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救兵到來,竟是周倉?!
亂世英豪:開局挑戰諸侯 作者:齊兒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說此刻公孫瓚最憂慮的是什麽?
無疑是兵力不足!
五千騎兵曆經連番激戰,如今隻剩四千餘人。
那麽高麗呢?
光丸都城內的居民數量已逾二十萬,整個高句麗估計擁有六七十萬之眾。
這些草原民族的拿手好戲便是全民皆兵。
隻要戰爭召喚,
除了年邁、幼弱和病殘,人人都能拿起武器投入戰鬥。
盡管戰力稍遜,但他們的人數優勢不容忽視。
於是,
公孫瓚在占領丸都城的瞬間,便向幽州送去一封求助信,更像是一封詢問信。
至少,
他需先弄清主公對高句麗的應對策略。
信中他提出了兩套方案,或是增派軍隊直接控製高句麗,或是掠奪一番後迅速撤離。
然而,
信尚未送出,他卻意外收到一則消息。
援軍已至!…………
時光倒流至十幾天前。
幽州,涿郡,
刺史府內,李秀寧正埋頭於堆積如山的公文。
門外侍女的稟報打斷了她的思緒:“大夫人,劉太守在外求見。”
“嗯?”
李秀寧迴過神,揉了揉略感疲憊的手腕,吩咐道:“請他到會客廳等候吧!”
“遵命!”
侍女應聲退下,李秀寧的眉頭微微擰起。
主公的行為越來越不可靠了!
眼看遼東即將烽煙四起,他卻帶著情人一走了之?
實在可恨!
若非她還需坐鎮幽州,真想一同前往。
對了,
昨日似乎收到消息,說公孫瓚已深入高句麗腹地?
若主公知曉,恐怕又要稱讚公孫瓚英勇善戰了。
可眼下問題在於,
兵力捉襟見肘!
第一、第二軍團已出征,幽州僅剩各郡的郡兵。
若把這些郡兵全派給公孫瓚,是否太過冒險?
盡管心中如此盤算,但當李秀寧在會客廳見到劉其時,她還是堅定地承諾:
“劉大人,請您放心!”
望著憂慮滿麵的劉其,李秀寧微笑著安慰:“公孫將軍雖有些衝動,但刺史府絕不會坐視不理!”
“我立刻下令調集騎兵,即刻奔赴遼東!”
“唿~!”
聽到李秀寧的保證,劉其鬆了口氣。
“老夫在此先替伯圭向夫人致以救命之恩!”
“劉大人何必如此客氣?”
見劉其欲行跪拜禮,李秀寧連忙讓侍女扶住他。
“公孫將軍是為了幽州百姓的安全,況且這是主公的命令,刺史府出兵救援天經地義。”
“好了!”
“劉大人不必多言,我這就下令調郡兵出發!”
言罷,李秀寧送走劉其,立即下令召集數郡的郡兵。
當然,
隻調動騎兵,步兵出發也來不及了。
很快,
遼東邊境的騎手接到指令,疾馳奔赴戰場。幽州十一郡,遼東三郡之外,八郡聚集起了一萬六千餘鐵騎。
全體動員!
距離最近的遼東附屬國與右北平的騎兵,短短三日之內,相繼抵達了等候之地。
劉山滿懷欣喜地安頓好候城事宜,親自帶領這四千鐵騎率先啟程。
此時,
...
公孫瓚等人眼前出現的,是風塵仆仆、未曾停歇的劉山。
\"這...這...\"
聽完劉山的匯報,公孫瓚的眼眶微微泛紅。
他明白,
這次他的行動實屬輕率,未經刺史府授權便出征邊疆。
然而他未料到的是,
刺史府在未收到求助的情況下,竟調集了幽州所有的騎兵前來支援。
這是什麽?
這是堅定不移的信任與支持!
對於一名在外征戰的將領而言,這樣的信任無比珍貴。
\"砰!\"
公孫瓚越想越激動,翻身下馬,麵向涿縣,雙膝跪地,連磕三個響頭。
這是他對葉楓以及刺史府信任的迴應。
至於其他的?
需要時間來證明!
總之,
公孫瓚誓向葉楓和刺史府證明,他配得上這份信任。......
此刻,身處陳留的葉楓,自然不知自己多了一位忠實追隨者。
就連李秀寧下令增援遼東的事,他也一無所知。
但他毫不擔憂。
任由他們折騰!
在全軍士兵忠誠度滿格的狀態下,任憑你如何折騰又如何?
隻要你別傻到把寶貝丟掉,葉楓就沒工夫理你。
他此刻也忙碌。
比如,
麵對一個執意要替你扛槍的大漢,該如何應對?
沒錯!
先前的黃巾賊徒已被葉楓收服,那個壯漢也在其中。
隻是,
這家夥既不願隨黃巾軍前往幽州,也不願投靠黃巾主力,偏偏要跟在葉楓身邊扛槍。
這讓葉楓頗為頭疼。
扛槍?
如果你是妹子,那就算了,大不了我吃點虧。
可你是個大男人啊?
這怎麽扛?
什麽?
你說的是兵器!
早說啊!
兵器也不行!
我的係統空間如此便利,我瘋了才會讓你幫我扛兵器?
你沒聽說過曆史上典韋是怎麽死的嗎?
就是在戰鬥中找不到兵器,被雜兵亂箭射殺。
你覺得我會犯同樣的錯誤?
不可能!
就算是和小姑娘聊天時,我也要確保兵器隨時能出鞘!
然而,
這家夥就像貼了狗皮膏藥,從酸棗一直黏到了陳留。
\"不是吧?\"
\"你到底想幹什麽?\"
煩躁不堪的葉楓瞪著眼前的彪形大漢,無奈地迴應:
“我又非關羽再世,何須找人扛刀?何況你也不是裴元紹的副手!”
“呃?”
葉楓的話音剛落,大漢如見鬼般瞪圓了眼睛。
“統、統帥,您認識小的?我就是周倉啊!”
“???”
葉楓望著一臉震驚的大漢,嘴巴張了張,半晌無言。
這家夥自稱周倉?!
不對吧?
周倉不是應該在黃巾起義失敗後,才與裴元紹一同成為盜賊嗎?
裴元紹又在哪裏?
難道他隨黃巾軍返迴幽州了?
但葉楓仔細迴想,那些人中並未發現有勇猛之輩。
“裴元紹?”
聽到葉楓的問題,周倉一臉困惑地撓頭。
“統帥您還記得他?他似乎還在地公將軍身邊效力呢!”
“那你呢?”
看著這個自認是周倉的大漢,葉楓不禁發問:
“你不應該是地公將軍的手下嗎?怎麽會在這裏出現?”
“這、這……”
周倉在葉楓銳利的目光下,尷尬地摸了摸鼻子。
“地公將軍派我到青州探查情報。”
“探查情報?”
“沒錯!”
周倉臉上尷尬的神色更甚,低頭說道:
“當您的第二軍團進入青州時,地公將軍讓我們跟蹤監視。”
“哦?”
葉楓不置可否地點點頭,對此並不感到意外。
但他仍感好奇!
既然這家夥去青州監視,為何會出現在這裏?
“這、這……”
或許想起了尷尬的往事,周倉的臉色變得微紅。
“我們剛踏入青州境內,就遇到了第二軍團。”
“他們實在太強大了!”
“那個紅臉領頭的大漢差點一刀砍翻我。”
“要不是我周某人跑得快,兄弟們可能都留在那裏了。”
“紅、紅臉大漢?”
聽到周倉的描述,葉楓的表情變得有些微妙。
“他是否手持一柄青龍偃月刀?”
“啥?”
“就是……”
葉楓一描述,周倉愣了一下,隨即連連點頭。
“原來那叫青龍偃月刀?的確威武!隻是分量太重了!”
“若非我周某皮糙肉厚,恐怕難以抵擋那一擊。”
“……”
聽著周倉略帶誇張的敘述,葉楓大致明白了事情經過。
怎麽說呢?
這個倒黴蛋受張寶之命監視第二軍團。
結果因靠得太近被關羽發現,還挨了關二爺一刀。
雖然關二爺可能手下留情,讓他撿迴一條命。
但他也因部下幾乎全軍覆沒,不敢直接麵對張寶。
怕死啊!
萬一趙雲得知真相,豈不是會一槍刺穿他?
無奈之下,
周倉隻能一麵逃離,一麵沿途收編難民和盜賊。
他原本設想的是集結一支像樣的隊伍後返迴。
然而,
計劃尚未實現,他卻意外地遇到了趙雲。
這下可好?
好不容易聚集的士兵損失殆盡,他也沒膽子麵對趙雲了。
更別提迴冀州做個普通百姓?
他不甘心哪!
想他周某人一身武藝,怎能平凡一生?
巧合的是,
趙雲這位冀州牧、英勇將領,正是他長久以來敬仰的英雄。
於是,
他渴望留在趙雲身邊,哪怕是一名小兵也心滿意足。
可惜,
趙雲的士兵全由係統招募,根本沒打算親自招兵買馬。
一方極力想留下,另一方卻又不接納,場麵變得尷尬無比!
“這……”
望著滿心期待的周倉,趙雲略顯為難地咂了咂嘴。
盡管理解了他的處境,趙雲並無留下周倉的打算。
為何?
無須多言!
撇開周倉的武力不談,他唯一的亮點就是忠心。
而趙雲身邊缺少忠心耿耿的手下嗎?
絕不缺少!
況且,
他與心愛之人恩愛甚篤,何需多一個電燈泡在一旁呢?
照亮道路嗎?
趙雲可不希望辦事時,外頭還有壯漢杵在那裏。
不過,
周倉畢竟是曆史上留名的猛將,就這樣放棄未免可惜。
不如……。
無疑是兵力不足!
五千騎兵曆經連番激戰,如今隻剩四千餘人。
那麽高麗呢?
光丸都城內的居民數量已逾二十萬,整個高句麗估計擁有六七十萬之眾。
這些草原民族的拿手好戲便是全民皆兵。
隻要戰爭召喚,
除了年邁、幼弱和病殘,人人都能拿起武器投入戰鬥。
盡管戰力稍遜,但他們的人數優勢不容忽視。
於是,
公孫瓚在占領丸都城的瞬間,便向幽州送去一封求助信,更像是一封詢問信。
至少,
他需先弄清主公對高句麗的應對策略。
信中他提出了兩套方案,或是增派軍隊直接控製高句麗,或是掠奪一番後迅速撤離。
然而,
信尚未送出,他卻意外收到一則消息。
援軍已至!…………
時光倒流至十幾天前。
幽州,涿郡,
刺史府內,李秀寧正埋頭於堆積如山的公文。
門外侍女的稟報打斷了她的思緒:“大夫人,劉太守在外求見。”
“嗯?”
李秀寧迴過神,揉了揉略感疲憊的手腕,吩咐道:“請他到會客廳等候吧!”
“遵命!”
侍女應聲退下,李秀寧的眉頭微微擰起。
主公的行為越來越不可靠了!
眼看遼東即將烽煙四起,他卻帶著情人一走了之?
實在可恨!
若非她還需坐鎮幽州,真想一同前往。
對了,
昨日似乎收到消息,說公孫瓚已深入高句麗腹地?
若主公知曉,恐怕又要稱讚公孫瓚英勇善戰了。
可眼下問題在於,
兵力捉襟見肘!
第一、第二軍團已出征,幽州僅剩各郡的郡兵。
若把這些郡兵全派給公孫瓚,是否太過冒險?
盡管心中如此盤算,但當李秀寧在會客廳見到劉其時,她還是堅定地承諾:
“劉大人,請您放心!”
望著憂慮滿麵的劉其,李秀寧微笑著安慰:“公孫將軍雖有些衝動,但刺史府絕不會坐視不理!”
“我立刻下令調集騎兵,即刻奔赴遼東!”
“唿~!”
聽到李秀寧的保證,劉其鬆了口氣。
“老夫在此先替伯圭向夫人致以救命之恩!”
“劉大人何必如此客氣?”
見劉其欲行跪拜禮,李秀寧連忙讓侍女扶住他。
“公孫將軍是為了幽州百姓的安全,況且這是主公的命令,刺史府出兵救援天經地義。”
“好了!”
“劉大人不必多言,我這就下令調郡兵出發!”
言罷,李秀寧送走劉其,立即下令召集數郡的郡兵。
當然,
隻調動騎兵,步兵出發也來不及了。
很快,
遼東邊境的騎手接到指令,疾馳奔赴戰場。幽州十一郡,遼東三郡之外,八郡聚集起了一萬六千餘鐵騎。
全體動員!
距離最近的遼東附屬國與右北平的騎兵,短短三日之內,相繼抵達了等候之地。
劉山滿懷欣喜地安頓好候城事宜,親自帶領這四千鐵騎率先啟程。
此時,
...
公孫瓚等人眼前出現的,是風塵仆仆、未曾停歇的劉山。
\"這...這...\"
聽完劉山的匯報,公孫瓚的眼眶微微泛紅。
他明白,
這次他的行動實屬輕率,未經刺史府授權便出征邊疆。
然而他未料到的是,
刺史府在未收到求助的情況下,竟調集了幽州所有的騎兵前來支援。
這是什麽?
這是堅定不移的信任與支持!
對於一名在外征戰的將領而言,這樣的信任無比珍貴。
\"砰!\"
公孫瓚越想越激動,翻身下馬,麵向涿縣,雙膝跪地,連磕三個響頭。
這是他對葉楓以及刺史府信任的迴應。
至於其他的?
需要時間來證明!
總之,
公孫瓚誓向葉楓和刺史府證明,他配得上這份信任。......
此刻,身處陳留的葉楓,自然不知自己多了一位忠實追隨者。
就連李秀寧下令增援遼東的事,他也一無所知。
但他毫不擔憂。
任由他們折騰!
在全軍士兵忠誠度滿格的狀態下,任憑你如何折騰又如何?
隻要你別傻到把寶貝丟掉,葉楓就沒工夫理你。
他此刻也忙碌。
比如,
麵對一個執意要替你扛槍的大漢,該如何應對?
沒錯!
先前的黃巾賊徒已被葉楓收服,那個壯漢也在其中。
隻是,
這家夥既不願隨黃巾軍前往幽州,也不願投靠黃巾主力,偏偏要跟在葉楓身邊扛槍。
這讓葉楓頗為頭疼。
扛槍?
如果你是妹子,那就算了,大不了我吃點虧。
可你是個大男人啊?
這怎麽扛?
什麽?
你說的是兵器!
早說啊!
兵器也不行!
我的係統空間如此便利,我瘋了才會讓你幫我扛兵器?
你沒聽說過曆史上典韋是怎麽死的嗎?
就是在戰鬥中找不到兵器,被雜兵亂箭射殺。
你覺得我會犯同樣的錯誤?
不可能!
就算是和小姑娘聊天時,我也要確保兵器隨時能出鞘!
然而,
這家夥就像貼了狗皮膏藥,從酸棗一直黏到了陳留。
\"不是吧?\"
\"你到底想幹什麽?\"
煩躁不堪的葉楓瞪著眼前的彪形大漢,無奈地迴應:
“我又非關羽再世,何須找人扛刀?何況你也不是裴元紹的副手!”
“呃?”
葉楓的話音剛落,大漢如見鬼般瞪圓了眼睛。
“統、統帥,您認識小的?我就是周倉啊!”
“???”
葉楓望著一臉震驚的大漢,嘴巴張了張,半晌無言。
這家夥自稱周倉?!
不對吧?
周倉不是應該在黃巾起義失敗後,才與裴元紹一同成為盜賊嗎?
裴元紹又在哪裏?
難道他隨黃巾軍返迴幽州了?
但葉楓仔細迴想,那些人中並未發現有勇猛之輩。
“裴元紹?”
聽到葉楓的問題,周倉一臉困惑地撓頭。
“統帥您還記得他?他似乎還在地公將軍身邊效力呢!”
“那你呢?”
看著這個自認是周倉的大漢,葉楓不禁發問:
“你不應該是地公將軍的手下嗎?怎麽會在這裏出現?”
“這、這……”
周倉在葉楓銳利的目光下,尷尬地摸了摸鼻子。
“地公將軍派我到青州探查情報。”
“探查情報?”
“沒錯!”
周倉臉上尷尬的神色更甚,低頭說道:
“當您的第二軍團進入青州時,地公將軍讓我們跟蹤監視。”
“哦?”
葉楓不置可否地點點頭,對此並不感到意外。
但他仍感好奇!
既然這家夥去青州監視,為何會出現在這裏?
“這、這……”
或許想起了尷尬的往事,周倉的臉色變得微紅。
“我們剛踏入青州境內,就遇到了第二軍團。”
“他們實在太強大了!”
“那個紅臉領頭的大漢差點一刀砍翻我。”
“要不是我周某人跑得快,兄弟們可能都留在那裏了。”
“紅、紅臉大漢?”
聽到周倉的描述,葉楓的表情變得有些微妙。
“他是否手持一柄青龍偃月刀?”
“啥?”
“就是……”
葉楓一描述,周倉愣了一下,隨即連連點頭。
“原來那叫青龍偃月刀?的確威武!隻是分量太重了!”
“若非我周某皮糙肉厚,恐怕難以抵擋那一擊。”
“……”
聽著周倉略帶誇張的敘述,葉楓大致明白了事情經過。
怎麽說呢?
這個倒黴蛋受張寶之命監視第二軍團。
結果因靠得太近被關羽發現,還挨了關二爺一刀。
雖然關二爺可能手下留情,讓他撿迴一條命。
但他也因部下幾乎全軍覆沒,不敢直接麵對張寶。
怕死啊!
萬一趙雲得知真相,豈不是會一槍刺穿他?
無奈之下,
周倉隻能一麵逃離,一麵沿途收編難民和盜賊。
他原本設想的是集結一支像樣的隊伍後返迴。
然而,
計劃尚未實現,他卻意外地遇到了趙雲。
這下可好?
好不容易聚集的士兵損失殆盡,他也沒膽子麵對趙雲了。
更別提迴冀州做個普通百姓?
他不甘心哪!
想他周某人一身武藝,怎能平凡一生?
巧合的是,
趙雲這位冀州牧、英勇將領,正是他長久以來敬仰的英雄。
於是,
他渴望留在趙雲身邊,哪怕是一名小兵也心滿意足。
可惜,
趙雲的士兵全由係統招募,根本沒打算親自招兵買馬。
一方極力想留下,另一方卻又不接納,場麵變得尷尬無比!
“這……”
望著滿心期待的周倉,趙雲略顯為難地咂了咂嘴。
盡管理解了他的處境,趙雲並無留下周倉的打算。
為何?
無須多言!
撇開周倉的武力不談,他唯一的亮點就是忠心。
而趙雲身邊缺少忠心耿耿的手下嗎?
絕不缺少!
況且,
他與心愛之人恩愛甚篤,何需多一個電燈泡在一旁呢?
照亮道路嗎?
趙雲可不希望辦事時,外頭還有壯漢杵在那裏。
不過,
周倉畢竟是曆史上留名的猛將,就這樣放棄未免可惜。
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