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紛紛返程
醫路人生:一位村醫的奮鬥之路 作者:子車無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初三這天晌午,天氣放晴,連刮了幾天的冷風也停了,告別父母和爺爺奶奶後,顏金花牽著小表弟南南的手和姑姑顏惠蘭、姑父施進元一行四人開始返程迴上海。幸得年前從上海迴來時就買好了返程票,要不然不出正月十五是根本買不到火車票的。蘭水市火車站的過路車,發車時間是午後一點不到,因此他們晌午十點就得出發。
鐵橋碼頭上,等船的間隙,廖細香拉著顏金花的手,給她理了理額前的碎發,諄諄叮囑道:“金花,在外要聽姑姑的話好好幹活不要讓媽媽擔心,也要好好吃飯愛惜身體。”
“嗯媽媽我知道了。”真的是兒行千裏母擔憂,等船的一時片刻廖細香也要嘮叨個不停,叮了一囑又一囑。看著媽媽額角鬢邊已然絲絲縷縷的白發,顏金花心下既感動想哭卻又不舍媽媽,但嘴上卻迴應道:“好了媽我知道了,我又不是三歲小孩,我知道照顧自己的。”
“光是知道會自己照顧自己不算啥,金花我的閨女呀,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要記住,媽媽是絕不會同意你遠嫁的。今年底迴來時,揚州那個男孩子如果真的愛你的話,那就不妨邀請他迴蘭水,讓媽和他好好談談。聽到沒?”
見女兒不吱聲,剛待開口,船卻來了。靠岸停穩後,顏惠蘭抱起南南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便上了船,施進元相跟著護在後麵也上了船。南南以前從來沒有坐過船,這次她跟著媽媽這是第一迴坐船了。小家夥膽子大,上船後就不讓人抱,非得自己趴在船舷欄杆上看風景。船下蕩漾的河水、左右兩邊不遠處跨蘭水河而過的漢粵鐵路橋,還有碼頭兩岸的房舍樹木,一一倒映在水中,構成了一幅美麗靈動的山水畫。
“南南來媽媽抱。”顏惠蘭擔心兒子凍手和摔跤,連忙伸手抱起了南南。興許是小手扒在船舷欄杆上凍僵了,南南這迴倒也乖迴,任由媽媽抱起,他還把凍得紅紅的小手伸進媽媽的懷裏。
而在鐵橋碼頭上遊十裏處的雙橋埠村蘭水河對岸顆砂鄉楠竹灣,祝民安家,韋勇和外公祝民安坐於診室中說話。
祝民安老先生靠在躺椅上慈祥地看著外孫,“勇娃,初七上午九點,我帶你去東湖分路口市場管理處辦好門麵租賃手續,你花幾天時間找人搞好隔斷和吊好樓板,然後便喊車把我這邊診所裏的設備藥品等全部搬過去,盡快忙完,好早點開業。”
“好,辛苦外公了。”想到今番又要辛苦年近七旬的外公,韋勇心中感激之餘又有些歉然。
祝民安抬手輕揮:“這些個不必放在心上,今後你隻需好好行醫良心做人,努力鑽研醫術服務人民,便不枉我這麽些年對你的教導和期望了。”
“嗯孫兒謹記。”韋勇頷首恭敬迴應。
“至於診所遷址變更等相關手續,我也早已打好招唿,屆時你自去辦就是。開業後頭半年我也會天天去坐診,為你穩住場子。”
韋勇更是感激,口中連連稱謝。
診堂內爺孫二人促膝詳談,商量著診所搬遷和開業方方麵麵的細節,外婆李金嬋在廚房裏正要做飯炒菜。韋勇和外公走了進來準備燒火,冬天氣溫低,炒菜燒火可以暖身驅寒,這事兒韋勇最喜歡幹了。
鐵橋碼頭上,等船的間隙,廖細香拉著顏金花的手,給她理了理額前的碎發,諄諄叮囑道:“金花,在外要聽姑姑的話好好幹活不要讓媽媽擔心,也要好好吃飯愛惜身體。”
“嗯媽媽我知道了。”真的是兒行千裏母擔憂,等船的一時片刻廖細香也要嘮叨個不停,叮了一囑又一囑。看著媽媽額角鬢邊已然絲絲縷縷的白發,顏金花心下既感動想哭卻又不舍媽媽,但嘴上卻迴應道:“好了媽我知道了,我又不是三歲小孩,我知道照顧自己的。”
“光是知道會自己照顧自己不算啥,金花我的閨女呀,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要記住,媽媽是絕不會同意你遠嫁的。今年底迴來時,揚州那個男孩子如果真的愛你的話,那就不妨邀請他迴蘭水,讓媽和他好好談談。聽到沒?”
見女兒不吱聲,剛待開口,船卻來了。靠岸停穩後,顏惠蘭抱起南南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便上了船,施進元相跟著護在後麵也上了船。南南以前從來沒有坐過船,這次她跟著媽媽這是第一迴坐船了。小家夥膽子大,上船後就不讓人抱,非得自己趴在船舷欄杆上看風景。船下蕩漾的河水、左右兩邊不遠處跨蘭水河而過的漢粵鐵路橋,還有碼頭兩岸的房舍樹木,一一倒映在水中,構成了一幅美麗靈動的山水畫。
“南南來媽媽抱。”顏惠蘭擔心兒子凍手和摔跤,連忙伸手抱起了南南。興許是小手扒在船舷欄杆上凍僵了,南南這迴倒也乖迴,任由媽媽抱起,他還把凍得紅紅的小手伸進媽媽的懷裏。
而在鐵橋碼頭上遊十裏處的雙橋埠村蘭水河對岸顆砂鄉楠竹灣,祝民安家,韋勇和外公祝民安坐於診室中說話。
祝民安老先生靠在躺椅上慈祥地看著外孫,“勇娃,初七上午九點,我帶你去東湖分路口市場管理處辦好門麵租賃手續,你花幾天時間找人搞好隔斷和吊好樓板,然後便喊車把我這邊診所裏的設備藥品等全部搬過去,盡快忙完,好早點開業。”
“好,辛苦外公了。”想到今番又要辛苦年近七旬的外公,韋勇心中感激之餘又有些歉然。
祝民安抬手輕揮:“這些個不必放在心上,今後你隻需好好行醫良心做人,努力鑽研醫術服務人民,便不枉我這麽些年對你的教導和期望了。”
“嗯孫兒謹記。”韋勇頷首恭敬迴應。
“至於診所遷址變更等相關手續,我也早已打好招唿,屆時你自去辦就是。開業後頭半年我也會天天去坐診,為你穩住場子。”
韋勇更是感激,口中連連稱謝。
診堂內爺孫二人促膝詳談,商量著診所搬遷和開業方方麵麵的細節,外婆李金嬋在廚房裏正要做飯炒菜。韋勇和外公走了進來準備燒火,冬天氣溫低,炒菜燒火可以暖身驅寒,這事兒韋勇最喜歡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