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時空,幾個月前,被江風攪黃了第四次北伐的朱棣,此時正在禦書房活動身體,太子朱高熾在代為批閱奏折,朱瞻基在旁邊伺候。


    自從知道自己隻有一年就要死了,朱棣就開始鍛煉起了身體,也時常將太子和太孫放在身邊言傳身教。


    他之前之所以力排眾議要北伐,主要是想在自己有生之年消滅韃子,給後世一個永久的太平。


    但現在得知自己兩次北伐都無功而返,自己也在最後一次北伐歸途駕崩,也開始惜命了,也將更多的精力用來教導太子和太孫。


    當他一個轉身,就看見朱元璋和江風出現在身後,嚇了一跳,待看清來人之後,趕緊躬身拜倒:


    “兒臣叩見父皇,見過江先生。”


    朱高熾和朱瞻基上次也是見過朱元璋和江風的,也趕緊過來拜見。


    江風看64歲的朱棣喊64歲的朱元璋叫爹,心中不由得樂了。


    朱元璋看看朱棣,“老四,你的氣色看起來好了很多啊。”


    朱棣笑道:“江先生說,我隻有一年壽命了,不得好好鍛煉鍛煉身體啊。”


    朱元璋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江小子說,你是北伐的時候病死的,如果你不北伐,怎麽會生病?”


    “對對對,父皇說的是。”


    朱元璋又看看朱高熾,滿意地點點頭,“高熾啊,你似乎瘦了一大圈啊。”


    朱高熾苦著臉說:“皇爺爺有所不知,孫兒天天被父皇逼著跑十裏路,每頓飯也不讓孫兒吃飽,能不瘦嗎?”


    朱元璋瞪了朱棣一眼,“跑步是應該的,可是不讓吃飽飯怎麽行呢?”


    朱棣隻得賠著笑臉,“對對對,父皇教訓得是。”


    朱元璋又瞪了朱瞻基一眼,“你小子,叫什麽啊?”


    朱瞻基趕緊說:“太祖,我叫朱瞻基。”


    “那個丹藥你還在吃嗎?”


    朱瞻基連連擺手,“沒有沒有,皇爺爺早就發布嚴令,清除了宮內所有的道人。”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看到你們身體康健,咱也就放心了。走,我們一起去看看咱們的大明戰神。”


    “大明戰神?那是誰?”


    朱元璋笑道:“就是朱瞻基這小子的兒子,小子,你有個好兒子啊,為咱朱家長臉啊。”


    朱棣一愣,頓時眉開眼笑,指著朱瞻基說:“你小子,果然沒讓朕失望啊,生的兒子都這麽厲害。”


    朱瞻基也一臉懵逼,我現在還沒有兒子呢。


    突然,他想起了什麽,趕忙來到江風麵前,躬身問道:“請問先生,我那戰神兒子是哪個妃子生的?”


    江風搖搖頭,冷笑道:“如你所願,是你的白月光孫氏。”


    朱瞻基雖然不知道白月光是什麽意思,但孫氏他是聽明白了,高興地跳起來。


    “好好好,孫氏生了一個大明戰神,真是太好了。”


    江風看這祖孫四代都興高采烈的樣子,完了,這下誤會搞大了。


    必須在去土木堡之前,把這事兒說清楚,不然真到了戰場上,把這大明的四代帝王都氣死了,那大明就真的完蛋了。


    “我說諸位,你們先冷靜一下,坐下聽我先把這大明戰神的英雄事跡講一下,讓大家有個心理準備。”


    “對對對,江先生說得對,父皇,我們先聽聽,這個大明戰神到底有多厲害。”


    朱棣想著,自己已經算得上封狼居胥的唯一一個皇帝了,也不敢稱大明戰神,自己的後代竟然被後世稱為戰神,那一定非常厲害。


    眾人又重新落座,眼睛盯著江風,認真地聽著。


    “這個大明戰神叫朱祁鎮,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長子,九歲登基,改元正統。”


    “正統十四年,北方瓦剌犯邊,朱祁鎮率領五十萬京營將士禦駕親征,在土木堡被瓦剌五萬大軍包圍,幾乎全軍覆沒。”


    “什麽?先生,你說誰全軍覆沒?”朱棣一聽,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急切地問道。


    眾人也都驚訝地看著江風,想著肯定是江風沒說清楚,肯定是大明五十萬將士把瓦剌的五萬人包圍,瓦剌全軍覆沒。


    江風掃了一眼眾人,緩緩地說:“是的,你們沒有聽錯,大明五十萬大軍被瓦剌一網打盡,幾乎全軍覆沒。”


    “英國公張輔、駙馬都尉井源、兵部尚書鄺堃、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等五十多名朝廷重臣戰死,朱祁鎮也被瓦剌俘虜。”


    這下眾人聽得清清楚楚,紛紛站了起來。


    “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瓦剌再厲害,五萬人也不可能消滅我大明五十萬京營精銳。”


    “江先生,這一定不是真的,你是在開玩笑,對不對?”


    看著眾人激動地咆哮,江風也不想解釋,大手一揮,點燃一支煙,默默地抽了起來。


    朱元璋雖然完全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但他更相信江風不會瞎說。


    “江小子,你給咱詳細說說,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兒?”


    江風掐滅了手裏的煙頭,歎了口氣,說道:


    “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一個叫王振的太監,自從太皇太後張氏去世之後,王振開始權傾朝野,朱祁鎮對他言聽計從。”


    “瓦剌犯邊,王振慫恿朱祁鎮禦駕親征,幾天之內就率領五十萬大軍倉促出發,當然,這個數字可能有水分,實際可能隻有二十多萬人。”


    “前線戰敗的消息不斷傳來,大軍抵達大同的時候,朱祁鎮和王振害怕了,決定撤兵。”


    “王振又想帶著大軍去他的家鄉蔚州顯擺一番,決定大軍從蔚州經紫荊關撤退。”


    “但大軍向南走了八十裏之後,王振又想著大軍經過蔚州,肯定會踏壞他家鄉的莊稼,又命令大軍向東北迴到宣府,從來路撤退。”


    “就這樣大軍迂迴周折,耽誤了幾天寶貴的時間,當大軍終於抵達宣府的時候,瓦剌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明軍連敗兩戰,損失三萬多騎兵。”


    “大軍最後終於撤退到土木堡,此時天色尚早,眾臣勸說朱祁鎮進入隻有二十裏路的懷來城。”


    “但王振惦記裝著他個人財物的一千多輛輜重車還沒跟上來,決定夜宿土木堡,結果第二天一早發現,他們已經被瓦剌五萬大軍團團包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1522157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15221576並收藏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