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老朱家出了大明戰神?
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 作者:用戶1522157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風苦笑道:“這不是銀子多了的問題,而是你無節製的印刷寶鈔的問題,說句不太好聽的話,你無節製的印刷寶鈔,就是在搶劫百姓的財產。”
朱元璋終於忍不住了,大怒:“江風,你信口雌黃,當真以為咱不敢殺你嗎?”
江風知道這句話朱元璋肯定接受不了,說句實話,朱元璋雖然殺官員不眨眼,但對百姓還是不錯的。
現在自己竟然說他搶劫老百姓的財產,他當然會生氣。
“陛下,你也別瞪我,你知道現在民間一兩銀子可以兌換多少寶鈔嗎?”
朱元璋冷哼一聲,“咱規定的,一兩銀子兌換一貫大明寶鈔。”
江風搖搖頭,“這是你的規定,但實際情況是早就不是這樣了,而越到後麵,寶鈔就越不值錢,後麵甚至都用來擦屁股了。”
如果是另外一個人告訴他,說他朱元璋發行的寶鈔被用來擦屁股了,他一定會當場將這個人砍了。
雖然江風拒絕當駙馬,駁了他的麵子,但他內心還是對江風很信任的。
他當即叫來蔣瓛,“去民間查一下,現在一貫大明寶鈔可以兌換多少銅錢?”
蔣瓛答應一聲,立馬出去。
沒過多長時間,蔣瓛就迴來了。
“陛下,現在世麵上一貫寶鈔大概兌換不到800文銅錢。”
“什麽?這怎麽可能?咱不是規定一貫寶鈔兌換一兩白銀,也就是1千文銅錢的嗎?”
看著朱元璋要吃人的眼神,朱標趕緊道:“父皇息怒,聽聽江風怎麽說?”
朱元璋雖然脾氣大,但他從來不會失去理智,他知道,這肯定是哪裏出狀況了。
“江小子,你說。”
江風也沒辦法給他解釋太多,想了想,說:
“寶鈔本質上來說,他就是紙,並不值錢,一般來講,發行多少寶鈔,就需要多少黃金或白銀作為儲備。”
“但大明立國之初,沒有這麽多黃金或白銀,發行的紙幣也不多,基本上也沒有問題。”
“但後來,你發現印刷寶鈔是一本萬利的事兒,隻要朝廷需要錢,就大量印刷寶鈔,導致寶鈔越來越多,就自然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
“如果繼續大量印刷寶鈔,整個大明的經濟就崩潰了,百姓就活不下去了。”
朱元璋現在也有些明白了,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那現在應該怎麽辦?”
江風想了想,如果告訴朱元璋,發行多少貨幣,就要儲備多少適量的黃金或白銀,但是當財政緊張的時候,沒有幾個皇帝能夠忍得住不去印鈔,所以隻能使用白銀作為貨幣。
“第一,停止寶鈔的印刷,逐步用銀子作為流通的貨幣使用。第二,現在從倭國運迴來的白銀,暫時在國庫放著不去使用。”
朱元璋一愣,“你讓我們去倭國搶銀子,搶迴來又不讓用,你這是脫褲子放屁呢。”
江風搖搖頭,“再過幾個月,大明皇家貿易公司的船隊就出海了,可以帶著大量的白銀,去購買其它國家的產品。”
“國內的產品增多了,自然也就需要更多的白銀來流通。到時再使用這大量的白銀,朝廷再興修水利,架橋鋪路,打造更多的寶船和更強大的水師。”
“這樣,用不了多少年,大明就會民富國強,進入真正的盛世。”
朱元璋聽到盛世兩個字,突然想到他們在永樂朝的時候,江風說到過永樂盛世,而從來沒有說他洪武盛世,心中就有些不高興。
“江小子,你之前說永樂盛世,也就是說,在你的心中,老四他比咱搞得還好?”
江風笑了,老朱這是嫉妒起自己的兒子了。
“其實,曆史上對明朝初年的評價是非常高的,連續出現三大盛世:你老人家開創的洪武之治,朱棣開創的永樂盛世,還有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開創的仁宣之治。”
“如果硬要比較一下,我隻能這樣說,洪武之治是打基礎,打下了比較強的底子,建立了各項製度,讓老百姓從戰亂中安定下來。”
“永樂盛世在對外戰爭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奠定了今後幾百年的版圖,是國家層麵的盛世。”
“仁宣之治的時候,對外采取收縮的策略,但百姓的生活卻越來越好,是屬於百姓的盛世。”
“一代人做一代人該做的事兒,奠定了強盛的大明王朝,才讓後麵那些敗家子那樣揮霍折騰,還能維持兩百多年。”
朱元璋前段時間跟江風去過崇禎朝,見識了那內憂外患的場景,也去了永樂朝,見識了龐大的下西洋的船隊。
現在聽江風這樣說,大明朝在幾代人的努力下,終於讓百姓過上了很好的生活,進入了盛世,對後世的大明越發好奇。
“江小子,要不我們再去大明後麵的其它時空去看看唄?”
江風突然想到,他們上次去崇禎朝,挽救了大明滅亡,但對於大明來說,土木堡之變才是大明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如果能阻止土木堡之變的發生,再延長大明幾十年的國祚肯定沒有問題。
他看了看朱元璋,笑道:
“老朱,在你的後世子孫中,有一個皇帝被後世稱為大明戰神,要不我們去看看。”
“大明戰神?”突然聽到“大明戰神”四個字,朱元璋眼中頓時放光,心中充滿驕傲。
我大明的皇帝居然還能出一個戰神?真不愧為我朱家的子孫啊。
那可是戰神啊,曆史上也沒有出過幾人,更別說皇帝了,連赫赫有名的李世民都很少有人稱他為戰神。
“好好好!太好了,我朱家子孫也出了一個戰神,那咱必須得去見見,江小子,你怎麽不早說啊。”
江風一聽,完了,這老朱怕不是誤會什麽了,可是,該怎麽給他解釋這事兒呢?這要帶他去見了這個大明戰神,要把他氣死了該咋辦啊?
“老朱,要不這樣,我們把老四、大胖子叫上,對了,把朱瞻基也叫上,就是你上次見過的大胖子的兒子,大明戰神就是他兒子。”
朱元璋一聽,興奮地說:“好,這個主意好。”
他轉頭對朱標說:“標兒,父皇不在的這段時間,你監國理政。”
“啊?父皇,又是兒臣監國啊?兒臣也想去後世看看。” 朱標滿臉不情願。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都是皇帝之間交流,你當了皇帝之後再說。”
一句話懟得朱標不敢再說話了。
“銀子的事兒,按江小子說的辦,督促工部,盡快把寶船建好。”
“是,兒臣遵旨。”朱標無奈地拱拱手。
朱元璋終於忍不住了,大怒:“江風,你信口雌黃,當真以為咱不敢殺你嗎?”
江風知道這句話朱元璋肯定接受不了,說句實話,朱元璋雖然殺官員不眨眼,但對百姓還是不錯的。
現在自己竟然說他搶劫老百姓的財產,他當然會生氣。
“陛下,你也別瞪我,你知道現在民間一兩銀子可以兌換多少寶鈔嗎?”
朱元璋冷哼一聲,“咱規定的,一兩銀子兌換一貫大明寶鈔。”
江風搖搖頭,“這是你的規定,但實際情況是早就不是這樣了,而越到後麵,寶鈔就越不值錢,後麵甚至都用來擦屁股了。”
如果是另外一個人告訴他,說他朱元璋發行的寶鈔被用來擦屁股了,他一定會當場將這個人砍了。
雖然江風拒絕當駙馬,駁了他的麵子,但他內心還是對江風很信任的。
他當即叫來蔣瓛,“去民間查一下,現在一貫大明寶鈔可以兌換多少銅錢?”
蔣瓛答應一聲,立馬出去。
沒過多長時間,蔣瓛就迴來了。
“陛下,現在世麵上一貫寶鈔大概兌換不到800文銅錢。”
“什麽?這怎麽可能?咱不是規定一貫寶鈔兌換一兩白銀,也就是1千文銅錢的嗎?”
看著朱元璋要吃人的眼神,朱標趕緊道:“父皇息怒,聽聽江風怎麽說?”
朱元璋雖然脾氣大,但他從來不會失去理智,他知道,這肯定是哪裏出狀況了。
“江小子,你說。”
江風也沒辦法給他解釋太多,想了想,說:
“寶鈔本質上來說,他就是紙,並不值錢,一般來講,發行多少寶鈔,就需要多少黃金或白銀作為儲備。”
“但大明立國之初,沒有這麽多黃金或白銀,發行的紙幣也不多,基本上也沒有問題。”
“但後來,你發現印刷寶鈔是一本萬利的事兒,隻要朝廷需要錢,就大量印刷寶鈔,導致寶鈔越來越多,就自然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
“如果繼續大量印刷寶鈔,整個大明的經濟就崩潰了,百姓就活不下去了。”
朱元璋現在也有些明白了,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那現在應該怎麽辦?”
江風想了想,如果告訴朱元璋,發行多少貨幣,就要儲備多少適量的黃金或白銀,但是當財政緊張的時候,沒有幾個皇帝能夠忍得住不去印鈔,所以隻能使用白銀作為貨幣。
“第一,停止寶鈔的印刷,逐步用銀子作為流通的貨幣使用。第二,現在從倭國運迴來的白銀,暫時在國庫放著不去使用。”
朱元璋一愣,“你讓我們去倭國搶銀子,搶迴來又不讓用,你這是脫褲子放屁呢。”
江風搖搖頭,“再過幾個月,大明皇家貿易公司的船隊就出海了,可以帶著大量的白銀,去購買其它國家的產品。”
“國內的產品增多了,自然也就需要更多的白銀來流通。到時再使用這大量的白銀,朝廷再興修水利,架橋鋪路,打造更多的寶船和更強大的水師。”
“這樣,用不了多少年,大明就會民富國強,進入真正的盛世。”
朱元璋聽到盛世兩個字,突然想到他們在永樂朝的時候,江風說到過永樂盛世,而從來沒有說他洪武盛世,心中就有些不高興。
“江小子,你之前說永樂盛世,也就是說,在你的心中,老四他比咱搞得還好?”
江風笑了,老朱這是嫉妒起自己的兒子了。
“其實,曆史上對明朝初年的評價是非常高的,連續出現三大盛世:你老人家開創的洪武之治,朱棣開創的永樂盛世,還有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開創的仁宣之治。”
“如果硬要比較一下,我隻能這樣說,洪武之治是打基礎,打下了比較強的底子,建立了各項製度,讓老百姓從戰亂中安定下來。”
“永樂盛世在對外戰爭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奠定了今後幾百年的版圖,是國家層麵的盛世。”
“仁宣之治的時候,對外采取收縮的策略,但百姓的生活卻越來越好,是屬於百姓的盛世。”
“一代人做一代人該做的事兒,奠定了強盛的大明王朝,才讓後麵那些敗家子那樣揮霍折騰,還能維持兩百多年。”
朱元璋前段時間跟江風去過崇禎朝,見識了那內憂外患的場景,也去了永樂朝,見識了龐大的下西洋的船隊。
現在聽江風這樣說,大明朝在幾代人的努力下,終於讓百姓過上了很好的生活,進入了盛世,對後世的大明越發好奇。
“江小子,要不我們再去大明後麵的其它時空去看看唄?”
江風突然想到,他們上次去崇禎朝,挽救了大明滅亡,但對於大明來說,土木堡之變才是大明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如果能阻止土木堡之變的發生,再延長大明幾十年的國祚肯定沒有問題。
他看了看朱元璋,笑道:
“老朱,在你的後世子孫中,有一個皇帝被後世稱為大明戰神,要不我們去看看。”
“大明戰神?”突然聽到“大明戰神”四個字,朱元璋眼中頓時放光,心中充滿驕傲。
我大明的皇帝居然還能出一個戰神?真不愧為我朱家的子孫啊。
那可是戰神啊,曆史上也沒有出過幾人,更別說皇帝了,連赫赫有名的李世民都很少有人稱他為戰神。
“好好好!太好了,我朱家子孫也出了一個戰神,那咱必須得去見見,江小子,你怎麽不早說啊。”
江風一聽,完了,這老朱怕不是誤會什麽了,可是,該怎麽給他解釋這事兒呢?這要帶他去見了這個大明戰神,要把他氣死了該咋辦啊?
“老朱,要不這樣,我們把老四、大胖子叫上,對了,把朱瞻基也叫上,就是你上次見過的大胖子的兒子,大明戰神就是他兒子。”
朱元璋一聽,興奮地說:“好,這個主意好。”
他轉頭對朱標說:“標兒,父皇不在的這段時間,你監國理政。”
“啊?父皇,又是兒臣監國啊?兒臣也想去後世看看。” 朱標滿臉不情願。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都是皇帝之間交流,你當了皇帝之後再說。”
一句話懟得朱標不敢再說話了。
“銀子的事兒,按江小子說的辦,督促工部,盡快把寶船建好。”
“是,兒臣遵旨。”朱標無奈地拱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