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北上開封
朱元璋好聖孫何止可旺三代 作者:爛柯遊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誌開口說道:“殿下,微臣剛才進門前,就聽聞殿下說要將五十萬石糧食分成兩個部分,不知殿下是何用意?”
朱雄英點了點頭,開口解釋道:“是的,購買牲畜可以讓百姓們飼養,這樣他們就有了長期的食物來源。而種子則可以讓他們種植莊稼,待到秋收之時,就能自給自足,不再依賴賑濟。
隻是,經過剛才的深思熟慮,我意識到這個想法或許需要暫時擱置。畢竟,目前我們還需要等待父王送來的那一百五十萬石糧食。等到糧食抵達後,我們可以讓王知府在後續的賑災中再行執行這一計劃。”
王誌聞言,不禁感到一陣驚愕。他深知河南洪災的嚴重性,但沒想到竟會嚴重到這種地步。大明嫡長孫親臨現場已屬不易,如今竟然連大明皇太子也親自押著糧食前來河南,這足以證明朝廷對此次洪災的重視程度。
他疑惑地開口問道:“殿下,您已經親自前來河南處理洪災事宜,太子殿下又何苦冒著危險前來呢?畢竟,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更何況太子殿下身係大明社稷,更應當謹慎行事,避免輕易涉險。”
朱雄英微微一笑,對於自己這位父王,他還真不知道他此行何意。如果說河南有大案子發生,自己完全可以去審理,不必勞煩他親自跑這麽一趟。
難道,自己的五叔,周王朱橚又搞出去了幺蛾子出來了?但也覺得不會啊,畢竟前兩天的自己,已經通過係統與張如鬆聯係過了,此刻的周王朱橚正帶著他的幕僚和門客,積極的在自己的封地裏問診。
自從自己送了五叔一本《赤腳醫生手冊》修改版後,根據後來的書信往來,自己的五叔已經是沉迷於這本書中,難道說他瞞著自己又或者皇爺爺、父王幹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從而導致自己的父王不得不親身來看看?
“那就不得而知了,也或許是父王見我可能在洪災中遇到危險,出於關心,也一同前來吧。”朱雄英開口說道。
王誌聞言,心中不由得羨慕起來。這太子殿下與嫡長孫之間的父子情真是深厚啊,如今看到太子殿下為嫡長孫的安全而親自前來,更是深感感動。
他微微頷首,說道:“殿下說得極是,太子殿下對殿下的關愛之情,可見一斑。隻是,微臣還是擔心,若是太子殿下在途中遭遇不測,那該如何是好?”
朱雄英微微一笑,道:“王大人不必擔心,父王此行有三萬兵馬護送,又有沿途官員接待,想必不會有什麽危險。而且,這三萬兵馬也如同蕩倭衛一般,是來賑災,幫助河南災後重建的。”
王誌聞言,這才放下心來。兩人又聊了一會兒,王誌便帶著陳氏、王慕蘭起身告辭。他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不能在這裏久留。
看著王誌離去的背影,朱雄英在心中迴想原本曆史上懿文太子是怎麽死的,是洪武二十五年,懿文太子朱標巡視陝西迴來後,因風寒病逝於南京。
按照原本的曆史,朱標這次去陝西,本來是因為秦王朱樉在封地西安胡作非為,朱元璋便派太子朱標巡視西北,同時代天子巡查邊防重鎮,安撫諸將。然而沒想到,朱標這一去,竟然再也沒能迴來。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麽,沒有人知道。
“唉,老爹這結局,也不知道會不會隨著自己的到來,以及曆史已經出現了偏差,從而躲過洪武二十五年的那場劫數。”
朱雄英歎了口氣,決定等朱標到了之後,想辦法給他做一個全身體檢,至少先要確定其身上是否有什麽遺傳病或者其它什麽疾病。
當然了,在此之前,自己應該去見見對大明醫學做出貢獻的五叔,周王朱橚。去看看他到底有沒有隨著自己的出現,而發生較大的改變。
說幹就幹,在汝寧知府交代好接下來的事宜之後,朱雄英派人到新蔡將兩千蕩倭衛調迴,並讓他們北上開封集合。
安排好這一切,在第二天的早上,朱雄英就準備動身前往開封府。
這一早,已經接過汝寧知府職權的王誌帶著夫人陳氏,女兒王慕蘭等人為朱雄英等人餞行,在朱雄英帥氣蹬上馬匹,驅使馬匹轉向時。
王誌躬身行禮開口說道:“殿下一路順風,汝寧府的災後重建,以及殿下交代的事情,下官一定會及時匯報給殿下的。”
朱雄英點了點頭,開口再次提醒道:“再過三天,就三天吧,拿一把鐵錘,去試一下那水泥,結果如何,快馬書信給我。若此水泥成功,這河水泛濫之事,將大大的降低其發生的幾率!”
“殿下放心,下官記住了。”王誌開口迴答道。見朱雄英打馬要走,王誌連忙推了推自家的閨女,讓她跟殿下告別。
從這段時間來,他算是可以確定了,自家的閨女是已經喜歡上了眼前的這位殿下。自從殿下從新蔡來到汝寧府的這幾天裏,自家這個傻閨女,可見的憔悴了許多。
而隨著自己賑災得力,升任汝寧知府,這丫頭得知一起來汝寧府時,那神色是出奇的好,人也精神了很多。隻是,傻閨女啊,吳王殿下是何等的高貴,又怎麽會看上你這個平民丫頭呢?
最終,王慕蘭還是鼓起勇氣,向前走了幾步,開口說道:“殿,殿下,一路順風!”
朱雄英聞言,拉住韁繩,轉頭看向王慕蘭,微笑的迴答道:“慕兒姑娘,令尊是一位好官,要好好照顧他的身體,將來的大明還需要例如他這樣的好官。”
說完,朱雄英便不再停留,繼續驅使馬匹,朝著前方走去。
“殿下,慕兒會照顧好爹爹的身體的。”王慕蘭見朱雄英要走,連忙大聲的迴答道。
朱雄英聞言,點了點頭,並沒有迴答,隻是加快了馬匹的速度。
很快,朱雄英等人的身影便消失在了王慕蘭的視線中。
王慕蘭看著朱雄英等人消失的方向,久久沒有迴神,直到自家父親叫了她好幾聲,這才反應了過來。
“慕兒,殿下走了,我們也迴府吧。”王誌看著女兒那癡癡的模樣,開口提醒道。
“嗯。”王慕蘭聞言,這才迴過神來,點了點頭,轉身朝著汝寧知府衙門走去。
幾日後,朱雄英一行人就來到了開封。作為藩王,朱橚的府邸自然也是極為奢華的,朱雄英抵達開封府之後,第一時間便前往周王府拜訪。
得知朱雄英前來拜訪,朱橚也是極為高興,畢竟他們兩人之間的血緣關係極近,又是親叔侄,雖然見麵的機會不多,但每次見麵,朱橚都極為開心。
“哈哈,雄英呐,你可算是來了,五叔我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是把你給盼來了!”
朱雄英點了點頭,開口解釋道:“是的,購買牲畜可以讓百姓們飼養,這樣他們就有了長期的食物來源。而種子則可以讓他們種植莊稼,待到秋收之時,就能自給自足,不再依賴賑濟。
隻是,經過剛才的深思熟慮,我意識到這個想法或許需要暫時擱置。畢竟,目前我們還需要等待父王送來的那一百五十萬石糧食。等到糧食抵達後,我們可以讓王知府在後續的賑災中再行執行這一計劃。”
王誌聞言,不禁感到一陣驚愕。他深知河南洪災的嚴重性,但沒想到竟會嚴重到這種地步。大明嫡長孫親臨現場已屬不易,如今竟然連大明皇太子也親自押著糧食前來河南,這足以證明朝廷對此次洪災的重視程度。
他疑惑地開口問道:“殿下,您已經親自前來河南處理洪災事宜,太子殿下又何苦冒著危險前來呢?畢竟,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更何況太子殿下身係大明社稷,更應當謹慎行事,避免輕易涉險。”
朱雄英微微一笑,對於自己這位父王,他還真不知道他此行何意。如果說河南有大案子發生,自己完全可以去審理,不必勞煩他親自跑這麽一趟。
難道,自己的五叔,周王朱橚又搞出去了幺蛾子出來了?但也覺得不會啊,畢竟前兩天的自己,已經通過係統與張如鬆聯係過了,此刻的周王朱橚正帶著他的幕僚和門客,積極的在自己的封地裏問診。
自從自己送了五叔一本《赤腳醫生手冊》修改版後,根據後來的書信往來,自己的五叔已經是沉迷於這本書中,難道說他瞞著自己又或者皇爺爺、父王幹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從而導致自己的父王不得不親身來看看?
“那就不得而知了,也或許是父王見我可能在洪災中遇到危險,出於關心,也一同前來吧。”朱雄英開口說道。
王誌聞言,心中不由得羨慕起來。這太子殿下與嫡長孫之間的父子情真是深厚啊,如今看到太子殿下為嫡長孫的安全而親自前來,更是深感感動。
他微微頷首,說道:“殿下說得極是,太子殿下對殿下的關愛之情,可見一斑。隻是,微臣還是擔心,若是太子殿下在途中遭遇不測,那該如何是好?”
朱雄英微微一笑,道:“王大人不必擔心,父王此行有三萬兵馬護送,又有沿途官員接待,想必不會有什麽危險。而且,這三萬兵馬也如同蕩倭衛一般,是來賑災,幫助河南災後重建的。”
王誌聞言,這才放下心來。兩人又聊了一會兒,王誌便帶著陳氏、王慕蘭起身告辭。他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不能在這裏久留。
看著王誌離去的背影,朱雄英在心中迴想原本曆史上懿文太子是怎麽死的,是洪武二十五年,懿文太子朱標巡視陝西迴來後,因風寒病逝於南京。
按照原本的曆史,朱標這次去陝西,本來是因為秦王朱樉在封地西安胡作非為,朱元璋便派太子朱標巡視西北,同時代天子巡查邊防重鎮,安撫諸將。然而沒想到,朱標這一去,竟然再也沒能迴來。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麽,沒有人知道。
“唉,老爹這結局,也不知道會不會隨著自己的到來,以及曆史已經出現了偏差,從而躲過洪武二十五年的那場劫數。”
朱雄英歎了口氣,決定等朱標到了之後,想辦法給他做一個全身體檢,至少先要確定其身上是否有什麽遺傳病或者其它什麽疾病。
當然了,在此之前,自己應該去見見對大明醫學做出貢獻的五叔,周王朱橚。去看看他到底有沒有隨著自己的出現,而發生較大的改變。
說幹就幹,在汝寧知府交代好接下來的事宜之後,朱雄英派人到新蔡將兩千蕩倭衛調迴,並讓他們北上開封集合。
安排好這一切,在第二天的早上,朱雄英就準備動身前往開封府。
這一早,已經接過汝寧知府職權的王誌帶著夫人陳氏,女兒王慕蘭等人為朱雄英等人餞行,在朱雄英帥氣蹬上馬匹,驅使馬匹轉向時。
王誌躬身行禮開口說道:“殿下一路順風,汝寧府的災後重建,以及殿下交代的事情,下官一定會及時匯報給殿下的。”
朱雄英點了點頭,開口再次提醒道:“再過三天,就三天吧,拿一把鐵錘,去試一下那水泥,結果如何,快馬書信給我。若此水泥成功,這河水泛濫之事,將大大的降低其發生的幾率!”
“殿下放心,下官記住了。”王誌開口迴答道。見朱雄英打馬要走,王誌連忙推了推自家的閨女,讓她跟殿下告別。
從這段時間來,他算是可以確定了,自家的閨女是已經喜歡上了眼前的這位殿下。自從殿下從新蔡來到汝寧府的這幾天裏,自家這個傻閨女,可見的憔悴了許多。
而隨著自己賑災得力,升任汝寧知府,這丫頭得知一起來汝寧府時,那神色是出奇的好,人也精神了很多。隻是,傻閨女啊,吳王殿下是何等的高貴,又怎麽會看上你這個平民丫頭呢?
最終,王慕蘭還是鼓起勇氣,向前走了幾步,開口說道:“殿,殿下,一路順風!”
朱雄英聞言,拉住韁繩,轉頭看向王慕蘭,微笑的迴答道:“慕兒姑娘,令尊是一位好官,要好好照顧他的身體,將來的大明還需要例如他這樣的好官。”
說完,朱雄英便不再停留,繼續驅使馬匹,朝著前方走去。
“殿下,慕兒會照顧好爹爹的身體的。”王慕蘭見朱雄英要走,連忙大聲的迴答道。
朱雄英聞言,點了點頭,並沒有迴答,隻是加快了馬匹的速度。
很快,朱雄英等人的身影便消失在了王慕蘭的視線中。
王慕蘭看著朱雄英等人消失的方向,久久沒有迴神,直到自家父親叫了她好幾聲,這才反應了過來。
“慕兒,殿下走了,我們也迴府吧。”王誌看著女兒那癡癡的模樣,開口提醒道。
“嗯。”王慕蘭聞言,這才迴過神來,點了點頭,轉身朝著汝寧知府衙門走去。
幾日後,朱雄英一行人就來到了開封。作為藩王,朱橚的府邸自然也是極為奢華的,朱雄英抵達開封府之後,第一時間便前往周王府拜訪。
得知朱雄英前來拜訪,朱橚也是極為高興,畢竟他們兩人之間的血緣關係極近,又是親叔侄,雖然見麵的機會不多,但每次見麵,朱橚都極為開心。
“哈哈,雄英呐,你可算是來了,五叔我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是把你給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