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破陣之機
宋代魂變:齊淩之抉擇 作者:老薑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轟!轟!轟!轟!\" 東勝洲的靈寶京汴梁,震天的爆裂之聲不絕於耳,自金明仙池之畔,一路穿雲裂石,直抵大宋仙宮內的文德寶殿。
文德寶殿之內,大宋帝君趙恆,握著星辰紫毫的玉指一鬆,麵色憂慮地拂開了丹青卷軸,皺眉取過了案頭那壺凝露仙茗。
世人皆道,仙帝乃萬界主宰,意動法隨。然則,凡坐此位者,方知其重負何其深重。
煌煌仙域,安穩之地屈指可數。年年不是洪澇滔天,便是幹旱肆虐。難得逢得一時風雨順遂,偏那西疆的鐵血魔帥李繼遷率眾妖騎叩關侵襲。好不容易將其挫敗而歸,這西北之地卻又冒出個紅蓮邪教興風作浪……
\"嘩啦!\"仙茗盞落地,瞬間破碎成片。
趙恆身形一頓,頓時察覺到自己心神不寧,不慎打翻了手中的仙茗盞。
此舉實非佳兆,尤其是在西北邊境危機四伏,慶州要塞安化城已被敵寇竊據之際。
刹那間,趙恆的臉色便如陰雲密布。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此乃大吉之兆也!\" 右班都知,侍奉過大宋開國祖宗、太宗及現任帝君趙恆三代天子的老宦官劉承珪,機敏異常,在趙恆大有遷怒他人之勢前,搶先一步大聲賀喜。
\"大吉?\" 趙恆的怒氣被打斷,滿臉疑惑地低頭審視著碎裂的仙茗盞,冷聲道:\"你可是說朕失手打碎的這枚仙茗盞,寓意著吉祥之兆?!\"
\"仙帝陛下,歲歲平安,碎境皆安呐!\" 劉承珪年高德劭,滿臉 笑容可掬地深深施禮,\"老臣聽得傳聞,神聖仙君身旁,即便是微不足道的一片落葉,亦寓示著一方州郡的命運。現如今,邪魔逆黨剛剛掠得些許利益,陛下您的禦用茶盞便自行破裂。此乃預兆其氣運已斷,必將在不久的將來灰飛煙滅!\"
\"荒謬之言,這怎能牽強附會呢?\" 趙恆大笑搖頭,但心頭的憂慮卻似減輕了幾分。
仙君身邊一葉落而知州郡之事,源自昔日周成王以梧桐葉冊封叔虞為唐侯的典故,因此劉承珪所言並非無稽之談。至於\"碎境皆安\",民間常以此來形容打破碗碟後的轉運之意,即厄運隨碎片消散。
對於趙恆來說,無論叛匪的氣運破裂,或是自身的困厄遠離,都是無比吉利的征兆。因此,即便深知劉承珪信口開合,他也暗自期盼著這番話語能蘊含一絲玄妙的道理,助他在接下來鹹平四年的時光中,萬事如意,暢通無阻。
而侍奉過三位仙帝的劉承珪,怎會不明白揣摩帝王心意之道?聽聞趙恆輕斥一聲,便不再多言,忙上前一步,恭謹躬身續道:\"陛下,您心係天下蒼生,自然無暇關注此類瑣碎小事。適才窗外雷霆轟鳴,緊接著茶盞應聲破碎,這正是天雷擊潰妖邪氣運之象。那紅蓮邪教裝神弄鬼,最畏懼的便是雷霆之力……\"
\"你這老家夥,越發說得煞有介事了!\" 趙恆瞪了劉承珪一眼,笑著打斷他,\"寒冬臘月,哪來的雷霆之聲?分明是皇宮禁衛司的弟子們,在試煉李都監帶迴的靈火秘藥配方吧?皇宮禁衛司歸你統轄,莫告訴我你不知情!\"
\"仙帝英明,老臣確實知曉那是靈火爆裂之聲。不過,那些假扮神佛的紅蓮邪教徒,恐怕不會明白其中真相啊。\" 劉承珪再度躬身,臉上的獻媚笑容愈發濃鬱,\"想來他們在欺世盜名,蠱惑黎民之際,突聞雷霆滾滾,定然嚇得魂飛魄散,如何還能繼續迷惑人心!\"
\"他們膽敢犯上作亂,怎會膽小至此?\" 趙恆再次瞪他一眼,低聲反駁。但隨之搖頭長歎,\"隻願如此,他們聽見雷聲,能夠嚇得再施展不出任何詭計來。唉,朕原本以為與李繼遷議和之後,永興軍路一帶能有幾日安寧時光修養恢複,誰知紅蓮邪教的妖孽,卻又跳出來搗亂!\"
\"不過是疥癩之疾罷了,陛下無需過於憂慮!\" 劉承珪屈膝俯身,親自撿拾地上的碎瓷片和茶葉,邊做邊笑著寬慰趙恆。
\"但願如你所說吧!\" 趙恆歎了口氣,眉間的憂慮始終難以消除。此時,幾個小內侍和宮女鼓起勇氣走上前來,七手八腳幫著劉承珪收拾殘局,將碎瓷片和茶葉收入木質簸箕,隨後又迅速拿來新茶盞,替趙恆斟滿了一杯香茗。
大宋仙朝帝君腹內的修行鬱火,已被劉承珪以高深修為化去多半。因此,他對宦官與宮女們的責罰之心也消減了許多。
他拿起剛剛更換過的靈茶盞,輕啜幾口濃鬱的丹露香茗,隨後溫和地吩咐道:“罷了,讓他們各自忙碌吧,你年歲已高,此類瑣事往後便不必親自出手。”
“謝陛下關懷,老奴願親手侍奉陛下左右。若不在陛下身側勞碌,老奴心中反倒不安。”劉承珪滿臉笑容,起身躬身答道。
“那便勞煩你在閑暇之時,查看一下煉製的靈火爆藥進展如何,其威力究竟幾何。同時告知皇城司的弟子們,日後試驗爆藥時,要遠離皇城,不可總是在金明池附近擾民。”趙恆深知,能在自己身邊服侍,對劉承珪而言意味著極大的權柄與信賴,於是微笑點頭,又做了進一步的交待。
同為大宋仙庭視為重要諜報機關的皇城司與控鶴司,在人員選拔方麵卻大相徑庭。皇城司內全是經過洗髓伐毛的淨身之人,深得趙恆的信任。諸多法寶級武器,最初都是由皇城司秘密測試通過後,才會決定是否裝備至仙兵之中。
自從鎮戎軍都監李繼和以八百裏飛騎將靈火爆藥的秘方呈遞至趙恆大殿之後,趙恆便一直安排皇城司進行試煉製作,包括爆藥的具體運用方法,也皆由皇城司進行探索實踐。
身為趙恆的心腹首臣,劉承珪執掌皇城司事務已久。他既通曉人情世故,做起實事來也毫不含糊。聞聽趙恆之命,立即恭敬迴稟:“啟稟陛下,依照李都監所贈秘方,現已成功煉製出冒毒霧與不冒毒霧兩種類型的靈火爆藥各三千餘斤,同時製成的靈火火箭也有五百餘枝。微臣於午後前去查驗過一次,尚未有機會向陛下稟告此事。”
“竟然已煉製如此之多?可曾檢驗過威力?”趙恆此刻已無心處理仙旨,索性將注意力完全投向了靈火爆藥之上。
“確實試驗過靈火火箭,正如李都監所說,數十枝火箭齊發,無一戰馬不被驚得四處逃竄!”劉承珪思量片刻,壓低聲音補充道,“此事關乎重大,老奴不敢輕易尋覓太多馬匹進行測試。然而,老奴確信,李都監信中所述皆屬實情。若此寶物得以妥善運用,無論是妖禽黨項鷂子,還是遼國鐵騎,將來都將難以對我大宋仙軍陣型發起騎衝!”
“果真如此?”趙恆欣喜若狂,瞬間拋卻了先前的憂慮,“如此看來,朕再也不必擔憂李繼和會背信棄義了。”
“老奴從禁衛軍處借用了一百匹頂級戰馬,僅一輪靈火火箭齊射,便令所有戰馬魂飛魄散,無論馭馬者如何駕馭,也無法使其恢複馴服。”劉承珪拱手施禮,神情莊重地道,“至於更多的靈火火箭與馬匹,老奴不敢輕易再行測試。總覺得這等鎮國之寶,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總該待陛下某日有空,親自選定一處郊野之地,親眼目睹一番才是!”
“嗯,你的顧慮很周全。”趙恆欣賞劉承珪這份謹小慎微的態度,微微一笑,低聲稱讚道……
如今皇城司內的弟子們,正遵照李督監數日前送達的秘函,研習如何運用靈火破開防禦陣法。劉承珪麵上並未流露出絲毫傲意,再施一禮,壓低聲音續道:“但這操控之術太過繁複精妙,至今尚未悟得其精髓。不過,老朽料想,李督監必是親身實驗驗證之後,方會在家書中詳述給陛下知曉。故此,命門下弟子持續潛心鑽研,一旦有所領悟,必將立即上報。”
“嗯,確實該如此行事。”趙恆思量片刻,微微頷首。
然而,話音剛落,他卻又陡然睜大了一雙炯炯有神的法眼,“你方才提及何事?要用靈火破除城牆防護?舅父在何處一封書信中有提及相關事宜,朕為何全無所憶?”
“正是三日前黃昏以仙鶴傳書八百裏急報,直送入皇宮之內那一封。那時,陛下曾言,此事關乎重大,舅父本應呈遞奏章,而非家書。”劉承珪的記憶力非同小可,立即將確切日期脫口而出。
一聽此言,趙恆大致迴憶起了家書內容。其中確有提及,靈火能夠摧毀城牆,並且李繼和在信中詳盡敘述了實施之策。然而,彼時他更為關切的是,身為掌握重兵的鎮戎軍都監的舅舅李繼和,竟未待他降旨便擅自領軍奔赴安化城,以至於無暇深究使用靈火炸毀土牆的具體方法。
於是,他隨手將家書交付於劉承珪,令其驗證有關靈火之術的真實性。隨後,自己則一頭紮進文德殿內,生了一整夜悶氣。
身為大宋天子,不僅是李繼和的侄兒,比起靈火能否破壁而言,在趙恆眼中,將領未經聖旨在外發兵才是至關重要之事。
然而次日,李繼和請求參戰的奏疏,經樞密院轉呈至他桌案之前。看所附記載,奏疏與家書竟是同時抵達到汴京。隻是奏疏需遵循朝廷規程流轉,故較家書稍遲一步送到他手中。
因此,他在瞬間消解了對李繼和的不滿,同時也將家書中其餘內容悉數拋諸腦後。
此刻,劉承珪稟告他金明池畔嘈雜之聲源自皇城司弟子依照家書中描繪,試圖試驗如何運用靈火炸毀城牆。聞此,趙恆立即將出兵攻打與炸城之舉二者關聯起來思考。
倘若靈火果然能夠成功摧毀城牆,那麽即便紅蓮邪教占據了安化城,又能堅守幾時?
一群臨時拚湊而成的烏合之眾,失去了堅固城池的庇護,又怎能抵擋得住鎮戎軍的全力衝擊?
再者,若當項一族尚未來得及集結起足夠兵馬,紅蓮邪教已然被鎮戎軍徹底剿滅,憑李繼遷的老辣狡詐,斷不可能輕舉妄動而背棄盟約。
這樣一來,諸多棘手問題,怕是真的會如同他剛才不慎碰翻地上的茶杯一般,瞬息之間便化為粉碎!
\"陛下乃真命仙君,自當受太上老祖庇護。那些裝神弄鬼之流,在陛下的威嚴之下,休想掀起半點波瀾!\"敏感地察覺到趙恆的心思,劉承珪淡然一笑,深深施禮道:\"老臣在此預祝陛下喜慶之事。一旦安化靈城被破,一切困擾都將迎刃而解!\"
\"但願如你所言!\"趙恆聽罷心境舒暢,含笑揮了揮手。
\"老臣深信,神聖仙君在位,任何奸佞宵小之輩,皆無法興風作浪!\"劉承珪思索片刻,繼續恭維道:\"那紅蓮邪教的首領,怕不是遭了妖獸多次撞擊頭部,竟敢在陛下的治下圖謀叛亂!而且,他還偏生選擇在鎮戎仙軍遵旨班師經過永興仙域之時作亂,恰逢寇參知奉旨前往永興仙域之際發難。\"
\"他並非偶然選在此刻反叛,而是已被朕的至親舅舅,握住了謀反之實證,不得不倉促行事!\"趙恆微笑著搖搖頭,予以糾正。
不過,在心底深處,他隱隱感覺到自己確實有著天命眷顧。不然,這一切巧合不會如此湊巧地發生。
\"具體內情,老臣便不再贅述。總之,在老臣看來,這些皆證明了陛下乃應天授命的仙裔。普天之下,膽敢與陛下對抗之人,皆不會有善終!\"劉承珪擅長言辭,每一句話都讓趙恆感到從骨子裏透出的舒爽。\"原本已有李都監和寇參政這般文武雙全之才,將紅蓮邪教壓得喘不過氣來,如今天意又賜予陛下可以摧毀仙城的九天神火!\"
\"倘若這九天神火真能摧毀堅固之城池,那確實是天佑我大宋啊!\"趙恆此刻並未再謙遜,而是微微笑著,言語中充滿了期待。
\"市麵上流傳的那種,自然是不行。但是李都監呈上的此種神火,老臣深信其威力無比。\"劉承珪點頭確認,語氣堅定地保證。接著,又滿麵惋惜地補充道:\"可惜我朝兒郎們駕馭不得其要領,若是李都監的書信中能詳盡闡述一二,或是遣人前來親自指教……\"
\"朕的舅舅或許並不深知其中詳情。九天神火乃是齊重貴的孫子齊淩敬獻給他老人家的,摧城之術亦來自齊家。\"趙恆心情頗佳,略加思索後笑著解釋:\"你不必過於憂慮,既然舅舅已在信中向朕稟報此法,料想他在攻打安化靈城之時,必會親自使用。隻需再耐心等待十日半月,必會有確切的消息傳來。那時,朕再請舅舅安排齊重貴的孫子歸來,親身指導皇城司的兒郎們如何運用此法。\"
\"齊重貴的孫子,陛下指的是前殿前司都虞侯齊重貴?據說那位公子哥兒可是個惹是生非的人物呢。\"劉承珪未多考慮趙恆之後的許諾,徑直將注意力集中在前兩句之上。
\"不錯,正是那個闖禍的修士。他於去年因惹出重大事端,被貶至永興仙域的一個偏遠修煉村落擔任巡查使。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剛到不久,便與紅蓮魔宗的弟子發生了衝突!\" 趙恆越思量,越是覺得天意助己,臉上浮現出一絲得色,接著敘述:\"那紅蓮魔宗之人,真是咎由自取,為何非要挑釁於他?結果卻是被他反製,又循著線索,查獲了他們竊取朝廷靈穀,暗中勾結邪魔外道的鐵證。因此,還未等到完全集結力量,他們便倉促發動了叛亂。”
\"聖上果真是道法通玄,氣運滔天啊!\" 劉承珪聞之,立即俯首深拜,“老奴曾聽人言,天才自有其用處,蠢材亦有其價值。那位齊重貴的孫子,原本不過是個闖禍胚子。但在聖上的巧妙布局下,竟也能化廢為寶……”
\"你這老家夥,愈發口無遮攔了!朕當時不過是想給他個教訓,讓他去永興仙域的某個村寨做個寨主罷了,這樣的小事豈需朕親定?”趙恆翻了翻眼,含笑搖頭。
“雖是如此,但老奴依然堅信,乃是天道借他的手,為聖上除去那些潛藏的危機!”劉承珪堅持己見,嘴角揚起一絲狡黠的笑容。
“好了,朕有些饑餓,速去準備晚宴!”聽得頌揚已足,趙恆大手一揮,示意停止。“飯後,朕還有許多修煉事宜與政務需要處理。”
“老奴遵旨!”劉承珪恭敬領命,迅速離開文德殿。當他踏上階梯的那一刹那,嘴角勾勒出一抹笑意,同時悄然伸入袖中的手掌握住了兩枚溫潤的寶玉佩飾。
齊都虞侯,老哥我並未白白收下你的禮物。至於你那闖禍的孫子能否重返汴梁聖地,就得看他的修行造詣與天定了!
正當劉承珪洋洋自得之際,一道熟悉身影突然自遠方疾馳而來,見到他後竟連個招唿也未曾打,徑直朝文德殿正門闖去。
“站住,曹殿直,你要去哪裏?”劉承珪頓時焦急萬分,手臂如閃電般伸出,展現出與他年歲不符的靈活,一把抓住了來者。
“大勝,大勝!”右班殿直曹利用猝不及防,險些栽倒在石階之上。幾步趔趄之後,未等身形穩定,便聲嘶力竭地高唿:“劉都知放手,末將有捷報要麵奏聖上。安化大捷,鎮戎軍一鼓作氣攻破敵城,紅蓮魔宗二十萬叛逆,盡數潰逃!”
文德寶殿之內,大宋帝君趙恆,握著星辰紫毫的玉指一鬆,麵色憂慮地拂開了丹青卷軸,皺眉取過了案頭那壺凝露仙茗。
世人皆道,仙帝乃萬界主宰,意動法隨。然則,凡坐此位者,方知其重負何其深重。
煌煌仙域,安穩之地屈指可數。年年不是洪澇滔天,便是幹旱肆虐。難得逢得一時風雨順遂,偏那西疆的鐵血魔帥李繼遷率眾妖騎叩關侵襲。好不容易將其挫敗而歸,這西北之地卻又冒出個紅蓮邪教興風作浪……
\"嘩啦!\"仙茗盞落地,瞬間破碎成片。
趙恆身形一頓,頓時察覺到自己心神不寧,不慎打翻了手中的仙茗盞。
此舉實非佳兆,尤其是在西北邊境危機四伏,慶州要塞安化城已被敵寇竊據之際。
刹那間,趙恆的臉色便如陰雲密布。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此乃大吉之兆也!\" 右班都知,侍奉過大宋開國祖宗、太宗及現任帝君趙恆三代天子的老宦官劉承珪,機敏異常,在趙恆大有遷怒他人之勢前,搶先一步大聲賀喜。
\"大吉?\" 趙恆的怒氣被打斷,滿臉疑惑地低頭審視著碎裂的仙茗盞,冷聲道:\"你可是說朕失手打碎的這枚仙茗盞,寓意著吉祥之兆?!\"
\"仙帝陛下,歲歲平安,碎境皆安呐!\" 劉承珪年高德劭,滿臉 笑容可掬地深深施禮,\"老臣聽得傳聞,神聖仙君身旁,即便是微不足道的一片落葉,亦寓示著一方州郡的命運。現如今,邪魔逆黨剛剛掠得些許利益,陛下您的禦用茶盞便自行破裂。此乃預兆其氣運已斷,必將在不久的將來灰飛煙滅!\"
\"荒謬之言,這怎能牽強附會呢?\" 趙恆大笑搖頭,但心頭的憂慮卻似減輕了幾分。
仙君身邊一葉落而知州郡之事,源自昔日周成王以梧桐葉冊封叔虞為唐侯的典故,因此劉承珪所言並非無稽之談。至於\"碎境皆安\",民間常以此來形容打破碗碟後的轉運之意,即厄運隨碎片消散。
對於趙恆來說,無論叛匪的氣運破裂,或是自身的困厄遠離,都是無比吉利的征兆。因此,即便深知劉承珪信口開合,他也暗自期盼著這番話語能蘊含一絲玄妙的道理,助他在接下來鹹平四年的時光中,萬事如意,暢通無阻。
而侍奉過三位仙帝的劉承珪,怎會不明白揣摩帝王心意之道?聽聞趙恆輕斥一聲,便不再多言,忙上前一步,恭謹躬身續道:\"陛下,您心係天下蒼生,自然無暇關注此類瑣碎小事。適才窗外雷霆轟鳴,緊接著茶盞應聲破碎,這正是天雷擊潰妖邪氣運之象。那紅蓮邪教裝神弄鬼,最畏懼的便是雷霆之力……\"
\"你這老家夥,越發說得煞有介事了!\" 趙恆瞪了劉承珪一眼,笑著打斷他,\"寒冬臘月,哪來的雷霆之聲?分明是皇宮禁衛司的弟子們,在試煉李都監帶迴的靈火秘藥配方吧?皇宮禁衛司歸你統轄,莫告訴我你不知情!\"
\"仙帝英明,老臣確實知曉那是靈火爆裂之聲。不過,那些假扮神佛的紅蓮邪教徒,恐怕不會明白其中真相啊。\" 劉承珪再度躬身,臉上的獻媚笑容愈發濃鬱,\"想來他們在欺世盜名,蠱惑黎民之際,突聞雷霆滾滾,定然嚇得魂飛魄散,如何還能繼續迷惑人心!\"
\"他們膽敢犯上作亂,怎會膽小至此?\" 趙恆再次瞪他一眼,低聲反駁。但隨之搖頭長歎,\"隻願如此,他們聽見雷聲,能夠嚇得再施展不出任何詭計來。唉,朕原本以為與李繼遷議和之後,永興軍路一帶能有幾日安寧時光修養恢複,誰知紅蓮邪教的妖孽,卻又跳出來搗亂!\"
\"不過是疥癩之疾罷了,陛下無需過於憂慮!\" 劉承珪屈膝俯身,親自撿拾地上的碎瓷片和茶葉,邊做邊笑著寬慰趙恆。
\"但願如你所說吧!\" 趙恆歎了口氣,眉間的憂慮始終難以消除。此時,幾個小內侍和宮女鼓起勇氣走上前來,七手八腳幫著劉承珪收拾殘局,將碎瓷片和茶葉收入木質簸箕,隨後又迅速拿來新茶盞,替趙恆斟滿了一杯香茗。
大宋仙朝帝君腹內的修行鬱火,已被劉承珪以高深修為化去多半。因此,他對宦官與宮女們的責罰之心也消減了許多。
他拿起剛剛更換過的靈茶盞,輕啜幾口濃鬱的丹露香茗,隨後溫和地吩咐道:“罷了,讓他們各自忙碌吧,你年歲已高,此類瑣事往後便不必親自出手。”
“謝陛下關懷,老奴願親手侍奉陛下左右。若不在陛下身側勞碌,老奴心中反倒不安。”劉承珪滿臉笑容,起身躬身答道。
“那便勞煩你在閑暇之時,查看一下煉製的靈火爆藥進展如何,其威力究竟幾何。同時告知皇城司的弟子們,日後試驗爆藥時,要遠離皇城,不可總是在金明池附近擾民。”趙恆深知,能在自己身邊服侍,對劉承珪而言意味著極大的權柄與信賴,於是微笑點頭,又做了進一步的交待。
同為大宋仙庭視為重要諜報機關的皇城司與控鶴司,在人員選拔方麵卻大相徑庭。皇城司內全是經過洗髓伐毛的淨身之人,深得趙恆的信任。諸多法寶級武器,最初都是由皇城司秘密測試通過後,才會決定是否裝備至仙兵之中。
自從鎮戎軍都監李繼和以八百裏飛騎將靈火爆藥的秘方呈遞至趙恆大殿之後,趙恆便一直安排皇城司進行試煉製作,包括爆藥的具體運用方法,也皆由皇城司進行探索實踐。
身為趙恆的心腹首臣,劉承珪執掌皇城司事務已久。他既通曉人情世故,做起實事來也毫不含糊。聞聽趙恆之命,立即恭敬迴稟:“啟稟陛下,依照李都監所贈秘方,現已成功煉製出冒毒霧與不冒毒霧兩種類型的靈火爆藥各三千餘斤,同時製成的靈火火箭也有五百餘枝。微臣於午後前去查驗過一次,尚未有機會向陛下稟告此事。”
“竟然已煉製如此之多?可曾檢驗過威力?”趙恆此刻已無心處理仙旨,索性將注意力完全投向了靈火爆藥之上。
“確實試驗過靈火火箭,正如李都監所說,數十枝火箭齊發,無一戰馬不被驚得四處逃竄!”劉承珪思量片刻,壓低聲音補充道,“此事關乎重大,老奴不敢輕易尋覓太多馬匹進行測試。然而,老奴確信,李都監信中所述皆屬實情。若此寶物得以妥善運用,無論是妖禽黨項鷂子,還是遼國鐵騎,將來都將難以對我大宋仙軍陣型發起騎衝!”
“果真如此?”趙恆欣喜若狂,瞬間拋卻了先前的憂慮,“如此看來,朕再也不必擔憂李繼和會背信棄義了。”
“老奴從禁衛軍處借用了一百匹頂級戰馬,僅一輪靈火火箭齊射,便令所有戰馬魂飛魄散,無論馭馬者如何駕馭,也無法使其恢複馴服。”劉承珪拱手施禮,神情莊重地道,“至於更多的靈火火箭與馬匹,老奴不敢輕易再行測試。總覺得這等鎮國之寶,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總該待陛下某日有空,親自選定一處郊野之地,親眼目睹一番才是!”
“嗯,你的顧慮很周全。”趙恆欣賞劉承珪這份謹小慎微的態度,微微一笑,低聲稱讚道……
如今皇城司內的弟子們,正遵照李督監數日前送達的秘函,研習如何運用靈火破開防禦陣法。劉承珪麵上並未流露出絲毫傲意,再施一禮,壓低聲音續道:“但這操控之術太過繁複精妙,至今尚未悟得其精髓。不過,老朽料想,李督監必是親身實驗驗證之後,方會在家書中詳述給陛下知曉。故此,命門下弟子持續潛心鑽研,一旦有所領悟,必將立即上報。”
“嗯,確實該如此行事。”趙恆思量片刻,微微頷首。
然而,話音剛落,他卻又陡然睜大了一雙炯炯有神的法眼,“你方才提及何事?要用靈火破除城牆防護?舅父在何處一封書信中有提及相關事宜,朕為何全無所憶?”
“正是三日前黃昏以仙鶴傳書八百裏急報,直送入皇宮之內那一封。那時,陛下曾言,此事關乎重大,舅父本應呈遞奏章,而非家書。”劉承珪的記憶力非同小可,立即將確切日期脫口而出。
一聽此言,趙恆大致迴憶起了家書內容。其中確有提及,靈火能夠摧毀城牆,並且李繼和在信中詳盡敘述了實施之策。然而,彼時他更為關切的是,身為掌握重兵的鎮戎軍都監的舅舅李繼和,竟未待他降旨便擅自領軍奔赴安化城,以至於無暇深究使用靈火炸毀土牆的具體方法。
於是,他隨手將家書交付於劉承珪,令其驗證有關靈火之術的真實性。隨後,自己則一頭紮進文德殿內,生了一整夜悶氣。
身為大宋天子,不僅是李繼和的侄兒,比起靈火能否破壁而言,在趙恆眼中,將領未經聖旨在外發兵才是至關重要之事。
然而次日,李繼和請求參戰的奏疏,經樞密院轉呈至他桌案之前。看所附記載,奏疏與家書竟是同時抵達到汴京。隻是奏疏需遵循朝廷規程流轉,故較家書稍遲一步送到他手中。
因此,他在瞬間消解了對李繼和的不滿,同時也將家書中其餘內容悉數拋諸腦後。
此刻,劉承珪稟告他金明池畔嘈雜之聲源自皇城司弟子依照家書中描繪,試圖試驗如何運用靈火炸毀城牆。聞此,趙恆立即將出兵攻打與炸城之舉二者關聯起來思考。
倘若靈火果然能夠成功摧毀城牆,那麽即便紅蓮邪教占據了安化城,又能堅守幾時?
一群臨時拚湊而成的烏合之眾,失去了堅固城池的庇護,又怎能抵擋得住鎮戎軍的全力衝擊?
再者,若當項一族尚未來得及集結起足夠兵馬,紅蓮邪教已然被鎮戎軍徹底剿滅,憑李繼遷的老辣狡詐,斷不可能輕舉妄動而背棄盟約。
這樣一來,諸多棘手問題,怕是真的會如同他剛才不慎碰翻地上的茶杯一般,瞬息之間便化為粉碎!
\"陛下乃真命仙君,自當受太上老祖庇護。那些裝神弄鬼之流,在陛下的威嚴之下,休想掀起半點波瀾!\"敏感地察覺到趙恆的心思,劉承珪淡然一笑,深深施禮道:\"老臣在此預祝陛下喜慶之事。一旦安化靈城被破,一切困擾都將迎刃而解!\"
\"但願如你所言!\"趙恆聽罷心境舒暢,含笑揮了揮手。
\"老臣深信,神聖仙君在位,任何奸佞宵小之輩,皆無法興風作浪!\"劉承珪思索片刻,繼續恭維道:\"那紅蓮邪教的首領,怕不是遭了妖獸多次撞擊頭部,竟敢在陛下的治下圖謀叛亂!而且,他還偏生選擇在鎮戎仙軍遵旨班師經過永興仙域之時作亂,恰逢寇參知奉旨前往永興仙域之際發難。\"
\"他並非偶然選在此刻反叛,而是已被朕的至親舅舅,握住了謀反之實證,不得不倉促行事!\"趙恆微笑著搖搖頭,予以糾正。
不過,在心底深處,他隱隱感覺到自己確實有著天命眷顧。不然,這一切巧合不會如此湊巧地發生。
\"具體內情,老臣便不再贅述。總之,在老臣看來,這些皆證明了陛下乃應天授命的仙裔。普天之下,膽敢與陛下對抗之人,皆不會有善終!\"劉承珪擅長言辭,每一句話都讓趙恆感到從骨子裏透出的舒爽。\"原本已有李都監和寇參政這般文武雙全之才,將紅蓮邪教壓得喘不過氣來,如今天意又賜予陛下可以摧毀仙城的九天神火!\"
\"倘若這九天神火真能摧毀堅固之城池,那確實是天佑我大宋啊!\"趙恆此刻並未再謙遜,而是微微笑著,言語中充滿了期待。
\"市麵上流傳的那種,自然是不行。但是李都監呈上的此種神火,老臣深信其威力無比。\"劉承珪點頭確認,語氣堅定地保證。接著,又滿麵惋惜地補充道:\"可惜我朝兒郎們駕馭不得其要領,若是李都監的書信中能詳盡闡述一二,或是遣人前來親自指教……\"
\"朕的舅舅或許並不深知其中詳情。九天神火乃是齊重貴的孫子齊淩敬獻給他老人家的,摧城之術亦來自齊家。\"趙恆心情頗佳,略加思索後笑著解釋:\"你不必過於憂慮,既然舅舅已在信中向朕稟報此法,料想他在攻打安化靈城之時,必會親自使用。隻需再耐心等待十日半月,必會有確切的消息傳來。那時,朕再請舅舅安排齊重貴的孫子歸來,親身指導皇城司的兒郎們如何運用此法。\"
\"齊重貴的孫子,陛下指的是前殿前司都虞侯齊重貴?據說那位公子哥兒可是個惹是生非的人物呢。\"劉承珪未多考慮趙恆之後的許諾,徑直將注意力集中在前兩句之上。
\"不錯,正是那個闖禍的修士。他於去年因惹出重大事端,被貶至永興仙域的一個偏遠修煉村落擔任巡查使。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剛到不久,便與紅蓮魔宗的弟子發生了衝突!\" 趙恆越思量,越是覺得天意助己,臉上浮現出一絲得色,接著敘述:\"那紅蓮魔宗之人,真是咎由自取,為何非要挑釁於他?結果卻是被他反製,又循著線索,查獲了他們竊取朝廷靈穀,暗中勾結邪魔外道的鐵證。因此,還未等到完全集結力量,他們便倉促發動了叛亂。”
\"聖上果真是道法通玄,氣運滔天啊!\" 劉承珪聞之,立即俯首深拜,“老奴曾聽人言,天才自有其用處,蠢材亦有其價值。那位齊重貴的孫子,原本不過是個闖禍胚子。但在聖上的巧妙布局下,竟也能化廢為寶……”
\"你這老家夥,愈發口無遮攔了!朕當時不過是想給他個教訓,讓他去永興仙域的某個村寨做個寨主罷了,這樣的小事豈需朕親定?”趙恆翻了翻眼,含笑搖頭。
“雖是如此,但老奴依然堅信,乃是天道借他的手,為聖上除去那些潛藏的危機!”劉承珪堅持己見,嘴角揚起一絲狡黠的笑容。
“好了,朕有些饑餓,速去準備晚宴!”聽得頌揚已足,趙恆大手一揮,示意停止。“飯後,朕還有許多修煉事宜與政務需要處理。”
“老奴遵旨!”劉承珪恭敬領命,迅速離開文德殿。當他踏上階梯的那一刹那,嘴角勾勒出一抹笑意,同時悄然伸入袖中的手掌握住了兩枚溫潤的寶玉佩飾。
齊都虞侯,老哥我並未白白收下你的禮物。至於你那闖禍的孫子能否重返汴梁聖地,就得看他的修行造詣與天定了!
正當劉承珪洋洋自得之際,一道熟悉身影突然自遠方疾馳而來,見到他後竟連個招唿也未曾打,徑直朝文德殿正門闖去。
“站住,曹殿直,你要去哪裏?”劉承珪頓時焦急萬分,手臂如閃電般伸出,展現出與他年歲不符的靈活,一把抓住了來者。
“大勝,大勝!”右班殿直曹利用猝不及防,險些栽倒在石階之上。幾步趔趄之後,未等身形穩定,便聲嘶力竭地高唿:“劉都知放手,末將有捷報要麵奏聖上。安化大捷,鎮戎軍一鼓作氣攻破敵城,紅蓮魔宗二十萬叛逆,盡數潰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