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飛升之劫
宋代魂變:齊淩之抉擇 作者:老薑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唯有一個條件,胡裏正務必一字一句聽清楚!昨夜暗中對我座下弟子出手之人,皆需自行束手就擒,前來受死。若不然,張某便不再顧及與你胡裏正的情麵!”張環早已預料到對方會狡辯推諉,他手中的靈刃一揮,語氣凝重地下令。
“此言,豈非太過嚴重?”胡老七聞聽此言,瞬間身形搖晃,連連後退幾步,連擺著手,“屬下,微末百姓,願以修為與生命作保,我胡家一門上下,皆對大宋朝廷忠貞不渝。焉有自家弟子潛伏刺殺張仙師之事?”
“燃香!”張環對此並無耐心與對方周旋,轉頭向副指揮使劉鴻下令,“一支靈香燃盡之際,倘若胡家堡未將兇手獻出,那麽便證明此堡之內,人人皆是邪賊黨羽。”
說完,他不再理會胡老七的懇求,而是著手布陣,預備施展雷霆手段。
胡老七見狀,麵色更加慘白。他小心翼翼地蹭至張環麵前,舉起一個鼓鼓囊囊的乾坤袋,“仙師慈悲,仙師慈悲。老朽家中亦有族人在朝任職,協助維持天地秩序。些許修煉資源,請仙師分發給眾位弟子解乏。我胡家堡世代忠誠於大宋皇朝……”
“吾隻要捉拿元兇,其餘之人,不予追究!”張環冷冷瞥了對方一眼,再次鄭重其事地強調,“紅蓮魔教叛亂迫在眉睫,若你以為與他們沆瀣一氣還能有所出路,便繼續頑抗到底吧。待他們若果真建國,或許會讓你死後得個哀榮。”
“這,這……”即便正值嚴冬,胡老七臉上滾落的冷汗卻似斷線珍珠般不斷滴落。
張環對他置之不理,喚過兩位擅長言語之道的手下,命令他們徑直入寨宣明自己的要求。倘若一炷靈香燃燒完畢,仍未見歹徒自行認罪領罰,那就將以勾結妖邪之罪,對整個胡家堡予以嚴懲。
這一決策,可謂雷霆萬鈞。
雖則胡家堡之中不乏信仰紅蓮魔母之人,但真心實意投身叛亂者,實乃鳳毛麟角。然而,因少數孽障之舉,牽累全堡無辜生靈一同赴死,又怎能令人心悅誠服?
隨著兩名軍士踏入寨內,淒厲的哭喊與憤怒的咒罵交織在一起,響徹天際。緊接著,胡家堡後門豁然洞開,三名神色緊張的壯漢駕馭神駒狂奔而出。
在此等危急關頭,倘若放任他們逃脫,鎮戎軍也就形同虛設。
於是,幾名事先布控在外的探哨立刻馳馬包抄,將逃跑之徒圍困其中。瞬息之間,探哨手中甩出的拘魂索精準無比,將逃亡者悉數從馬上拖拽下來!
逃命者被製住的一刹那,胡老七仿佛被人折斷了脊椎,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地苦苦哀求。
原本,若全堡上下能夠同心協力,他尚有一絲膽量與官軍對峙,期盼對方不敢肆意屠村。然而此刻,逃命者的行徑無異於自我招供。倘若他再堅持頑抗下去,恐怕鎮戎軍便有足夠的借口,將胡家堡屠戮殆盡。
\"是否施恩,全憑閣下之意,而非吾之所決!\" 張環以蔑視之眼神掃過胡老七,口中悠悠歎道,\"休要告訴我,對於那些紅蓮邪教徒的行徑,你一無所知。有關紅蓮教之事,你如實相告吧。你坦白得越徹底,我越可能看在你在天機司任職的族人麵上,饒恕胡家堡的罪愆。\"
話落,他又迅疾地瞥向側畔的都尉劉鴻,低聲道:\"將這些俘虜分別隔離審訊,讓他們明白,贖罪並重獲新生的機會唯有一次。誰率先且詳盡準確地道出實情,誰就有機會洗清罪孽,並轉投至其他修煉宗門擔當護法之職。\"
\"遵命!\" 劉鴻應聲之後,立即著手安排人員分散審訊俘虜。胡老七聽到張環的話語,心中越發感到了絕望。
作為一族之長,他怎能不知自家那些策馬奔逃的晚輩們,各自的心思呢?一聽提及贖罪和重新擔任執法者的機遇,他們定會爭相吐露實情無疑。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他自己,與紅蓮教過去的種種交集,怕是要被盡數揭示無疑。
就在胡老七陷入絕望,萬念俱灰之際,忽聞溫柔之聲勸慰:\"老前輩,你當年與紅蓮教交往,不過是因為他們勢力龐大,欲借此保障族人的安寧罷了。恐怕你並未真正信奉他們所推崇的那個所謂聖母,更沒有想過跟隨他們一同顛覆天下。如今既然他們的逆亂之心已昭然若揭,何苦還要執迷不悟,追隨其後呢?早日將你所知曉的一切傾囊相告,我等自會率軍撤離,胡家堡上下毫發無損。\"
\"試想,他堡之人前來,又怎會如我等這般,至今未曾踏入你的堡門半步?\" 那聲音似乎擔憂胡老七心存疑慮,又繼續補充道,\"今日你不坦誠以待,明日另一個村落的族長,又能否像你這般幸運?倘若日後換成了當地官府派來的衙役和弓箭手請你前往縣令麵前陳述,他們又是否會客氣地連一口茶水都不肯飲呢?\"
\"我願招供,我願意坦白從寬!\" 胡老七若是此時還不懂得抓住機遇,便枉為一族之長。他揮手抹去額頭上沁出的冷汗,毅然迴應道,\"還望二位將軍大人,也能賜予老朽一個贖罪立功的機會!\"
\"都虞侯,你如何看待此事?\" 聽得胡老七吐露心跡,齊淩目光移向張環,低聲征詢意見。
\"審訊之事你更為擅長,依你之意行事便可。\" 張環淡然一笑,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
齊淩即刻取來紙墨筆硯,引領胡老七至一側單獨審問。憑借著前世身為首席離魂調解師的經驗,他輕而易舉地引導胡老七泄露了紅蓮教距胡家堡最近的一處分舵所在位置。
此刻,那幾名被捕的胡氏子弟也逐一完成了供述。齊淩與張環仔細核對所有供詞,迅速分辨出其中哪些是真,哪些是胡老七等人為了自身脫罪而刻意拉他人下水的謊言。
二人經過短暫商議,立馬確定了下一步的行動計劃。旋即,率領部眾,揚長而去,直指下一個目標。
把胡老七以及他手下那幾位修煉無成的後輩,盡數留在了胡家堡的山門前,未曾動用半點修為之力。就連之前胡老七主動獻出的用來犒賞修士的豬、羊等物,也原封不動地退還。
“這……這……”死裏逃生後的胡老七,感覺仿佛經曆了一次煉獄般的夢境。他瞪大眼睛,不斷地齧咬自己的指尖以確認現實。
常言道:“邪修過境如梳,正道巡守如篦”,以往但凡胡家堡遭遇修士隊伍或邪修團夥的路過,總是難逃一番劫掠,猶如剝皮抽筋。
而這次,胡家堡分明落入了那些所謂的“道尊大人”們的掌控之中,最後卻毫發未損。這讓胡老七如何能夠相信,自己剛才的經曆並非虛幻夢境?
然而,隨著指尖傳來刺骨的疼痛,他才徹底從驚愕中清醒過來。這不是夢境,那些“道尊大人”確實饒過了胡家堡!隻不過,接下來的日子,胡家堡恐怕不會平靜。
那些“道尊大人”若是能夠徹底鏟除紅蓮魔教,胡家堡或許可以通過重金賄賂,讓當地仙衙不至於將自家視為紅蓮魔教的殘部處置。但如果那些“道尊大人”僅僅是在走過場,或是不幸敗於紅蓮魔教之手,那麽紅蓮魔教的報複,胡家堡恐難以逃脫!
想到可能麵臨的血海深仇,胡老七不由得在寒風中連連顫抖。
此刻,他衷心期盼那些官兵能夠戰勝紅蓮魔教,衷心希望他們能夠自上至下將紅蓮魔教一網打盡,務必不能留下任何一個!
“七爺,是不是要從小路給屈舵主那裏傳遞消息?官兵們未必了解……”見胡老七沉默不語,一位族人上前攙扶,並低聲建議。
“傳遞什麽消息!”胡老七猛然抬起手掌,狠狠朝對方臉頰扇去,“你想害得全族上下喪命嗎?他們與你有何冤仇?來人,把這個家夥給我綁起來,扔進地窖裏,一個月內不準放出來!”
“七叔息怒,息怒!”幾個剛從堡內出來打聽消息的中年人趕忙上前,抱住胡老七,並向四周的年輕人使眼色,示意他們幫忙把被打之人帶走。
“你們若想避免引來滅門之災,那就照我的話去做!”胡老七不肯給人留麵子,一邊掙紮,一邊怒吼,“把胡滿堂給我綁起來,扔進地窖裏。還有那幾個跟紅蓮魔教一起伏擊官兵的,也統統給我綁了,關起來。從現在開始,堡寨的大門要嚴密封鎖,任何人不準出入。今日之事,若有誰膽敢對外泄露半個字,我便開祠堂,當著列祖列宗的麵,對他施以家法!”
“哎呀,七叔息怒,七叔息怒,我們都聽您的,都聽您的!”幾位中年人再也不敢多言,連連應承,立刻著手執行族長的指令。不多時,胡家堡便緊緊關閉了大小門戶,仿佛與世隔絕一般。
“老十三,你帶幾個年輕人,今晚出發,前往薊州投靠親友吧。到了那邊,就不要再迴來!”當夜,胡老七又喚來了他的一個族弟,語氣沉重地下達了新的安排。
“此言,豈非太過嚴重?”胡老七聞聽此言,瞬間身形搖晃,連連後退幾步,連擺著手,“屬下,微末百姓,願以修為與生命作保,我胡家一門上下,皆對大宋朝廷忠貞不渝。焉有自家弟子潛伏刺殺張仙師之事?”
“燃香!”張環對此並無耐心與對方周旋,轉頭向副指揮使劉鴻下令,“一支靈香燃盡之際,倘若胡家堡未將兇手獻出,那麽便證明此堡之內,人人皆是邪賊黨羽。”
說完,他不再理會胡老七的懇求,而是著手布陣,預備施展雷霆手段。
胡老七見狀,麵色更加慘白。他小心翼翼地蹭至張環麵前,舉起一個鼓鼓囊囊的乾坤袋,“仙師慈悲,仙師慈悲。老朽家中亦有族人在朝任職,協助維持天地秩序。些許修煉資源,請仙師分發給眾位弟子解乏。我胡家堡世代忠誠於大宋皇朝……”
“吾隻要捉拿元兇,其餘之人,不予追究!”張環冷冷瞥了對方一眼,再次鄭重其事地強調,“紅蓮魔教叛亂迫在眉睫,若你以為與他們沆瀣一氣還能有所出路,便繼續頑抗到底吧。待他們若果真建國,或許會讓你死後得個哀榮。”
“這,這……”即便正值嚴冬,胡老七臉上滾落的冷汗卻似斷線珍珠般不斷滴落。
張環對他置之不理,喚過兩位擅長言語之道的手下,命令他們徑直入寨宣明自己的要求。倘若一炷靈香燃燒完畢,仍未見歹徒自行認罪領罰,那就將以勾結妖邪之罪,對整個胡家堡予以嚴懲。
這一決策,可謂雷霆萬鈞。
雖則胡家堡之中不乏信仰紅蓮魔母之人,但真心實意投身叛亂者,實乃鳳毛麟角。然而,因少數孽障之舉,牽累全堡無辜生靈一同赴死,又怎能令人心悅誠服?
隨著兩名軍士踏入寨內,淒厲的哭喊與憤怒的咒罵交織在一起,響徹天際。緊接著,胡家堡後門豁然洞開,三名神色緊張的壯漢駕馭神駒狂奔而出。
在此等危急關頭,倘若放任他們逃脫,鎮戎軍也就形同虛設。
於是,幾名事先布控在外的探哨立刻馳馬包抄,將逃跑之徒圍困其中。瞬息之間,探哨手中甩出的拘魂索精準無比,將逃亡者悉數從馬上拖拽下來!
逃命者被製住的一刹那,胡老七仿佛被人折斷了脊椎,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地苦苦哀求。
原本,若全堡上下能夠同心協力,他尚有一絲膽量與官軍對峙,期盼對方不敢肆意屠村。然而此刻,逃命者的行徑無異於自我招供。倘若他再堅持頑抗下去,恐怕鎮戎軍便有足夠的借口,將胡家堡屠戮殆盡。
\"是否施恩,全憑閣下之意,而非吾之所決!\" 張環以蔑視之眼神掃過胡老七,口中悠悠歎道,\"休要告訴我,對於那些紅蓮邪教徒的行徑,你一無所知。有關紅蓮教之事,你如實相告吧。你坦白得越徹底,我越可能看在你在天機司任職的族人麵上,饒恕胡家堡的罪愆。\"
話落,他又迅疾地瞥向側畔的都尉劉鴻,低聲道:\"將這些俘虜分別隔離審訊,讓他們明白,贖罪並重獲新生的機會唯有一次。誰率先且詳盡準確地道出實情,誰就有機會洗清罪孽,並轉投至其他修煉宗門擔當護法之職。\"
\"遵命!\" 劉鴻應聲之後,立即著手安排人員分散審訊俘虜。胡老七聽到張環的話語,心中越發感到了絕望。
作為一族之長,他怎能不知自家那些策馬奔逃的晚輩們,各自的心思呢?一聽提及贖罪和重新擔任執法者的機遇,他們定會爭相吐露實情無疑。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他自己,與紅蓮教過去的種種交集,怕是要被盡數揭示無疑。
就在胡老七陷入絕望,萬念俱灰之際,忽聞溫柔之聲勸慰:\"老前輩,你當年與紅蓮教交往,不過是因為他們勢力龐大,欲借此保障族人的安寧罷了。恐怕你並未真正信奉他們所推崇的那個所謂聖母,更沒有想過跟隨他們一同顛覆天下。如今既然他們的逆亂之心已昭然若揭,何苦還要執迷不悟,追隨其後呢?早日將你所知曉的一切傾囊相告,我等自會率軍撤離,胡家堡上下毫發無損。\"
\"試想,他堡之人前來,又怎會如我等這般,至今未曾踏入你的堡門半步?\" 那聲音似乎擔憂胡老七心存疑慮,又繼續補充道,\"今日你不坦誠以待,明日另一個村落的族長,又能否像你這般幸運?倘若日後換成了當地官府派來的衙役和弓箭手請你前往縣令麵前陳述,他們又是否會客氣地連一口茶水都不肯飲呢?\"
\"我願招供,我願意坦白從寬!\" 胡老七若是此時還不懂得抓住機遇,便枉為一族之長。他揮手抹去額頭上沁出的冷汗,毅然迴應道,\"還望二位將軍大人,也能賜予老朽一個贖罪立功的機會!\"
\"都虞侯,你如何看待此事?\" 聽得胡老七吐露心跡,齊淩目光移向張環,低聲征詢意見。
\"審訊之事你更為擅長,依你之意行事便可。\" 張環淡然一笑,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
齊淩即刻取來紙墨筆硯,引領胡老七至一側單獨審問。憑借著前世身為首席離魂調解師的經驗,他輕而易舉地引導胡老七泄露了紅蓮教距胡家堡最近的一處分舵所在位置。
此刻,那幾名被捕的胡氏子弟也逐一完成了供述。齊淩與張環仔細核對所有供詞,迅速分辨出其中哪些是真,哪些是胡老七等人為了自身脫罪而刻意拉他人下水的謊言。
二人經過短暫商議,立馬確定了下一步的行動計劃。旋即,率領部眾,揚長而去,直指下一個目標。
把胡老七以及他手下那幾位修煉無成的後輩,盡數留在了胡家堡的山門前,未曾動用半點修為之力。就連之前胡老七主動獻出的用來犒賞修士的豬、羊等物,也原封不動地退還。
“這……這……”死裏逃生後的胡老七,感覺仿佛經曆了一次煉獄般的夢境。他瞪大眼睛,不斷地齧咬自己的指尖以確認現實。
常言道:“邪修過境如梳,正道巡守如篦”,以往但凡胡家堡遭遇修士隊伍或邪修團夥的路過,總是難逃一番劫掠,猶如剝皮抽筋。
而這次,胡家堡分明落入了那些所謂的“道尊大人”們的掌控之中,最後卻毫發未損。這讓胡老七如何能夠相信,自己剛才的經曆並非虛幻夢境?
然而,隨著指尖傳來刺骨的疼痛,他才徹底從驚愕中清醒過來。這不是夢境,那些“道尊大人”確實饒過了胡家堡!隻不過,接下來的日子,胡家堡恐怕不會平靜。
那些“道尊大人”若是能夠徹底鏟除紅蓮魔教,胡家堡或許可以通過重金賄賂,讓當地仙衙不至於將自家視為紅蓮魔教的殘部處置。但如果那些“道尊大人”僅僅是在走過場,或是不幸敗於紅蓮魔教之手,那麽紅蓮魔教的報複,胡家堡恐難以逃脫!
想到可能麵臨的血海深仇,胡老七不由得在寒風中連連顫抖。
此刻,他衷心期盼那些官兵能夠戰勝紅蓮魔教,衷心希望他們能夠自上至下將紅蓮魔教一網打盡,務必不能留下任何一個!
“七爺,是不是要從小路給屈舵主那裏傳遞消息?官兵們未必了解……”見胡老七沉默不語,一位族人上前攙扶,並低聲建議。
“傳遞什麽消息!”胡老七猛然抬起手掌,狠狠朝對方臉頰扇去,“你想害得全族上下喪命嗎?他們與你有何冤仇?來人,把這個家夥給我綁起來,扔進地窖裏,一個月內不準放出來!”
“七叔息怒,息怒!”幾個剛從堡內出來打聽消息的中年人趕忙上前,抱住胡老七,並向四周的年輕人使眼色,示意他們幫忙把被打之人帶走。
“你們若想避免引來滅門之災,那就照我的話去做!”胡老七不肯給人留麵子,一邊掙紮,一邊怒吼,“把胡滿堂給我綁起來,扔進地窖裏。還有那幾個跟紅蓮魔教一起伏擊官兵的,也統統給我綁了,關起來。從現在開始,堡寨的大門要嚴密封鎖,任何人不準出入。今日之事,若有誰膽敢對外泄露半個字,我便開祠堂,當著列祖列宗的麵,對他施以家法!”
“哎呀,七叔息怒,七叔息怒,我們都聽您的,都聽您的!”幾位中年人再也不敢多言,連連應承,立刻著手執行族長的指令。不多時,胡家堡便緊緊關閉了大小門戶,仿佛與世隔絕一般。
“老十三,你帶幾個年輕人,今晚出發,前往薊州投靠親友吧。到了那邊,就不要再迴來!”當夜,胡老七又喚來了他的一個族弟,語氣沉重地下達了新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