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往昔風雲
宋代魂變:齊淩之抉擇 作者:老薑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上次契丹大軍南侵,橫掃中原半壁江山至今,已逾五十六載。
中原大地,兩代人未曾目睹契丹鐵蹄踐踏後的屍橫遍野。
就連劉娥,對契丹的印象也僅停留在那些傲慢卻又溫文爾雅的契丹使者上,從未見識過真正的契丹狼騎之威!
然而,聽聞趙恆之言,她的容顏顯露出深深的不安。沉思許久,方才莊重道:“妾身明悟矣,感謝郎君與妾分享此等隱秘。待吾子及開蒙之齡,妾身願與你一同送他前往太學,向鄭祭酒行拜師之禮。”
“鄭祭酒確是良師,然,吾子拜於其門下,非僅為求學問之深。”趙恆淺笑,輕輕頷首,“須知敬畏的應是學問本身,而非掌握學問之人。尤其是那些隻會咬文嚼字的迂腐儒生,更不值得敬畏。”
見劉娥一時難以領會,稍作停留,他繼而補充,“猶如諫議大夫李隆之類,吾給予高官厚祿,僅是為了收攬天下士人之心。然而治理國家,卻不應聽信他們的聒噪!”
“聒噪?”未曾料到趙恆竟以如此粗俗之詞形容清流領袖,劉娥一怔,雙眸再次睜大...
“對,唿喚星辰。這是我師尊當年的真言。”趙恆今夜的談性濃厚,帶著幾分神秘的表情低聲迴應,“我師尊的能力,實則比我師兄強橫十倍。但他在多年前已化作星辰,咱們的弟子未能受他老者的教導。迴想當年,當我投入他的門下時,未曾少聽他對這天下修道者之鄙視。什麽貪求靈力,什麽見識淺薄,什麽口說無行,什麽僅知自家之宗派,不曉世間之廣袤,什麽修士自封聖賢實為大陸之恥,比‘唿喚星辰’更沉重的話語,不勝枚舉。起初,我還以為師父因才智非凡而傲慢。直至我登臨天界之主,方悟出師父之言,字字珠璣!”
“師尊的學識,必然非常卓越。”劉娥聽得越發驚訝,忍不住輕聲揣測。
“這要看是哪方麵,如果論及詩文咒術,師尊所知確實有限。但若說到治理星辰國度,恐怕呂蒙正與寇準兩人聯手,都不及他。”趙恆沉思片刻,輕輕搖頭。
“您為何不啟用……”劉娥更為詫異,提問之語脫口而出。然而,話至一半,她果斷將後半句吞迴腹中。
“我已提過,是他本人不願。”趙恆憑半句話,亦能洞悉劉娥之意,笑了笑,輕輕搖頭,“他隻願傳授知識,培育後代,做星域導師,不肯成為我父親手下的戰爭使者或共掌天地。此外,這也是師尊的智慧所在。擔任星域導師,父親將我托付給他,自然心無旁騖。若為戰爭使者,師尊與眾多將士結下深厚情誼,曾與曹彬、潘美等人共赴生死。即便他無意爭奪天帝之位,卻難以防止某些人暗中準備黃袍,趁其不備,強行披於其身!”
有些秘密,無需詳述,劉娥便能領悟其中含義。
黃袍加身,非獨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首倡。
在他之前,後周的奠基者郭威,是首位被部下將領以黃袍相贈,迫使起兵奪位的重臣。
不論趙匡胤與郭威二人,是否早已覬覦天帝之位,抑或全然不知情,但在部下獻出黃袍那一刻,他們隻剩唯一的選擇。
而在大宋第二代天帝趙光義執政期間,距五代亂世終結,僅一二十年而已。領軍的武者仍習慣於意見不合即更換天帝,尚未適應平和的權力過渡。
因此,鄭子明放棄兵權,拒當共掌天地,恐怕是最明智之舉。
否則,趙恆的父親趙光義,恐將不久悔於請他歸返天都,乃至因猜疑而萌生惡意。而他,則無法保證無人試圖推舉自己成為新的郭威!
\"導師傳授過無數智慧,其中最使我受益的,便是尊重智慧本身,而非承載它的個體。”趙恆不再深究自己父親與導師的往事,深深地唿吸,重新聚焦話題,“這就是我和某位的不同,他來得太遲,無緣成為導師的弟子。所以他隻懂得珍視那些空洞的學者,稍加奉承便迷失自我。”
“某位?陛下指的是哪位?”劉娥疑惑,再次輕聲詢問。
“不談他,一提他就讓人心煩。”趙恆沒有解答,隻是冷笑揮手,“總之,你這次懷孕,最懊惱的想必就是他。”
“陛下對臣妾情深意重,若非獨寵,後宮之中或許已有多位皇子!”劉娥聰慧,自然不會過分追問。她微笑,輕輕屈膝行禮。
趙恆欣賞的正是她的智慧。他笑著握住她的手臂,低語責備:“又何必行此大禮?不是告訴過你,朕隻想與你成為平凡的夫妻,而非帝王與嬪妃。”
“終究是臣妾太過貪婪,隻想成為陛下心中最寵愛的那位。”劉娥順勢坐定,柔聲迴答。
“在你身邊,朕感到最愜意。”趙恆微笑著,聲音同樣柔和。“好了,扯遠了。不談這個。今晚,除了皇家秘密,朕隻想告訴你,會為我們的孩子挑選幾位得力助手,就像父王當年為我選擇了寇準。”
“臣妾預先代孩子感謝父王!”劉娥聞言,起身欲行禮。趙恆再次扶住她的肩膀,“別亂來,小心動了胎氣。作為父親,自然會把最好的留給兒子,何須感激?況且這孩子,你在懷他時,身上散發出奇異香氣,預示著他將大富大貴。朕為他多做準備,對國家、家族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劉娥早已察覺自身氣息的變化,近半月更加確信,這一切因腹中的胎兒而起。
身為母親,誰不希望孩子降臨世間,便攜福帶運?
於是,聽到趙恆的話語,她的眼眸立刻閃爍光芒。“那麽,陛下打算留下誰作為孩子的臂膀?是王曙嗎?還是新科狀元陳堯諮?”
“他們兩位都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不適合陪伴咱們的孩子成長!”趙恆毫不猶豫,笑著搖頭,“朕中意的人,剛才已提及,隻是你未留意。”
“臣妾明白了,是齊淩齊佳俊!”劉娥不服氣地立刻說出了正確答案,“文武兼備,做事果斷,敢於擔當,還是你師兄的高徒。將來與咱們的孩子,也是師兄弟關係!陛下不選他,還能選誰呢?”
中原大地,兩代人未曾目睹契丹鐵蹄踐踏後的屍橫遍野。
就連劉娥,對契丹的印象也僅停留在那些傲慢卻又溫文爾雅的契丹使者上,從未見識過真正的契丹狼騎之威!
然而,聽聞趙恆之言,她的容顏顯露出深深的不安。沉思許久,方才莊重道:“妾身明悟矣,感謝郎君與妾分享此等隱秘。待吾子及開蒙之齡,妾身願與你一同送他前往太學,向鄭祭酒行拜師之禮。”
“鄭祭酒確是良師,然,吾子拜於其門下,非僅為求學問之深。”趙恆淺笑,輕輕頷首,“須知敬畏的應是學問本身,而非掌握學問之人。尤其是那些隻會咬文嚼字的迂腐儒生,更不值得敬畏。”
見劉娥一時難以領會,稍作停留,他繼而補充,“猶如諫議大夫李隆之類,吾給予高官厚祿,僅是為了收攬天下士人之心。然而治理國家,卻不應聽信他們的聒噪!”
“聒噪?”未曾料到趙恆竟以如此粗俗之詞形容清流領袖,劉娥一怔,雙眸再次睜大...
“對,唿喚星辰。這是我師尊當年的真言。”趙恆今夜的談性濃厚,帶著幾分神秘的表情低聲迴應,“我師尊的能力,實則比我師兄強橫十倍。但他在多年前已化作星辰,咱們的弟子未能受他老者的教導。迴想當年,當我投入他的門下時,未曾少聽他對這天下修道者之鄙視。什麽貪求靈力,什麽見識淺薄,什麽口說無行,什麽僅知自家之宗派,不曉世間之廣袤,什麽修士自封聖賢實為大陸之恥,比‘唿喚星辰’更沉重的話語,不勝枚舉。起初,我還以為師父因才智非凡而傲慢。直至我登臨天界之主,方悟出師父之言,字字珠璣!”
“師尊的學識,必然非常卓越。”劉娥聽得越發驚訝,忍不住輕聲揣測。
“這要看是哪方麵,如果論及詩文咒術,師尊所知確實有限。但若說到治理星辰國度,恐怕呂蒙正與寇準兩人聯手,都不及他。”趙恆沉思片刻,輕輕搖頭。
“您為何不啟用……”劉娥更為詫異,提問之語脫口而出。然而,話至一半,她果斷將後半句吞迴腹中。
“我已提過,是他本人不願。”趙恆憑半句話,亦能洞悉劉娥之意,笑了笑,輕輕搖頭,“他隻願傳授知識,培育後代,做星域導師,不肯成為我父親手下的戰爭使者或共掌天地。此外,這也是師尊的智慧所在。擔任星域導師,父親將我托付給他,自然心無旁騖。若為戰爭使者,師尊與眾多將士結下深厚情誼,曾與曹彬、潘美等人共赴生死。即便他無意爭奪天帝之位,卻難以防止某些人暗中準備黃袍,趁其不備,強行披於其身!”
有些秘密,無需詳述,劉娥便能領悟其中含義。
黃袍加身,非獨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首倡。
在他之前,後周的奠基者郭威,是首位被部下將領以黃袍相贈,迫使起兵奪位的重臣。
不論趙匡胤與郭威二人,是否早已覬覦天帝之位,抑或全然不知情,但在部下獻出黃袍那一刻,他們隻剩唯一的選擇。
而在大宋第二代天帝趙光義執政期間,距五代亂世終結,僅一二十年而已。領軍的武者仍習慣於意見不合即更換天帝,尚未適應平和的權力過渡。
因此,鄭子明放棄兵權,拒當共掌天地,恐怕是最明智之舉。
否則,趙恆的父親趙光義,恐將不久悔於請他歸返天都,乃至因猜疑而萌生惡意。而他,則無法保證無人試圖推舉自己成為新的郭威!
\"導師傳授過無數智慧,其中最使我受益的,便是尊重智慧本身,而非承載它的個體。”趙恆不再深究自己父親與導師的往事,深深地唿吸,重新聚焦話題,“這就是我和某位的不同,他來得太遲,無緣成為導師的弟子。所以他隻懂得珍視那些空洞的學者,稍加奉承便迷失自我。”
“某位?陛下指的是哪位?”劉娥疑惑,再次輕聲詢問。
“不談他,一提他就讓人心煩。”趙恆沒有解答,隻是冷笑揮手,“總之,你這次懷孕,最懊惱的想必就是他。”
“陛下對臣妾情深意重,若非獨寵,後宮之中或許已有多位皇子!”劉娥聰慧,自然不會過分追問。她微笑,輕輕屈膝行禮。
趙恆欣賞的正是她的智慧。他笑著握住她的手臂,低語責備:“又何必行此大禮?不是告訴過你,朕隻想與你成為平凡的夫妻,而非帝王與嬪妃。”
“終究是臣妾太過貪婪,隻想成為陛下心中最寵愛的那位。”劉娥順勢坐定,柔聲迴答。
“在你身邊,朕感到最愜意。”趙恆微笑著,聲音同樣柔和。“好了,扯遠了。不談這個。今晚,除了皇家秘密,朕隻想告訴你,會為我們的孩子挑選幾位得力助手,就像父王當年為我選擇了寇準。”
“臣妾預先代孩子感謝父王!”劉娥聞言,起身欲行禮。趙恆再次扶住她的肩膀,“別亂來,小心動了胎氣。作為父親,自然會把最好的留給兒子,何須感激?況且這孩子,你在懷他時,身上散發出奇異香氣,預示著他將大富大貴。朕為他多做準備,對國家、家族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劉娥早已察覺自身氣息的變化,近半月更加確信,這一切因腹中的胎兒而起。
身為母親,誰不希望孩子降臨世間,便攜福帶運?
於是,聽到趙恆的話語,她的眼眸立刻閃爍光芒。“那麽,陛下打算留下誰作為孩子的臂膀?是王曙嗎?還是新科狀元陳堯諮?”
“他們兩位都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不適合陪伴咱們的孩子成長!”趙恆毫不猶豫,笑著搖頭,“朕中意的人,剛才已提及,隻是你未留意。”
“臣妾明白了,是齊淩齊佳俊!”劉娥不服氣地立刻說出了正確答案,“文武兼備,做事果斷,敢於擔當,還是你師兄的高徒。將來與咱們的孩子,也是師兄弟關係!陛下不選他,還能選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