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拽虎皮
宋代魂變:齊淩之抉擇 作者:老薑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頓時,周圍響起一片譴責聲。學子們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找出所有大宋境內的新羅婢,親手將她們粉碎。
唯有齊淩獨自安靜坐著,與周圍激憤的氣氛形成鮮明對比。
原因很簡單,在他穿越前的時代,跨國婚姻早已司空見慣。每年嫁入華夏的高麗人、越南人、烏克蘭人多如牛毛,而華夏女子出嫁異國也不在少數。
他從未聽過哪個國家會因外嫁女子影響對方國策,更不用說這些女子能自發組織起來,搶占美國人最擅長的生意,顛覆所在國家。
而那些嫁入大宋的新羅婢,能最終成為官員侍妾的,恐怕是百裏挑一……
在如此渺茫的概率中,仍無法確保她登上側室之位後,不會背叛故鄉的誓言。高麗的情報大師,除非心智被神秘生物撼動,才會在新羅侍女中廣植間諜。
“京東東路有海船穿梭於高麗之間,佳俊你兼任控鶴署的判官,務必留意本王剛才提及之事。”仿佛洞察到齊淩不易輕信,趙元份的目光轉向他,特別叮嚀。
未待齊淩答複,他又迅速補述:“本王絕非無端揣測。數月前,本王曾受皇兄之命,梳理控鶴司的舊檔案,發現至少兩起案例,遼國南麵安撫司利用高麗商人作為秘密探子,潛入我大宋搜集軍情。而協助這些探子的,正是兩位縣令的新羅寵姬! ”
“多謝雍王殿下的指點,下官上任後,定會調配人力,嚴密防範遼國與高麗的探子,以免他們竊取我大宋的軍事機密。”齊淩思慮片刻,恭敬地向趙元份拱手致意。
對方既然以控鶴司的檔案為憑據,想必不會無中生有。以他在黨項的見聞,遼國能在李繼遷去世後,在大宋反應前就派遣使節冊封李德明,正是依靠這些探子提供的即時情報。
綜合推測,潛伏在我大宋北方其他地區的遼國間諜應不在少數。作為京東東路控鶴署的判官,他確實有責任嚴格防範這些探子。
“佳俊無需客氣,本王這麽做也是為了國家!”見齊淩接納了自己的建議,趙元份笑著點頭。隨即,他柔和地補充道:“相逢匆忙,本王也沒有禮物相贈。這樣吧……”
他抬頭望向官道,笑著對身旁的親信侍衛吩咐:“趙俊,去將本王那輛設有炭盆的馬車空出來,贈予齊提刑。寒冬將至,天氣寒冷,他還攜家眷同行。有輛溫暖的馬車,路上也能少些辛苦。”
言畢,眾學子,包括李昇在內,都豔羨得雙目閃爍。恨不得自己能推開齊淩,取而代之接受這份恩賜。
雍王親賜座駕,這已是對國之棟梁的尊崇禮遇。這意味著受賜者已贏得雍王的青睞,隻要不再犯大錯,仕途將一帆風順!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齊淩起身,微笑著搖頭:“多謝殿下的厚愛,隻是下官乘坐的馬車乃祖父所賜,實在不敢替換。另外,下官臨行前,寇相親自告誡,切勿得意忘形,奢侈浪費,否則他不會顧及舊情。下官離汴梁不過十裏,不敢這麽快就忘記寇相的教誨!”
大宋以仁孝治理國家,即使雍王位高權重,也不能讓人遺忘祖父的恩澤。
而寇準在齊淩赴任前能如此語重心長地告誡他,顯然已將他視為自己的門徒!
於是,這兩句透露著神秘氣息的話語一出,雍王趙元份臉上的微笑瞬間凝固。他猶豫再三,最終在一片惋惜的注視中,帶著一絲苦笑搖頭,“原來佳俊閣下的坐騎,乃是由古董國公慷慨相贈,本王失禮了,方才唐突了。”
“雍王殿下的厚愛,微臣銘記於心。收或不收,皆是同樣感激!”齊淩連忙深深鞠躬,以此表示感謝。
“不必了,不必了!”四賢王之名果真名副其實,趙元份雖未能送出禮品,卻並未動怒。依舊鎮定自若地起身,笑容滿麵,“相逢匆匆,本王也無法尋得他物為你的遠行壯行。那就再與佳俊共飲一杯,預祝你在京東東路的疆域中,宏圖大展!”
說完,他緩緩舉起酒杯。
齊淩含笑舉杯,與趙元份碰杯共飲,隨後拱手辭行。緊接著,他又麵向所有前來送別的同窗,行了一個圓形的禮,大步離去。
那天晚上剛迴家時,他曾向祖父保證,如有他人拉攏,便以寇準之名推脫。本以為快速離去便可避過此招,誰知在逃出汴梁的路上,仍不得不將其施展!
寇準若得知此事,是否會找他清算,齊淩無法預料。但他明白,此計一出,他與趙元份之間已無形中劃出一道深邃的裂痕。
往後仕途之上,凡是對齊淩有益之事,無需趙元份親自出手,其手下必定會主動設阻,讓他領略何為“輕重”。而一旦犯錯,趙元份一派之人也不會輕易放過他。
然而,相比失去在大宋為官的機會,他更為家人與自己的生命安全掛念。
趙元份今日的舉止,無論從哪個角度審視,都配得上“賢”這個字。他的言辭更是激發人心。
但根據齊淩前世的經驗,越是這樣的官員,越要敬而遠之。他們在高唿不惜代價時,往往視除自身之外的所有人為代價;當他們宣稱不惜一切犧牲時,你往往就是他們的“一切”。
“郎君,那位突然來訪的是何人?似乎讓你頗感不悅?”見齊淩進入馬車後長久沉默,許紫菱心中不安,輕撫他的肩膀,柔聲寬慰,“無須為他動怒,人生在世,誰都有踏入泥沼的時刻!”
“郎君,別生氣。大不了,我們不做朝廷的官員!你曾說,未來可以帶我們一同遨遊大海!”竇蓉也敏銳地察覺到齊淩的低落,笑容滿麵地握住他的另一隻手臂。
“嗯!”齊淩從沉思中抽離,微笑點頭,“沒錯,大不了不做這官。不為他生氣。”
說完,他張開雙臂,將兩位女子擁入懷中。“我還有你們陪伴!”
唯有齊淩獨自安靜坐著,與周圍激憤的氣氛形成鮮明對比。
原因很簡單,在他穿越前的時代,跨國婚姻早已司空見慣。每年嫁入華夏的高麗人、越南人、烏克蘭人多如牛毛,而華夏女子出嫁異國也不在少數。
他從未聽過哪個國家會因外嫁女子影響對方國策,更不用說這些女子能自發組織起來,搶占美國人最擅長的生意,顛覆所在國家。
而那些嫁入大宋的新羅婢,能最終成為官員侍妾的,恐怕是百裏挑一……
在如此渺茫的概率中,仍無法確保她登上側室之位後,不會背叛故鄉的誓言。高麗的情報大師,除非心智被神秘生物撼動,才會在新羅侍女中廣植間諜。
“京東東路有海船穿梭於高麗之間,佳俊你兼任控鶴署的判官,務必留意本王剛才提及之事。”仿佛洞察到齊淩不易輕信,趙元份的目光轉向他,特別叮嚀。
未待齊淩答複,他又迅速補述:“本王絕非無端揣測。數月前,本王曾受皇兄之命,梳理控鶴司的舊檔案,發現至少兩起案例,遼國南麵安撫司利用高麗商人作為秘密探子,潛入我大宋搜集軍情。而協助這些探子的,正是兩位縣令的新羅寵姬! ”
“多謝雍王殿下的指點,下官上任後,定會調配人力,嚴密防範遼國與高麗的探子,以免他們竊取我大宋的軍事機密。”齊淩思慮片刻,恭敬地向趙元份拱手致意。
對方既然以控鶴司的檔案為憑據,想必不會無中生有。以他在黨項的見聞,遼國能在李繼遷去世後,在大宋反應前就派遣使節冊封李德明,正是依靠這些探子提供的即時情報。
綜合推測,潛伏在我大宋北方其他地區的遼國間諜應不在少數。作為京東東路控鶴署的判官,他確實有責任嚴格防範這些探子。
“佳俊無需客氣,本王這麽做也是為了國家!”見齊淩接納了自己的建議,趙元份笑著點頭。隨即,他柔和地補充道:“相逢匆忙,本王也沒有禮物相贈。這樣吧……”
他抬頭望向官道,笑著對身旁的親信侍衛吩咐:“趙俊,去將本王那輛設有炭盆的馬車空出來,贈予齊提刑。寒冬將至,天氣寒冷,他還攜家眷同行。有輛溫暖的馬車,路上也能少些辛苦。”
言畢,眾學子,包括李昇在內,都豔羨得雙目閃爍。恨不得自己能推開齊淩,取而代之接受這份恩賜。
雍王親賜座駕,這已是對國之棟梁的尊崇禮遇。這意味著受賜者已贏得雍王的青睞,隻要不再犯大錯,仕途將一帆風順!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齊淩起身,微笑著搖頭:“多謝殿下的厚愛,隻是下官乘坐的馬車乃祖父所賜,實在不敢替換。另外,下官臨行前,寇相親自告誡,切勿得意忘形,奢侈浪費,否則他不會顧及舊情。下官離汴梁不過十裏,不敢這麽快就忘記寇相的教誨!”
大宋以仁孝治理國家,即使雍王位高權重,也不能讓人遺忘祖父的恩澤。
而寇準在齊淩赴任前能如此語重心長地告誡他,顯然已將他視為自己的門徒!
於是,這兩句透露著神秘氣息的話語一出,雍王趙元份臉上的微笑瞬間凝固。他猶豫再三,最終在一片惋惜的注視中,帶著一絲苦笑搖頭,“原來佳俊閣下的坐騎,乃是由古董國公慷慨相贈,本王失禮了,方才唐突了。”
“雍王殿下的厚愛,微臣銘記於心。收或不收,皆是同樣感激!”齊淩連忙深深鞠躬,以此表示感謝。
“不必了,不必了!”四賢王之名果真名副其實,趙元份雖未能送出禮品,卻並未動怒。依舊鎮定自若地起身,笑容滿麵,“相逢匆匆,本王也無法尋得他物為你的遠行壯行。那就再與佳俊共飲一杯,預祝你在京東東路的疆域中,宏圖大展!”
說完,他緩緩舉起酒杯。
齊淩含笑舉杯,與趙元份碰杯共飲,隨後拱手辭行。緊接著,他又麵向所有前來送別的同窗,行了一個圓形的禮,大步離去。
那天晚上剛迴家時,他曾向祖父保證,如有他人拉攏,便以寇準之名推脫。本以為快速離去便可避過此招,誰知在逃出汴梁的路上,仍不得不將其施展!
寇準若得知此事,是否會找他清算,齊淩無法預料。但他明白,此計一出,他與趙元份之間已無形中劃出一道深邃的裂痕。
往後仕途之上,凡是對齊淩有益之事,無需趙元份親自出手,其手下必定會主動設阻,讓他領略何為“輕重”。而一旦犯錯,趙元份一派之人也不會輕易放過他。
然而,相比失去在大宋為官的機會,他更為家人與自己的生命安全掛念。
趙元份今日的舉止,無論從哪個角度審視,都配得上“賢”這個字。他的言辭更是激發人心。
但根據齊淩前世的經驗,越是這樣的官員,越要敬而遠之。他們在高唿不惜代價時,往往視除自身之外的所有人為代價;當他們宣稱不惜一切犧牲時,你往往就是他們的“一切”。
“郎君,那位突然來訪的是何人?似乎讓你頗感不悅?”見齊淩進入馬車後長久沉默,許紫菱心中不安,輕撫他的肩膀,柔聲寬慰,“無須為他動怒,人生在世,誰都有踏入泥沼的時刻!”
“郎君,別生氣。大不了,我們不做朝廷的官員!你曾說,未來可以帶我們一同遨遊大海!”竇蓉也敏銳地察覺到齊淩的低落,笑容滿麵地握住他的另一隻手臂。
“嗯!”齊淩從沉思中抽離,微笑點頭,“沒錯,大不了不做這官。不為他生氣。”
說完,他張開雙臂,將兩位女子擁入懷中。“我還有你們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