?”
身為武將世家之後的孟興,言語舉止間卻流露出一股文人士大夫的儒雅氣質。
“晚輩乃是荊州韓氏家族後裔韓幸,遊曆至此,久仰孟將軍熱衷於收養培養修士賢才,故前來拜訪請教!”
聽見這話,孟興非但沒有流露出欣喜之意,反而一愣,搖頭對他們說道:
“韓公子怕是找錯門了,您要找的那位喜好培養修士的孟將軍,並非小可,而是上庸縣裏的那位,請恕小可無法招待。”
孟興剛欲闔門拒客,卻被劉禪及時上前按住門扉。“少將軍切勿如此遮掩,您心中之事,早已昭然若揭,豈能瞞過天下英豪之目?”
劉禪並未再過多解釋,而是率隊在糜芳引領之下踏入上庸仙域。至於他所謂的巡查東川漢中之事,他深信魏延自會妥善處理。
兩人皆非愚鈍之人,隻要共同目標一致,那麽合作的過程必將順暢愉快。
說起糜芳的能力,他曾是昔年天下第一流的豪商之一,糜家能取得那樣的地位,自然擁有他人難以企及的眼界和人脈。
爾後漂泊天下,無論與劉玄德失散多少迴,糜芳總能憑借早年的商界人脈尋迴自家主公。如他所言,如今年紀已長,自己隻能在這荊州、徐州之地略展拳腳了。
若是二十年前,他們那一輩的老英雄們還在世,這廣闊天地之間,哪裏不能去闖蕩呢?
這話,絕非妄言。
如今,已深入至上庸秘境腹地的劉禪一行人不禁對糜芳連連讚歎,這一路行來,他們算是開闊了眼界。
劉禪曾以為世間人脈交際無非金錢往來、情感疏通和權勢勾結而已。然而這一路之上,他才真正見識到何為三界九流,無不精通。糜芳竟憑借一群乞丐、潑皮乃至賭徒,巧妙地打開了城門禁製。
果真是各顯神通,不論何種險境,糜芳總能從容應對,從千裏之外的微弱聯係中尋找到關鍵人物,以其所需換取自己所求。一路上並未耗費多少靈石,卻結識了不少道友。
踏入上庸秘境之後,並未急切離去,而是選擇在此駐足。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便不能僅拘泥於一事,他們的終極目標雖唯一,但途中的諸多事務仍需一一料理。
“看來此處便是上庸古城了!”劉禪遙望著那巍峨城牆,心中暗自感歎。這裏也曾是他勢力崛起的起源之地,若非那一道樊城仙障未能突破,一旦攻陷樊城,大軍便可直搗南陽郡,那時各種陰謀詭計皆將成為笑談,複興大漢也絕非空談。
隻是,世事難料,令人扼腕歎息。
“上庸古城的鎮守大將是李輔,乃是孟達的親信將領,多年來一直追隨孟達左右,在東州兵中更是以勇猛著稱,與孟達的侄婿鄧賢一起,被譽為孟達軍中的雙驕,威望極高。”糜芳邊說邊指向熙熙攘攘的城門口。
“如若公子有意進城,倒也不必擔心,此處防衛並不森嚴,進出盤查亦不足為懼,我早已備好假令牌,這些人哪裏能看出其中端倪,公子盡可放心!”自從踏入上庸郡,糜芳便已先一步為眾人偽造了新的身份。畢竟在此地,劉禪這位大漢皇孫的身份並無太大作用,反倒是功勳更為重要。
於是,他們四人均更改了姓名身份:劉禪化名韓幸,自稱荊州韓氏家族的一支分支;簡雍成了韓幸的修道導師,糜芳則變為管家;而背著大小包裹、攜帶沿途購得各類法寶的張苞,則扮作了侍衛。
“對於上庸古城,看一看也就罷了,進城之事暫且作罷。”劉禪淡然一笑,決定繞開上庸城。“聽說申儀如今成了魏興郡的郡守?”
“正是,曹魏黃初二年間,曹丕聲稱大魏盛世來臨,遂將原本隸屬於西城郡的新城郡劃出,重用申儀這位前太守,意欲以此對抗孟達。或許是因為恆階身隕,孟達失去了重要的倚仗,對其的信任程度也有所降低。”糜芳解釋道。
糜芳取出一幅靈圖,一邊向劉禪闡述著其中蘊含的天地法則與各地通往魏興郡的仙道路徑,然而劉禪並未采納這樣的建議。
他又向一位知情者詢問。
“孟興是否已步入修煉之道,成為修士?此刻這位孟達之子恐怕不應仍侍立在其父孟達左右吧。”
孟興,身為孟達之親子,昔年隨孟達踏入上庸仙境,並在背離劉備的叛逆之舉中始終伴隨其左右,反倒舍棄了留在成都的親父孟他。
當提及孟興之際,糜芳不禁微微一震,側首仔細審視身旁這位侄兒。
“你心中究竟意欲何為?孟興尚不滿二十載春秋,雖為孟達血脈,但在仙軍之中並無顯赫修為與權力,更何況孟達正值修煉盛年,並無跡象表明他會放手轉交權柄……”
“你莫非還想再演一場南中舊事?”簡雍於一側冷冷哼聲道,言語間滿是對劉禪的譏諷之意。“雖說一門絕技足以縱橫天下,但你反複施用這一招數,實話說此地已非南中那片蠻荒所在。”
簡雍認為,劉禪此舉並非意圖尋覓魏興郡的申儀真人,或是探尋孟達孟興父子的行蹤,這家夥分明就是要在此地重演南中之爭,借兩家矛盾與嫌隙煽風點火,令其相互征伐。
然而簡雍覺得此舉太過狂妄自大。
“此乃上庸,不同於南中的荒僻之地,在這裏是極其看重顏麵二字的,無論雙方如何互相看不順眼,他們也要顧忌顏麵,一旦撕破臉皮便索然無味了!
因此你那些小心思就別費勁揣摩了,孟興雖然年輕,卻不簡單,你究竟有何圖謀?”
劉禪見自己心中的盤算被兩位老者輕易洞悉,麵上並未流露出半分尷尬,隻是一如既往地憨厚微笑。
“小子自然明白他們不會拚個你死我活,不過有些事務終究需借助孟家子弟之力才能妥善處置嘛!”
“具體而言呢?”
“例如,聯絡那位申家的申耽大人……”
此言一出,二人皆側目相視,方知劉禪對上庸仙境之心仍未死灰複燃。
與此同時,糜芳亦微微抬首,心中浮現出一個念頭。
“此人不僅是對上庸郡野心勃勃,更是圖謀報仇!”
孟興果真未在上庸縣城,更別提魏興郡了,而是駐守在了安富縣境,手中雖然兵馬不多,但卻均為孟達的嫡係精銳。由此可見,孟達對此子雖有防範之心,但也確實愛護有加。
安富縣的位置距上庸縣並不遠,既能令孟達隨時監視其子,又能確保孟興的安全。
確是再合適不過的安排。
此刻劉禪一行已毅然決然朝安富縣挺進,他們的目標是以韓氏旁支的身份,投身孟家公子麾下。
孟興的府邸之外,那扇看似平淡無奇的大門,實則讓人難以想象這就是孟少將軍的居所。
威嚴莊重之氣毫無顯現,即便是尋常的小型修真家族,門戶也比此處更為壯觀。
且孟興不僅執掌校尉一職,更保留著先主劉玄德賜予的督軍議使之銜,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修真界軍職。當初為了鞏固與孟達之間的聯盟關係而特意設立。
或許正因為此人依舊保有此特殊職位,使得其父孟達對其亦保持一定的警惕之心,在修真世界裏,忠誠往往超越親情,並無異常。
“看來這位孟少將軍果是一位深藏不露的修煉者,連隨從護道者似乎都不曾帶幾個,實屬難得。”
劉禪微微一笑,注視著孟興府邸的大門,心中頗有幾分感慨,同時向身邊的張苞示意,命他上前敲門。
四人雖各自並非籍籍無名之輩,但對於孟興而言,卻鮮有交集。當年,糜芳與劉禪即便曾在荊州之地,但也僅與孟達相熟,對於孟興,說實在的,尚不足為談。至於簡雍,當他踏入西川之時,孟達已然調任至江東,兩人從未謀麵。
張苞此刻雖已蓄起胡須,但與其父張飛相比,仍顯不同,不細觀難以察覺其中聯係。他們一行幾人,若在孟達麵前出現,自然無法掩飾身份,但在孟興麵前,卻無需擔憂暴露真身。
不久,府邸大門開啟,孟興竟然親自出門迎接,此舉令劉禪更加確信,此子家中確實未豢養任何修士侍衛。
“敢問閣下便是孟興孟將軍真人否?”劉禪邁步向前,朝那身著儒袍的青年將領深深鞠躬。
“將軍之稱,愧不敢當,不知諸位大駕光臨,所為何事?”
身為武將世家之後的孟興,言語舉止間卻流露出一股文人士大夫的儒雅氣質。
“晚輩乃是荊州韓氏家族後裔韓幸,遊曆至此,久仰孟將軍熱衷於收養培養修士賢才,故前來拜訪請教!”
聽見這話,孟興非但沒有流露出欣喜之意,反而一愣,搖頭對他們說道:
“韓公子怕是找錯門了,您要找的那位喜好培養修士的孟將軍,並非小可,而是上庸縣裏的那位,請恕小可無法招待。”
孟興剛欲闔門拒客,卻被劉禪及時上前按住門扉。“少將軍切勿如此遮掩,您心中之事,早已昭然若揭,豈能瞞過天下英豪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