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性格大大咧咧,不以為意道:“無妨!吾等與宦官有隙,非止一日。竟想不到,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也!哈哈哈哈……”


    幕僚眼色一黯,心中暗道:“豎子不足與謀,吾當早尋借口,迴歸故土。”


    在一旁眾人不解的目光中,何進得意的將今早朝會的情形娓娓道來——


    洛陽密謀雖被瓦解,但大漢亂象將起,各方勢力都欲趁此擴張。


    士族集團敏銳地抓住封諝、徐奉暗通黃巾軍太平道的鐵證,率先發難,故而太尉楊賜之子楊彪在朝會上痛陳:\"中常侍蒙蔽聖聽,竟與賊寇同謀,此乃動搖國本之禍!\"


    “臣附議,請陛下重則十常侍!”另一名袁氏故吏也下場發聲。


    “我等附議!!!”


    見弘農楊氏、汝南袁氏為首,出身世家大族的朝廷官員紛紛下場,對宦官們好一頓口誅筆伐。


    劉宏頭疼的捏了捏額頭,隻得秉公斥道:“張讓,汝等有何話要說?”


    身為十常侍之首,自己手下出了這檔子事,張讓自然責無旁貸。


    張讓先是跪地請罪道:“陛下,臣禦下不嚴,有失察之罪!願受罰!然,吾欲檢舉一事:封、徐二人乃太常張奐、光祿勳高望所薦,士族舉薦之人尚且通賊,何談清流?請陛下斥責兩位大人,且徹查士族舉薦之人,去除腐肉,還天下有才之士一個朗朗乾坤!\"


    袁隗心叫不好!朝廷上下,凡士族舉薦之人約十之七八,如此數目上下,必有手腳不幹淨之輩。若被查出,陛下必會趁機放大,不會當做個案,以此爭奪權柄。而這,也恰是劉宏扶持宦官的初衷之一。


    果然,劉宏聞言臉色鐵青道:“張奐、高望汝可知罪?”


    聽聽,偏袒!赤裸裸的偏袒!


    同樣是有嫌疑,彈劾張讓時,皇帝允張讓分辯;而彈劾張高二人時,皇帝直接默認有罪!


    果然是司馬昭(雖然他還沒出生)之心,路人皆知!


    張讓自然是清楚劉宏心中的天平,所以才有了這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辯駁,而這也折射出桓靈以來\"黨錮之禍\"的延續——士族借\"清議\"掌控輿論,宦官則通過皇帝近侍的身份把持權柄,雙方在舉薦製度上的攻訐實為爭奪官僚體係控製權的生死戰。


    張高二人當即跪地,高唿冤枉:“陛下,我等雖有舉薦,然,古語有雲:‘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保不齊此二賊因宦官而失卻本心,做下滔天禍事!故而,十常侍乃首要之責,不重懲之何以堵天下悠悠眾口?”


    張讓怒斥道:“如此說來,舉薦前未出禍事,便是爾等之功;舉薦後出事,便是他人之過?張高二位大人,推脫倒也幹淨!舉薦人才,本就有擔保之意,汝等若不能慎重待之,為國選優,這舉薦之權不如放棄如何?”


    “閹豎,焉能如此猖狂?”


    “虛偽之極,我等十常侍且敢作敢當,呸!”


    眼見雙方罵戰升級,劉宏瞥了一眼台下的大舅子。


    何進會意,這是讓自己做和事佬來了,當即走出道:“啟稟陛下,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劉宏配合道:“肅靜!愛卿且直言!”


    何進道:“洛陽反賊雖已拔除,然罪魁張氏三兄弟尚未梟首,各地賊寇亦未打散,當此之時,朝廷怎可內訌?臣請陛下暫且擱置追責一事,全力剿賊方為正計!”


    劉宏滿意道:“愛卿所言,甚合朕意!剿賊之事,誰可擔之?”


    袁隗聞言,當即衝皇甫嵩使個眼神。


    皇甫嵩會意,可不待他開口,便有一尖細聲音傳來——


    “臣蹇碩,願為陛下掃清叛賊!”


    劉宏聞言喜道:“愛卿身體壯健,又有武略,確是好人選!”


    “陛下不可!”


    驀然,廳內三人異口同聲喊道,正是皇甫嵩、盧植、朱儁三人!


    劉宏不悅道:“皇甫義真,汝有何高見?”


    皇甫嵩苦笑道:“太平道勾連甚廣,剿賊事宜涉及軍備、錢糧、兵員、各州協同,牽一發而動全身,若非軍營出身之統帥,猝然受命,恐難勝任!”


    見劉宏並不言語,袁隗隻得親自下場道:“陛下,老臣以為皇甫將軍所言極是,臣以為當以皇甫將軍總攬剿賊事宜!”


    張讓陰惻惻一笑,不陰不陽說道:“太平道乃小賊,怎堪比塞外異族?皇甫將軍若因區區小賊而調離眾任,未免小題大做了!蹇碩忠心之誠,陛下盡知,不若允其機會,令其報效國家!”


    “皇甫將軍乃實至名歸!”


    “殺雞焉用牛刀!”


    ……


    劉宏見狀,隻得祭出拖字訣,“此事容後再議,朕自有決斷!”


    一來二去,這餡餅就落到了何進頭上。


    至少現在的大漢朝廷,是沒有人真個重視太平道了。


    粉碎洛陽圖謀,又循著名單剪除各地核心人員,這太平道想來便如一盤散沙、無頭蒼蠅,誰去鎮壓都能輕鬆鍍金,是以各方都在爭取。


    隻是,他們低估了人民的力量……


    話說那日,錦衣倉皇逃出馬元義宅院,用夏凡所說的變裝手段,邊走邊易容,終究順利脫離監視,趕在封城之前離開了洛陽。


    打馬狂奔半日後,眼見四下無人,錦衣才放心的停了下來,仰天大笑道:“哈哈哈哈,富貴險中求,合該俺零零七立此大功!”


    原來,當日零零七請命前往西涼時,行至一江水時,見一人浮於水麵,生死不知。於是救下此人,竟不想是黃巾渠帥馬元義!


    馬元義感念零零七救命之恩,又見他身無分文,也無去處,便留下他在身邊做事,但是也心存提防,重要信息皆會支出他。


    “幸好主公明鑒,曰‘患難見真情’,如非陪其堅守至最後一刻,斷無法得其信任!雖然險些將自己搭進去,但此行值了!”


    說罷,零零七摸了下懷中物事,再次精神煥發,打馬而去,隻是觀其方向,並非北上巨鹿,而是東進!


    “待俺平安歸巢,必可身穿錦衣,招搖過市!”


    想想夏凡吩咐的接下來的任務,零零七麵上的激動便再也退不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上最慘三國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田與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田與樂並收藏史上最慘三國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