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宿命抉擇
宋代魂變:齊淩之抉擇 作者:老薑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師兄,你心中已有定論,下一步將何去何從?\"竇沙擱下玉簡,目光殷切地望向齊淩,輕聲問道。
\"尚未思慮周全,近幾日皆疲於應對修煉之苦。你問此何意?\"齊淩放下墨晶筆,隨口應答。然而,瞥見竇蓉低頭不語,瞬間領悟到竇沙的關切所在。
於是,他微微一笑,又迅速補充:\"不過,無論前往何處,必與師姐同行。若你願追隨,自可一同前行!\"
\"樂意之至,樂意之至!\"竇沙頓時喜形於色,欣然應允。
跟隨齊淩的這段時日,所曆之事遠超他前十四年的總和。眼界、心性乃至肉身,皆受磨礪甚深。
故而,能繼續同行,他自然不願返迴竇家堡閉門研讀符篆。
竇蓉則麵泛紅霞,默默起身,返迴了自己的靜室。
竇沙對姐姐的行為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她心中忐忑,期盼從師兄口中得到答案,如今答案已現,她卻又嬌羞不已。
然而,他對這位未來的師兄愈發敬仰。斟酌一番,帶著討好的語氣說道:\"師兄,我發現你與我以往所識之人截然不同。\"
\"如何不同?\"齊淩憂慮的是,無論怎樣掩飾,他都無法融入凡人之中。皺眉低問。
\"難以言表,總之與眾不同。\"竇沙思索片刻,搖頭沉吟道,\"我的另兩位師兄也是文士,但言辭曲折,難以揣摩。而你,總是直率地道出內心所想和追求的目標。\"
\"他們是文官,我乃巡查使,按理說是武道中人。\"齊淩深知,宋地之人多溫文爾雅,尤其是文人,言談間常含蓄委婉。自己恐怕需時日才能習得此類交流之道,索性將自身定位為武者。
\"可他們的學識不及你,書寫也遜色於你!\"竇沙不讚同此說,搖頭晃腦地反駁,\"至於詩詞,他們更是不及。雖我不懂,但他們之作與《臨江仙》相比,猶如雀鳥與蒼鷹之別。\"
\"那是曲詞,非詩詞。\"齊淩淡笑,低聲糾正。接著,他忽然想起一件要事,連忙轉移話題:\"你的兩位師兄與紅蓮教關係深厚嗎?還有尊父,他與紅蓮教應該無牽扯吧?朝廷近來定會清算紅蓮教,若是他們……\"
\"不曾,我祖父定然未涉及此事!\"竇沙聞言,立刻搖頭如撥浪鼓,\"我那兩位姻兄,恐怕也沒有。我無從知曉,但他們二人詭計多端,斷不會自投羅網!況且,他們知你與李督監交好,若有涉紅蓮邪教之事,早就死纏爛打前來求助,豈會因過往未有恩惠而不來相求。\"
\"我有何權柄可言,這錄事參軍之職,不過是敷衍之舉。此職位不久便要歸還於人矣!\"齊淩瞥他一眼,淡笑搖頭。
\"歸還他人,為何如此?\"竇沙雙目瞬間瞪圓,稚嫩的臉上滿是疑惑,\"李督監不甚器重你嗎?在帳下為參軍,你日後的晉升必如飛箭。況且,你又剛剛立下赫赫戰功?\"
與竇沙交談,齊淩無需隱瞞。微笑著低聲道:\"我不喜長久拘束於軍中,束縛過多。按理,你與你姐都不應踏入軍營。如今我這錄事參軍僅是虛名,他人尚能視而不見。若真正任職參軍,一切皆需遵循軍規!\"
他前世便非喜好束縛之人,穿越之後更不願受製於人。對於功名利祿,他並無過多渴望。
總覺人生短暫,難得重活一世,怎能再在忙碌中迷失自我?不如趁青春年少,手握些許餘裕,攜心愛之人遊曆四方。領略揚州純正的二十四橋,目睹未受汙染、未經整治的姑蘇與杭州,順便嚐遍天下的美味佳肴。
至於扶保大宋、爭霸天下,那是英雄豪傑、意誌堅定者所為。他前世並非成就大事之人,今生更是如此,故最好莫要誤人誤己。
\"我明白了,你舍不得離開我三姐。\"竇沙恍然,卻離齊淩的真實想法相差甚遠,\"幸虧你對我說,若被我祖父知曉,他必會指責你……\"
驟然擺出老成的姿態,他啞著嗓子模仿父親的語氣:\"大丈夫豈能沉迷家庭,不思進取......\"
話音未落,隔壁竇蓉的房間傳來書卷拍打桌麵的聲音,\"啪,啪!\"
竇沙嚇得縮頸,連忙改口:\"姐夫,兩位李將軍說今日要在安化城北牆驗法,重現炸毀西牆之法。我向他們提出想見識一番,他們已答應了。\"
\"想去就去吧!\"齊淩了解竇沙這般年紀的少年難以靜心,爽快地點頭微笑。
竇沙還未起身道謝,他又急忙補了一句:\"但切記不可過於靠近,更不可親自點燃引線。見他人逃跑,你也立刻跑,越遠越好!\"
\"嗯,嗯,嗯!\"他叮嚀一聲,竇沙應聲連連。待到第三聲迴應,人已出門在外...
\"總之,保命至上,修為要緊!\" 齊淩再次叮嚀,搖頭離去,轉身整理室內的符篆與墨寶。
自從他在安化城西牆上轟開三道巨大的缺口,借助靈火之威,他的任務便已無甚重要之事。
李繼與年淩曾隨曹彬蕩平南唐疆域,對於破城後的策略早已駕輕就熟,無需他這個虛名修士的參與決策。
紅蓮教目睹“紅蓮聖母”在空中爆裂,加之城牆化為塵土,抵禦鎮戎軍的防線崩潰,士氣一落千丈,無力組織有效的抵抗。
李昭亮、李昭遜等李家弟子,對運用靈火轟城之術著迷至極,日夜鑽研,廢寢忘食。
每當稍有空閑,他們便攜帶鑿子、鑽頭、長鏟、鐵釺,挖掘城牆,對其他修煉內容毫無興趣。
就連一向好學的竇沙,今日也耐不住寂寞,跑去觀摩他人施法炸城。齊淩幹脆給自己放個假。
正欲收束行囊,喚竇蓉一同外出遊逛,卻發現她已搶先一步,立於眼前。
\"齊兄,我,我…\" 竇蓉麵色泛紅,眼中含淚,嗓音低啞,似有微恙,\"是否我拖累了你?若你想立刻嶄露頭角,盡管留在鎮戎軍中。我會獨自返迴竇家堡,然後,然後等你空暇時,前來,前來迎娶,來看望我!\"
逃難期間,她並未察覺雙方家族間的巨大鴻溝。甚至暗自幻想,風雨過後,找個安定之地,從家中籌措些許財富,與齊兄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
然而,隨著危機漸遠,她猛然醒悟,自己家族的地位與齊兄相比,猶如平地與高峰。
連父親和姐夫們仰視不及的鎮戎軍督軍,竟親切地握著齊兄的手,稱其為世侄。
李督軍隨手賜予齊兄的便是從七品錄事參軍之職,她的兩位姐夫窮盡一生,也可能望塵莫及。
這樣的差距令她心神不寧,即使剛聽見齊淩親口許諾不論何時都會陪在她身邊,她仍感不安。
而竇沙剛才模仿父親的話語——\"男子漢豈能貪戀兒女情長,不思進取\",成了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她瞬間意識到,或許沒有她在旁,齊兄的生活會更加逍遙,更加輝煌。
\"你說什麽呢?\" 看到竇蓉突然流露出的緊張,齊淩微笑上前,輕撫她的臉頰,\"什麽急於求名?如今並非建國初年,何處有如此多的功名可求?如果你想家了,我可以陪你迴去,正好可以和令尊再談談如何迎娶你的事!\"
\"齊師兄,我,我明白,您出身高貴,修為高深,文武兼備。原本應與一位...與一位身份相當的...”竇蓉眼含淚光,語氣既感激又忐忑,輕聲續道。
“我身為巡查使,娶裏正之女,難道還算不上門當戶對嗎?”發現捏臉已無法平息局麵,齊淩果斷雙手扶住她的肩頭,迫使她麵對自己,目光堅定地宣告:“你想反悔?沒門。告訴你,此生此世,你生是我修士的伴侶,死是我魂魄的依托。要毀諾,我便,我便……”
欲言又止,他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威懾之詞,遂低頭深深吻住她的唇,“我先以行動證明,直到你甘心臣服為止!”
“我,我沒有,我沒反悔。我是說,唔。”竇蓉被這突如其來的親吻打亂了思緒,解釋的話語瞬間淹沒在唇齒間。
起先,她試圖掙脫,但發現根本無法逃脫齊淩的掌控,而那唇間的觸感讓她全身酥麻,享受其中,於是她選擇了順從,任由他主宰。
“我已經決定,不再留在軍中!”片刻後,齊淩心滿意足地抬頭。看著羞澀得不敢睜眼的竇蓉,他微笑道:“我厭惡殺伐,也不願被人視為獵物。如今軍中的地位,已被李督軍削弱殆盡。與其在軍中受人嘲諷,不如迴到我的金牛寨。”
起初,他隻是為了寬慰竇蓉,但說著說著,他的思緒變得清晰無比。
“對了,他們雖撤銷了我的通緝令,卻未收迴金牛寨巡查使的印信。那麽,我仍是金牛寨巡查使,可以名正言順地迴去。恰好,那裏離你家不遠,我們可以一同迴去,日日相見。”
“嗯!”竇蓉心中甜如蜜糖,滿足地依偎在齊淩懷中,輕輕點頭。
“你稍候,我去向李督軍辭行,反正戰事已了。穩定地方的事,也不需我參與了。”齊淩越想越覺得這主意可行,放開竇蓉,笑容滿麵地交代。
話音未落,門外卻傳來低沉的咳嗽聲:“咳咳,咳咳,齊軍士在嗎?我家督軍與參知政事寇準有事相詢,煩請你前往臨時中軍大營。”
\"尚未思慮周全,近幾日皆疲於應對修煉之苦。你問此何意?\"齊淩放下墨晶筆,隨口應答。然而,瞥見竇蓉低頭不語,瞬間領悟到竇沙的關切所在。
於是,他微微一笑,又迅速補充:\"不過,無論前往何處,必與師姐同行。若你願追隨,自可一同前行!\"
\"樂意之至,樂意之至!\"竇沙頓時喜形於色,欣然應允。
跟隨齊淩的這段時日,所曆之事遠超他前十四年的總和。眼界、心性乃至肉身,皆受磨礪甚深。
故而,能繼續同行,他自然不願返迴竇家堡閉門研讀符篆。
竇蓉則麵泛紅霞,默默起身,返迴了自己的靜室。
竇沙對姐姐的行為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她心中忐忑,期盼從師兄口中得到答案,如今答案已現,她卻又嬌羞不已。
然而,他對這位未來的師兄愈發敬仰。斟酌一番,帶著討好的語氣說道:\"師兄,我發現你與我以往所識之人截然不同。\"
\"如何不同?\"齊淩憂慮的是,無論怎樣掩飾,他都無法融入凡人之中。皺眉低問。
\"難以言表,總之與眾不同。\"竇沙思索片刻,搖頭沉吟道,\"我的另兩位師兄也是文士,但言辭曲折,難以揣摩。而你,總是直率地道出內心所想和追求的目標。\"
\"他們是文官,我乃巡查使,按理說是武道中人。\"齊淩深知,宋地之人多溫文爾雅,尤其是文人,言談間常含蓄委婉。自己恐怕需時日才能習得此類交流之道,索性將自身定位為武者。
\"可他們的學識不及你,書寫也遜色於你!\"竇沙不讚同此說,搖頭晃腦地反駁,\"至於詩詞,他們更是不及。雖我不懂,但他們之作與《臨江仙》相比,猶如雀鳥與蒼鷹之別。\"
\"那是曲詞,非詩詞。\"齊淩淡笑,低聲糾正。接著,他忽然想起一件要事,連忙轉移話題:\"你的兩位師兄與紅蓮教關係深厚嗎?還有尊父,他與紅蓮教應該無牽扯吧?朝廷近來定會清算紅蓮教,若是他們……\"
\"不曾,我祖父定然未涉及此事!\"竇沙聞言,立刻搖頭如撥浪鼓,\"我那兩位姻兄,恐怕也沒有。我無從知曉,但他們二人詭計多端,斷不會自投羅網!況且,他們知你與李督監交好,若有涉紅蓮邪教之事,早就死纏爛打前來求助,豈會因過往未有恩惠而不來相求。\"
\"我有何權柄可言,這錄事參軍之職,不過是敷衍之舉。此職位不久便要歸還於人矣!\"齊淩瞥他一眼,淡笑搖頭。
\"歸還他人,為何如此?\"竇沙雙目瞬間瞪圓,稚嫩的臉上滿是疑惑,\"李督監不甚器重你嗎?在帳下為參軍,你日後的晉升必如飛箭。況且,你又剛剛立下赫赫戰功?\"
與竇沙交談,齊淩無需隱瞞。微笑著低聲道:\"我不喜長久拘束於軍中,束縛過多。按理,你與你姐都不應踏入軍營。如今我這錄事參軍僅是虛名,他人尚能視而不見。若真正任職參軍,一切皆需遵循軍規!\"
他前世便非喜好束縛之人,穿越之後更不願受製於人。對於功名利祿,他並無過多渴望。
總覺人生短暫,難得重活一世,怎能再在忙碌中迷失自我?不如趁青春年少,手握些許餘裕,攜心愛之人遊曆四方。領略揚州純正的二十四橋,目睹未受汙染、未經整治的姑蘇與杭州,順便嚐遍天下的美味佳肴。
至於扶保大宋、爭霸天下,那是英雄豪傑、意誌堅定者所為。他前世並非成就大事之人,今生更是如此,故最好莫要誤人誤己。
\"我明白了,你舍不得離開我三姐。\"竇沙恍然,卻離齊淩的真實想法相差甚遠,\"幸虧你對我說,若被我祖父知曉,他必會指責你……\"
驟然擺出老成的姿態,他啞著嗓子模仿父親的語氣:\"大丈夫豈能沉迷家庭,不思進取......\"
話音未落,隔壁竇蓉的房間傳來書卷拍打桌麵的聲音,\"啪,啪!\"
竇沙嚇得縮頸,連忙改口:\"姐夫,兩位李將軍說今日要在安化城北牆驗法,重現炸毀西牆之法。我向他們提出想見識一番,他們已答應了。\"
\"想去就去吧!\"齊淩了解竇沙這般年紀的少年難以靜心,爽快地點頭微笑。
竇沙還未起身道謝,他又急忙補了一句:\"但切記不可過於靠近,更不可親自點燃引線。見他人逃跑,你也立刻跑,越遠越好!\"
\"嗯,嗯,嗯!\"他叮嚀一聲,竇沙應聲連連。待到第三聲迴應,人已出門在外...
\"總之,保命至上,修為要緊!\" 齊淩再次叮嚀,搖頭離去,轉身整理室內的符篆與墨寶。
自從他在安化城西牆上轟開三道巨大的缺口,借助靈火之威,他的任務便已無甚重要之事。
李繼與年淩曾隨曹彬蕩平南唐疆域,對於破城後的策略早已駕輕就熟,無需他這個虛名修士的參與決策。
紅蓮教目睹“紅蓮聖母”在空中爆裂,加之城牆化為塵土,抵禦鎮戎軍的防線崩潰,士氣一落千丈,無力組織有效的抵抗。
李昭亮、李昭遜等李家弟子,對運用靈火轟城之術著迷至極,日夜鑽研,廢寢忘食。
每當稍有空閑,他們便攜帶鑿子、鑽頭、長鏟、鐵釺,挖掘城牆,對其他修煉內容毫無興趣。
就連一向好學的竇沙,今日也耐不住寂寞,跑去觀摩他人施法炸城。齊淩幹脆給自己放個假。
正欲收束行囊,喚竇蓉一同外出遊逛,卻發現她已搶先一步,立於眼前。
\"齊兄,我,我…\" 竇蓉麵色泛紅,眼中含淚,嗓音低啞,似有微恙,\"是否我拖累了你?若你想立刻嶄露頭角,盡管留在鎮戎軍中。我會獨自返迴竇家堡,然後,然後等你空暇時,前來,前來迎娶,來看望我!\"
逃難期間,她並未察覺雙方家族間的巨大鴻溝。甚至暗自幻想,風雨過後,找個安定之地,從家中籌措些許財富,與齊兄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
然而,隨著危機漸遠,她猛然醒悟,自己家族的地位與齊兄相比,猶如平地與高峰。
連父親和姐夫們仰視不及的鎮戎軍督軍,竟親切地握著齊兄的手,稱其為世侄。
李督軍隨手賜予齊兄的便是從七品錄事參軍之職,她的兩位姐夫窮盡一生,也可能望塵莫及。
這樣的差距令她心神不寧,即使剛聽見齊淩親口許諾不論何時都會陪在她身邊,她仍感不安。
而竇沙剛才模仿父親的話語——\"男子漢豈能貪戀兒女情長,不思進取\",成了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她瞬間意識到,或許沒有她在旁,齊兄的生活會更加逍遙,更加輝煌。
\"你說什麽呢?\" 看到竇蓉突然流露出的緊張,齊淩微笑上前,輕撫她的臉頰,\"什麽急於求名?如今並非建國初年,何處有如此多的功名可求?如果你想家了,我可以陪你迴去,正好可以和令尊再談談如何迎娶你的事!\"
\"齊師兄,我,我明白,您出身高貴,修為高深,文武兼備。原本應與一位...與一位身份相當的...”竇蓉眼含淚光,語氣既感激又忐忑,輕聲續道。
“我身為巡查使,娶裏正之女,難道還算不上門當戶對嗎?”發現捏臉已無法平息局麵,齊淩果斷雙手扶住她的肩頭,迫使她麵對自己,目光堅定地宣告:“你想反悔?沒門。告訴你,此生此世,你生是我修士的伴侶,死是我魂魄的依托。要毀諾,我便,我便……”
欲言又止,他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威懾之詞,遂低頭深深吻住她的唇,“我先以行動證明,直到你甘心臣服為止!”
“我,我沒有,我沒反悔。我是說,唔。”竇蓉被這突如其來的親吻打亂了思緒,解釋的話語瞬間淹沒在唇齒間。
起先,她試圖掙脫,但發現根本無法逃脫齊淩的掌控,而那唇間的觸感讓她全身酥麻,享受其中,於是她選擇了順從,任由他主宰。
“我已經決定,不再留在軍中!”片刻後,齊淩心滿意足地抬頭。看著羞澀得不敢睜眼的竇蓉,他微笑道:“我厭惡殺伐,也不願被人視為獵物。如今軍中的地位,已被李督軍削弱殆盡。與其在軍中受人嘲諷,不如迴到我的金牛寨。”
起初,他隻是為了寬慰竇蓉,但說著說著,他的思緒變得清晰無比。
“對了,他們雖撤銷了我的通緝令,卻未收迴金牛寨巡查使的印信。那麽,我仍是金牛寨巡查使,可以名正言順地迴去。恰好,那裏離你家不遠,我們可以一同迴去,日日相見。”
“嗯!”竇蓉心中甜如蜜糖,滿足地依偎在齊淩懷中,輕輕點頭。
“你稍候,我去向李督軍辭行,反正戰事已了。穩定地方的事,也不需我參與了。”齊淩越想越覺得這主意可行,放開竇蓉,笑容滿麵地交代。
話音未落,門外卻傳來低沉的咳嗽聲:“咳咳,咳咳,齊軍士在嗎?我家督軍與參知政事寇準有事相詢,煩請你前往臨時中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