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高延優繼位?大公主的下落!
亂世英豪:開局挑戰諸侯 作者:齊兒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丸都城中,
烽煙彌漫。
葉楓還在為成為黃巾賊煩惱時,公孫瓚已在統計損失。
然人率領的守軍?
全軍覆沒!
強大的玄甲鐵騎加上部分叛軍的配合...
效果出奇地好!
然人根本等不到第二波援軍,直接被公孫瓚斬殺。
然人一死,
對那些底層的高句麗士兵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原本戰鬥力就不強的高句麗步兵,失去將領指揮?
還打什麽仗!
潰敗瞬間發生。
他們投降和逃跑的速度,連早已投降的部落長老們看了都覺得尷尬。
太丟人了!
他們號稱草原強國,結果實戰就這樣?
騎兵打不過騎兵就算了,步兵巷戰也打不過騎兵?
特別是那個然人!
作為高句麗大軍的領袖,你幹嘛站在前線?
耍酷嗎?
結果被人一刀砍了,還連累了我們都成了俘虜。
沒錯!
在然人去世的那一刻,部落長老們已找到了替罪羊。
什麽?
我們主動投降?
怎麽可能!
我們分明戰鬥到了最後一刻,眼看就要贏了。
但因然人的衝動,給人家製造了機會一刀斬下,導致高句麗大軍群龍無首而敗退。
嗯!
當高句麗王清醒後,長老們就是這麽解釋的。
關鍵是,高句麗王居然信了!
一陣痛徹心扉的哭泣後,高伯固隻能無奈地接受囚徒的身份。
當然!
為了勸服高傲的高居裏王自願交出大公主,這些人費了不少唇舌。
比如...讓他親眼目睹那些囚徒的生存狀況?
盡管公孫瓚他們已相當寬厚,既未虐待也未讓他們從事繁重勞作。
然而,僅僅是囚禁俘虜的場所,就讓養尊處優的高居裏感到難以忍受。
\"不可接受!\"
\"你們不能這樣對待本王!\"
他猛然衝出關押俘虜的大廳,滿臉憤慨地咆哮。
\"本王是高居裏的大王,你們不能這樣對我!\"
\"嗯?\"
正巧路過的公孫瓚聽到此言,微微一笑。
\"抱歉!\"
\"就在過去的兩個時辰裏,您已不再是高居裏的國王了!\"
\"???\"
高居裏顯然沒完全理解公孫瓚話中的含義。
他剛想反駁,卻發現公孫瓚身後走出一人,他的雙眼立刻收縮。
\"延、延優,你這是怎麽迴事?\"
\"父、父親~!\"
高延優略帶哭腔,略顯尷尬地唿喚高居裏:
\"他、他們強迫我繼承王位,我實在不敢反抗啊!\"
\"你、你......\"
即使早有預感,高居裏依舊被氣得不輕。
\"你們、你們這是無效的!\"
\"沒有各大部落的認同,這個高居裏王位他無法承擔!\"
\"咳、咳咳......\"
\"......\"
公孫瓚看著激動得不停咳嗽的高居裏,轉向幾位長老微笑道:
\"各位,你們的各大部落都不承認他這個高居裏王嗎?\"
\"承認!\"
\"當然承認!\"
\"沒錯!\"
\"大人,這個高居裏王位是經過公正選取的,絕對貨真價實!\"
\"???\"
已被氣得七竅生煙的高居裏,愕然地看著這幾個昔日的盟友。
不對勁?
這是什麽情況?
我們不是約定過一生一世隻愛、不,隻支持我一個人嗎?
\"大、居固啊!\"
麵對高居裏灰暗的臉色,大長老一臉困擾地解釋:
\"現在的情形你也清楚,我們敗了,自然需要有所犧牲!\"
\"再說...\"
\"反正王位終究是你們家族的,讓誰坐不是坐呢?\"
\"等那些人撤退後,你再把王位要迴來不就行了?\"
\"......\"
聽著大長老的安慰,高居裏張了張嘴,卻無言以對。
他說得沒錯!
王位還在他們王族手中,讓誰坐不都...該死的!
要迴來?
做夢吧!
你現在把我趕下王位,你覺得我還迴得去嗎?
或者說,
你覺得那小子為了保住王位,他會做出什麽?
都說知子莫若父!
作為高延優的父親,高居裏深知自己這個二兒子的本性。
表麵上順從,一切聽從兄長高男武的安排。
然而,這家夥暗地裏的小動作,真的以為他一無所知嗎?
隻是因為血脈相連,高伯固才未對他下手。
畢竟,
競爭推動進步的理念,不僅僅在大漢盛行。
如今呢?
長子戰死,他退位,看似便宜了這小子。
但所有人都清楚!
一旦大漢的軍隊撤離,便是他重登寶座之時。
這小子會坐以待斃?
絕無可能!
高伯固深信,這小子已經在策劃如何除掉他了。
隻要他一死,
那麽,
不論大漢軍隊是否離開,高句麗都將落入他的掌控。
你說什麽?
各部落不認可?
高家不承認?
有意義嗎?
高家有能力平息各部落的異議,而高家...已經無人可用了!
高家絕不會眼睜睜看著高句麗王位落入其他部落之手。
至於誰來當這個王?
就像大長老之前所說...誰當不是當呢?
隻要高句麗王還是高家的人,高家就安然無恙了!
況且,
現在按照繼承順序,確實該是這個叛逆的兒子接任王位。
總不能讓一個女子執掌大權吧?
這不合規矩!
別說四大部落,高家內部也不會同意的。
這也是高雪莉身為長公主,卻沒有軍權的原因之一。
咦?
雪莉!
想起聰明伶俐的大女兒,高伯固眼中閃爍出一絲希望。
“大長老,不知我那、我女兒現在何處?”
“這......”
聽到高伯固的話題轉到女兒身上,大長老鬆了一口氣。
“不清楚啊!”
“不清楚?”
“是的!”
麵對高伯固探詢的目光,大長老深深地歎了口氣。
“當時城裏太亂了,而且那丫頭似乎逃出了王宮,現在誰也不知道她在哪裏。”
“這......”
高伯固微微皺眉,心中莫名升起一絲疑慮。
為何感覺大長老對自己的大女兒特別關心?
難道...
這老頭想扶植大女兒,以此來掌控高句麗?
不可以!
若讓這家夥得逞,高句麗還會是他們高家的嗎?
可、可是...
想到自己的處境,高伯固的臉色又變得蒼白。
如果不找到大女兒,他將一直處於危險之中!
而且,
如果讓大長老支持那丫頭,豈不是間接分散了叛逆兒子的注意力?
就是這樣!
沒錯!
雖然這樣對女兒有些危險,但她畢竟是王的女兒。
所謂自保為上,犧牲他人!
高伯固即便未曾耳聞這番話,但這並不妨礙他照做。
\"就這樣吧!\"
他沉思片刻,細數著女兒可能去的地點,低聲對大長老吩咐:
\"一旦找到她,切勿張揚,我擔心那些漢人會對公主不利。\"
\"您盡管放心!\"
滿載情報的大長老笑容滿麵,全然不顧高伯固的告誡,匆忙告別,疾步離去。
低調行事?
笑話!
他們早已大肆搜尋整個城區,否則你以為你現在還能安然無恙?
門外,
劉江已等得有些煩躁,瞪著大長老,滿臉怒氣。
\"我警告你!\"
\"你若敢欺騙我們,我們就讓你腦袋開花!\"
\"不敢,不敢……\"
大長老心頭一緊,連忙拍胸脯保證:
\"大人,您請放心,長公主是千載難逢的佳人!\"
\"哼!\"
劉江找了半天也沒見到人,對此嗤之以鼻。
倒是旁邊的公孫瓚,剛才與他們配合了一把,笑著附和:
\"劉將軍,你別不信,我在幽州就聽說過高麗公主的傳說!\"
\"哦?\"
聽公孫瓚這麽一說,劉江安心不少,眯眼笑道:
\"將軍,你放心,這次的功勞我分你一半!\"
\"不,千萬別……\"
公孫瓚連忙擺手拒絕劉江的好意。
開什麽玩笑?
他可是即將成為葉楓嶽父的人,要這份功勞合適嗎?
到時候如何封賞?
賞他這個嶽父給女婿找個更美的新娘?
別開玩笑了!
到時候別說自己的女兒,就連嶽父那邊都難以交待。
想到這裏,
公孫瓚更是不敢久留,打聲招唿便忙碌去了。
他此刻可沒時間閑著!
雖然四大部族配合,但城內的漢軍與叛軍衝突仍時有發生。
畢竟,
並非每個人都會像那些長老一樣對國家漠不關心。
對於這些部族長老而言,他們依然遵循強者為王的生存法則。
公孫瓚強大,或者說大漢強大,他們就歸順。
又不是頭一迴?
但對於心係家國的人來說,大漢的侵略是極大的恥辱。
就算此時的大漢強大無比,他們也不會輕易放棄抵抗。
嗯?
怎麽好像自己成了惡人?
想到候城中死去的百姓,公孫瓚狠狠咬了咬牙。
以牙還牙,以血償血。既然那些畜生如此肆無忌憚,那就讓他們也體驗一下家園淪陷的滋味吧!
烽煙彌漫。
葉楓還在為成為黃巾賊煩惱時,公孫瓚已在統計損失。
然人率領的守軍?
全軍覆沒!
強大的玄甲鐵騎加上部分叛軍的配合...
效果出奇地好!
然人根本等不到第二波援軍,直接被公孫瓚斬殺。
然人一死,
對那些底層的高句麗士兵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原本戰鬥力就不強的高句麗步兵,失去將領指揮?
還打什麽仗!
潰敗瞬間發生。
他們投降和逃跑的速度,連早已投降的部落長老們看了都覺得尷尬。
太丟人了!
他們號稱草原強國,結果實戰就這樣?
騎兵打不過騎兵就算了,步兵巷戰也打不過騎兵?
特別是那個然人!
作為高句麗大軍的領袖,你幹嘛站在前線?
耍酷嗎?
結果被人一刀砍了,還連累了我們都成了俘虜。
沒錯!
在然人去世的那一刻,部落長老們已找到了替罪羊。
什麽?
我們主動投降?
怎麽可能!
我們分明戰鬥到了最後一刻,眼看就要贏了。
但因然人的衝動,給人家製造了機會一刀斬下,導致高句麗大軍群龍無首而敗退。
嗯!
當高句麗王清醒後,長老們就是這麽解釋的。
關鍵是,高句麗王居然信了!
一陣痛徹心扉的哭泣後,高伯固隻能無奈地接受囚徒的身份。
當然!
為了勸服高傲的高居裏王自願交出大公主,這些人費了不少唇舌。
比如...讓他親眼目睹那些囚徒的生存狀況?
盡管公孫瓚他們已相當寬厚,既未虐待也未讓他們從事繁重勞作。
然而,僅僅是囚禁俘虜的場所,就讓養尊處優的高居裏感到難以忍受。
\"不可接受!\"
\"你們不能這樣對待本王!\"
他猛然衝出關押俘虜的大廳,滿臉憤慨地咆哮。
\"本王是高居裏的大王,你們不能這樣對我!\"
\"嗯?\"
正巧路過的公孫瓚聽到此言,微微一笑。
\"抱歉!\"
\"就在過去的兩個時辰裏,您已不再是高居裏的國王了!\"
\"???\"
高居裏顯然沒完全理解公孫瓚話中的含義。
他剛想反駁,卻發現公孫瓚身後走出一人,他的雙眼立刻收縮。
\"延、延優,你這是怎麽迴事?\"
\"父、父親~!\"
高延優略帶哭腔,略顯尷尬地唿喚高居裏:
\"他、他們強迫我繼承王位,我實在不敢反抗啊!\"
\"你、你......\"
即使早有預感,高居裏依舊被氣得不輕。
\"你們、你們這是無效的!\"
\"沒有各大部落的認同,這個高居裏王位他無法承擔!\"
\"咳、咳咳......\"
\"......\"
公孫瓚看著激動得不停咳嗽的高居裏,轉向幾位長老微笑道:
\"各位,你們的各大部落都不承認他這個高居裏王嗎?\"
\"承認!\"
\"當然承認!\"
\"沒錯!\"
\"大人,這個高居裏王位是經過公正選取的,絕對貨真價實!\"
\"???\"
已被氣得七竅生煙的高居裏,愕然地看著這幾個昔日的盟友。
不對勁?
這是什麽情況?
我們不是約定過一生一世隻愛、不,隻支持我一個人嗎?
\"大、居固啊!\"
麵對高居裏灰暗的臉色,大長老一臉困擾地解釋:
\"現在的情形你也清楚,我們敗了,自然需要有所犧牲!\"
\"再說...\"
\"反正王位終究是你們家族的,讓誰坐不是坐呢?\"
\"等那些人撤退後,你再把王位要迴來不就行了?\"
\"......\"
聽著大長老的安慰,高居裏張了張嘴,卻無言以對。
他說得沒錯!
王位還在他們王族手中,讓誰坐不都...該死的!
要迴來?
做夢吧!
你現在把我趕下王位,你覺得我還迴得去嗎?
或者說,
你覺得那小子為了保住王位,他會做出什麽?
都說知子莫若父!
作為高延優的父親,高居裏深知自己這個二兒子的本性。
表麵上順從,一切聽從兄長高男武的安排。
然而,這家夥暗地裏的小動作,真的以為他一無所知嗎?
隻是因為血脈相連,高伯固才未對他下手。
畢竟,
競爭推動進步的理念,不僅僅在大漢盛行。
如今呢?
長子戰死,他退位,看似便宜了這小子。
但所有人都清楚!
一旦大漢的軍隊撤離,便是他重登寶座之時。
這小子會坐以待斃?
絕無可能!
高伯固深信,這小子已經在策劃如何除掉他了。
隻要他一死,
那麽,
不論大漢軍隊是否離開,高句麗都將落入他的掌控。
你說什麽?
各部落不認可?
高家不承認?
有意義嗎?
高家有能力平息各部落的異議,而高家...已經無人可用了!
高家絕不會眼睜睜看著高句麗王位落入其他部落之手。
至於誰來當這個王?
就像大長老之前所說...誰當不是當呢?
隻要高句麗王還是高家的人,高家就安然無恙了!
況且,
現在按照繼承順序,確實該是這個叛逆的兒子接任王位。
總不能讓一個女子執掌大權吧?
這不合規矩!
別說四大部落,高家內部也不會同意的。
這也是高雪莉身為長公主,卻沒有軍權的原因之一。
咦?
雪莉!
想起聰明伶俐的大女兒,高伯固眼中閃爍出一絲希望。
“大長老,不知我那、我女兒現在何處?”
“這......”
聽到高伯固的話題轉到女兒身上,大長老鬆了一口氣。
“不清楚啊!”
“不清楚?”
“是的!”
麵對高伯固探詢的目光,大長老深深地歎了口氣。
“當時城裏太亂了,而且那丫頭似乎逃出了王宮,現在誰也不知道她在哪裏。”
“這......”
高伯固微微皺眉,心中莫名升起一絲疑慮。
為何感覺大長老對自己的大女兒特別關心?
難道...
這老頭想扶植大女兒,以此來掌控高句麗?
不可以!
若讓這家夥得逞,高句麗還會是他們高家的嗎?
可、可是...
想到自己的處境,高伯固的臉色又變得蒼白。
如果不找到大女兒,他將一直處於危險之中!
而且,
如果讓大長老支持那丫頭,豈不是間接分散了叛逆兒子的注意力?
就是這樣!
沒錯!
雖然這樣對女兒有些危險,但她畢竟是王的女兒。
所謂自保為上,犧牲他人!
高伯固即便未曾耳聞這番話,但這並不妨礙他照做。
\"就這樣吧!\"
他沉思片刻,細數著女兒可能去的地點,低聲對大長老吩咐:
\"一旦找到她,切勿張揚,我擔心那些漢人會對公主不利。\"
\"您盡管放心!\"
滿載情報的大長老笑容滿麵,全然不顧高伯固的告誡,匆忙告別,疾步離去。
低調行事?
笑話!
他們早已大肆搜尋整個城區,否則你以為你現在還能安然無恙?
門外,
劉江已等得有些煩躁,瞪著大長老,滿臉怒氣。
\"我警告你!\"
\"你若敢欺騙我們,我們就讓你腦袋開花!\"
\"不敢,不敢……\"
大長老心頭一緊,連忙拍胸脯保證:
\"大人,您請放心,長公主是千載難逢的佳人!\"
\"哼!\"
劉江找了半天也沒見到人,對此嗤之以鼻。
倒是旁邊的公孫瓚,剛才與他們配合了一把,笑著附和:
\"劉將軍,你別不信,我在幽州就聽說過高麗公主的傳說!\"
\"哦?\"
聽公孫瓚這麽一說,劉江安心不少,眯眼笑道:
\"將軍,你放心,這次的功勞我分你一半!\"
\"不,千萬別……\"
公孫瓚連忙擺手拒絕劉江的好意。
開什麽玩笑?
他可是即將成為葉楓嶽父的人,要這份功勞合適嗎?
到時候如何封賞?
賞他這個嶽父給女婿找個更美的新娘?
別開玩笑了!
到時候別說自己的女兒,就連嶽父那邊都難以交待。
想到這裏,
公孫瓚更是不敢久留,打聲招唿便忙碌去了。
他此刻可沒時間閑著!
雖然四大部族配合,但城內的漢軍與叛軍衝突仍時有發生。
畢竟,
並非每個人都會像那些長老一樣對國家漠不關心。
對於這些部族長老而言,他們依然遵循強者為王的生存法則。
公孫瓚強大,或者說大漢強大,他們就歸順。
又不是頭一迴?
但對於心係家國的人來說,大漢的侵略是極大的恥辱。
就算此時的大漢強大無比,他們也不會輕易放棄抵抗。
嗯?
怎麽好像自己成了惡人?
想到候城中死去的百姓,公孫瓚狠狠咬了咬牙。
以牙還牙,以血償血。既然那些畜生如此肆無忌憚,那就讓他們也體驗一下家園淪陷的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