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戰後上
朱元璋好聖孫何止可旺三代 作者:爛柯遊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消息正式傳迴應天府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洪武十四年五月,而朱元璋在聽聞東西兩線都取得圓滿成功的時候,那更是高興得不得了。
又從正式邸報上麵得知,有大雪龍騎這支重騎兵之時,連忙派人去請正在江寧主持經濟新政的朱雄英。
而朱雄英更是在戰後的第二天,通過係統網絡下,與張如鬆聯係,得知了此次戰役的結果。而出於對係統的隱瞞,朱雄英也隻能當做不知道這事一般,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話說迴來,自江寧經濟新政正式頒行以來,朱雄英所麵對的阻力還真難以想象,想想也是,在如此根深蒂固的古代王朝,即使朱雄英對此已經盡量減少原始結構的改動,一些士紳乃至腐儒還是會暗中搗亂。
當然了,困難是必不可免的,誰也不能說去辦事情的時候能順順利利,一點坎坷都沒有。而朱雄英什麽沒有,就時間特別的多,長達近百年的壽命,他有的是時間跟這些人慢慢的較量。
當然了,該動粗的時候,朱雄英也不會下不了手,隻要能抓準時機,他就會第一時間將人拿下,乃至於挖出其背後之人。在與之較量的一個半月裏,朱雄英前前後後端掉了二十三處窩點,五十六處違反大明律法的產業,以及處理了上百人的罪名。
就在其這一日,朱雄英在跟以往生活節奏下,從蕩倭衛轉戰到江寧縣來視察新政的情況,而蕩倭衛,也在其不斷努力下,人員也從原本的兩千五百餘人,擴充到三千五百餘人。
至於隊列等操練、識字教兵法等事,也在道衍和尚和藍玉的共同努力下,其成效也相對的顯著,起碼這三千五百餘人,或多或少也能認識五十個字或者一百多字了。
路上,朱雄英看著街道上井然有序的秩序,所有的大小商販在各自規劃好的區域營業,而采購的百姓們也能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購買,朱雄英的臉上不由得露出愉悅的神情來。
藍玉湊到朱雄英麵前說道:“外甥孫,沒想到短短月餘,這江寧縣如同換了一個人一般,你看這百姓,臉上都笑嗬嗬的。”
朱雄英見到這個場景,心裏也十分的開心,他轉頭看向自己的舅姥爺,笑著迴答:“舅姥爺,當初你們所希望的,不就是這樣嗎?
當初北元殘暴,這稅收都收到曾孫子輩上了,還不斷的加稅,引得天怒人怨,天災不斷。而皇爺爺呢,出自淮右布衣,深知百姓之疾苦,故上承天意,下順民意,舉兵推翻了那暴元統治。
如今,天下已定十餘載,我大明之國力日益增強,再聯想那北方戰事,恐又迎來新一輪的大勝。如此盛景,當好好嗬護才對,千萬不要破壞了這一美好的場景。”
朱雄英原本想要說屠龍少年終成惡龍本身這句話的,但是隨之一想,此處這樣說,又覺得不妥,也就不說出來了。
而藍玉也聽出來了朱雄英話中的意思,近些月來,他已經盡力克製自己的脾氣了,也收斂了很多。朱雄英也正是看在眼裏,這才難免的再提及一句。
“是啊,當初舅姥爺我為何跟著上位,不僅是因為活不下去了,更是因為上位有那顆為民請命的心。現在天下太平了,我們這些人,也隻能安心的享受餘光了。”藍玉也是感慨萬千,這麽多年了,這天下大亂,終於再次歸於一統,而他們這些武將們,也隻能這樣,很少有戰事可以去打。
藍玉的話,朱雄英怎麽會不知道他在想什麽,想要繼續打下去,那也得看大明的國力能不能支撐得了?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會不會受到影響?
對此,朱雄英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事啊,還早啊。想著,朱雄英一行人接著往街道上行走,而朱雄英的身份可以說是公之於眾了,認識他的百姓、商賈們,也從一開始的不敢打招唿,漸漸地開始主動打招唿。
而朱雄英也本著隨和的姿態,很是自然的跟這些百姓們打招唿,還詢問一些生活上有沒有其它問題的話,並對此進行一些微動更改。
在轉了一圈之後,見沒太大問題,朱雄英這才轉向江寧縣衙,準備抽個時間,往鄉下視察。這表麵看上去是很少,但誰又能知道,其背地裏,或者江寧縣鄉下的百姓,又是一副什麽光景呢?
行至衙門口,朱雄英剛進門沒幾步,他就從小太監那裏得知自己皇爺爺召見的消息,於是也隻能暫時打消這個想法,隔日再來說說這事吧。
宮城 武英殿
朱雄英在行完禮節之後,朱元璋笑著對自己的大孫道:“哈哈哈,大孫啊,你瞞皇爺爺我好苦啊,道祖賜給你一千人的重騎兵,怎麽不跟皇爺爺說。怎麽?還怕皇爺爺我說你私養衛隊,要收編不成?”
朱雄英聞言就有些哭笑不得,這事還得從蕩倭衛講起,自從朱雄英篩選出一半不合格的士卒,並展開識文斷字、營養計劃等舉措之後,蕩倭衛整體的麵貌和戰鬥力都有些明顯的提高。
而朱元璋在聽聞之後,也主動來看一了一下蕩倭衛,好家夥,這不看還好,這一看啊,朱元璋原本想要搶劫的癮就犯了。要不是朱雄英說這蕩倭衛還沒訓練完成,且還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這朱元璋還真想把蕩倭衛給正式收迴朝廷了。
“皇爺爺,這大雪龍騎是道祖所賜,孫兒正是擔心北方戰事,才命他們協助徐帥的,想必有了大雪龍騎的協助,徐帥他們應該已經解決了北方邊患了吧?”
對於大雪龍騎的說辭,正如他給徐達的書信所講,隻能把這鍋甩到道祖身上,反正道祖身上的鍋已經足夠多了。想必道祖老人家大人有大量,是不會介意自己把黑鍋扣在他身上滴,畢竟,這個世界的人們,都知道有道祖的存在。
朱元璋點了點頭,將邸報拿給了朱雄英,朱雄英打開看了一會兒,這才合上奏折,放迴原處。這裏麵的內容,跟張將軍給自己匯報的內容,大差不差。
“大孫啊,這朵兒不花被張將軍刺於馬下,這首功確實實至名歸,而你四叔確實是第一個發現了這朵兒不花的蹤跡,也屬大功,這功勞,大孫你覺得該怎麽分?難道按照天德所說,分個主次?”
又從正式邸報上麵得知,有大雪龍騎這支重騎兵之時,連忙派人去請正在江寧主持經濟新政的朱雄英。
而朱雄英更是在戰後的第二天,通過係統網絡下,與張如鬆聯係,得知了此次戰役的結果。而出於對係統的隱瞞,朱雄英也隻能當做不知道這事一般,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話說迴來,自江寧經濟新政正式頒行以來,朱雄英所麵對的阻力還真難以想象,想想也是,在如此根深蒂固的古代王朝,即使朱雄英對此已經盡量減少原始結構的改動,一些士紳乃至腐儒還是會暗中搗亂。
當然了,困難是必不可免的,誰也不能說去辦事情的時候能順順利利,一點坎坷都沒有。而朱雄英什麽沒有,就時間特別的多,長達近百年的壽命,他有的是時間跟這些人慢慢的較量。
當然了,該動粗的時候,朱雄英也不會下不了手,隻要能抓準時機,他就會第一時間將人拿下,乃至於挖出其背後之人。在與之較量的一個半月裏,朱雄英前前後後端掉了二十三處窩點,五十六處違反大明律法的產業,以及處理了上百人的罪名。
就在其這一日,朱雄英在跟以往生活節奏下,從蕩倭衛轉戰到江寧縣來視察新政的情況,而蕩倭衛,也在其不斷努力下,人員也從原本的兩千五百餘人,擴充到三千五百餘人。
至於隊列等操練、識字教兵法等事,也在道衍和尚和藍玉的共同努力下,其成效也相對的顯著,起碼這三千五百餘人,或多或少也能認識五十個字或者一百多字了。
路上,朱雄英看著街道上井然有序的秩序,所有的大小商販在各自規劃好的區域營業,而采購的百姓們也能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購買,朱雄英的臉上不由得露出愉悅的神情來。
藍玉湊到朱雄英麵前說道:“外甥孫,沒想到短短月餘,這江寧縣如同換了一個人一般,你看這百姓,臉上都笑嗬嗬的。”
朱雄英見到這個場景,心裏也十分的開心,他轉頭看向自己的舅姥爺,笑著迴答:“舅姥爺,當初你們所希望的,不就是這樣嗎?
當初北元殘暴,這稅收都收到曾孫子輩上了,還不斷的加稅,引得天怒人怨,天災不斷。而皇爺爺呢,出自淮右布衣,深知百姓之疾苦,故上承天意,下順民意,舉兵推翻了那暴元統治。
如今,天下已定十餘載,我大明之國力日益增強,再聯想那北方戰事,恐又迎來新一輪的大勝。如此盛景,當好好嗬護才對,千萬不要破壞了這一美好的場景。”
朱雄英原本想要說屠龍少年終成惡龍本身這句話的,但是隨之一想,此處這樣說,又覺得不妥,也就不說出來了。
而藍玉也聽出來了朱雄英話中的意思,近些月來,他已經盡力克製自己的脾氣了,也收斂了很多。朱雄英也正是看在眼裏,這才難免的再提及一句。
“是啊,當初舅姥爺我為何跟著上位,不僅是因為活不下去了,更是因為上位有那顆為民請命的心。現在天下太平了,我們這些人,也隻能安心的享受餘光了。”藍玉也是感慨萬千,這麽多年了,這天下大亂,終於再次歸於一統,而他們這些武將們,也隻能這樣,很少有戰事可以去打。
藍玉的話,朱雄英怎麽會不知道他在想什麽,想要繼續打下去,那也得看大明的國力能不能支撐得了?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會不會受到影響?
對此,朱雄英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事啊,還早啊。想著,朱雄英一行人接著往街道上行走,而朱雄英的身份可以說是公之於眾了,認識他的百姓、商賈們,也從一開始的不敢打招唿,漸漸地開始主動打招唿。
而朱雄英也本著隨和的姿態,很是自然的跟這些百姓們打招唿,還詢問一些生活上有沒有其它問題的話,並對此進行一些微動更改。
在轉了一圈之後,見沒太大問題,朱雄英這才轉向江寧縣衙,準備抽個時間,往鄉下視察。這表麵看上去是很少,但誰又能知道,其背地裏,或者江寧縣鄉下的百姓,又是一副什麽光景呢?
行至衙門口,朱雄英剛進門沒幾步,他就從小太監那裏得知自己皇爺爺召見的消息,於是也隻能暫時打消這個想法,隔日再來說說這事吧。
宮城 武英殿
朱雄英在行完禮節之後,朱元璋笑著對自己的大孫道:“哈哈哈,大孫啊,你瞞皇爺爺我好苦啊,道祖賜給你一千人的重騎兵,怎麽不跟皇爺爺說。怎麽?還怕皇爺爺我說你私養衛隊,要收編不成?”
朱雄英聞言就有些哭笑不得,這事還得從蕩倭衛講起,自從朱雄英篩選出一半不合格的士卒,並展開識文斷字、營養計劃等舉措之後,蕩倭衛整體的麵貌和戰鬥力都有些明顯的提高。
而朱元璋在聽聞之後,也主動來看一了一下蕩倭衛,好家夥,這不看還好,這一看啊,朱元璋原本想要搶劫的癮就犯了。要不是朱雄英說這蕩倭衛還沒訓練完成,且還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這朱元璋還真想把蕩倭衛給正式收迴朝廷了。
“皇爺爺,這大雪龍騎是道祖所賜,孫兒正是擔心北方戰事,才命他們協助徐帥的,想必有了大雪龍騎的協助,徐帥他們應該已經解決了北方邊患了吧?”
對於大雪龍騎的說辭,正如他給徐達的書信所講,隻能把這鍋甩到道祖身上,反正道祖身上的鍋已經足夠多了。想必道祖老人家大人有大量,是不會介意自己把黑鍋扣在他身上滴,畢竟,這個世界的人們,都知道有道祖的存在。
朱元璋點了點頭,將邸報拿給了朱雄英,朱雄英打開看了一會兒,這才合上奏折,放迴原處。這裏麵的內容,跟張將軍給自己匯報的內容,大差不差。
“大孫啊,這朵兒不花被張將軍刺於馬下,這首功確實實至名歸,而你四叔確實是第一個發現了這朵兒不花的蹤跡,也屬大功,這功勞,大孫你覺得該怎麽分?難道按照天德所說,分個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