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家庭瑣事
宋代魂變:齊淩之抉擇 作者:老薑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親愛的,屋裏有人呢?”即使不是第一次被齊淩擁在懷裏,但同時被兩人目睹,竇蓉生平首次遭遇,她的臉龐瞬間紅得如同滴血,用懇求的嗓音提醒。
另一邊,許紫菱渾身緊繃,掙紮著想要逃離,但雙腿顫抖得無法站立。她想了想,隻好閉上眼睛,任由命運安排。
“讓他們迴避就是,哪個丈夫不會擁抱自己的妻子呢。”齊淩輕啄竇蓉的臉頰,溫和地說。接著,他瞥了一眼宛如煮熟蝦米般的許紫菱,雙臂更緊地環住她們。
婢女和仆婦們機靈地退下,順手為老爺關上了房門。
在這樣的大戶人家,奇異之事層出不窮,她們早已司空見慣。像齊提刑這般年紀的貴族子弟,通常妻妾成群,子女滿堂。而齊提刑目前隻有妻妾兩人,尚未有子女,日夜勤奮,也是情理之中...
然而,出乎所有人預料,齊淩並未采取任何行動。他隻是輕輕擁著竇蓉與許紫菱兩位少女,左顧右盼,仿佛此景已令他心滿意足。
二女原已準備好,準備陪他共度瘋狂,以此彌補送別周敏後的遺憾。然而,風雨並未如期而至。她們先後悄悄睜開眼,窺視他的表情,卻發現他的目光早已投向窗外的神秘世界。
“郎君,你怎麽了?”竇蓉的心緒瞬間變得緊張不安,輕輕掙動了一下,輕聲問道,“是不是頭還痛?我去叫人再煮些解醉茶來。”
“不痛了,早就好了!”齊淩笑著放開手臂,低語道,“我在想,時間是否還來得及。”
“來得及什麽?是要去淩州赴任嗎?郎君需要準備些什麽?我去安排。”聽見齊淩似乎要談正事,許紫菱連忙從他懷中掙脫,緋紅的臉龐上帶著關切的追問。
“我要去竇家堡,提親。先定下與蓉兒的婚事。不能再讓她無名無分。”齊淩沉思片刻,認真迴答。
“郎君,你自己做主就行。我,我派人去告訴我爺爺!”竇蓉聞言,忐忑瞬間變為喜悅與嬌羞,掩麵輕跑離去。
“我去幫忙籌備聘禮!”許紫菱眼中閃爍著羨慕的光芒,但她明白,自己無論如何也無法與曾與齊淩共度生死的竇蓉相爭。想了想,她屈膝行禮,準備離開。
“你不必急著走。”齊淩微笑著上前,輕輕握住她的手腕,“你在這裏有親人嗎?我們很快都要去淩州,既然你決定這輩子跟我在一起,我們也該好好履行禮儀。”
“這,這……”許紫菱的眼眶瞬間泛紅,淚珠在眼眶裏打轉。“多謝郎君關心。我從小就被人口販子賣給揚州的養母,後來又被養母賣給蓮花戲班。親人或許有,但我記不清他們的樣子,不知道他們的姓名和住址,我……”
“那讓竇蓉的父親收你為義女,如何?”齊淩輕輕歎了口氣,溫和地問。
“竇,竇堡主是當地的知名人士,我擔心,我擔心他會嫌棄我出身卑微。”許紫菱愣住,淚水湧出。
她的賣身契早已被一位機智的地方小官從沒收的物品中找出,主動交給了齊淩。
而齊淩,也將賣身契物歸原主。
因此,按照大宋的法律,她現在已是真正的自由身。然而在世人眼中,她始終擺脫不了風塵女子的烙印,不論她的賣身契握在何人手中。
“沒關係,我會親自寫信給他。如果他不願意,我就去問張帆和王武,他們是否願意認你為義妹。”齊淩理解了許紫菱的憂慮,笑著擁抱她,溫柔地許諾。
許紫菱聞言,情感瞬間失控,她將自己的額頭靠在了奇霖堅實的肩頭,淚水如溪般湧下。等到心中所有哀怨傾瀉而出,她才恍然察覺,奇霖還未用餐。立刻穩住身形,揉拭著布滿淚痕的眼睛道歉,“夫君,適才妾身欣喜過甚,糊塗了。妾身這就去準備早餐,還請夫君和竇姐姐寬恕我的失態。”
“讓侍女將早飯送到二廳,我們三人一同享用。邊吃邊商議,具體的細節。正式的婚禮必須等待周敏那方送來的退婚書信。但訂婚儀式,我們可以提前籌辦。”奇霖淡笑,一邊拿起毛巾擦拭濕透的肩膀,一邊溫和地指示。
許紫菱見到此景,內心越發愧疚。連忙再次低聲道歉,小跑出門,差點與立在門外的竇蓉相撞。
“我去告訴祖父,你放心,他期待我們能成為親姐妹呢。”竇蓉習武,反應靈敏,輕撫了許紫菱一下,低語保證。
“嗯,多謝姐姐!”許紫菱明白,自己方才在奇霖肩頭痛哭的景象,定是被竇蓉看在眼裏,卻顧不上羞澀,迅速屈膝行禮。
竇蓉輕輕挽住她的手臂,接著以更低的聲音吩咐,“走吧,我陪你去廚房準備早飯。路上我們再討論一下如何置辦服飾。很多事我不太懂……”
“我也一竅不通。不過,我可以和姐姐一起商量。”許紫菱臉頰微紅,輕輕搖頭,隨後又輕輕點頭。然後跟隨竇蓉,疾步離去。
兩人默契地,不再提及昨夜之事。
仿佛周敏隻是他們在旅途中偶遇的一位過客,與夫君談得投機,飲得暢快,宴散後,便再無交集。
事實上,昨晚,周敏與奇霖之間還曾有過一番爭執。奇霖忘卻了,唯有她們倆銘記在心。
那時,周敏已醉意微醺,拍打著桌麵,笑稱奇霖是劉景升的後人。
奇霖當時似乎很生氣,還與她唇槍舌劍了幾迴合。然後,他突然微笑道:“身為劉景升之後,也不是壞事。我奇霖隻是凡胎肉身,隻求對得起所愛之人,問心無愧。至於天下歸屬劉姓還是曹姓,我並不在意,也無權幹預。”
周敏當時的失望之情定是深重,以至於爭吵後不久,便興致索然地打算告別。
而她們兩人,那一刻懸著的心立刻放下,充滿喜悅。
在破碎的舊時代魔咒麵前,他更傾向於在能力所及之處,施展修複的魔法。比起激情燃燒的理想主義,他更樂於洞察世事,謹慎接納部分現實,盡享當前的奇幻生活。
於是,送別周敏後,齊淩迅速將大部分心力傾注於構築自己的小家庭城堡。趁著永興軍路上的動蕩尚未平息,長安城的地產價格暴跌,他果斷購置了幾座神秘的宅邸和數百畝幻境般的田皮。
由於沒有貴族頭銜,他隻能迎娶一位正妻,但他巧妙地為許紫菱編織了一個假想的家族,賦予她一份歸屬感。此時,永興軍路正處於混亂的尾聲,長安內外的土地交易變得異常詭異,田皮的交易成了規避禁令的秘密遊戲。
大宋帝國正值第三任帝王執政,根據他掌握的曆史秘密,真正的盛世將在第四任帝王仁宗的時代降臨。那時,即使不身居高位,僅憑房價與地皮的飆升,他也足以成為富饒的領主。
......
歡快、滿足與享受,這三個詞描繪出齊淩此刻的心情,再貼切不過。然而,快樂轉瞬即逝,寇準離去的背影還未淡去,他的笑容也隨之消散。
昔日,凡遇難題,他都能求助寇準,哪怕承受責備,也能換來內心的解脫。現在,寇準已遠行,再遇困擾,他頓時失去了傾訴的對象。更糟糕的是,折惟忠離任時,竟將諸多棘手事務丟給了他。
此刻,麵對困境,他既無法依賴朋友相助,也無法尋覓智者指點,隻能硬著頭皮獨立應對,每日疲憊不堪,魂魄仿佛都被抽離。
民間流傳,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原本打算拖延,將棘手之事束之高閣,待新任永興軍路刑獄提點周可望到位,便全盤托付。誰知,還沒來得及區分事務的輕重緩急,噩耗突至——周可望在赴任途中遭遇暴雨,不慎寒邪侵肺,生命垂危!
在這個年代,沒有抗生素,急性肺炎唯有依靠草藥勉強維持,康複遙遙無期。而隻要周可望不主動辭職,依照大宋的律例,朝廷不得因其疾病替換人選。
因此,周氏一日未至,齊淩就無法交接事務,隻能繼續擔任京東東路副提刑,為永興路效力。而京東東路因王欽若和丁謂的默契協作,局勢尚穩定,暫時並不急於另覓副提刑官兼控鶴署判官前往支援... ...
\"既然無需我齊某,何故倉促召喚於京東之路?\"齊淩暗自思忖,發覺自己此刻不去京東東路,亦無礙那裏的事務進展。
然而,內心嘀咕歸嘀咕,他不得不壓抑煩躁,逐步填平寇準與折惟忠聯手設下的陷阱。
光陰在繁忙中逝去,夏日已過大半。時至六月中旬,齊淩手中的任務幾近收尾,休養痊愈的永興軍路提刑官周可望也緩緩前來接任。
兩人按照規程,按部就班完成交接,時間已然步入七月。齊淩對周可望故意等待他收拾殘局再赴任心生怨念,便以天熱為由,攜竇蓉、許紫菱返迴定安縣小住幾日,順道拜訪竇蓉的雙親,之後才不緊不慢啟程前往淩州。
此次,他不再是孤身赴任。趁著京東東路提刑司尚未成形之際,他調動了願隨他一同前行的兄弟,如李遇、張帆、王武、劉鴻等人,皆調至京東東路。同時,將都頭武二等鎮戎軍老兵安排進入京東東路控鶴署,成為其指揮與虞侯。
此舉並非輕率之舉。大宋控鶴司雖與遼東南麵司、項飛龍司齊名,但以往在大宋地域內隻有秘密據點,無正式官署與分署。
過往提刑司雖有存在,卻存續短暫,不久便在太宗皇帝趙光義的主張下並入轉運司,成為其下屬機構。如今,宋帝趙恆汲取永興軍路紅蓮教叛亂的教訓,將提刑司獨立於轉運司之外,各路設立控鶴署,頗有嚐試改革之意。
既是“試驗田”,提刑司與控鶴署自然無完善架構與規章,尤其是後者,猶如白紙般任由齊淩描繪,無人可指責他的越矩。當然,若控鶴署無所建樹,或拖累其他部門,責任終究要由齊淩一肩承擔,寇準的援手在永興軍路已是過去。
人多事雜,行進速度自然難以快速。齊淩也不急於趕路,穿越至大宋一年半,他尚未有機會仔細欣賞四周風光。此行赴京東東路任職,正好借此機會飽覽半個大宋的壯麗景色。
於是,車隊時走時停,本應一個月抵達淩州,卻從長安出發耗費半月,才來到永興軍路東南部的華山附近... ...
在遙遠的奇幻世界,齊淩曾途經崇山峻嶺之巔的華山,意圖拜訪神秘的陳摶真人的直係傳人,期望能解開纏繞於心的幽魂之謎。然而,剛踏入山腳,他便遭到了神秘的黑白兩界的合力追緝,迫使他慌忙走小徑逃離。
如今,雖已擺脫幽魂的糾纏,齊淩仍渴望與陳摶真人的弟子火龍真人相見,希望能從超自然的角度探尋靈魂穿越的奧秘。這並非出於迷信,而是因為他親身經曆了那不可思議的現象,因此決定以玄學為橋梁,尋找可能的答案。
豈料,當他率領的車隊踏上通往華山的蜿蜒小徑,尚未加速,一輛由雙駿駕馭的疾速輕車驟然從後方如閃電般逼近。
車轅之上,一個滿身塵土的男子聲嘶力竭地唿喊:“前麵可是判官齊淩的大駕?還請各位兄弟通報一聲,夏州的李德昭,特來求助!懇請判官大人救救我的伴侶,她是白澤,您認識的,李某一律願以重價交換!判官大人,救命啊——,救命啊——”
另一邊,許紫菱渾身緊繃,掙紮著想要逃離,但雙腿顫抖得無法站立。她想了想,隻好閉上眼睛,任由命運安排。
“讓他們迴避就是,哪個丈夫不會擁抱自己的妻子呢。”齊淩輕啄竇蓉的臉頰,溫和地說。接著,他瞥了一眼宛如煮熟蝦米般的許紫菱,雙臂更緊地環住她們。
婢女和仆婦們機靈地退下,順手為老爺關上了房門。
在這樣的大戶人家,奇異之事層出不窮,她們早已司空見慣。像齊提刑這般年紀的貴族子弟,通常妻妾成群,子女滿堂。而齊提刑目前隻有妻妾兩人,尚未有子女,日夜勤奮,也是情理之中...
然而,出乎所有人預料,齊淩並未采取任何行動。他隻是輕輕擁著竇蓉與許紫菱兩位少女,左顧右盼,仿佛此景已令他心滿意足。
二女原已準備好,準備陪他共度瘋狂,以此彌補送別周敏後的遺憾。然而,風雨並未如期而至。她們先後悄悄睜開眼,窺視他的表情,卻發現他的目光早已投向窗外的神秘世界。
“郎君,你怎麽了?”竇蓉的心緒瞬間變得緊張不安,輕輕掙動了一下,輕聲問道,“是不是頭還痛?我去叫人再煮些解醉茶來。”
“不痛了,早就好了!”齊淩笑著放開手臂,低語道,“我在想,時間是否還來得及。”
“來得及什麽?是要去淩州赴任嗎?郎君需要準備些什麽?我去安排。”聽見齊淩似乎要談正事,許紫菱連忙從他懷中掙脫,緋紅的臉龐上帶著關切的追問。
“我要去竇家堡,提親。先定下與蓉兒的婚事。不能再讓她無名無分。”齊淩沉思片刻,認真迴答。
“郎君,你自己做主就行。我,我派人去告訴我爺爺!”竇蓉聞言,忐忑瞬間變為喜悅與嬌羞,掩麵輕跑離去。
“我去幫忙籌備聘禮!”許紫菱眼中閃爍著羨慕的光芒,但她明白,自己無論如何也無法與曾與齊淩共度生死的竇蓉相爭。想了想,她屈膝行禮,準備離開。
“你不必急著走。”齊淩微笑著上前,輕輕握住她的手腕,“你在這裏有親人嗎?我們很快都要去淩州,既然你決定這輩子跟我在一起,我們也該好好履行禮儀。”
“這,這……”許紫菱的眼眶瞬間泛紅,淚珠在眼眶裏打轉。“多謝郎君關心。我從小就被人口販子賣給揚州的養母,後來又被養母賣給蓮花戲班。親人或許有,但我記不清他們的樣子,不知道他們的姓名和住址,我……”
“那讓竇蓉的父親收你為義女,如何?”齊淩輕輕歎了口氣,溫和地問。
“竇,竇堡主是當地的知名人士,我擔心,我擔心他會嫌棄我出身卑微。”許紫菱愣住,淚水湧出。
她的賣身契早已被一位機智的地方小官從沒收的物品中找出,主動交給了齊淩。
而齊淩,也將賣身契物歸原主。
因此,按照大宋的法律,她現在已是真正的自由身。然而在世人眼中,她始終擺脫不了風塵女子的烙印,不論她的賣身契握在何人手中。
“沒關係,我會親自寫信給他。如果他不願意,我就去問張帆和王武,他們是否願意認你為義妹。”齊淩理解了許紫菱的憂慮,笑著擁抱她,溫柔地許諾。
許紫菱聞言,情感瞬間失控,她將自己的額頭靠在了奇霖堅實的肩頭,淚水如溪般湧下。等到心中所有哀怨傾瀉而出,她才恍然察覺,奇霖還未用餐。立刻穩住身形,揉拭著布滿淚痕的眼睛道歉,“夫君,適才妾身欣喜過甚,糊塗了。妾身這就去準備早餐,還請夫君和竇姐姐寬恕我的失態。”
“讓侍女將早飯送到二廳,我們三人一同享用。邊吃邊商議,具體的細節。正式的婚禮必須等待周敏那方送來的退婚書信。但訂婚儀式,我們可以提前籌辦。”奇霖淡笑,一邊拿起毛巾擦拭濕透的肩膀,一邊溫和地指示。
許紫菱見到此景,內心越發愧疚。連忙再次低聲道歉,小跑出門,差點與立在門外的竇蓉相撞。
“我去告訴祖父,你放心,他期待我們能成為親姐妹呢。”竇蓉習武,反應靈敏,輕撫了許紫菱一下,低語保證。
“嗯,多謝姐姐!”許紫菱明白,自己方才在奇霖肩頭痛哭的景象,定是被竇蓉看在眼裏,卻顧不上羞澀,迅速屈膝行禮。
竇蓉輕輕挽住她的手臂,接著以更低的聲音吩咐,“走吧,我陪你去廚房準備早飯。路上我們再討論一下如何置辦服飾。很多事我不太懂……”
“我也一竅不通。不過,我可以和姐姐一起商量。”許紫菱臉頰微紅,輕輕搖頭,隨後又輕輕點頭。然後跟隨竇蓉,疾步離去。
兩人默契地,不再提及昨夜之事。
仿佛周敏隻是他們在旅途中偶遇的一位過客,與夫君談得投機,飲得暢快,宴散後,便再無交集。
事實上,昨晚,周敏與奇霖之間還曾有過一番爭執。奇霖忘卻了,唯有她們倆銘記在心。
那時,周敏已醉意微醺,拍打著桌麵,笑稱奇霖是劉景升的後人。
奇霖當時似乎很生氣,還與她唇槍舌劍了幾迴合。然後,他突然微笑道:“身為劉景升之後,也不是壞事。我奇霖隻是凡胎肉身,隻求對得起所愛之人,問心無愧。至於天下歸屬劉姓還是曹姓,我並不在意,也無權幹預。”
周敏當時的失望之情定是深重,以至於爭吵後不久,便興致索然地打算告別。
而她們兩人,那一刻懸著的心立刻放下,充滿喜悅。
在破碎的舊時代魔咒麵前,他更傾向於在能力所及之處,施展修複的魔法。比起激情燃燒的理想主義,他更樂於洞察世事,謹慎接納部分現實,盡享當前的奇幻生活。
於是,送別周敏後,齊淩迅速將大部分心力傾注於構築自己的小家庭城堡。趁著永興軍路上的動蕩尚未平息,長安城的地產價格暴跌,他果斷購置了幾座神秘的宅邸和數百畝幻境般的田皮。
由於沒有貴族頭銜,他隻能迎娶一位正妻,但他巧妙地為許紫菱編織了一個假想的家族,賦予她一份歸屬感。此時,永興軍路正處於混亂的尾聲,長安內外的土地交易變得異常詭異,田皮的交易成了規避禁令的秘密遊戲。
大宋帝國正值第三任帝王執政,根據他掌握的曆史秘密,真正的盛世將在第四任帝王仁宗的時代降臨。那時,即使不身居高位,僅憑房價與地皮的飆升,他也足以成為富饒的領主。
......
歡快、滿足與享受,這三個詞描繪出齊淩此刻的心情,再貼切不過。然而,快樂轉瞬即逝,寇準離去的背影還未淡去,他的笑容也隨之消散。
昔日,凡遇難題,他都能求助寇準,哪怕承受責備,也能換來內心的解脫。現在,寇準已遠行,再遇困擾,他頓時失去了傾訴的對象。更糟糕的是,折惟忠離任時,竟將諸多棘手事務丟給了他。
此刻,麵對困境,他既無法依賴朋友相助,也無法尋覓智者指點,隻能硬著頭皮獨立應對,每日疲憊不堪,魂魄仿佛都被抽離。
民間流傳,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原本打算拖延,將棘手之事束之高閣,待新任永興軍路刑獄提點周可望到位,便全盤托付。誰知,還沒來得及區分事務的輕重緩急,噩耗突至——周可望在赴任途中遭遇暴雨,不慎寒邪侵肺,生命垂危!
在這個年代,沒有抗生素,急性肺炎唯有依靠草藥勉強維持,康複遙遙無期。而隻要周可望不主動辭職,依照大宋的律例,朝廷不得因其疾病替換人選。
因此,周氏一日未至,齊淩就無法交接事務,隻能繼續擔任京東東路副提刑,為永興路效力。而京東東路因王欽若和丁謂的默契協作,局勢尚穩定,暫時並不急於另覓副提刑官兼控鶴署判官前往支援... ...
\"既然無需我齊某,何故倉促召喚於京東之路?\"齊淩暗自思忖,發覺自己此刻不去京東東路,亦無礙那裏的事務進展。
然而,內心嘀咕歸嘀咕,他不得不壓抑煩躁,逐步填平寇準與折惟忠聯手設下的陷阱。
光陰在繁忙中逝去,夏日已過大半。時至六月中旬,齊淩手中的任務幾近收尾,休養痊愈的永興軍路提刑官周可望也緩緩前來接任。
兩人按照規程,按部就班完成交接,時間已然步入七月。齊淩對周可望故意等待他收拾殘局再赴任心生怨念,便以天熱為由,攜竇蓉、許紫菱返迴定安縣小住幾日,順道拜訪竇蓉的雙親,之後才不緊不慢啟程前往淩州。
此次,他不再是孤身赴任。趁著京東東路提刑司尚未成形之際,他調動了願隨他一同前行的兄弟,如李遇、張帆、王武、劉鴻等人,皆調至京東東路。同時,將都頭武二等鎮戎軍老兵安排進入京東東路控鶴署,成為其指揮與虞侯。
此舉並非輕率之舉。大宋控鶴司雖與遼東南麵司、項飛龍司齊名,但以往在大宋地域內隻有秘密據點,無正式官署與分署。
過往提刑司雖有存在,卻存續短暫,不久便在太宗皇帝趙光義的主張下並入轉運司,成為其下屬機構。如今,宋帝趙恆汲取永興軍路紅蓮教叛亂的教訓,將提刑司獨立於轉運司之外,各路設立控鶴署,頗有嚐試改革之意。
既是“試驗田”,提刑司與控鶴署自然無完善架構與規章,尤其是後者,猶如白紙般任由齊淩描繪,無人可指責他的越矩。當然,若控鶴署無所建樹,或拖累其他部門,責任終究要由齊淩一肩承擔,寇準的援手在永興軍路已是過去。
人多事雜,行進速度自然難以快速。齊淩也不急於趕路,穿越至大宋一年半,他尚未有機會仔細欣賞四周風光。此行赴京東東路任職,正好借此機會飽覽半個大宋的壯麗景色。
於是,車隊時走時停,本應一個月抵達淩州,卻從長安出發耗費半月,才來到永興軍路東南部的華山附近... ...
在遙遠的奇幻世界,齊淩曾途經崇山峻嶺之巔的華山,意圖拜訪神秘的陳摶真人的直係傳人,期望能解開纏繞於心的幽魂之謎。然而,剛踏入山腳,他便遭到了神秘的黑白兩界的合力追緝,迫使他慌忙走小徑逃離。
如今,雖已擺脫幽魂的糾纏,齊淩仍渴望與陳摶真人的弟子火龍真人相見,希望能從超自然的角度探尋靈魂穿越的奧秘。這並非出於迷信,而是因為他親身經曆了那不可思議的現象,因此決定以玄學為橋梁,尋找可能的答案。
豈料,當他率領的車隊踏上通往華山的蜿蜒小徑,尚未加速,一輛由雙駿駕馭的疾速輕車驟然從後方如閃電般逼近。
車轅之上,一個滿身塵土的男子聲嘶力竭地唿喊:“前麵可是判官齊淩的大駕?還請各位兄弟通報一聲,夏州的李德昭,特來求助!懇請判官大人救救我的伴侶,她是白澤,您認識的,李某一律願以重價交換!判官大人,救命啊——,救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