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衿醒來已經是第二天午時了。
一個不愛喝酒的少年,來到這無定山竹院不過數月時間,便宿醉兩次。一次是初入無定山,在那無定河衣冠塚和無名碑下,被謝前輩強行灌入一壺英雄膽。
雖說灑了不少在地上,可那時的李子衿還不會喝酒,其實現在也不會喝,英雄膽又是燕國有名的烈酒,哪怕是三分入喉七分入袖,依然讓他一覺睡了個底朝天。
另一次便是昨晚,是少年自己想喝酒了。因為他總在練劍之餘,望見謝前輩倚靠在翠竹上,眼睛望向遠方,什麽也不說,也不看自己練劍,就那麽喝悶酒。
李子衿知道那是前輩心情不好的時候。可是好像謝前輩每次喝完一壺酒,就又變迴了正常的謝於鋒,會跟自己講話,會指點自己練劍,會笑。
那時他便覺得酒真是個神奇的東西,難不成真跟書上說的一樣,能夠一醉解千愁?
所以昨日,當李子衿心情也不太好的時候,他便想看看酒是不是真那麽神奇。好嘛,結果一個不小心,稍稍喝多了些,也沒來得及感受最後自己的心情到底有沒有變好,就醉昏過去了。
其實他一開始飲酒都是小口小口抿的,也不知道昨日前輩說了什麽話,好像突然自己就猛喝了一口,真要細細迴想,隻覺得頭疼欲裂,李子衿索性不再去想了。
陽光很刺眼,從竹屋中的縫隙裏滲入,少年一隻手擋在額頭上,翻身下床,發現竹桌上有一封書信,字跡還很濕,應該是落筆沒多久。
看見信的一瞬間,李子衿就有種不好的預感。
他緩緩拿起書信,仔細讀完了信上的內容,深唿吸了一口,然後走出竹屋,經過竹院,進入竹林,那一片被自己一招“山水共情”斬倒的翠竹還沒能重新生長出來。
謝前輩走了。
信上以半開玩笑的語氣,說他要去“追仙子”了,身為前輩,在這種事情上,他可不想落後於晚輩。
盡管如此,李子衿依舊覺得事情沒有這麽簡單,如果說信上隻有寥寥幾字,那麽他肯定會信。
問題就在於,謝於鋒以近乎於玩笑的語氣,在信上說自己要去“追仙子”,了卻當年未了的心願,讓自己不會留下遺憾之後,還叮囑了李子衿不少,勤勉練劍、持心以正、待人以誠······
最後,謝於鋒還讓他碰到喜歡的姑娘,一定要大膽一些,很多話藏在心裏,要是當時不講,可能這輩子都沒有機會講了。
少年隱隱感覺到,謝於鋒一定不是去追什麽仙子,極有可能是跟他同門師兄弟的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有關。
若非如此,謝前輩就不會將一封信寫滿叮囑了。
李子衿進入竹林後,朝裏頭追了很遠,直到衝出整片竹林,也沒能追到謝於鋒。
最後少年站在無定山一處名為斷魂崖的峭壁上,向下望去,隱隱可以看見無定河那些衣冠塚和無名碑。
此刻位於無定河那座巨大的無名碑下,最後為陳思遠祭去一壺酒的中年劍修,其貌不揚。他鬼使神差地迴過頭,朝其實很遠的斷魂崖方向望去。
那門隻有金丹元嬰地仙境界之上才可能修成的“遠眺”神通,不可能被如今的兩人掌握。
然而一大一小,未曾以師徒相稱的兩人。
二境劍修李子衿,劍修謝於鋒。
斷魂崖和無定河,有過一瞬遠眺的“對視”。
————
謝於鋒走後,李子衿依舊日日練劍,但就一直卡在二境,好像無論他如何去汲取天地靈力,自己識海內的那些靈力都不會變多一樣。
在他主動運轉識海中的靈力,與體內洞府竅穴中行走大小周天時,靈力流動也依舊緩慢,本該是一股暖流,如今卻好像這股靈力暖流被凍結了,要少年用盡全力,才能讓體內靈力“暖流”堪堪向前推進一絲一毫。
修為進境,確實極慢,而李子衿此刻也終於接受了自己“天資愚鈍”的這個說法,還能如何?隻能練劍更勤勉,修行更用心。
在自己琢磨出了一招山水共情之後,李子衿沒有好高騖遠,繼續去羅列十三種最為基本的劍招,反而是忽然沉下心來,為自己的劍術打好基礎,反複練習那十三種基礎劍招,狀態不錯的時候,偶爾會溫習一下山水共情。
另外,謝於鋒教給少年的那門名為共情的劍術,與其說是劍術,不如說是劍意,因為共情劍並沒有一條標準的招式示範,練劍之人懷揣著什麽樣的心情出劍,那麽就會遞出符合那種心情、那種狀態的劍招。
也就是說,一百個練共情劍的人,同時出劍,也許會有一百種不同的劍招,而即便是兩個人同樣懷著悲傷的心情出劍,劍招劍勢也會有細微的差別,並不會千篇一律。
其實李子衿作此想,完全是多此一舉,因為要練共情劍的條件,太為苛刻,而這種劍招又沒有殺傷力,所以如今的扶搖天下,會共情劍的,隻有兩人。
一人是謝於鋒。另一人便是李子衿。
至於謝於鋒的那些師兄弟們,大多是不屑於學共情劍,又或者是沒那個天賦,再或者是吃不了那個苦,亦或是三者兼備。
共情劍,挑人。
一人獨自在無定山竹屋中又住了一個月的李子衿,發現自己修為真的完全不增長了,便決定換一種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境界。
山上煉氣士,要想提升境界,無非三種方式。
第一種,就是李子衿自始至終都在使用的方法,通過調動識海內的靈力,在體內洞府竅穴之間運轉小周天、大周天,於此同時汲取天地靈力、日月精華,來為自己提升修為。
這一種方法,極為考驗修道之人的耐心,非大毅力者絕對堅持不久,優點是基礎牢固,日後境界越高,得益越大,因為煉氣士每破一境,相當於在上一境的修為、造化,已經完全定型,每一境那個“最終成型”,銜接起來,就是一位修士的大道上限,而選擇以這種方法修行的煉氣士,大道上限會比較高。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就是破境緩慢,同樣的天賦、悟性,修習同樣的功法,用這種方法修行的煉氣士,破境是相當緩慢的,也許別人十年破兩境、三境,但是自己卻隻破一境、兩境。
第二種方法,便是服用山上仙家的靈丹妙藥,獲取這些靈丹妙藥的途徑也有很多,洞天福地、道家丹道煉丹術、農家秘法種植仙花仙草,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但是通過靈丹妙藥來幫助自己提升修為,對於丹藥品質要求極高,若是服用尋常丹藥,那麽便是以拔苗助長的方法來提升煉氣士境界,這種方法雖然暫時能夠讓一位煉氣士破境極快,但是隨著修士境界越高,弊端也越明顯。
這種方法極為消磨一位修士的大道上限,也許一位原本能夠修行到元嬰境界的修士,采取這種拔苗助長的方式,就隻能修成金丹境了,哪怕是天道眷顧,尚且為他留有一線生機,讓他能夠破境成為元嬰,那也是紙糊的元嬰,比尋常金丹,強不了多少,卻比正兒八經的元嬰修士,矮了不止一頭。
第三種方法,既有第一種方法的大道上限,而且說不定還能突破一位修士本身的大道極限,還能像第二種方法那樣,破境速度極快,但是一般隻在瓶頸處才有用,若是剛剛躋身一個境界初期,那麽這種方法便沒多大作用。
這種方法便是在生死之戰當中,突破修士自身的極限,打破當前境界的瓶頸,一舉破境。如同刀口舔血,極為兇險,但是迴報也是極為豐厚的,不僅能夠打破瓶頸,還能保持一位修士原有的大道上限。
唯一的缺點,就是容易死。
因為唯有真正的生死之戰,才能夠發揮一位煉氣士的潛力,打破自身極限,於千鈞一發之際悟到突破瓶頸的那一抹靈光。
即便如此,世間依舊有不少修士,願意以這種方式磨煉自身道行,砥礪道心。
他們既是天才,也是瘋子,又或者這兩者並沒有什麽區別,唯一的區別隻在於世人看待他們的眼光,角度不同,結論便不同。
李子衿便決定以這第三種方式來打破自己如今的瓶頸,好幾個月沒有絲毫長進,這怎麽行?若是按照目前的速度修行下去,那他何年何月才能夠問劍昆侖山?
修長生修長生,按這個破境速度,怕是等他都八十歲了,還卡在二境,修個屁的長生啊,能不能活到八十歲還兩說呢。
這一日,李子衿沒有練劍。
他將竹屋收拾得整整齊齊,幹幹淨淨,把院子裏的竹葉清掃完畢,將那袋子神仙錢揣進懷中,翠蕖劍斜背在身後,少年走出竹屋,走出竹院,轉身將竹籬笆中間的小竹門輕輕合上。
他打算離開了。
少年倒退幾步,好讓自己能夠將整座竹院都收入眼底。
他眼含笑意,小聲呢喃道:“今日,不練劍了。”
一個不愛喝酒的少年,來到這無定山竹院不過數月時間,便宿醉兩次。一次是初入無定山,在那無定河衣冠塚和無名碑下,被謝前輩強行灌入一壺英雄膽。
雖說灑了不少在地上,可那時的李子衿還不會喝酒,其實現在也不會喝,英雄膽又是燕國有名的烈酒,哪怕是三分入喉七分入袖,依然讓他一覺睡了個底朝天。
另一次便是昨晚,是少年自己想喝酒了。因為他總在練劍之餘,望見謝前輩倚靠在翠竹上,眼睛望向遠方,什麽也不說,也不看自己練劍,就那麽喝悶酒。
李子衿知道那是前輩心情不好的時候。可是好像謝前輩每次喝完一壺酒,就又變迴了正常的謝於鋒,會跟自己講話,會指點自己練劍,會笑。
那時他便覺得酒真是個神奇的東西,難不成真跟書上說的一樣,能夠一醉解千愁?
所以昨日,當李子衿心情也不太好的時候,他便想看看酒是不是真那麽神奇。好嘛,結果一個不小心,稍稍喝多了些,也沒來得及感受最後自己的心情到底有沒有變好,就醉昏過去了。
其實他一開始飲酒都是小口小口抿的,也不知道昨日前輩說了什麽話,好像突然自己就猛喝了一口,真要細細迴想,隻覺得頭疼欲裂,李子衿索性不再去想了。
陽光很刺眼,從竹屋中的縫隙裏滲入,少年一隻手擋在額頭上,翻身下床,發現竹桌上有一封書信,字跡還很濕,應該是落筆沒多久。
看見信的一瞬間,李子衿就有種不好的預感。
他緩緩拿起書信,仔細讀完了信上的內容,深唿吸了一口,然後走出竹屋,經過竹院,進入竹林,那一片被自己一招“山水共情”斬倒的翠竹還沒能重新生長出來。
謝前輩走了。
信上以半開玩笑的語氣,說他要去“追仙子”了,身為前輩,在這種事情上,他可不想落後於晚輩。
盡管如此,李子衿依舊覺得事情沒有這麽簡單,如果說信上隻有寥寥幾字,那麽他肯定會信。
問題就在於,謝於鋒以近乎於玩笑的語氣,在信上說自己要去“追仙子”,了卻當年未了的心願,讓自己不會留下遺憾之後,還叮囑了李子衿不少,勤勉練劍、持心以正、待人以誠······
最後,謝於鋒還讓他碰到喜歡的姑娘,一定要大膽一些,很多話藏在心裏,要是當時不講,可能這輩子都沒有機會講了。
少年隱隱感覺到,謝於鋒一定不是去追什麽仙子,極有可能是跟他同門師兄弟的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有關。
若非如此,謝前輩就不會將一封信寫滿叮囑了。
李子衿進入竹林後,朝裏頭追了很遠,直到衝出整片竹林,也沒能追到謝於鋒。
最後少年站在無定山一處名為斷魂崖的峭壁上,向下望去,隱隱可以看見無定河那些衣冠塚和無名碑。
此刻位於無定河那座巨大的無名碑下,最後為陳思遠祭去一壺酒的中年劍修,其貌不揚。他鬼使神差地迴過頭,朝其實很遠的斷魂崖方向望去。
那門隻有金丹元嬰地仙境界之上才可能修成的“遠眺”神通,不可能被如今的兩人掌握。
然而一大一小,未曾以師徒相稱的兩人。
二境劍修李子衿,劍修謝於鋒。
斷魂崖和無定河,有過一瞬遠眺的“對視”。
————
謝於鋒走後,李子衿依舊日日練劍,但就一直卡在二境,好像無論他如何去汲取天地靈力,自己識海內的那些靈力都不會變多一樣。
在他主動運轉識海中的靈力,與體內洞府竅穴中行走大小周天時,靈力流動也依舊緩慢,本該是一股暖流,如今卻好像這股靈力暖流被凍結了,要少年用盡全力,才能讓體內靈力“暖流”堪堪向前推進一絲一毫。
修為進境,確實極慢,而李子衿此刻也終於接受了自己“天資愚鈍”的這個說法,還能如何?隻能練劍更勤勉,修行更用心。
在自己琢磨出了一招山水共情之後,李子衿沒有好高騖遠,繼續去羅列十三種最為基本的劍招,反而是忽然沉下心來,為自己的劍術打好基礎,反複練習那十三種基礎劍招,狀態不錯的時候,偶爾會溫習一下山水共情。
另外,謝於鋒教給少年的那門名為共情的劍術,與其說是劍術,不如說是劍意,因為共情劍並沒有一條標準的招式示範,練劍之人懷揣著什麽樣的心情出劍,那麽就會遞出符合那種心情、那種狀態的劍招。
也就是說,一百個練共情劍的人,同時出劍,也許會有一百種不同的劍招,而即便是兩個人同樣懷著悲傷的心情出劍,劍招劍勢也會有細微的差別,並不會千篇一律。
其實李子衿作此想,完全是多此一舉,因為要練共情劍的條件,太為苛刻,而這種劍招又沒有殺傷力,所以如今的扶搖天下,會共情劍的,隻有兩人。
一人是謝於鋒。另一人便是李子衿。
至於謝於鋒的那些師兄弟們,大多是不屑於學共情劍,又或者是沒那個天賦,再或者是吃不了那個苦,亦或是三者兼備。
共情劍,挑人。
一人獨自在無定山竹屋中又住了一個月的李子衿,發現自己修為真的完全不增長了,便決定換一種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境界。
山上煉氣士,要想提升境界,無非三種方式。
第一種,就是李子衿自始至終都在使用的方法,通過調動識海內的靈力,在體內洞府竅穴之間運轉小周天、大周天,於此同時汲取天地靈力、日月精華,來為自己提升修為。
這一種方法,極為考驗修道之人的耐心,非大毅力者絕對堅持不久,優點是基礎牢固,日後境界越高,得益越大,因為煉氣士每破一境,相當於在上一境的修為、造化,已經完全定型,每一境那個“最終成型”,銜接起來,就是一位修士的大道上限,而選擇以這種方法修行的煉氣士,大道上限會比較高。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就是破境緩慢,同樣的天賦、悟性,修習同樣的功法,用這種方法修行的煉氣士,破境是相當緩慢的,也許別人十年破兩境、三境,但是自己卻隻破一境、兩境。
第二種方法,便是服用山上仙家的靈丹妙藥,獲取這些靈丹妙藥的途徑也有很多,洞天福地、道家丹道煉丹術、農家秘法種植仙花仙草,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但是通過靈丹妙藥來幫助自己提升修為,對於丹藥品質要求極高,若是服用尋常丹藥,那麽便是以拔苗助長的方法來提升煉氣士境界,這種方法雖然暫時能夠讓一位煉氣士破境極快,但是隨著修士境界越高,弊端也越明顯。
這種方法極為消磨一位修士的大道上限,也許一位原本能夠修行到元嬰境界的修士,采取這種拔苗助長的方式,就隻能修成金丹境了,哪怕是天道眷顧,尚且為他留有一線生機,讓他能夠破境成為元嬰,那也是紙糊的元嬰,比尋常金丹,強不了多少,卻比正兒八經的元嬰修士,矮了不止一頭。
第三種方法,既有第一種方法的大道上限,而且說不定還能突破一位修士本身的大道極限,還能像第二種方法那樣,破境速度極快,但是一般隻在瓶頸處才有用,若是剛剛躋身一個境界初期,那麽這種方法便沒多大作用。
這種方法便是在生死之戰當中,突破修士自身的極限,打破當前境界的瓶頸,一舉破境。如同刀口舔血,極為兇險,但是迴報也是極為豐厚的,不僅能夠打破瓶頸,還能保持一位修士原有的大道上限。
唯一的缺點,就是容易死。
因為唯有真正的生死之戰,才能夠發揮一位煉氣士的潛力,打破自身極限,於千鈞一發之際悟到突破瓶頸的那一抹靈光。
即便如此,世間依舊有不少修士,願意以這種方式磨煉自身道行,砥礪道心。
他們既是天才,也是瘋子,又或者這兩者並沒有什麽區別,唯一的區別隻在於世人看待他們的眼光,角度不同,結論便不同。
李子衿便決定以這第三種方式來打破自己如今的瓶頸,好幾個月沒有絲毫長進,這怎麽行?若是按照目前的速度修行下去,那他何年何月才能夠問劍昆侖山?
修長生修長生,按這個破境速度,怕是等他都八十歲了,還卡在二境,修個屁的長生啊,能不能活到八十歲還兩說呢。
這一日,李子衿沒有練劍。
他將竹屋收拾得整整齊齊,幹幹淨淨,把院子裏的竹葉清掃完畢,將那袋子神仙錢揣進懷中,翠蕖劍斜背在身後,少年走出竹屋,走出竹院,轉身將竹籬笆中間的小竹門輕輕合上。
他打算離開了。
少年倒退幾步,好讓自己能夠將整座竹院都收入眼底。
他眼含笑意,小聲呢喃道:“今日,不練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