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進入東宮的時候,在東宮花園裏,看到了樂舞百戲團,往年在宮宴上,這種百戲表演他也看過多次,雖然會為這些神乎其神的技藝讚服,但也知凡技再精絕皆不過手熟,是日複一日的艱苦訓練所得,倒也不必驚怪。
然而,當他這次自明州返迴長安,心境卻與往昔極為不同,就像此刻,站在庭院一角,看著院中那些專注訓練的橦伎、繩伎,看著他們在寒風裏、驕陽下,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一次次挑戰極限,不由得心生惻隱。
那些伎人們身著胡服短衣,在諸般樂器的配合下,全神貫注地翻著筋鬥、練著柔術、戴竿、繩技等等,隨著配樂節奏的加快,各自動作也越發驚險刺激。其中有位四旬左右的漢子,手挈七十尺長杆,有個不足十歲左右的小姑娘在杆上做著各種動作,或是倒懸、或是如飛鳥狀,間或翻滾、跳躍。
不過是來日宮宴上的一個助興玩意兒,卻讓人搏上性命,到底值嗎?
正想著,不知是下麵托杆的漢子手抖,還是上麵的小姑娘一腳踏空,竟然失去重心,眼看就要跌落下來。
若在平常,他必不會出手相助,這不符合他的人設。
但是今日,他根本沒有思索,但將掛在廊裏的一個鳥籠摘下,扔了過去,那小姑娘也是極伶俐的,雖是慌亂,卻也能找準位置,借力打力,借著那騰空飛起的鳥籠墊了一下腳,而後在落地的同時以手相撐,兩三個前滾翻後,終於有驚無險地度過一劫。
未等她和那中年漢子迴過神來上前致謝,李泌已匆匆離去。
來到太子書齋,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情景,太子東宮與十王諸府比,除了建製與規格稍大外,裝飾布置卻是極為素簡的,甚至是有些許的寒酸。
這書齋更是,李泌覺得連自己在翰林棋院的辦公衙門都比這裏豪華一些,至於為什麽會如此,李泌和太子心知肚明,想來聖上和百官也是心知肚明。
給當今天子當太子,實在是個高危的職業。
此時,太子正在全神貫注地給一支馬球球杆雕刻花紋和詩句:“惟願聖主南山壽,何愁不賞萬年春。”這是當今聖上在做太子時所做的一首詩裏的兩句,是對春日永恆美好的向往,和聖主長壽的祝願。
想來,能讓太子如此費神,這球杆必是要送給聖上的。
“寧王薨世後,聖上便將藩邸樂人交由東宮打理。”太子素來少言,此時提起這個,自有深意,“三月三,春日宴。令藩邸樂人與太常寺樂人競技。”
當今聖上為藩王時,便喜歡散樂,養了班子,後登基為帝,怕人說他玩物喪誌,便將班子交給寧王打理,勵精圖治多年後,又設了專門的百戲團和梨園,命太常寺督辦,自是官辦在冊的正式機構。此番將藩邸樂人交給東宮太子,像是父子間一種雅好的傳承,是一種積極的信號。但是又令其與太常寺官辦的樂人競技,這背後,就頗有些深意了。
所以,外麵那些人,才會如此夜以繼日辛苦訓練吧。
“其實,你剛剛丟出的那個鳥籠子,是昔日寧王所愛,那鳥還是聖上所贈。”太子語氣平和。但李泌還是從中聽出了責怪。
“所以,那個橦伎,就算不是在今日,也會在明日、亦或是後日,跌足受傷,以至不能上場,藩邸伎人,終究不敵太常寺。”李泌突然覺得好沒意思,天子與下臣、父親與兒子、就這樣過招於無形,好像很玄妙,卻無聊透頂,終歸受傷的是升鬥小民、草芥百姓。
太子停下手裏的刻刀:“可惜了,一整根上好的安南櫚木整雕的,都怪吾草率了,原是應該在其它木杖上練好刀工力道,這下,又要重頭來過了。”
李泌看向太子,知他一語雙關,便索性攤開來講明:“太子是在怪長源此次南下無功而返,沒能一擊而中?”
太子放下手裏的刻刀,指了一下案上的茶點:“太子妃知道你來,便在膳房裏忙了一早,嚐嚐。”
太子神色越是和煦無波,李沁知道他內心的不安越是深重,“其實,並非無功而返,李林甫命親信明州太守李守業與海盜勾結、私販兵器、假冒大食與波斯人在廣州府鬧市屠城,這證據在咱們手上。”
太子眸中精光一閃,“果然是他們做的。”
李泌神色嚴峻:“朝廷大員暗指地方官吏與海盜裏應外合在廣州製造混亂,以將市舶司遷到明州,而後傾吞兩地往來巨額海運稅銀,為此搭了上萬條無辜百姓的性命與生計。這些證據,都在。”
太子眸中隱隱透著欣喜,隨又更為不解:“既如此,卻又為何輕輕放下?”
李泌拿起那根被太子刻壞了一筆的球杖,下一瞬,便猛然扔了出去,那木杖被丟出去好遠,其撞擊屋外台階的聲響亦頗為驚心。
太子麵色一緊:“你的意思是?”
“不合時宜。”李泌聲音清冷幹脆:“惟願‘聖主南山壽,何愁不賞萬年春’——這詩句在二十歲的聖上看來,是美好祝福,但是對今日的聖上看來,卻很是刺耳,頗有反譏之意。所以,刻壞了,倒是天意。太子可知,人在危時,更不能逆天。”
太子眉頭微挑,顯然並不認同:“難道長源以為,撥亂反正、清除奸佞,是逆天?”
“是否是奸佞,何時清除,不在於是非,在於聖意。”李泌語調輕緩,卻句句箴言:“如今聖上改元,便是天意,聖意再明白不過了,改元天寶,便是天下需要太平興旺,所以絕不可能因為此事將李林甫一黨連根拔除,如果不能連根拔除,亦無必要將此事拿出來跟李林甫交惡,這樣反而對東宮不利。不如拿此跟李林甫換幾年東宮的太平。”
太子的目光從李泌的身上,移至院外,看著那支孤零零躺在冰冷台階上的刻壞了筆畫的球杖,木料再名貴、雕花彩繪再精致,用心再良苦,終究是不合時宜,終究還是要棄了。
“皇甫惟明的外派,我與他,一早便心裏有數。”李泌這句話,如醍醐灌頂,讓太子的心情一下子明朗起來。
再一思索,當下便明白了,像他們這些出身世家,又與皇家又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勳臣之後,擔個富貴閑職容易,若想執掌實權談何容易,更遑論兵權呢??
所以,這便是李泌隱於棋局下的謀劃嗎?
“是交易。”李泌坦言:“臣,與李林甫的交易。”
太子眼眸劃過一絲意外和欣喜,卻是轉瞬即逝,複又歸於常態。
然而,當他這次自明州返迴長安,心境卻與往昔極為不同,就像此刻,站在庭院一角,看著院中那些專注訓練的橦伎、繩伎,看著他們在寒風裏、驕陽下,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一次次挑戰極限,不由得心生惻隱。
那些伎人們身著胡服短衣,在諸般樂器的配合下,全神貫注地翻著筋鬥、練著柔術、戴竿、繩技等等,隨著配樂節奏的加快,各自動作也越發驚險刺激。其中有位四旬左右的漢子,手挈七十尺長杆,有個不足十歲左右的小姑娘在杆上做著各種動作,或是倒懸、或是如飛鳥狀,間或翻滾、跳躍。
不過是來日宮宴上的一個助興玩意兒,卻讓人搏上性命,到底值嗎?
正想著,不知是下麵托杆的漢子手抖,還是上麵的小姑娘一腳踏空,竟然失去重心,眼看就要跌落下來。
若在平常,他必不會出手相助,這不符合他的人設。
但是今日,他根本沒有思索,但將掛在廊裏的一個鳥籠摘下,扔了過去,那小姑娘也是極伶俐的,雖是慌亂,卻也能找準位置,借力打力,借著那騰空飛起的鳥籠墊了一下腳,而後在落地的同時以手相撐,兩三個前滾翻後,終於有驚無險地度過一劫。
未等她和那中年漢子迴過神來上前致謝,李泌已匆匆離去。
來到太子書齋,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情景,太子東宮與十王諸府比,除了建製與規格稍大外,裝飾布置卻是極為素簡的,甚至是有些許的寒酸。
這書齋更是,李泌覺得連自己在翰林棋院的辦公衙門都比這裏豪華一些,至於為什麽會如此,李泌和太子心知肚明,想來聖上和百官也是心知肚明。
給當今天子當太子,實在是個高危的職業。
此時,太子正在全神貫注地給一支馬球球杆雕刻花紋和詩句:“惟願聖主南山壽,何愁不賞萬年春。”這是當今聖上在做太子時所做的一首詩裏的兩句,是對春日永恆美好的向往,和聖主長壽的祝願。
想來,能讓太子如此費神,這球杆必是要送給聖上的。
“寧王薨世後,聖上便將藩邸樂人交由東宮打理。”太子素來少言,此時提起這個,自有深意,“三月三,春日宴。令藩邸樂人與太常寺樂人競技。”
當今聖上為藩王時,便喜歡散樂,養了班子,後登基為帝,怕人說他玩物喪誌,便將班子交給寧王打理,勵精圖治多年後,又設了專門的百戲團和梨園,命太常寺督辦,自是官辦在冊的正式機構。此番將藩邸樂人交給東宮太子,像是父子間一種雅好的傳承,是一種積極的信號。但是又令其與太常寺官辦的樂人競技,這背後,就頗有些深意了。
所以,外麵那些人,才會如此夜以繼日辛苦訓練吧。
“其實,你剛剛丟出的那個鳥籠子,是昔日寧王所愛,那鳥還是聖上所贈。”太子語氣平和。但李泌還是從中聽出了責怪。
“所以,那個橦伎,就算不是在今日,也會在明日、亦或是後日,跌足受傷,以至不能上場,藩邸伎人,終究不敵太常寺。”李泌突然覺得好沒意思,天子與下臣、父親與兒子、就這樣過招於無形,好像很玄妙,卻無聊透頂,終歸受傷的是升鬥小民、草芥百姓。
太子停下手裏的刻刀:“可惜了,一整根上好的安南櫚木整雕的,都怪吾草率了,原是應該在其它木杖上練好刀工力道,這下,又要重頭來過了。”
李泌看向太子,知他一語雙關,便索性攤開來講明:“太子是在怪長源此次南下無功而返,沒能一擊而中?”
太子放下手裏的刻刀,指了一下案上的茶點:“太子妃知道你來,便在膳房裏忙了一早,嚐嚐。”
太子神色越是和煦無波,李沁知道他內心的不安越是深重,“其實,並非無功而返,李林甫命親信明州太守李守業與海盜勾結、私販兵器、假冒大食與波斯人在廣州府鬧市屠城,這證據在咱們手上。”
太子眸中精光一閃,“果然是他們做的。”
李泌神色嚴峻:“朝廷大員暗指地方官吏與海盜裏應外合在廣州製造混亂,以將市舶司遷到明州,而後傾吞兩地往來巨額海運稅銀,為此搭了上萬條無辜百姓的性命與生計。這些證據,都在。”
太子眸中隱隱透著欣喜,隨又更為不解:“既如此,卻又為何輕輕放下?”
李泌拿起那根被太子刻壞了一筆的球杖,下一瞬,便猛然扔了出去,那木杖被丟出去好遠,其撞擊屋外台階的聲響亦頗為驚心。
太子麵色一緊:“你的意思是?”
“不合時宜。”李泌聲音清冷幹脆:“惟願‘聖主南山壽,何愁不賞萬年春’——這詩句在二十歲的聖上看來,是美好祝福,但是對今日的聖上看來,卻很是刺耳,頗有反譏之意。所以,刻壞了,倒是天意。太子可知,人在危時,更不能逆天。”
太子眉頭微挑,顯然並不認同:“難道長源以為,撥亂反正、清除奸佞,是逆天?”
“是否是奸佞,何時清除,不在於是非,在於聖意。”李泌語調輕緩,卻句句箴言:“如今聖上改元,便是天意,聖意再明白不過了,改元天寶,便是天下需要太平興旺,所以絕不可能因為此事將李林甫一黨連根拔除,如果不能連根拔除,亦無必要將此事拿出來跟李林甫交惡,這樣反而對東宮不利。不如拿此跟李林甫換幾年東宮的太平。”
太子的目光從李泌的身上,移至院外,看著那支孤零零躺在冰冷台階上的刻壞了筆畫的球杖,木料再名貴、雕花彩繪再精致,用心再良苦,終究是不合時宜,終究還是要棄了。
“皇甫惟明的外派,我與他,一早便心裏有數。”李泌這句話,如醍醐灌頂,讓太子的心情一下子明朗起來。
再一思索,當下便明白了,像他們這些出身世家,又與皇家又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勳臣之後,擔個富貴閑職容易,若想執掌實權談何容易,更遑論兵權呢??
所以,這便是李泌隱於棋局下的謀劃嗎?
“是交易。”李泌坦言:“臣,與李林甫的交易。”
太子眼眸劃過一絲意外和欣喜,卻是轉瞬即逝,複又歸於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