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謹記。”常玉燕乖巧地點頭,美麗的臉頰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皇家兒媳不易,娘親臨行前叮嚀無數,如今聽聞夫君的話語,她內心歡喜不已。
朱標淡然地品了幾口香茗。
在這後宮之中,女子地位取決於夫君的地位和寵愛。常玉燕身為他的伴侶,新婚之際,無人敢招惹。
朱標盤算,將來在東宮召見下屬時,也會帶上太子妃,讓她多見識多提問,以提升自我。
常玉燕雖出身常玉春之家,但在男尊女卑的時代,她的視野仍受局限。
自古以來,開國君主往往是戰馬上的王者,曆經腥風血雨,而後繼者往往伴隨著各式問題,這與他們的母後也脫不開關係。
朱標期待常玉燕的目光能超越東宮的權力爭鬥,投向更長遠的未來。
她已是東宮的女主人,格局不應止於此。
“玉燕,稍後陪我去一趟天穹寺。”朱標平靜地說。
……
夜晚,方進在自家伯爺府內,輕輕斟滿一杯酒,一飲而盡。
他已經查明,呂本剛被任命為天刑司郎中,位列三品高官。
這段時間,呂本與朝中文官的往來確乎頻繁了許多……
在遙遠的時空中,朱允炆降臨人間,與朱雄英相差不過三載光陰,預示著呂氏成為太子朱標配偶的時日亦相差無幾。
而方進自身,同樣身負駙馬之名,轉瞬之間,便要迎娶那位來自神秘領域的安寧公主,她乃朱標太子的孿生妹妹。
如今的方進,已與朱標命運相連,成為最親密的信賴者。
一旦太子遭遇不測,老謀深算的朱帝必定會無情清除他這個潛在的隱患。
此時,仆人匆匆來報,告知徐達的長子徐輝祖前來拜會。
方進匆忙吩咐將客人接入內廳。
二人互致敬意,品茗交談,起初漫談天下,談及秦淮河邊的絕色佳人,待氛圍逐漸熱烈,話題漸入正軌。
“方兄,有一事想請教...”徐輝祖略作停頓,緩緩開口,“來年,鬆江的海港市舶司便會正式開放吧。”
方進心下一動,笑容可掬地迴應:“確實,滿朝貴族皆望眼欲穿,海上的貿易利益實在誘人不已。”
鬆江市舶司的海上交易權,幾乎被明朝皇室及諸多貴族壟斷。
如今,盡管各皇子情況各異,朱家的份額並非獨大,畢竟除了已婚的朱標,其餘皇子尚未成年,無從分得一席之地。
眾多貴族因人數優勢,占據了相當的比例。
洪武朝的開國三十六勳貴,再加上後來封的東莞伯與神醫伯,總計三十八位顯赫之人。
鬆江市舶司,正是方進受朱標之托,一手策劃建立的。
唯他這個擁有穿越異能之人,預知此地藏有優越的港口,因此他在市舶司中擁有不小的影響力。
“方兄,事情是這樣的。”徐輝祖清了清喉嚨,低聲道,“家父生於淮西貧瘠之地,一生未曾涉足海外,對海貿的巨額利潤始終半信半疑。”
方進聽出了弦外之音,這話真假參半。
中山王徐達確未踏足海外,但他對海貿利潤的質疑,顯然另有隱情,朝中對此已是共識。
“中山王有何打算?”方進忍不住問。
“家父急需資金!”徐輝祖頗感尷尬地說,“他的意思是,是否可以將手中的貨物交予方兄,嗯...以八倍的價格。方兄曾言海外貿易至少十倍利潤,如此一來,方兄也能從中獲利。”
方進頓時張大了嘴,愣在當地,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迴應。
徐達的如意算盤打得真精明,先讓自己高價收購,再由自己將貨物銷往海外。
這算怎麽迴事?
堂堂東莞伯,竟然成了倒買倒賣的中介!
\"中州王為何執著於金錢之力呢?\" 方進並未直接迴答,而是帶著一絲奇幻的好奇詢問。
\"還不是為了我的二弟啊。\" 徐輝祖輕輕一歎,透著無可奈何的意味。
徐家的次子,徐增壽,此人不僅擁有神秘的力量,更是胸懷壯誌。
在那個曾經的世界,他暗中為皇叔朱棣傳遞著禁忌的信息,如同在刀尖上起舞。這不是因為徐增壽與朱棣之間有著深厚的情感,畢竟朱棣在二十歲之際便已遠赴北平封藩,他們之間的聯係早已淡薄。
徐增壽這樣做,無非是為了一搏自身及子孫的榮華富貴。徐輝祖身為魏國公,權高位重,對此自然心生向往。
然而,若徐增壽效忠建文帝,他不可能得到封爵,所有的榮耀將首先歸屬於他的兄長徐輝祖。因此,徐增壽心有不甘,或許內心對兄長也有些不服。
於是,他選擇了冒險!隻有站在朱棣那一邊,他才有機會扭轉命運!
而徐輝祖呢,即使他站在朱棣一側又能如何?他已經位極魏國公,難道朱棣還能讓他成為更高的王者嗎?
曆史上,從未有過藩王叛亂成功的先例,徐輝祖當然不會對朱棣抱有太大期望。更何況,徐輝祖與朱棣的王妃徐妙雲之間的兄妹情誼,並非決定性的因素。自古以來,為了權力與利益,骨肉相殘之事屢見不鮮,更何況是已經出嫁的妹妹。古人常說:女子出嫁如水離盆,隻會忠於自己的夫家。
這與現代社會那些始終掛念娘家的\"小仙女\"截然不同。因此,徐輝祖助力建文帝,徐增壽輔佐朱棣,皆出於各自的考量。
這些豪門貴族,每一步都深思熟慮,絕不輕舉妄動,因為他們明白,一步錯,步步錯。
事實證明,徐增壽的抉擇是正確的!盡管他自己死於建文帝朱允炆之手,但他的後代皆被封為定國公,成為了大明二百多年間的首屈一指的勳貴家族。
至於徐輝祖,隻因朱棣對發妻徐妙雲的深深摯愛,加上顧及嶽父的情麵,才勉強恢複了他兒子的公爵地位。實際上,即便朱棣在世時不複其爵,待到其子朱高熾繼位,也會這麽做。
方進立刻洞察了其中的因果,笑道:\"徐兄,看來你二弟等不及了呢!\"
\"他啊……\"麵對方進,徐輝祖不再掩飾,\"我這個二弟確實有些本事,向來對我頗不服氣。\"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坦誠。如果另一位穿越者孫子文在此,他必定會心一笑,流露出\"我懂\"的神情。
在那四年持續的\"靖難之戰\"中,這對兄弟的關係始終微妙,這也並不稀奇。同樣出自徐皇後徐妙雲的朱高熾與朱高煦,也一直明爭暗鬥。
\"令弟急於求成嗎?\" 方進笑著說道...
徐輝祖無奈地點點頭,魔法光輝在他眼中閃爍:“自從他知曉自己可能被送往遙遠的海外,成為一方王國的主宰,內心的澎湃無法抑製。”
“畢竟,若是我二弟留在富饒的大明,未來的道路注定狹窄。”
這個道理,徐達與徐輝祖心照不宣,曆史的教訓如同鮮血般醒目。
朱元璋對外戚涉足政壇的防範如同鐵石一般堅硬,徐達對這位帝王的性情再清楚不過。
他自己深諳明哲保身的道理。
絕不容許自家雙子皆位居權力巔峰,那非家族之福,而是災禍的開始。
若徐增壽遠赴海外,朱元璋的疑慮必定減輕許多。
站在徐增壽的角度,與其在國內屈居兄長之下,何不海外開辟新天地!
因此,他一直向徐達施壓,期盼父親能助他一臂之力,早日征服高麗,使其成為自己的封地。
方進聽罷,笑說:“殿下將提供兩支精英騎士團,中山王何必急於一時呢?”
徐輝祖搖頭道:“這兩支騎士團,父親視若珍寶,不會輕易動用。他打算自費招募勇者,以耽羅島為據點,去探查高麗的虛實。”
“父親的意思是,招募的勇士們偽裝成海洋之賊,去試探高麗的海防力量!”
徐達果然不凡!
如此迅速找到了對抗高麗的策略。
盡管此時的高麗實力不容小覷,對付遼東的建州女真如同割草般輕易。
放眼天下,高麗的實力或許不遜色於強大的帖木兒帝國,畢竟它是東亞的神秘之域。
單靠朝廷供給的兩支騎士團想要攻克高麗,無異於攀登天際。
身為軍事天才的徐達,竟想出如此機巧的對策,讓戰士假扮海盜刺探高麗的海防,攪亂對方的海岸安寧,當然還能把麻煩推給鄰近的國度。
看來即便是徐達,麵對極限壓力也會無所不用其極。
若是朝廷正式任命他為大將軍討伐高麗,他定不會采取此類手段。
然而為了兒子,尊貴的中山王已顧不得顏麵。
那麽徐達為何找上方進呢?
眾多貴族之中,東莞伯孤身一人,又得到朱元璋與朱標的豐厚賞賜,財力頗豐。
雖然徐達獲封王爵,但中山王府內眾多人口需養活,已無多餘財源。
以朱元璋的吝嗇,王爵的俸祿並未比國公多出多少。
“可行,中山王可先將貨物售予我。”方進淡然點頭,給予中山王府一份體麵。
實則無論古今,精明之人並無太大差異,尤其是在科技極度受限的時代,古人的智謀更為高明。
徐輝祖顯得有些尷尬,略帶扭捏地說:“這次讓方兄破費了,心中頗感不安。”
方進朗聲笑道:“無妨,他日方某憑借這批奇異貨物致富,中土之王切勿生悔。隻是……”
朱標淡然地品了幾口香茗。
在這後宮之中,女子地位取決於夫君的地位和寵愛。常玉燕身為他的伴侶,新婚之際,無人敢招惹。
朱標盤算,將來在東宮召見下屬時,也會帶上太子妃,讓她多見識多提問,以提升自我。
常玉燕雖出身常玉春之家,但在男尊女卑的時代,她的視野仍受局限。
自古以來,開國君主往往是戰馬上的王者,曆經腥風血雨,而後繼者往往伴隨著各式問題,這與他們的母後也脫不開關係。
朱標期待常玉燕的目光能超越東宮的權力爭鬥,投向更長遠的未來。
她已是東宮的女主人,格局不應止於此。
“玉燕,稍後陪我去一趟天穹寺。”朱標平靜地說。
……
夜晚,方進在自家伯爺府內,輕輕斟滿一杯酒,一飲而盡。
他已經查明,呂本剛被任命為天刑司郎中,位列三品高官。
這段時間,呂本與朝中文官的往來確乎頻繁了許多……
在遙遠的時空中,朱允炆降臨人間,與朱雄英相差不過三載光陰,預示著呂氏成為太子朱標配偶的時日亦相差無幾。
而方進自身,同樣身負駙馬之名,轉瞬之間,便要迎娶那位來自神秘領域的安寧公主,她乃朱標太子的孿生妹妹。
如今的方進,已與朱標命運相連,成為最親密的信賴者。
一旦太子遭遇不測,老謀深算的朱帝必定會無情清除他這個潛在的隱患。
此時,仆人匆匆來報,告知徐達的長子徐輝祖前來拜會。
方進匆忙吩咐將客人接入內廳。
二人互致敬意,品茗交談,起初漫談天下,談及秦淮河邊的絕色佳人,待氛圍逐漸熱烈,話題漸入正軌。
“方兄,有一事想請教...”徐輝祖略作停頓,緩緩開口,“來年,鬆江的海港市舶司便會正式開放吧。”
方進心下一動,笑容可掬地迴應:“確實,滿朝貴族皆望眼欲穿,海上的貿易利益實在誘人不已。”
鬆江市舶司的海上交易權,幾乎被明朝皇室及諸多貴族壟斷。
如今,盡管各皇子情況各異,朱家的份額並非獨大,畢竟除了已婚的朱標,其餘皇子尚未成年,無從分得一席之地。
眾多貴族因人數優勢,占據了相當的比例。
洪武朝的開國三十六勳貴,再加上後來封的東莞伯與神醫伯,總計三十八位顯赫之人。
鬆江市舶司,正是方進受朱標之托,一手策劃建立的。
唯他這個擁有穿越異能之人,預知此地藏有優越的港口,因此他在市舶司中擁有不小的影響力。
“方兄,事情是這樣的。”徐輝祖清了清喉嚨,低聲道,“家父生於淮西貧瘠之地,一生未曾涉足海外,對海貿的巨額利潤始終半信半疑。”
方進聽出了弦外之音,這話真假參半。
中山王徐達確未踏足海外,但他對海貿利潤的質疑,顯然另有隱情,朝中對此已是共識。
“中山王有何打算?”方進忍不住問。
“家父急需資金!”徐輝祖頗感尷尬地說,“他的意思是,是否可以將手中的貨物交予方兄,嗯...以八倍的價格。方兄曾言海外貿易至少十倍利潤,如此一來,方兄也能從中獲利。”
方進頓時張大了嘴,愣在當地,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迴應。
徐達的如意算盤打得真精明,先讓自己高價收購,再由自己將貨物銷往海外。
這算怎麽迴事?
堂堂東莞伯,竟然成了倒買倒賣的中介!
\"中州王為何執著於金錢之力呢?\" 方進並未直接迴答,而是帶著一絲奇幻的好奇詢問。
\"還不是為了我的二弟啊。\" 徐輝祖輕輕一歎,透著無可奈何的意味。
徐家的次子,徐增壽,此人不僅擁有神秘的力量,更是胸懷壯誌。
在那個曾經的世界,他暗中為皇叔朱棣傳遞著禁忌的信息,如同在刀尖上起舞。這不是因為徐增壽與朱棣之間有著深厚的情感,畢竟朱棣在二十歲之際便已遠赴北平封藩,他們之間的聯係早已淡薄。
徐增壽這樣做,無非是為了一搏自身及子孫的榮華富貴。徐輝祖身為魏國公,權高位重,對此自然心生向往。
然而,若徐增壽效忠建文帝,他不可能得到封爵,所有的榮耀將首先歸屬於他的兄長徐輝祖。因此,徐增壽心有不甘,或許內心對兄長也有些不服。
於是,他選擇了冒險!隻有站在朱棣那一邊,他才有機會扭轉命運!
而徐輝祖呢,即使他站在朱棣一側又能如何?他已經位極魏國公,難道朱棣還能讓他成為更高的王者嗎?
曆史上,從未有過藩王叛亂成功的先例,徐輝祖當然不會對朱棣抱有太大期望。更何況,徐輝祖與朱棣的王妃徐妙雲之間的兄妹情誼,並非決定性的因素。自古以來,為了權力與利益,骨肉相殘之事屢見不鮮,更何況是已經出嫁的妹妹。古人常說:女子出嫁如水離盆,隻會忠於自己的夫家。
這與現代社會那些始終掛念娘家的\"小仙女\"截然不同。因此,徐輝祖助力建文帝,徐增壽輔佐朱棣,皆出於各自的考量。
這些豪門貴族,每一步都深思熟慮,絕不輕舉妄動,因為他們明白,一步錯,步步錯。
事實證明,徐增壽的抉擇是正確的!盡管他自己死於建文帝朱允炆之手,但他的後代皆被封為定國公,成為了大明二百多年間的首屈一指的勳貴家族。
至於徐輝祖,隻因朱棣對發妻徐妙雲的深深摯愛,加上顧及嶽父的情麵,才勉強恢複了他兒子的公爵地位。實際上,即便朱棣在世時不複其爵,待到其子朱高熾繼位,也會這麽做。
方進立刻洞察了其中的因果,笑道:\"徐兄,看來你二弟等不及了呢!\"
\"他啊……\"麵對方進,徐輝祖不再掩飾,\"我這個二弟確實有些本事,向來對我頗不服氣。\"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坦誠。如果另一位穿越者孫子文在此,他必定會心一笑,流露出\"我懂\"的神情。
在那四年持續的\"靖難之戰\"中,這對兄弟的關係始終微妙,這也並不稀奇。同樣出自徐皇後徐妙雲的朱高熾與朱高煦,也一直明爭暗鬥。
\"令弟急於求成嗎?\" 方進笑著說道...
徐輝祖無奈地點點頭,魔法光輝在他眼中閃爍:“自從他知曉自己可能被送往遙遠的海外,成為一方王國的主宰,內心的澎湃無法抑製。”
“畢竟,若是我二弟留在富饒的大明,未來的道路注定狹窄。”
這個道理,徐達與徐輝祖心照不宣,曆史的教訓如同鮮血般醒目。
朱元璋對外戚涉足政壇的防範如同鐵石一般堅硬,徐達對這位帝王的性情再清楚不過。
他自己深諳明哲保身的道理。
絕不容許自家雙子皆位居權力巔峰,那非家族之福,而是災禍的開始。
若徐增壽遠赴海外,朱元璋的疑慮必定減輕許多。
站在徐增壽的角度,與其在國內屈居兄長之下,何不海外開辟新天地!
因此,他一直向徐達施壓,期盼父親能助他一臂之力,早日征服高麗,使其成為自己的封地。
方進聽罷,笑說:“殿下將提供兩支精英騎士團,中山王何必急於一時呢?”
徐輝祖搖頭道:“這兩支騎士團,父親視若珍寶,不會輕易動用。他打算自費招募勇者,以耽羅島為據點,去探查高麗的虛實。”
“父親的意思是,招募的勇士們偽裝成海洋之賊,去試探高麗的海防力量!”
徐達果然不凡!
如此迅速找到了對抗高麗的策略。
盡管此時的高麗實力不容小覷,對付遼東的建州女真如同割草般輕易。
放眼天下,高麗的實力或許不遜色於強大的帖木兒帝國,畢竟它是東亞的神秘之域。
單靠朝廷供給的兩支騎士團想要攻克高麗,無異於攀登天際。
身為軍事天才的徐達,竟想出如此機巧的對策,讓戰士假扮海盜刺探高麗的海防,攪亂對方的海岸安寧,當然還能把麻煩推給鄰近的國度。
看來即便是徐達,麵對極限壓力也會無所不用其極。
若是朝廷正式任命他為大將軍討伐高麗,他定不會采取此類手段。
然而為了兒子,尊貴的中山王已顧不得顏麵。
那麽徐達為何找上方進呢?
眾多貴族之中,東莞伯孤身一人,又得到朱元璋與朱標的豐厚賞賜,財力頗豐。
雖然徐達獲封王爵,但中山王府內眾多人口需養活,已無多餘財源。
以朱元璋的吝嗇,王爵的俸祿並未比國公多出多少。
“可行,中山王可先將貨物售予我。”方進淡然點頭,給予中山王府一份體麵。
實則無論古今,精明之人並無太大差異,尤其是在科技極度受限的時代,古人的智謀更為高明。
徐輝祖顯得有些尷尬,略帶扭捏地說:“這次讓方兄破費了,心中頗感不安。”
方進朗聲笑道:“無妨,他日方某憑借這批奇異貨物致富,中土之王切勿生悔。隻是……”