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大道無情,所以大道惟誠!”李適語重心長的道,“父皇,陰謀詭計終究上不了台麵,靠陰謀治理不了國家,更無法中興大唐!”


    “怎麽,你在教我做事?”李豫臉色變得有些不好看,你才當了幾天聖人?


    “父皇,兒臣隻是在陳述事實。”李適不亢不卑的說道,“太宗皇帝治國以誠,才有貞觀之治,然後被四夷萬邦尊為天可汗!”


    “玄宗皇帝登基之初同樣也以誠治國,始有開元盛世。”


    頓了頓,李適又歎息道:“然而到了天寶年間,玄宗皇帝改以李林甫之陰謀治國,才有了安史之亂,大唐國勢頓衰!”


    “皇兒,今日這場兵變,你阻止不了!”李豫不耐煩了。


    “父皇,今日這場兵變,你發動不了!”李適語氣尋常,但是語氣中透出的意思,卻一點都不尋常,時代已經變了!


    頓了頓,李適接著說道:“父皇還真以為你的以退為進,能瞞得過王臣?”


    “適兒,你這話是何意?”李豫聞言兩個瞳孔急劇收縮,王臣竟然猜到了他的禪位是以退為進之計,是為了在這次賜宴發動兵變?


    李適道:“父皇你可知曉,有多少將士參與這次麟德賜宴?”


    李豫道:“除了三品以上高官以及勳貴,不是隻有參與獻俘儀式的兩千四多名有功將士以及移地健、巴紮爾汗、田承嗣等亂臣賊子?”


    “非也。”李適搖搖頭道,“還有李希烈、朱泚等數千降將!”


    “數千降將?”李豫臉色變得有些難看,“數千究竟是幾千?”


    “全加起來大概四千多人。”李適哂然道,“而且大多是被王臣打服了的,父皇以為憑八百羽林衛就能在四千餘人的護衛下斬殺王臣翁婿?”


    “藩鎮降將未必就會護著王臣!”李豫搖頭。


    “父皇真該見見那些藩鎮降將。”李適歎道。


    李豫沒見過那些藩鎮降將,李適卻是已經見過。


    跟朱泚、李希烈、邢曹俊、王武俊這些藩鎮降將甚至朱滔、馬燧等人接觸下來,給李適的印象就是,要麽就是對王臣佩服得五體投地,比如馬燧,邢曹俊等,要麽就徹底變成王臣的忠實走狗,比如朱滔、李希烈等。


    李適也是見過這些藩鎮降將之後才後知後覺的發現,王臣的威望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單以軍中的威望而論,王臣已經超過了郭子儀!


    這其實也很正常,平定河朔,削除七藩,多大的功勞?


    即便是相比李積、李靖以及蘇定方等人也是毫不遜色。


    如果王臣在這時候起兵造反,絕大多數降將都會附逆!


    軍隊之中都是靠能力說話的,武將們都信服能力卓著者!


    也是從這時候開始,李適開始重新審視他和王臣之間的君臣關係。


    隻不過,跟李豫不一樣的是,李適的第一反應不是想著打壓提防,而是更真誠!


    所以當王臣隱晦提及太上皇有可能發動玄武門之變時,李適便主動提出讓杜嶽、王佖率領陌刀團進入大明宮聽調。


    這一團陌刀兵果然派上用場。


    李適說話間,行轅門外再次響起沉重的腳步聲。


    緊接著,兩員鐵塔般的昂藏武將就昂然走進來。


    看清楚這兩員武將後,不隻李豫,便是尚可孤、郝廷玉也一下變了臉色,陌刀將!竟然是王臣麾下的左右陌刀將!


    緊接著,一大群全裝慣帶的陌刀兵就魚貫而入。


    李適的目光轉向尚可孤和郝廷玉:“兩位大將軍可以退下了。”


    “喏!”尚可孤和郝廷玉叉手唱了聲喏,當即躬身退出行轅,而且從始至終都沒有再看李豫一眼,因為他們明白,太上皇已經真成太上皇。


    今後,大唐的生殺予奪大權操之於聖人,而非太上皇。


    李適又笑著對李豫說:“父皇若是有興致,可以同去麟德殿。”


    到了這會,李豫終於也認清形勢,歎息道:“為父就不去了。”


    “既然父皇不願同往,那就算了。”李適點點頭,又吩咐杜嶽和王佖兩人,“有勞兩位將軍護送太上皇返迴興慶宮!”


    杜嶽和王佖同聲應喏。


    從玄武門外軍營迴興慶宮可以直接穿過大明宮。


    但是杜嶽、王佖和麾下陌刀兵未奉詔不能入宮,所以隻能夠從城外繞行。


    一行人走到龍首原東,正好能看見東邊銅人原,李豫這才發現原本駐紮在軍營裏的龜茲軍團已經開到了長安城東,正從通化門外緩緩開過。


    看到這幕,李豫這才想起李適剛才說的那番話。


    看來王臣不僅猜到了他的禪位是以退為進之計,甚至還做了充分的準備。


    如果他真敢發動兵變,龜茲軍團就不隻是路過,而是直接就會攻打長安,那時候才是真正的變生肘腋,他們父子甚至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


    想到這裏,李豫歎道:“李師,難道真是我錯了?”


    不知不覺,李豫的自稱已經不再是朕,而是改成了我。


    李泌聞言也輕歎一聲,安慰道:“太上皇,安西足夠大,足以裝下王臣!”


    李泌其實想說,王臣想與皇帝平權之心已經是昭然若揭,所以與其留在朝中讓他成為曹操一般的權臣,那還不如索性放他去安西,為大唐開疆拓土。


    ……


    麟德殿上,李晟這個時候也反應過來。


    “所以,賢婿你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一旦有不測之禍,就讓龜茲軍團攻擊長安!”


    “嶽父,需知小心無大錯,諸葛一生唯謹慎。”


    “可是你想過沒有,你這麽做,聖人心裏會怎麽想?”


    “嶽父你未免太小瞧聖人,聖人之胸襟不輸當年的太宗皇帝。”


    “未必!”李晟憂愁的說道,“聖人胸襟再大,也畢竟是皇帝,古往今來有哪個皇帝會容忍臣子恐嚇?”


    “嶽父,我隻是提防太上皇,而非提防聖人。”


    “提防太上皇就是提防聖人,賢婿你逾矩了。”李晟有些惆悵的說道,“之前你們不還是好好的麽?為何就走到了這一步?”


    王臣也沒有多解釋,隻是搖頭。


    反正李適知道他不會起兵造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唐安西當大都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喝黑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喝黑茶並收藏我在大唐安西當大都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