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修水庫、水渠
穿越古代從使用石器開始 作者:寵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莊稼地收獲之前,冷若雪都是用自己的銀錢養著人的。
所以地種完了,人不能閑著。
土坯開始收購。
柴火也開始收購了。
空間居然沒有過冬天,直接和外麵的天氣同步了。
修渠開始了。
修完渠,修水庫,修完水庫,修路。
老弱婦女負責除草澆地,男人出去幹活,都有積分。
這次修的路,是清源縣和周邊縣的路,又不用自己縣衙出錢,各個縣衙睜隻眼閉隻眼,暗暗方便修路。
這一路就修到了合源郡,合源郡郡守還算不錯,送來了不少的糧食。
“冷縣主,可還要修下去?需要修哪裏你說一聲,糧食我隻能給這麽多了,人可以支援一點”
冷若雪也沒客氣,劃出了幾條主要線路,合源郡周邊郡,一共三條路。
說是修路,其實不是現開路,隻是把路麵修好了,所以速度還是很快的。
人冷若雪沒有要,半個縣城的人讓她帶出來了,她可不想再養人了。
修路路過的縣城,縣衙象征性的給了點糧,冷若雪也不嫌棄,她知道,合源郡窮,縣衙更窮。
隻是找縣衙幫忙定了些農具、鐵鍋、銅絲。
路修完,六月初了,冷若雪帶著人迴到清源縣,第一茬糧成熟了。
均畝產170斤,比原來地裏的產出高了50斤一畝,加上稻田裏放的魚,這個收獲驚呆了眾人。
要是這地是自己的,那每年還會發愁吃不飽飯?
稻田裏的魚,都給村民分了。
這些日子,大家都是饞了,就用積分換點油渣,一下子分了那麽多的魚,聰明的,早就拿去縣城賣了。
等後麵的人反應過來,價格已經很低了。
積分換的糧食有富餘,有些人家就沒有賣了魚,做成了魚幹存放起來。
接著又是耕地,育好的苗就種下了。
這次種的是黃豆。
種完地,冷若雪又對縣城進行了改造。
原來的縣城沒有動,隻是在靠近冷家村這邊,在荒地上,建了新城。
新舊縣城同步做了上下水改造。
原扶風村,建了風力發電站,電力供應整個縣城。
各個村子,通過水庫水壩,也有了水力發電。
電力隻供應路燈,各家需要用電,要自己掏錢申請,除了安裝費,一文錢一度電。
自來水進戶,除了安裝費,也是一文錢一度水。
村裏人開始還是不舍得用的,後來有人算賬,一天砍柴能換一斤米,打土坯能換一斤米,一斤米25文錢。
有挑水的時間,打柴多好。
偶爾累了,不想動了,用了自來水,家裏油燈不夠亮……點一宿油燈比電還費錢,慢慢也都接受了這個價格。
反正可以用積分抵。
省著點用就是了。
縣城富戶不在乎,又有了村子裏洗漱室的方便迴饋,紛紛掏錢,裝。
冷若雪修路的用意開始大家還沒感覺,慢慢隨著冷家村碼頭知道的人越來越多,一條條新的商路就出現了。
有商路,就有各行各業的需求,尤其是人力的需求。
但有著冷若雪用工的價格在,本地用工的價格不高,但也壓不下去,遇見著急的,價格高也用人。
就這樣,到豆子收割,大棚又開始建,已經有聰明的農戶掙到了銀錢,拿到了自己的房契。
除了大棚的工作,碼頭縣城處處用人,不用冷若雪安排,村子的人都能自己養活自己了。
冷若雪才算是鬆了口氣。
實在沒啥可以修的了。
大棚裏的青菜,11月份開始產出,除了固定送京城的,別的菜一到縣城,就被商人瓜分一空。
玻璃廠、手紙廠擴了幾迴,冷家村的人除了種地,就是在這三個廠上工了。
有了碼頭的冷家村,客棧酒樓倉庫,當初投入的銀錢,已經收迴來了,而且,每家分了不少的銀子,是附近出名的富裕。
村學也辦起來了,5歲到8歲的男孩女孩都必須上學,不上學的不給分紅。
每個月都有小考,小考前三的孩子,獎勵3,2,1兩銀子。
銀子不多,但對孩子來說,不少了,比做工掙的多。
慢慢的也就沒有人排斥女孩讀書的事情了。
人多了,肉菜的需求就多了,許多村民見村裏的雞、豬賣的很好,村裏養殖技術也沒保密,積分還可以換雞仔豬仔,家家都有養。
隨著積分即將清空的消息,村裏的人都把積分換成了糧食、布匹、雞仔什麽的。
可惜了,地不能自己種,跟著做了一年,大家都知道應該怎麽做能掙到錢了,無比期盼三年的租地期限。
村長在春節前,終於給大家帶來了好消息。
地可以提前還給大家種,糧稅改銀錢,一畝地一年1.5兩銀子的稅。
取消人口稅。
三年交不足田稅,五年交不足房錢的,田地收迴,院子收迴。
等大棚拆了,田地就會歸還到各家手裏。
冷若雪的本錢還沒有收迴來,但她就想放手了。
實在是看不上這點銀錢,當初自己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也隻是想讓大家吃飽飯。
現在方法教會了,再餓死,就是自己的事情了。
本來以為需要三年才能讓大家吃飽飯,結果碼頭帶動,一年大家就都能吃飽飯了。
玻璃廠、香皂廠、手紙廠,收入很多,多到了就是個數字。
加上縣城的商稅,再養幾個縣城的人都一點問題沒有。
難得冷若雪清閑下來,正在考慮,是去給八皇子送東西還是迴京城過年,有丫鬟來說,冷家老宅那邊請冷若雪過去。
冷若雪才想起來,自己除了迴來的那天,給老宅送了東西,忙的忘記了老宅,一年都沒有送銀錢了。
答應了下來,明天去老宅。
第二天中午,冷若雪才睡起來。
李公公就來了。
“縣主,京城那邊等您的電廠可等了一年了,你說驗證安全,也驗證了,可以給京城那邊建電廠了嗎?”
“可以了,機器已經做好了,電線也準備差不多了,隻要京城有安裝的條件,春節前就能用上電燈了”
冷若雪忙的把這件事給忘記了,要不是李公公來,都沒想起來。
所以地種完了,人不能閑著。
土坯開始收購。
柴火也開始收購了。
空間居然沒有過冬天,直接和外麵的天氣同步了。
修渠開始了。
修完渠,修水庫,修完水庫,修路。
老弱婦女負責除草澆地,男人出去幹活,都有積分。
這次修的路,是清源縣和周邊縣的路,又不用自己縣衙出錢,各個縣衙睜隻眼閉隻眼,暗暗方便修路。
這一路就修到了合源郡,合源郡郡守還算不錯,送來了不少的糧食。
“冷縣主,可還要修下去?需要修哪裏你說一聲,糧食我隻能給這麽多了,人可以支援一點”
冷若雪也沒客氣,劃出了幾條主要線路,合源郡周邊郡,一共三條路。
說是修路,其實不是現開路,隻是把路麵修好了,所以速度還是很快的。
人冷若雪沒有要,半個縣城的人讓她帶出來了,她可不想再養人了。
修路路過的縣城,縣衙象征性的給了點糧,冷若雪也不嫌棄,她知道,合源郡窮,縣衙更窮。
隻是找縣衙幫忙定了些農具、鐵鍋、銅絲。
路修完,六月初了,冷若雪帶著人迴到清源縣,第一茬糧成熟了。
均畝產170斤,比原來地裏的產出高了50斤一畝,加上稻田裏放的魚,這個收獲驚呆了眾人。
要是這地是自己的,那每年還會發愁吃不飽飯?
稻田裏的魚,都給村民分了。
這些日子,大家都是饞了,就用積分換點油渣,一下子分了那麽多的魚,聰明的,早就拿去縣城賣了。
等後麵的人反應過來,價格已經很低了。
積分換的糧食有富餘,有些人家就沒有賣了魚,做成了魚幹存放起來。
接著又是耕地,育好的苗就種下了。
這次種的是黃豆。
種完地,冷若雪又對縣城進行了改造。
原來的縣城沒有動,隻是在靠近冷家村這邊,在荒地上,建了新城。
新舊縣城同步做了上下水改造。
原扶風村,建了風力發電站,電力供應整個縣城。
各個村子,通過水庫水壩,也有了水力發電。
電力隻供應路燈,各家需要用電,要自己掏錢申請,除了安裝費,一文錢一度電。
自來水進戶,除了安裝費,也是一文錢一度水。
村裏人開始還是不舍得用的,後來有人算賬,一天砍柴能換一斤米,打土坯能換一斤米,一斤米25文錢。
有挑水的時間,打柴多好。
偶爾累了,不想動了,用了自來水,家裏油燈不夠亮……點一宿油燈比電還費錢,慢慢也都接受了這個價格。
反正可以用積分抵。
省著點用就是了。
縣城富戶不在乎,又有了村子裏洗漱室的方便迴饋,紛紛掏錢,裝。
冷若雪修路的用意開始大家還沒感覺,慢慢隨著冷家村碼頭知道的人越來越多,一條條新的商路就出現了。
有商路,就有各行各業的需求,尤其是人力的需求。
但有著冷若雪用工的價格在,本地用工的價格不高,但也壓不下去,遇見著急的,價格高也用人。
就這樣,到豆子收割,大棚又開始建,已經有聰明的農戶掙到了銀錢,拿到了自己的房契。
除了大棚的工作,碼頭縣城處處用人,不用冷若雪安排,村子的人都能自己養活自己了。
冷若雪才算是鬆了口氣。
實在沒啥可以修的了。
大棚裏的青菜,11月份開始產出,除了固定送京城的,別的菜一到縣城,就被商人瓜分一空。
玻璃廠、手紙廠擴了幾迴,冷家村的人除了種地,就是在這三個廠上工了。
有了碼頭的冷家村,客棧酒樓倉庫,當初投入的銀錢,已經收迴來了,而且,每家分了不少的銀子,是附近出名的富裕。
村學也辦起來了,5歲到8歲的男孩女孩都必須上學,不上學的不給分紅。
每個月都有小考,小考前三的孩子,獎勵3,2,1兩銀子。
銀子不多,但對孩子來說,不少了,比做工掙的多。
慢慢的也就沒有人排斥女孩讀書的事情了。
人多了,肉菜的需求就多了,許多村民見村裏的雞、豬賣的很好,村裏養殖技術也沒保密,積分還可以換雞仔豬仔,家家都有養。
隨著積分即將清空的消息,村裏的人都把積分換成了糧食、布匹、雞仔什麽的。
可惜了,地不能自己種,跟著做了一年,大家都知道應該怎麽做能掙到錢了,無比期盼三年的租地期限。
村長在春節前,終於給大家帶來了好消息。
地可以提前還給大家種,糧稅改銀錢,一畝地一年1.5兩銀子的稅。
取消人口稅。
三年交不足田稅,五年交不足房錢的,田地收迴,院子收迴。
等大棚拆了,田地就會歸還到各家手裏。
冷若雪的本錢還沒有收迴來,但她就想放手了。
實在是看不上這點銀錢,當初自己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也隻是想讓大家吃飽飯。
現在方法教會了,再餓死,就是自己的事情了。
本來以為需要三年才能讓大家吃飽飯,結果碼頭帶動,一年大家就都能吃飽飯了。
玻璃廠、香皂廠、手紙廠,收入很多,多到了就是個數字。
加上縣城的商稅,再養幾個縣城的人都一點問題沒有。
難得冷若雪清閑下來,正在考慮,是去給八皇子送東西還是迴京城過年,有丫鬟來說,冷家老宅那邊請冷若雪過去。
冷若雪才想起來,自己除了迴來的那天,給老宅送了東西,忙的忘記了老宅,一年都沒有送銀錢了。
答應了下來,明天去老宅。
第二天中午,冷若雪才睡起來。
李公公就來了。
“縣主,京城那邊等您的電廠可等了一年了,你說驗證安全,也驗證了,可以給京城那邊建電廠了嗎?”
“可以了,機器已經做好了,電線也準備差不多了,隻要京城有安裝的條件,春節前就能用上電燈了”
冷若雪忙的把這件事給忘記了,要不是李公公來,都沒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